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新藥未經批准進行臨床試驗 七人觀察期死亡

2021-01-21 網易新聞

  本報訊 據《青年參考》報導 今年1月12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下簡稱性艾中心)倫理審查委員會,收到河南省柘城縣崗王鄉雙廟村王化強等共19名愛滋病患者的一封公開信,稱2003年3月5日至11月2日,由美國紐約國際商業集團、美國病毒基因公司和中國性艾中心以及北京地壇醫院合作開展的胸腺核蛋白製劑臨床試驗存在問題,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在對北京地壇醫院進行調查。王化強稱,據他目前掌握的情況,36名參加試驗的愛滋病患者已有7人在觀察階段死亡。

  

  愛滋患者藥物試驗期間死亡

  2002年年底,河南省柘城縣崗王鄉雙廟村HIV患者朱進中找到了北京地壇醫院愛滋病臨床研究中心,希望地壇醫院能夠給該村的患者提供人體試驗的免費治療機會。去年2月,北京地壇醫院醫護人員來到雙廟村採集血樣,有18個人被選中到北京進行藥物試驗,同時試驗的還有來自河南睢縣東關村的另外18名受試者。  

  去年5月17日,藥物注射療程完畢,試驗患者被通知回家,轉入了觀察期,地壇醫院給每人支付了1950元的報酬。然而,去年6月開始,尚在觀察期的試驗患者開始陸續有人死亡。王化強說,他們曾找到地壇醫院醫生趙紅心和盧連河詢問死亡原因。據稱,當時盧連河醫生表示,死者的死亡原因沒必要跟你們說。  

  對受試死亡者的死因,醫院方面說,這些受試者雖然是在觀察期內死亡的,但死亡時間是在離開醫院後,地點都是在河南老家,醫院無法獲取足夠、可靠的信息對患者的死亡做出說明,他們只能在此項試驗的最後結論小結中註明出現死亡的情況。  

  患者均未拿到知情同意書副本

  經過兩個月的調查,3月16日,性艾中心倫理審查委員會對此事做出結論,沒有發現該研究存在嚴重違反倫理學原則、侵犯受試者權益的問題。性艾中心倫理審查委員負責人王若濤強調:「無足夠的證據證明患者死亡是藥物的原因。」

  王若濤稱,該項目由北京地壇醫院負責實施,並經過地壇醫院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並獲得批准。在研究實施(投藥)之前,醫生向患者宣讀了知情同意書,獲得了所有病人的籤字同意,並有在場證人的籤字證明。  

  而據參加試驗者王化強回憶,2003年3月5日,試驗者被要求籤署一份「患者知情同意書」。當時他只記得醫院醫生趙紅心告訴他們:「能夠得到這次治療,是幸運者,這個針劑可以保證延長20年生命。」試驗者沒幾個人識字,也不清楚到底是治療還是研究。當時出於對醫務人員的信任,都毫不猶豫地籤了。籤完字後,同意書就被醫院收了回去。他們都沒有拿到知情同意書副本。而「知情同意書」中明確提到:此次臨床治療的每位患者都應被詳細告知實驗的性質和目的,被詳細告知可能因藥物試驗而產生的各種不適和症狀……參與治療的患者將得到已籤署的知情同意書及權益書的副本。  

  對未有將患者「知情同意書」的副本交與患者,院方稱是他們的失誤。當時他們認為這些患者有文化的很少,要了也沒有用,所以就沒有將副本交給他們。  

  藥物未經國家藥監局批准

  近日,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註冊司得知,被用於試驗的胸腺核蛋白製劑未經過國家藥監局批准。  

  「任何藥物在國家藥監局正式批准前不可以進行臨床試驗。否則就是違法。」國家藥監局工作人員指出。對胸腺核蛋白製劑未經國家藥監局批准這一事實,王若濤予以承認。他強調:「這只是一項科研活動,不是臨床試驗。」對此,國家藥監局官員稱:「不管是什麼科研活動,只要落實到人體,就是臨床試驗。」國家藥監局目前正對此事進行調查。  

