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魏浩
由於中醫跟保健、養生關係密切,仿佛一夜之間,街頭出現大量中醫養生會所,並提供按摩、針灸、刮痧、艾灸、經絡疏通等保健服務,甚至一些美髮店也增加了針灸減肥、針灸美容等「中醫」養生項目。且不論其從業人員是否具備醫師資質,僅是包治百病的效果,就令人陡生疑問。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1、每周放出一罐血,壯漢天天頭暈瞌睡
「每周放一罐血,頭不疼了,但也抬不起來了。」近日,讀者劉先生向大河報記者反映,去年他在一個「中醫師培訓」上,看到很多人在現場放血排淤。「白癜風、牛皮癬、高血壓、心臟病都能治,現場的人都說效果好。」
因頸椎毛病導致頭疼的劉先生,很快也接受了老師的治療:通過風池穴、太陽穴針刺,然後拔火罐。每個罐中,都抽出了半罐左右血液。「放了以後,確實頭不疼了。」但劉先生回家後,身體卻受不了,「整天昏昏欲睡,抬不起頭,喝雞湯也不行,必須吃老師賣的保健品才有精神。」反覆多次、花費數萬元後,劉先生到醫院檢查,發現已嚴重貧血。昨日,記者找到劉先生接受「治療」的居民樓,已人去屋空。
與劉先生有同樣遭遇的黃女士稱,她也是因為失眠,被老師建議放血排淤。「後來把我發展成了保健品代理,手裡有十幾萬元的貨,到現在還無法處理。」
2、生物電治高血壓?買了機器就關門
除了排淤包治百病,鄭州街頭的一些保健場所,還將生物電的療效,囊括了所有的慢性病。「當時我們在店裡免費用時,真的是頭不暈了,血壓也降下來了。」家住鄭州市政七街的王老先生說,春節前他和老伴在小區附近的養生門店,購買了幾千元的生物電治療儀,當時推銷人員說可以清除血液垃圾,治療失眠、便秘、高血壓、頭痛、肩酸背痛、糖尿病等幾十種疾病。但王先生直到購買儀器兩周後,才發現被騙。「兒子看到後說機器是三無產品,我帶著他找過去的時候,保健門店已經關門了。」昨日下午,記者找到門店時,發現已經改成小吃店。對於治療儀銷售者去向的問題,小吃店主說:「我們也不認識賣醫療器械的,這倆月有好多老人來找,說要退貨。」
專家稱,生物電作為一種中醫脈絡療法,在康復理療中確有一定作用。「但如果說對幾十種疾病有治療作用,肯定涉嫌誇大宣傳。」專家提醒,任何儀器作用於人體,使用者都必須謹慎,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3、針罐療法「祛溼毒」進駐美容院
除了針對老年人的一些保健項目,一些針對中青年人的「中醫保養」,也以擦邊球的形式存在於街頭的美容機構。日前,讀者田女士在鄭東新區一家美容院消費時,店員推薦她接受一種竹罐療法,稱可以祛溼毒、美容養顏等等。「因為不了解,所以沒敢嘗試。」
記者隨後採訪一名中醫師得知,針罐確是一種中醫療法,但並非所有人適用,也沒有所謂的美容養顏功效。「但有一點需要注意,針罐療法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如果操作不當,可能將針穿透身體。所以
一定要選擇有醫療資質的機構治療。」
專家提醒:護好自身元氣,冷靜思考是否需要「養生」
「民間的說法是『放血』,中醫上叫刺絡拔罐。」針對上述幾種養生保健做法,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疼痛門診主任趙俐黎教授說,刺絡拔罐是中醫治療項目,而且對適應證確有療效。但在臨床上,很少選擇風池穴。所以消費者在選擇治療機構時,要注意自身安全。趙俐黎教授說,包括刺絡拔罐、針罐在內的操作,都會刺破皮膚,所以必須無菌操作。如果這些細節操作不當,很容易傳播疾病。
「人體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自身有正常的調節平衡體系。」不恰當的調理,雖然當時感覺輕鬆,但由於打破了陰陽平衡,導致一個月或幾個月後出現毛病。趙俐黎稱,中醫保健治療必須根據病人體質等個體情況,辨證施治,一名中醫師需要多年培訓,而一些美容師只需十幾天的培訓就給顧客推拿、針灸,很難做到辨證施治。
根據國家規定,非醫療機構及其人員在經營活動中,不得使用針刺、瘢痕灸、發泡灸、牽引、扳法、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灌洗腸及其他具有創傷性、侵入性或高危險性的技術方法。一旦有違規行為,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