大連新鳥類圖鑑

2020-12-06 大連日報



白鶴


普通燕鷗



灰斑鳩



棕背伯勞



紅翅綠鳩



暗綠繡眼鳥



白眼潛鴨



煙腹毛腳燕



夜鷺



黃頭鶺鴒



黑頭鳾



紅頭潛鴨



中華攀禽



白眉鶇



強腳樹鶯



八哥



須浮鷗



噪鵑



鴻雁



白頭鶴



紫翅椋鳥



鳳頭鷹



遠東樹鶯



絲光椋鳥



白腹鷂



斑背大尾鶯



白頭鵐



棕扇葦鶯



楔尾伯勞



粉紅椋鳥



大沙錐



白腹隼雕



黃腹鷚



黑翅鳶



珠頸斑鳩

    / 文·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建 /

    「鳥類是環境檢驗師。保護好鳥類的家園,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生存環境。」4月下旬以來,伴隨著老鐵山地區「愛鳥周」宣傳活動的開啟,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其中,並對鳥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大連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取得成效。位於旅順口區的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多維度護鳥舉措,讓鳥類有了更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而鳥類也用翅膀為大連自然生態環境改善投出了滿意票。

    從306到343,

    十七年築綠巢引新鳥

    「從2003年至今已經監測到,保護區鳥類新成員37種,有些甚至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這是保護區乃至大連地區生態環境提升的最直接表達。」 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王小平表示,截至目前,保護區記錄鳥類已達343種,其中一級保護鳥類11種,二級保護鳥類51種。科研監測顯示,近十年來,保護區鳥類記錄新增添了30餘種鳥類,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鶴、白頭鶴,二級保護鳥類白腹隼雕、紅翅綠鳩。此外,保護區科研人員還在鳥類監測過程中發現了禿鷲、草原雕、疣鼻天鵝等一些多年未見到的鳥類,以及金雕、靴隼雕、烏雕、蛇雕、白尾海雕等大型猛禽和東方白鸛、黑鸛等國家一二級瀕危保護鳥類,並拍攝了大量動植物影像資料,特別是珍稀鳥類、珍貴植物的照片,積累了大量寶貴素材及科研數據,為保護區科學管理提供依據。

    「現在正是海鳥繁殖的季節,只要天氣允許,我們每天都要不間斷對海域和蛇島全方位巡查。」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海監科科長王傑最近一直忙於海域巡查,通過巡查和監控,驅離蛇島周邊500米海域的船隻,對擅自登蛇島的行為進行處罰。特別是對撿拾海鳥蛋的行為移送森林公安處理,情節嚴重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多年持續的保護,給了海鳥一個安逸的家園。截至目前,在蛇島上繁殖的鳥類種群逐年增多。以黃嘴白鷺為例,已從2007年的3對,到現在達到了600餘只。黑尾鷗繁殖種群數量達到1萬餘只。

    這個喜人的趨勢在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林希震看來,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近年來大連地區生態環境整體提升,保護區持續加強對非法偷獵行為的打擊,堅持多種形式的宣傳攻勢,提高公眾生態保護意識。同時,加大環境違規建設項目清理力度,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為候鳥棲息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從5000到不足10片,

    「偷捕網數」歸零可期

    「2000年時,每年從保護區收繳的捕鳥網能達到5000多片,銷毀時需要三輛貨車才能裝下。而最近3年,都不到10片。」王小平對保護區內「偷捕網數」歸零充滿信心。統計數據顯示,經過連續多年的嚴格執法以及居民生態保護意識的提升,偷獵野生鳥類的現象大幅度減少。保護區收繳捕鳥網具的數量,從高峰期每年超過5000片,到2013年下降到2000餘片,2015年收繳400餘片,到如今每年收繳不足10片,偷獵野生鳥類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四個堅持」「地空聯打」等詞是記者在採訪中聽到最多的關鍵詞。林希震介紹,「四個堅持」是保護區在總結以往工作經驗和教訓中提出的:堅持核心區封閉管理、堅持聯合執法、堅持社區共管、堅持打擊偷獵人。在此基礎上,藉助無人機巡護、監控設備、視頻抓拍等科技手段,「地空」聯合打擊偷獵行為。「鳥類無周末,偷捕無假期,我們在偷捕易發期,比如候鳥遷徙期就開啟『5+2』『白+黑』的工作模式。」林希震表示,高新技術手段的應用,有效提高了打擊偷獵的力度。