  據旅美學者方舟子調查指出,胸腺核蛋白製劑的發現者、開發者無任何研究愛滋病的科學背景。方舟子說,美國病毒基因公司原先是一家提供奢侈品信息服務的網絡公司,2001年才改叫「病毒基因公司」,將業務改為開發藥物,主要產品為胸腺核蛋白製劑。經檢索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網站,沒能查到該公司提交胸腺核蛋白製劑的申請。

相關焦點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II期臨床試驗
    III期臨床試驗又稱為確證性臨床試驗,其是為了進一步確證II期臨床試驗(探索性臨床試驗)所得到有關新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數據,為新藥獲得上市許可提供足夠的證據。III期臨床研究一般是關於更廣泛人群、疾病的不同階段,或合併用藥的研究。另外,對於預計長期服用的藥物,III期臨床研究會進行藥物延時暴露的試驗。
  • ...HIV蛋白酶抑制劑ASC09╱利託那韋複方片獲新藥臨床試驗(IND)批准
    原標題:歌禮製藥(01672):HIV蛋白酶抑制劑ASC09╱利託那韋複方片獲新藥臨床試驗(IND)批准    歌禮製藥-B(01672)發布公告
  • 醫學專家建議 將女性納入愛滋預防和治療臨床試驗研究
    正如《紐約時報》報導的那樣,許多人都難以輕鬆獲得暴露前預防或PrEP藥物,而即使獲得藥物,許多人仍然很難每天堅持服用。該新聞還強調,讓更多婦女參與以愛滋治療和預防為重點的科學研究也非常重要。耶魯大學副教授、醫學博士Jaimie Meyer說:「目前,包括美國在內的諸多國安家,大多數愛滋新發感染者都是男同性戀者。
  • 新藥臨床試驗設計路徑:I期臨床試驗
    所謂「實驗」,《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是為了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而進行某種操作或從事某種活動;而「試驗」是為了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性能而從事某種活動。而臨床試驗正是為了考察新藥對目標患者的效用而展開的一系列的試驗,本系列文章就和大家講講新藥的臨床試驗。新藥研發過程主要包括苗頭分子的發現、細胞活性評價、非臨床藥理毒理研究、臨床試驗和上市後的安全性監督。
  • B肝新藥臨床試驗登記和3期臨床試驗難度
    新藥人體臨床試驗第1期通過會在最小範圍做試驗,包括在健康人、相關疾病的患者中進行,因為這個階段主要關注是一種新藥對人體的安全性,但對治療效果還並沒有擺在第一位進行觀察,畢竟藥品安全問題遠高於潛在治療意義。假如一種新藥具有潛力治癒某種疾病,但卻會引發人體其他器官惡性病變或嚴重併發症,這種理由往往都是新藥停止研發的內因。
  • 他參加新藥臨床試驗後死亡,該誰負責?
    羊城派記者 董柳在參加上市的新藥臨床使用方法及療效的試驗一周後,廣州患者冉大發(化名)死亡了。冉大發受試後,出現了受試者知情同意書中描述的相關風險。他的家屬據此依據受試者知情同意文件中的保險賠償條款,向參與研究的相關方起訴索賠150萬元。而該研究的申辦者稱,其與冉大發並未籤訂藥物臨床試驗合同,不應賠償。
  • FDA許可Juno繼續進行臨床試驗
    今日,總部位於西雅圖的Juno Therapeutics宣布FDA批准其ROCKET臨床試驗可以繼續進行。這項2期臨床試驗旨在通過CAR-T療法,治療復發性或難治性的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上周的臨床試驗中,兩名患者在經治後由於出現腦水腫而去世,這也一度讓FDA暫停了ROCKET試驗。
  • 貴州百靈芍苓片獲臨床試驗批准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2月22日晚間,貴州百靈發布公告,銀屑病藥物芍苓片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開展藥物臨床試驗。銀屑病是一種由多基因遺傳決定的、多環境因素刺激誘導的、慢性復發性、自身免疫相關皮膚病,其外觀表現為紅斑上面覆蓋銀白色鱗屑。
  • ...06978):藥品審評中心批准CAR-T-19注射液產品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永泰生物-B(06978)發布公告,經基因改造、表達抗CD19嵌合抗原受體(CAR-T-19)的T細胞並且作為集團管線產品之一的CAR-T-19注射液,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批准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可進行臨床試驗。
  • 「凡是收錢的,都是國家沒有批准的」 幹細胞臨床試驗破局
    現在,則明確規定可以做成藥品,按照新藥申報。這也意味著,產業發展的方向逐漸明晰——每一項臨床試驗最終得到廣泛認可,標誌便是有針對性的藥品。但是否必須做成藥品才能臨床應用,衛計委並未針對此問題進行明確答覆。最開始,衛生部門並沒有想過讓幹細胞變成藥品註冊,但參與內部討論的20名專家提出,「如果不做成藥,產業的出路在哪裡?」
  • 昆藥集團:在研新藥IDH1選擇性抑制劑獲藥物臨床試驗批准
    11月12日晚間,昆藥集團(600422)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籤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同意公司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治療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基因突變的實體瘤的臨床試驗。
  • CRC:新藥臨床試驗催生的新行業
    1 我國新藥臨床試驗催生CRC行業2015年7月2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117號公告,被業內戲稱為新藥行業的"722"慘案。此公告要求企業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結果顯示,撤回和不通過的藥物品種合計達到1184個,佔自查核查總數的83%,其中企業主動撤回佔79%。
