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TiO2光催化效率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11-22 科學網

 

從能源角度考慮,氫能是一種可再生的綠色能源。但是傳統的制氫方法,要消耗大量的常規能源,限制了氫能的推廣利用。早在1972年,日本科學家就提出用光照TiO2分解水來製備H2。TiO2由於其具有強的催化活性,好的化學穩定性以及高的光生載流子壽命等特性而成為目前研究最多的半導體光催化材料。但是由於TiO2是一種寬禁帶半導體材料(Eg=3.2eV),只能吸收太陽光譜中的紫外光部分,而紫外光只佔太陽光總能量的5%左右,所以如何提高TiO2對可見光的光響應是目前該領域的研究熱點。

 

光催化是同時利用光生載流子的還原-氧化能力來降解周圍環境中的有毒汙染物以及分解水來製備H2和O2。原則上,要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不僅要調整其帶隙滿足大約在2.0~2.2 eV範圍內的要求,還要保證其光生載流子仍具備分解水的還原-氧化能力,即調整後的TiO2的導帶底的位置不得低於H2O的氫電極電位;價帶頂的位置不得高於H2O的氧電極電位。

 

基於以上考慮,半導體所李京波研究員、博士生蓋豔琴應用第一性原理計算,採用補償的施、受主共摻雜的方法,通過分析TiO2的價帶頂和導帶底的波函數特點以及摻雜元素化學特性,得出Mo+C 共摻雜到TiO2中,能夠滿足帶隙要求的同時,保證了材料的價帶頂位置向高能方向移動,而導帶底位置幾乎不變;同時這種補償的共摻雜的方法消除了由單獨摻雜所引入的載流子複合中心,提高了光生載流子的壽命;以及施、受主對之間強的庫侖束縛能,保證了材料的熱穩定性。該研究成果,為實現高效率的TiO2基的光催化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該工作與李樹深研究員、夏建白院士、美國再生能源國家實驗室魏蘇淮教授合作。相關成果發表在2009年1月23日的《物理評論快報》(Physics Review Letters)( 102,036402,2009)上。

 

該項目得到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科技部973項目的支持。

 