    從零星到千餘人,

    志願者在行動

    「2009年的時候幾乎沒有志願者,而近兩年志願者已經達到了1000人有餘。」王小平表示,志願者已經成為保護區護鳥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他還投入到了志願者培訓,讓這群滿腔熱情的志願者成為了「護鳥正規軍」。

    「去年秋季時,組織志願者進行巡山、收網等護鳥行動時,有十幾支隊伍參與,這個體量每年都在增加,這意味著公眾生態保護意識的快速覺醒。」 林希震表示,志願者的增多,緣於近年來公眾生態保護意識提升,也與保護區持續不斷加強宣傳有關。為了讓公眾隨時都可以了解到保護區的動植物,營造公眾愛護生態環境的氛圍,保護區除了擁有2017年改造升級的蛇島老鐵山自然博物館外,還在門戶網站中展示了8000餘張保護區內植物、鳥類、昆蟲、生態環境的照片以及900餘張植物標本照片,同時收集了全國各標本館館藏的採自老鐵山地區的標本,最早的可追溯到1936年。目前,點擊量已經突破了30萬,很好地發揮了科普宣教功能。

    「我們的目標是實現『鐵山無網』」,林希震說,「從萬餘片、數千片到數百片、幾十片、幾片,我們有信心實現這個目標。下一步計劃優化整合保護區範圍,進一步加強保護區核心區的管護,實施物理隔離,為鳥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態環境」。

    相關連結

    蛇島老鐵山保護區

    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野生動物類型保護區,是我國環保系統的第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總面積8506公頃,分為兩部分:一是四面環海的蛇島及其周圍500米以內的海域。二是以老鐵山、老虎尾、九頭山為代表的陸地區域。主要保護對象是蛇島蝮蛇、候鳥及其生態環境。

    1993年,保護區被首批納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2002年,被科技部、中宣部、中國科協授予「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同年,保護區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定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9年,被環保部評選為「國家環保科普基地」。2013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2018年,歸自然資源部統一管理。

    保護區地處我國遼東半島的最南端,自然地理位置特殊,生態環境複雜,生物多樣性豐富。

    蛇島,位於旅順口區西北方的渤海中,距陸地最近處10千米,島嶼面積僅73公頃,島上生存著2萬餘條單一種類的蛇島蝮蛇。在如此小的島嶼上生存著密度如此大的單一種類的蝮蛇,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老鐵山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東臨黃海,西臨渤海,南面的老鐵山角是黃渤海的分界點,隔渤海海峽與山東半島相望。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成為東北亞大陸候鳥南北遷徙的重要通道之一。9月-11月,為遷徙的高峰期。每年有上千萬隻候鳥經此遷徙,被譽為「老鐵山鳥棧」。

    愛護鳥類,

    你需要知道哪些?

    「去哪能看到好看的鳥?」「城市居民如何觀察鳥類?」「遇到受傷的鳥類怎麼辦?」今年老鐵山地區「愛鳥周」掀起了市民對愛鳥護鳥的關注。對此,記者採訪了國內保護區領域的鳥類蛇類專家、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王小平,為城鎮居民愛鳥護鳥的熱點問題答疑解惑。

    「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鳥類,比如勞動公園裡有100多種鳥。」王小平表示,大連的整體生態環境比較好,居民只要細心觀察,不用到山林裡,也會發現不少種類鳥類。

    「如果發現有鳥在築巢,或者發現鳥巢裡有鳥蛋,請為鳥保密,儘量不要向外擴散這些信息。」現在信息傳播快,網絡傳播速度快,有的市民會通過網絡發布野生鳥類繁殖情況。王小平表示,鳥類繁殖孵化時,都怕被打擾,一旦有外界幹擾,鳥類很可能棄巢。

    「觀察鳥類要保持距離。為了護鳥,也為了保護自己。」王小平講起前不久一位市民發的照片:為了與海鷗拍合影,抓住了掙扎著的海鷗的腳。他提醒,觀察鳥類是好事,但不要影響了鳥類的自然生活規律。同時,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為公眾提了個醒,與野生動物儘量保持一定安全距離,減少病毒感染的可能。

    「發現受傷的鳥類,特別是野生鳥類,要第一時間撥打110。」王小平告訴記者,110會轉到相關有救治資質的機構,個人不要在家救治和飼養受傷野生鳥類。

    「我們每年都會招募志願者,如果有愛鳥護鳥意願的公眾可以關注」,王小平表示,「即使不是志願者,也可以隨時隨地參與愛鳥護鳥行動,因為鳥類的家園綠色美好才是根本,所以盡己所能保護環境,是每個人都應做到的」。

