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

2020-11-29 新東方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

環境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

  一、背景介紹:

  環境是指:大氣、水、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勝古蹟、風景遊覽區、溫泉、療養區、自然保護區、生活居住區等。遊泳池、廚房、餐桌旁、汽車裡、戶外遊憩場所等等都是我們周圍的環境。

  二、思路:

  環境教育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詞。環境教育到底是什麼呢?從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答案是不同。有效的環境教育應該是滲透式的,相聯繫的。環境教育是要幫人們了解他們生活的真實環境,並且培養他們的發現力。環境教育要幫助人們自己決定生活方式。使人們從實際生產、生活的實例出發,從身邊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發,體會「周圍環境教育資源與我們」的密切聯繫。

  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夏、秋、冬。我們每個人都是很熟悉的,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說更是熟悉不過了。4月正逢春天萬物復甦的時節,無論是從氣候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還是人們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徵。幼兒對於春天很感興趣,在散步時他們會說:「看呀,花開了。」「小草變綠了。」等等。因此結合《規程》中「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有利條件,積極發揮幼兒感觀作用」的組織要求,我們進行「春天來了」這一主題活動。

  三、如何利用周圍環境:

  1、利用幼兒環境資源,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化、生活化的學習活動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也是最容易獲得知識的活動。在玩中,讓幼兒自己去發現春天的變化,如:小草變綠了;迎春花開了;樹葉發芽了,長出來了等等。為了讓幼兒了解大自然,培養他們對動植物的興趣,發展他們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我們還在自然角裡種了許多常見的蔬菜,飼養了魚、蟹、小蝌蚪等等。對於這些動植物孩子們接觸多了,觀察多了,就會發現許多問題,引發的思維也多了,這一活動既是在幼兒的興趣之下自發產生的,又是在老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下進行的。通過活動,孩子們的社交思維、語言表達等能力都得到了發展,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科學的客觀實在性。在認識春天的過程中,每位幼兒都有記錄本,當幼兒通過日常點點滴滴地觀察記錄,資料收集,不斷豐富有關春天的信息。他們所知道的春天不僅僅是它最直觀的,還知道了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春天是容易感冒的季節……這些是幼兒自己真正有興趣的知識,幼兒不僅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習,而且也是在自己的興趣下組織自己探索的學習。由於周圍的環境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資料、資源,因而無論是教師,還是幼兒都擺脫傳統「教師教、幼兒學」的模式,而是鼓勵幼兒更多的嘗試,體驗不同的學習策略,利用多通道的參與,使幼兒更積極,更專注於自我實踐獲得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幼兒獲得知識的過程,獲得學習方法、策略的過程,我們引導幼兒通過繪畫的形式在記錄本上記錄春天的各種變化。對於集體中的每位幼兒在主題實施過程中,他們都是活動的主人,都是參與者、設計者、收益者。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美國狼嶺的環境教育課程
    狼嶺環境學習中心有著生態學、冒險教育、歷史文化、氣候變化、資源管理等主題構成的課程體系。1971-1980年,狼嶺的課程大多和生態相關,帶孩子在自然中探索,課程包括河狸、湖泊研究、觀鳥等。 1980-1988年,狼嶺認為環境教育的目標是為了培育人,培養面對環境問題能夠團隊合作面對挑戰的人。除了對自然的了解外,這個階段狼嶺增加了本地歷史和個人成長的課程。
  • 英國正規教育中的環境教育課程
    此後,英國《國家課程》又明文規定,環境教育應作為一門跨學科的必修課存在,使環境教育在英國正規教育中取得了穩定的一席之地。  國際上進行的一些活動與會議,對英國環境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1975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在貝爾格勒召開會議,並制定了《貝爾格勒憲章──環境教育的全球框架》,隨後1977年在原蘇聯提比里西舉行的國際會議,促使英國正規教育中環境教育的體系逐步成形,進而走向完善。1990年英國國家課程委員會出版《環境教育》課程指南。而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召開及《21世紀議程》的制定,則進一步將英國環境教育在內容充實方面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 河套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課程難不難?
    河套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課程難不難?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社會責任感和團隊精神,掌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得到專業應用能力和技術的專門訓練,具有運用農業資源與環境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能夠在農業、土壤肥料、土地、環保、農資生產與銷售等部門或單位從事農業資源利用及管理、農業環境保護與生態農業
  • 營地研學:日本自然教育學校課程體系、投資合作、開發要點
    三、日本自然教育學校投資合作投資合作:日本自然學校的3大特質:①擅於與不同領域機構的合作、聯盟。②不拘泥於特定的產業形式,他們在當地作為協調者,整合各種資源。③作為微小產業(可持續存活),事業規模比一般企業小,但可持續活用地方資源(人、自然、文化)活動項目的內容充實愉快有信息傳遞能力。
  • 發力高端教育,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課程培訓班在渝招生!
    重慶一教育國企繼續發力。近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西南分院與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合作開設的「自然資源管理專業課程培訓班」和「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課程培訓班」,正面向重慶招生。
  • 培養環境倫理觀 南寧將環境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