  • 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推動新藥臨床試驗中心 GCP建設
    「我國的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工作從零開始,不斷發展完善,逐步達到規範管理與促進合作的管理目標,對我國新藥臨床試驗尤其是研究者發起的藥物臨床研究中心GCP建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而這些與人類資源管理的相關行政審批工作是分不開的。」
  • 新藥臨床實驗:風險與獲益的權衡 患者需警惕
    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書認為,腫瘤醫院對患者的診療行為、藥物試驗不存在過錯,輝瑞公司進行藥物試驗行為本身也無過錯,但患者的死亡確係與服用實驗存在因果關係,故根據知情同意書的約定,輝瑞公司應按照《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範》相關規定,予以賠償。有外企負責臨床研究的人士對記者透露,對於像輝瑞這種跨國巨頭來講,除了擁有雄厚實力的研發隊伍以外,還擁有精通各國法律的精英法務團隊。
  • 復星醫藥實體瘤新藥FCN-437c膠囊獲批臨床
    今天下午,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重慶復創醫藥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復創」)及上海復尚慧創醫藥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尚慧創」)收到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關於同意 FCN-437c 膠囊臨床試驗的批准
  • 2019年度盤點:FDA批准的臨床試驗進展的新藥匯總
    新藥以及生物製品的生產意味著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極大的推動了醫療保健領域的進步。 截止12月27日,今年CDER共批准了49個新藥,其中包括診斷試劑、靶向藥物,新靶點的抗生素等。今年批准了世界首款治療急性偏頭痛的藥物Reyvow,第二款RNAi藥物Givlaari,新種類的抗生素Xenleta。中國公司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抗癌藥物Brukinsa也被批准上市。
  • 我國首個進口乾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獲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月20日訊 2月19日,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審評中心(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19年11月15日受理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符合藥品註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
  • 國產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國獲批Ⅲ期臨床試驗,去年已在國內上市!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4月3日批准了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在美國開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申請。2019年11月2日,「九期一®」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上市,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並於12月29日正式在中國國內上市。
  • 中美新藥臨床試驗申請概覽China & US IND Overview (1/3)
    根據《藥品註冊管理辦法》、2018第50號令,NMPA包括直接參與臨床試驗申請和藥品註冊批准過程的國家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NIFDC)和藥品審評中心(CDE)。臨床試驗方面,負責組織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的日常監督檢查;參加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的藥品註冊核查檢查;以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委託的其他事項。
  • 九芝堂:「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批 將與天壇醫院...
    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訊(記者 杜丁)昨天,九芝堂美科(北京)細胞技術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藥物審評中心(簡稱「CDE」)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該公司幹細胞治療腦卒中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准。將與北京天壇醫院開展臨床試驗通知書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有關規定,經審查,2019年11月15日受理的缺血耐受人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符合藥品註冊的有關要求,同意按照提交的方案開展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據介紹,截止2020年2月19日,CDE共受理了12家企業申報的13項幹細胞研究型新藥(簡稱IND)申請,共批准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