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山楂之鄉」的興隆,竟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

2021-01-11 旅行中的小豬來了

秋天已經到了,慄子也是甜點,據說移西的慄子很有名,承德也有以慄子聞名的縣城,他是興隆縣。

這是自古以來的慣例,首先調查一下名字的由來,據陳鐵卿的《河北省縣名考原》記載,「境內有興隆山,山下有興隆山鎮,縣治其處,因名。」由此可以看出來,興隆縣的名字是由山的名字命名的。

繁榮是「九山半水半田」的山間縣,也許是第一次看到,但是還不太清楚,我不知道這個九山半分田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也就是說,這個縣城大部分是山,佔縣城的九分之一,剩下的是河和田,所以不醜,這裡有趣的地方一定和山有很深的關係,那我看看。

山這麼多,你要介紹哪一個?我覺得需要霧靈山,據說是東京第一高峰,這裡的風景也很美,霧靈山原本被稱為孟廣表示山、五龍山,到了明代,大乘天真圓頓教的第三代祖先天真古佛就把這座山稱為「求道靈山」,而且,這座山常年雲霧瀰漫,被稱為霧靈山,楊丞伯曾在丞中,周立波,這裡被命名為「霧靈山清涼界」,刻在巨大的花崗巖上,在清朝,霧靈山被關在紅樁裡,被封為「皇家風水寶地」,清朝東陵後,龍風水禁地被封了270多年。

但是,想登山的話可能不行,從山腳到山頂太遠了,建議自己開車兜風,隨著霧靈山的開發,現在的霧靈山已經有登山的道路了,登上山頂,你會看到一塊名為「京東之首」的石碑,然後,可以看到那扣人心弦的山脈景色,在霧靈山可以看到細流,也可以看到從高山上掉下來的水流,當然,喜歡纜車的朋友也會乘坐纜車在綠色中來來往往。

從山上下來,去鍾溶洞看看,已在該縣洪洞5000平方米,繁盛的溶洞是大規模的石灰巖溶洞,發育年齡達到10億~14億年,而且,現在也在成長發育,典型的滲透帶洞穴和典型的緩慢擴散流碳酸鈣沉積,洞窟內碳酸鈣堆積物,類型齊全,景觀形態美觀,是我國最古老的鐘溶洞之一,其洞中的景觀匯集了原色的原形、晶瑩、精緻的一處,奇世秘藏是特色次洞窟化學沉澱的景觀,如花如玉,因此稱為燕山水晶宮。

繁盛的鐘溶洞有很多驚人的景觀,通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風景學研究與諮詢中心專家的實地考證:世界性的景觀有玉景觀、石吊管、巨盾體、管柱、石吊玉、玉珊瑚、雙色瀑等八個,國家級景觀有石劍、月乳石、豎鏡、飛碟、煎雞蛋、石筆、地眼石的凝固、石刻等八個地方。