(《物理評論快報》(

PRL

),DOI: 10.1103/PhysRevLett.102.036402,Yanqin Gai,Jingbo Li)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高能所在光催化固氮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中心核能化學課題組在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光催化固氮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研究員石偉群團隊報導了兩例基於紫精配體的自由基MOFs材料Gd-IHEP-7和Gd-IHEP-8。 此MOFs材料均表現出優異的光催化固氮活性,氨生成速率分別為128和220 μmol h-1 g-1,其中Gd-IHEP-8固氮效率與文獻同類材料相比提高17倍。
  • 表面等離激元光催化水分解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光催化制氫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樸玲鈺研究員課題組在光催化產氫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研究成果相繼發表於Nano Energy (2020, 67, 104287)、Nano Today太陽能作為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約4×1020 J / h),通過光催化過程,將其轉化為清潔高效的氫能,是解決上述問題的理想途徑,近幾十年來該領域的研究備受關注。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在光催化制氫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樸玲鈺研究員課題組在光催化產氫方面取得系列新進展,研究成果相繼發表於Nano Energy (2020, 67, 104287)、Nano Today(DOI: 10.1016/ j.nantod. 2020. 100968)及Angew. Chem.
  • 廉價電催化水分解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催化效率大幅提高
    記者13日從中南大學獲悉,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小鶴教授團隊在廉價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了系列進展,《先進功能材料》《應用催化B:環境》等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了該團隊最新研究成果。   氫能是最具前景的清潔能源之一,電解水產氫是目前較為理想的制氫技術。然而,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一直被高價的貴金屬催化劑所制約,亟待尋找廉價的高性能電催化劑替代貴金屬催化劑。
  • 我國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取得新進展
    記者近日從內蒙古大學獲悉,該校王蕾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認可支持。「鈍化層助力BiVO4抗光腐蝕研究」的相關成果已於近日在國際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發表,將有助於提高太陽能制氫的光電轉換效率。王蕾研究員介紹,新型潔淨能源氫能素來是新能源的研究熱點,光解水制氫是獲得氫能的主要技術之一,而太陽能制氫轉換效率是光解水主要性能指標。
  • 我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取得新進展
    記者近日從內蒙古大學獲悉,該校王蕾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認可支持。「鈍化層助力BiVO4抗光腐蝕研究」的相關成果已於近日在國際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發表,將有助於提高太陽能制氫的光電轉換效率。
  • TiO2光催化同時脫硫脫硝效率影響因素研究
    但該技術的脫除效率受溫度、溼度、光照條件、氧氣含量、催化劑、SO2和NOx初始濃度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本文根據TiO2光催化同時脫硫、脫硝實驗,基於多元線性回歸,對TiO2光催化同時脫硫、脫硝效率進行了預測。  1、多元線性回歸  回歸分析是研究一個或幾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影響程度的方法。
  • 致力提高光催化產氫效率 華中師大研究團隊取得重要進展
    半導體光催化產氫的低效率,一直制約著其實際應用。19日,記者從華中師範大學獲悉,該校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禮知團隊針對這一狀況開展攻關,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論文第一作者為化學學院張禮知教授和物理學院餘穎教授共同指導的博士生李傑,第二作者為化學物理交叉班2012級本科生佔光明。
  • 我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取得新進展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景陽 通訊員胡紅波)記者近日從內蒙古大學獲悉,該校王蕾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認可支持。「鈍化層助力BiVO4抗光腐蝕研究」的相關成果已於近日在國際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發表,將有助於提高太陽能制氫的光電轉換效率。
  • TiO2光催化CO2製備燃料進展
    通過使用半導體光催化劑將CO2在光條件下還原成有價值的太陽能燃料,如CH4,HCO2H,CH2O,和CH3OH等,可以減少溫室效應以及能源問題。在過去幾十年,提出各種的光催化劑中, TiO2由於廉價和環境友好,被廣泛研究用於光催化CO2還原。特別是TiO2的表面改性,其可以提高光吸收能力,促進電子空穴分離,調節CO2還原選擇性和增加TiO2對光催化CO2還原能力。
  • 二氧化鈦光催化效率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研究員領導的反應動力學研究組的研究工作Site-specific photocatalytic splitting of methanol
  • 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產氫工作取得新進展
    7月19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在「甲醇在TiO2(110)表面上光催化產氫」工作中取得新進展,該成果「
  • 基礎研究 | 我區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在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802320, 21965024),自治區引進高層次人才計劃 (12000-15041904)及內蒙古大學人才啟動基金(21300-5195102)等項目的支持
  • 寧夏大學科研人員在光催化產氫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MBA中國網訊】近日,寧夏大學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與綠色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馬保軍副研究員課題組,在光催化產氫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IF=14.229)上。
  • 大連化物所太陽能光催化制氫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研究組利用雙共催化劑發展了Pt-PdS/CdS三元光催化劑,在可見光照射下,利用Na2S作為犧牲試劑,產氫量子效率達到93%,這是迄今為止報導的光催化產氫最高的量子效率。其中,日本東京大學光催化研究專家K. Domen 教授也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工作提供了一種人工設計高效光催化劑的方法。這是李燦研究組繼在光催化劑表面異相結(Angew. Chem. Int. Ed., 120: 1766-1769 2008)和異質結及其光催化制氫性能(J. Am. Chem.
  • 中國學者半導體抗光腐蝕獲進展,提高太陽能制氫光電轉換效率
    記者近日從內蒙古大學獲悉,該校王蕾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認可支持。「鈍化層助力BiVO4抗光腐蝕研究」的相關成果已於近日在國際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發表,將有助於提高太陽能制氫的光電轉換效率。
  • 我校在可見光不對稱催化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
    經過系統研究,他們使用自主發展非金屬DPZ作為可見光催化劑,並通過使用手性胍鹽作為含反離子誘導性質的布朗斯特酸催化劑成功克服了該反應中非手性背景反應強、產物易於反應過程中消旋及如何控制小體積質子構築手性中心等難點,成功發展了高立體選擇性的1,2-二酮不對稱還原反應。隨後,他們將這一催化體系拓展到α-羰基酮亞胺的不對稱還原,取得令人滿意的手性控制結果。
  • 二氧化鈦表面光催化產氫工作取得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工作中取得新進展,該成果「Molecular Hydrogen Formation from Photocatalysis of Methanol on TiO2(110)」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化學會志》上(J.
  • 東華大學在光催化 分解水產氫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張青紅教授團隊在製備廉價高效的可見光光催化劑以及光催化分解水產氫領域取得新進展,以《MXene為前驅體製備碳摻雜TiO2並與g-C3N4耦合作為可見光光催化劑用於光催化產氫》(Ti3C2 MXene-derivedcarbon-dop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