    保護區2003年以來

    發現的新記錄鳥類

    序號    種類名

    (中文名)

    保護

    級別

    IUCN紅色

    名錄等級

發現時間發現人1暗綠繡眼鳥LC2003/10/28王小平2中華攀禽LC2010/5/13王小平3白眉鶇LC2011/9/19王小平4珠頸斑鳩LC2012/2/18王小平5黃頭鶺鴒LC2012/5/3王小平6須浮鷗LC2012/9/15王小平7黑頭鳾LC2012/10/7王小平8楔尾伯勞LC2012/10/19王小平9黃腹鷚LC2012/10/25王小平10紅頭潛鴨LC2013/3/1王小平11普通燕鷗LC2013/9/10王小平12白腹鷂ⅡLC2013/9/17王小平13煙腹毛腳燕LC2013/9/17王小平14大沙錐LC2013/9/18王小平15絲光椋鳥LC2013/9/19Paul Holt、王小平16棕扇葦鶯LC2013/9/22Paul Holt、王小平17夜鷺LC2013/9/22王小平18粉紅椋鳥LC2013/9/24Paul Holt、王小平19八哥LC2013/9/24王小平20白頭鵐LC2013/9/27王小平21斑背大尾鶯LC2013/10/6王小平22強腳樹鶯LC2013/10/9Paul Holt、王小平23遠東樹鶯LC2013/10/12Paul Holt、王小平24紫翅椋鳥LC2013/10/12Paul Holt、王小平25灰斑鳩LC2014/4/29王小平26紅翅綠鳩ⅡLC2014/10/26王小平27棕背伯勞LC2014/12/8王小平28鴻雁LC2015/3/22王小平29噪鵑LC2015/5/27王小平30白腹隼雕ⅡLC2015/9/27劉濤31白眼潛鴨NT2015/10/7王小平32慄頭鳽EN2016/4/28王小平33白鶴ⅠCR2017/5/1王小平34鳳頭鷹ⅡLC2017/10/5關翔宇35白頭鶴ⅠVU2017/10/18王小平36紅翅鳳頭鵑LC2019/5/28王小平37黑翅鳶ⅡLC2019/10/29王小平