相關焦點

  • 九山半水半分田麗水
    麗水是浙江省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其中山地佔88.42%,耕地佔5.52%,溪流、道路、村莊等佔6.06%,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區;人口密度全省最低——122人/平方公裡,是全省平均數的23%,略高於法國(116)。作為「浙江綠谷」,麗水是浙江省生態環境質量排名第一的地區。
  • 中國最多山的省,也是我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九山半水半分地!
    對於我國哪個省的山最多一直以來網絡裡眾說紛紜,有人去過雲南,說雲南山最多,有人來過福建,說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而去過貴州旅遊的人,網友們感慨的卻是最多。他們說,如果山的概念是指高低起伏地形的話,那就是貴州山最多,這裡要用「九山半水半分地」來形容,最為貼切。
  • 中國年桔之鄉,北回歸線上的龍門縣,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因縣境原是增城縣的上龍門地區得名;另說因龍門鎮得名;據《今縣釋名》:南有龍門水,亦曰九淋水,流入東江,明初為上龍門巡司,弘治中置縣,以龍門鎮為名。下轄2個街道、7個鎮、1個鄉:龍城街道、平陵街道,麻榨鎮、永漢鎮、龍華鎮、龍江鎮、龍田鎮、地派鎮、龍潭鎮,藍田瑤族鄉,境內有龍門縣密溪林場、 南崑山生態旅遊區管委會),縣人民政府駐地龍城街道東門路,總面積2295平方公裡,人口32.68萬。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設番禺縣,縣域隨屬。
  • 七山一水兩分田 浙江將新建10個溼地公園
    2018-02-14 19:4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見習記者 葉錫挺 通訊員 謝力浙江「七山一水兩分田」,近三分之二的陸地為森林所覆蓋,1億畝的林地大部分都在鄉村,利用好這部分資源,對鄉村振興戰略非常重要。
  • 廊橋之鄉走出來的溫州「遺存」,各種指標驚人的白毛獼猴桃
    溫州少耕地,有中國「東南第一山」之稱的雁蕩山矗立在溫州西部,驅趕著甌江和飛雲江自西向東流進東海,到了河流平緩的地方,才有了幾處衝積平原,溫州「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說法正是因此得來。
  • 「水坦克」開源 山區「湧出」生命之水
    扶綏縣雙高甘蔗「水坦克」蓄水池安裝現場廣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以大石山區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佔廣西總面積的區域內29個石漠化片區縣和6個石漠化片區「天窗縣」更是「九分石頭一分土」,缺水和飲水安全問題長期困擾著生活在這裡的各族同胞,給當地群眾生產和生活造成了極大威脅,嚴重影響了大石山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直以來,廣西黨委、政府對農村飲水問題,特別是貧困山區缺水問題十分重視。因此,大石山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自然就擺在了突出的位置。
  • 慢讀丨海南興隆的咖啡為啥廣為人知?原來得從這裡說起……
    欲在瓊州種咖啡,以收外洋之利,其利勝於茶而不勞。此種何處尋覓、如何種法,張廷鈞必知,可問該主事。速復。敬(本文史料除註明者外,均引自《瓊崖文庫·張之洞經略瓊崖史料彙編》)。電文是送「南峒」的。按說萬州只有「西峒」即今萬寧市南橋鎮,此前官軍剛剛將局勢控制;「南峒」在樂會縣,今瓊中縣和平鎮及上安鄉北部的大山深處,當時電線肯定架不進去。
  • 「七山一水二分田」浙業農業有何特色?(圖)
    以山地和丘陵為主  浙江境內的山地和丘陵佔70.4%,平原和盆地佔23.2%,河流和湖泊佔6.4%,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雖然浙江氣象災害繁多、耕地面積少,但是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 八山一水一分田,衛星告訴你三明憑什麼被稱為「寶藏城市」
    1八山一水一分田「 閩在海中。」▲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水上丹霞。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1930年,毛主席率領紅四軍途經三明時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三明市地物信息衛星遙感圖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調研時提出:「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
  •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 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
    中國園林網5月8日消息: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千萬林農的收入要靠森林,良好的生態環境也要靠它。2015年底,福建對位於重點生態區位(交通主幹線、城市周邊一重山以及水源地等)的977萬畝商品林,開始實施限伐政策。
  • 湖北山區縣扶貧開發促轉型發展 過去現在兩重天
    湖北山區縣扶貧開發促轉型發展 過去現在兩重天 2014-08-04 10:59:39 圖為保康縣堯治河村裡面的部分別墅,裡面住著當地的村民 尚華珍 攝   中新網襄陽8月4日電 (楊澤文 尚華珍 都正陽)近日,記者走進湖北保康縣,在田間地頭感受山區變化
  • 從江城到山海,盡享半城山色半城湖!
    惠州,是個有山有水,有花有海的一個很好的旅遊城市。它背靠羅浮山,南臨大亞灣,境內東江蜿蜒100多公裡,是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它也是一座文化之城,有歷史才有底蘊,有底蘊才有內涵,具有1400多年建城史,名人輩出,文脈悠長。
  • 被譽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你喜歡嗎?
    福建的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九成陸地面積為丘陵地帶,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位於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衝,由海路可以到達南亞、西亞、東非,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依山傍海的特點也造就了福建豐富的旅遊資源;而且除了鼓浪嶼,武夷山,泰寧,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等自然風光外,還有土樓、安平橋、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觀。
  • 「落入凡間」的溫柔仙句:溫山軟水繁星千萬,都不及你半分眉眼
    「落入凡間」的溫柔仙句:溫山軟水繁星千萬,都不及你半分眉眼 > 溫山軟水繁星千萬,都不及你半分眉眼。
  • 山東省會濟南10區2縣地形圖
    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濟南南依泰山山脈,北跨黃河,背山面水。南部山區兩大水庫臥虎山水庫和錦繡川水庫是濟南市民日常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濟南的地形可分為北部臨黃帶,中部山前平原帶,南部丘陵山區帶。濟南依山帶河,極具地理位置優勢,乃兵家必爭之地。
  • 八山一水一分田,貴州深處都有啥?料峭冬日,帶你解開黔地密碼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楊希林貴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看黔東南,貴州詩人段兆鰲曾讚嘆:「水際雲煙都如畫,舟邊鷗烏自依人。」看黔西南,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寫道:「天下名山何其多,唯有此處成峰林。」12月15日,由文化和旅遊部網站發布的《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擬確定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公示》榜單上,貴州省遵義市赤水丹霞旅遊區躋身在列。
  • 山楂果膠低聚半乳糖醛酸提取物對中波紫外線輻射HaCaT細胞氧化損傷和光老化的保護作用
    山楂的果膠含量豐富,約佔果實質量的2%~4%。研究表明,由果膠水解得到的果膠低聚半乳糖醛酸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防齲齒、抑菌等多種生物活性。來自河北科技師範學院食品科技學院的劉素穩、吳瞻邑、由璐、常學東*以山楂為原料提取山楂果膠,採用酶法降解,對酶解物半乳糖醛酸進行分離製備,研究山楂果膠低聚半乳糖醛酸的基質金屬蛋白酶-1(MMP-1)抑制活性,並對UVB輻射造成的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進行研究,對山楂功能食品和山楂皮膚保護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 秦嶺北麓藍田幾道峪,造就雄奇的山秀麗的水,多得數也數不清
    藍田地處秦嶺北麓,屬於秦嶺山區與關中平原過渡帶,是西安的東南大門。「近水樓臺先得月「,山、川、原、嶺、峁、溝兼有的複雜地形與秦嶺獨特的氣候賦予了藍田不亞於皖南的絕色山水。發源於秦嶺深山灞源鄉的灞河水,浩浩蕩蕩,流經西安,匯入渭河。發源於秦嶺72峪之岱峪的岱峪河、發源於秦嶺72峪之湯峪的湯峪河、發源於秦嶺72峪之庫峪河最終從藍田匯入滻河,成為灞河最大的支流。
  • 月月有花果,季季有採摘,鄉鄉有美食,村村有景點 - 人民日報海外版...
    葛源盆地四面高山,是德興、上饒、弋陽與橫峰交界之地。這裡山梁交錯,地形複雜,人口眾多,物產豐富。方志敏等人在這裡譜寫了一曲奮鬥創業的壯歌,他們領導農民發展棉桑,種植糧食,平債分田,成立農會,建立農業合作社;開辦供銷社;發行郵票和股票;通航興衢;興建學校醫院;掃盲識字;舉辦運動會;修公園;操兵練武。這些事跡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成為遊人了解歷史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