    培養環境倫理觀 南寧將環境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     新桂網-當代生活報南寧1月14日訊(記者羅俠通訊員廖居衛)以後邕城各中小學的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自由地享受到環境教育了!
  • 中山大學:規範化促進網絡教育資源發展
    很多學者、專家對網絡教育資源的概念作了界定,雖然表述方法不盡相同,但核心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普遍認為教育資源是指專門為教學目的而設計的或者被用於教育目的的、以數位化的形式在計算機網絡上進行傳輸的各種資源。按資源的形態劃分,網絡教育資源包括網絡教育環境資源、網絡教育信息資源和網絡教育人才資源。
  • 充分利用好課程資源 學好初中物理
    1.重視教科書等文字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倡導不受某一種教科書的束縛,吸收和利用各種有利於學生發展的課程資源。教師應根據本校特點和學生的需求,精選課程資源,充實物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參考、比較不同版本的教科書,有選擇地利用這些資源。
  • 中小學海洋教育怎樣引入社會資源
    多地在實踐中發現,做好做實頂層謀篇布局,是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制度性保障。例如,青島自2011年便提出開展「藍色海洋教育實驗」,此後先後出臺多個文件,調整全市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地方與學校課程周課時由3課時調整為4課時,規定1-8年級海洋教育課程利用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時間開設,每學期不少於9課時。
  • 對自然教育營地課程開發的5條建議,值得一讀再讀!
    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讓孩子全面健康的發展。孩子們在營地教育活動中收穫的不僅僅是開心的時光,更是以後的人生目標和技能。 作者結合當前我國青少年所面臨的體質下降、動手能力差等現實問題,對自然教育營地課程開發給出了一定的建議。
  • 青島中小學要開設藍色海洋教育課程 打造教育特色學校
    25日,市教育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開齊開足開好科學課程,普通高中全面開設科技教育選修課。到2020年,全市力爭開發1-2門地方科技教育教材,95%以上的中小學校開設藍色海洋教育課程,建成50所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學校,打造200個精品科技教育社團。
  • 青島在中小學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
    新學期伊始,青島提出要創建具有特色的藍色海洋教育模式,打造教育新品牌。記者日前從青島市教育局獲悉,自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青島將在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據悉,開設年級為義務教育學校1年級到8年級,即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每學年為18課時。
  •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資源環境工程系專業簡介
    >資源環境工程系專業簡介 資源環境工程系 水文與工程地質(540203) 培養目標:要求學生能從事地下水的勘察、開發、利用、保護和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 職業取向:本專業畢業生能在政府部門、執法部門、規劃部門、企業單位從事水資源開發規劃、管理、水行政執法等工作。
  • 教育軟體開發有什麼優勢?
    移動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教育行業發展受到很多市場因素影響開始呈現下滑趨勢,相反的在線教育APP軟體開發開創了新的教育模式,市場份額正在不斷上升。在線教育APP開發是網際網路學習的最新發展之一,利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行動裝置在訪問在線學習平臺時可以更好地參與學習和理解;今天,智慧型手機佔全球手機極大比例,而且隨著企業移動辦公的發展,人們必然會尋找更易於使用和參與的學習方式。
  • 貴陽全腦開發課程介紹
    左腦與右腦更好的配合,雙管齊下,平衡發展,較大限度的發揮大腦效能——這便是全腦教育的意義所在。首先我們的課程與傳統的教育不同,全腦的課程並不是傳授知識為主,而是引爆孩子與生俱來的潛能為將來輕鬆學習 快樂生活打下基礎。我們的課程結合國際課程,歷經國內數十位專業團隊研發,專門開設適應中國的孩子全腦開發課程。
  • 青島市將在義務教育學校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
    記者日前從青島市教育局獲悉,創建藍色海洋教育特色,打造教育新品牌,從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青島將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開設年級為義務教育學校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每學年為18課時。課時從地方與學校課程或綜合實踐活動中安排,可集中使用,也可分散安排。
  •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主要專業課程有:自然地理學、地質學基礎、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經濟地理學與區域規劃、地球表層學概論、自然災害學、生態地理學概論、國土資調查及區劃、土壤地理學、人文地理學、數字測圖原理、數字地圖製圖原理、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城市環境分析、遙感技術及其應用、環境監測技術、環境科學原理、資源環境評價、城市規劃原理、土地利用規劃、資源經濟學、資源環境管理信息系統、系統工程、GPS原理及其應用、遙感數字圖像處理
  •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研究應用成果
    依託清華大學優質資源,響應國家政策,推動人工智慧、編程教育進入中小學,解決缺乏標準指引、課程體系不健全、教學資源匱乏、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組織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專家學者、中小學優秀教師聯合設計、開發了「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提供「紙數聯動」的立體化教學資源。並依託「學堂在線」平臺,設計了混合式教學模式,保證優質資源的教學落地。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智能無人機領域課程思政教育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故而,思政教育在教育界受到了極大的重視,特別是已逐步由原有的「思政課程」走向了「課程思政」,提倡以課程為載體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協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