    備註:個別鳥類暫無照片留存。照片由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相關焦點

  • 《唐山鳥類圖鑑》出版
    《唐山鳥類圖鑑》出版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唐建勳 通訊員 李樹華)近日,《唐山鳥類圖鑑》正式出版。這標誌著我市鳥類保護研究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唐山鳥類圖鑑》收錄了我市行政區域發現和拍攝到的鳥類20目69科42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0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50多種。本書選編的照片栩栩如生,文字說明簡單明了,對各種鳥類的特徵、習性及分布的描述客觀準確,是一本簡約實用的鳥類知識的科普書,也是一本進行「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珍視生命、平衡發展」人文教育的教科書。
  • 《中國鳥類圖鑑》 給中國鳥類留一張「全家福」
    「我很激動,能為這本書做一點貢獻,為中國鳥類出了一點力量。」這是一個網名叫「村長」的觀鳥愛好者的感慨。……這一系列的肯定,在《中國鳥類圖鑑》主編曲利明看來,證明他和他的團隊,五年的努力沒有白費。很多鳥友坦言,《中國鳥類圖鑑》應該由國家有關部門來出,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地方出版社能做的事。
  • 118種鳥類現身 刷新觀鳥圖鑑
    由專業觀鳥者和業餘隊員共同組成的10支隊伍在短短12個小時內,記錄下118種鳥類身影,並為南京觀鳥圖鑑更新了大濱鷸、白額燕鷗等鳥種。昨天清晨5點多,「鳥友」劉威就已經從仙林出發,奔赴觀鳥「聖地」——位於浦口的老山國家森林公園,這支隊伍的專業人員率先抵達,業餘選手則隨後趕到。在參賽選手們建立的微信群裡,早上4點便有鳥友「活躍」,戲稱自己要「起得比鳥早」。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龍棲山鳥類圖鑑》出版,告訴你野生鳥類的「秘密」
    近年來我縣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斷地刷新鳥類品種新紀錄一幅幅展示精美野外鳥類寫真的彩色圖片的圖書《龍棲山鳥類圖鑑》誕生了近日,由福建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出品、海峽書局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龍棲山鳥類圖鑑》一書日前正式面世,成為首部全面系統介紹龍棲山自然保護區區域內分布的野生鳥類知識的書籍,該書被列入福建省第十四屆書香八閩百種優秀推薦目錄(9月25日福建日報第12版刊出)。
  •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龍棲山鳥類圖鑑》出版,告訴你野生鳥類的「秘密」
    近年來將樂縣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斷地刷新鳥類品種新紀錄一幅幅展示精美野外鳥類寫真的彩色圖片的圖書《龍棲山鳥類圖鑑》出版了近日,由福建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出品、海峽書局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龍棲山鳥類圖鑑》一書日前正式面世,成為首部全面系統介紹龍棲山自然保護區區域內分布的野生鳥類知識的書籍
  • 大連機場淨空鳥類標本室正式落成
    摘要:標本室共擺放了鳥類標本108個,昆蟲標本84個,植物標本48個。目前,威脅大連機場航班運行的常見鳥類為麻雀、喜鵲、紅隼、草地鷚、家燕以及夜鷹、紅尾伯勞、針尾沙錐、家鴿、縱紋腹小鴞五種危險鳥類。楊毅攝中新網大連8月30日電 (記者 楊毅) 大連機場淨空鳥類標本室8月30日正式落成,該標本室是目前東北地區機場內集標本展示、沙盤模擬、多媒體教學為一體,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綜合性科普教研基地。
  • 湖南省446種鳥類長啥樣,圖鑑告訴你
    2019「愛鳥周」啟動,藝術家用廢棄報紙創作作品呼籲大家愛鳥護鳥湖南省446種鳥類長啥樣,圖鑑告訴你記者 陳月紅 攝本報3月31日訊 候鳥遷徙紀錄片裡,生動地講解了候鳥遷徙路徑、潛在危機以及如何保護候鳥等;自然創作藝術作品展通過鳥類等動物的美麗和脆弱旨在喚起大家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湖南鳥類圖鑑》首次籤售……今天,在洋湖國家溼地公園,以「關注候鳥遷徙,維護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長沙市2019年(第38屆)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舉行,以多種形式呼籲大家愛鳥護鳥、保護野生動物。
  • 《河北鳥類圖鑑》出版 唐山12位生態攝影家參與編輯拍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閆軍)日前,由唐山12位生態攝影家參與編輯、拍攝的《河北鳥類圖鑑》正式出版發行。這部由燕山大學出版社出版,高宏穎、範懷良編著的鳥類圖鑑,是第一次以攝影圖片的形式全面描述河北省野生鳥類的正式出版物。
  • 隨園鳥類圖鑑
    推文標題叫《隨園鳥類圖鑑》,選題很大,表明了我們的宏偉志願,更是要填補隨園鳥類拍攝、研究方面的空白(此處是沒做過文獻綜述的信口雌黃)。我們相信我們一定能達成這個目標的,雖然現在只拍到了七種。。。一、噪鵑
  • 《東亞鳥類野外手冊》背後的故事
    相較於當時無論觀鳥還是研究鳥的幾乎人手一本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這本書至少有兩點讓人印象深刻:一是所用圖版總體而言質量不錯,有些則算得上精品了。原來,跟以往的地區性圖鑑基本都會專門繪製圖版不同,這本書選用了已出版或是待出版相關圖鑑裡的繪圖。如此一來,使得本書匯集了如阿蘭· 哈裡斯( Alan Harris)先生繪製的猛禽,佩爾· 阿爾斯特倫(Per Alström)博士繪製的鷚和鶺鴒等名家精品。
  • 豆瓣9.2,關於常見鳥類的部分真相 | 實用自然圖鑑
    最近看了一本名叫《實用自然圖鑑》的書,作者是日本人,豆瓣評分高達9.2。《實用自然圖鑑》按照常見的幾大物種,將全書分為6部分,分別是昆蟲類、鳥類、哺乳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貝類、植物類。此文為該系列的第2篇——鳥類篇。
  • 揚州鳥友發現了哪些鳥類新紀錄?
    先看一段同事最近的報導揚州「鳥家族」再添新成員!鳥友分別在揚州大學、北方寺附近溼地記錄到了紅尾歌鴝和闊嘴鷸。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近日,揚州鳥類和野生動物攝影分會會長萬長年在高郵湖畔拍攝到了一隻鷸鳥,經資深鳥友朱傑辨認,這是小杓鷸(sháo yù),是揚州首次記錄到它。而且,它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珠海」平沙發現鳥類新紀錄——短嘴豆雁
    近日,珠海市觀鳥協會在平沙發現鳥類新紀錄,發現三隻短嘴豆雁。據了解,短嘴豆雁是由豆雁(Anser fabalis)亞種提升為種。短嘴豆雁體色麻褐,與豆雁(80釐米)相近,但體型(75釐米)較小。短嘴豆雁在珠海屬於冬候鳥,根據《廣東省的鳥類及考察歷程》,廣東省最早記錄的短嘴豆雁追溯到1863年。近十年,短嘴豆雁絕大部分南下到鄱陽湖越冬,很少飛到廣東。本次雁落平沙,表明平沙處於候鳥的重要遷徙路線上。除了短嘴豆雁,珠海市觀鳥協會在平沙已經記錄到野生鳥類100餘種。
  • 《荒野大鏢客2》粗鱗矛頭蝮蛇圖鑑一覽
    《荒野大鏢客2》中動物圖鑑第一百三十六位是粗鱗矛頭蝮蛇,粗鱗矛頭蝮蛇是食肉動物,以齧齒動物、蜥蜴、鳥類和兩棲動物為食,下邊就給大家帶來荒野大鏢客2粗鱗矛頭蝮蛇的圖鑑,大家可以來看一看。 《荒野大鏢客2》中動物圖鑑第一百三十六位是粗鱗矛頭蝮蛇,粗鱗矛頭蝮蛇是食肉動物,以齧齒動物、
  • 常見野鳥圖鑑
    常見野鳥圖鑑 全世界現存鳥類約有156個科9000餘種,我國有81個科1186種,佔世界鳥類總數的13%。 喜鵲(學名:Pica )是鳥綱鴉科的一種鳥類。共有10個亞種。
  • 《荒野大鏢客2》紅尾蟒蛇圖鑑一覽
    《荒野大鏢客2》中動物圖鑑第一百三十二位是紅尾蟒蛇,紅尾蟒蛇是食肉動物,以齧齒動物、蜥蜴、鳥類和兩棲動物為食,下邊就給大家帶來荒野大鏢客2紅尾蟒蛇的圖鑑,大家可以來看一看。 《荒野大鏢客2》中動物圖鑑第一百三十二位是紅尾蟒蛇,紅尾蟒蛇是食肉動物,以齧齒動物、蜥蜴、鳥類和兩棲動物為食
  • 《荒野大鏢客2》紅尾鷹圖鑑一覽
    18183首頁 荒野大鏢客2 《荒野大鏢客2》紅尾鷹圖鑑一覽 《荒野大鏢客2》紅尾鷹圖鑑一覽 來源:網絡 作者:蘭斯級一號艦
  • 安徽共有鳥類20目73科222屬456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4月27日,由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的愛鳥人士們歷時12年所作的《安徽省鳥類名錄與圖鑑》舉行了新書見面會。據該書記錄,截至目前,安徽共有鳥類20目73科222屬456種,佔全國鳥類總數的31.56%。
  • 美國動物園用精靈寶可夢GO圖鑑介紹動物
    近日美國阿拉巴馬州動物園居然用《口袋妖怪GO》的妖怪圖鑑作為真實動物的說明圖解,簡直讓筆者忍不住想要對動物們投擲手機啊!    動物園突發奇想居然按照《口袋妖怪GO》中精靈圖鑑的格式,把園中的鳥類製作了一份「精靈圖鑑」,其中非常詳細的介紹了鳥類的棲息地、身高、體重等基本資料,此外還有「技能」等介紹,根據實力差距,甚至還給出了CP數值,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鶴鴕的CP居然能夠達到1150!(還抓什麼比比鳥啊直接去動物園抓鶴鴕好了)
  • 雲南省鳥類新記錄,坐標保山青華海
    >其中,東方鴴為雲南省鳥類新記錄,保山市鳥類新記錄6種,分別是東方鴴、斑胸濱鷸、黑腹濱鷸、三趾濱鷸、短趾雕、棕尾鵟。截止目前,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鳥類種數為274種(鳥類名錄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行查看),其中包括國家 I 級重點保護鳥類3種,II 級重點保護鳥類27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極危2種、瀕危2種、易危2種、近危9種。 01 東方鴴 Charadrius veredus東方鴴為雲南省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