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中的兩個經典配伍模式,給我們學習香料配方指明了一條路!

2020-12-07 騰訊網

「君臣佐使」是什麼?我們應該怎麼應用?

我們學美食做產品,配方是核心,而配方裡的香料配比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很多流傳百年的名吃等,其獨特誘人的口味,都來自於這個香料配比。

所以這部分也是我們學習美食的朋友們,最為關心也最希望弄明白的,當然,也是最不容易理出脈絡的一部分。

因為那麼多的食材,那麼多的香料在一起,如何使用?怎樣組合?用量多少?可能一個環節的失誤就能讓這個配方變得一文不值。

即使我們勇於實踐,但一個十幾味香料的配方,就可能有千百種的組合方式,如何入手?

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從本源規律上去找方法,得到了「君臣佐使」的觀念。

君臣佐使是什麼呢?就是香料組合的主次框架結構,這種框架結構加上合適的品種和用量,就會成為一個有序而平衡的香料配方。

其基礎來自於我們的本草配伍理論,在我國古代的本草學經典《神農本草經》裡,就記載著兩種最經典的配伍模式。

1,一君二臣三佐五使,總共11種;

2,一君三臣九佐使,總共13種。

這是我們的前輩祖先們,總結出的兩種最經典的配伍方式,當然,並不是說只有這兩種,我們的古代智慧倡導的從來不是死板,而是變化。

我們只需從中體會出這些配伍的思想就可以了,例如裡面的數字,不是單純的數量,而是一個能量場的模式,比如:1為太極,2為陰陽,3為三才,5為五行等,這些配伍模式裡所包含的是相生相剋,協調統一的關係。

但這個問題要說清楚不是很容易,只能先點到為止,因為涉及的知識面很多,就算是先給大家提供一個學習的方向吧!

今天我們只舉一個現實的例子,大家體會一下它的框架結構。

在此我們以豬肉來舉例:

假設採用第一種配伍方式,選用與豬肉匹配,並且我們喜歡的口味八角為君料,後面的各個層次,都要以八角為核心,並和上一個層次在屬性上協調,組成一個11種香料的配方。

八角20克/桂皮13克,砂仁11克/肉蔻5克,良姜6克,山奈5克/甘草3.5克,陳皮3克,畢撥3克,香葉2.5克,丁香0.6克;

如果採用第二種配伍方式,以另一種常用風味桂皮為君料,可以是:

桂皮21克/八角12克,砂仁11克,小茴香11克/良姜6克,山奈5克,香菜籽4.5克,多香果4克,山楂5克,甘草3.5克,陳皮3克,桂枝3克,丁香0.6克。

這是兩種風格的配方舉例,如果我們想創新,可運用的香辛料品種還有很多,用一些別的組合,可能就能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別人不好模仿,就是俗稱的「秘方」。

但無論如何組合變化,系列內在結構的協調統一都是必須的!這就是「君臣佐使」等配伍規律的核心價值,個人觀點,供朋友們參考!

自然門美食e道哥 一個致力於為大家找方法,尋門道的人!

相關焦點

  • 兩個方法解決製作滷肉配方時如何確定香料種類和香料使用量的難題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製作滷肉配方的三個基本架構,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會遇到選擇多少種香料較為恰當、各種香料使用量是多少等難題。今天就接著來分享在製作配方時如何確定香料種類和香料使用量。在分享之前,再強調一遍製作滷肉配方的三個基本架構:主香料+輔助香料+調和香料,在實際操作時:第一個就是確定配方架構。確定香料配方的架構時,在選擇香料方面可以按三三原則來確定,即主香料三種,輔助香料三種,調和香料三種,此為香料配方基本骨架。而在使用量的選擇上則可以按照三種香料用量倍增」原則。
  • 「道口燒雞」公開的8種香料配方是真還是假?看看滷肉師傅怎麼說
    這個配方到現在依然在網上廣為流傳,現實中木子也實驗多次,下面說說我對「道口燒雞」公開的這個配方的看法。關於「道口燒雞」公開配方的看法一.這個配方確實是真的,木子認為的原因有兩個:1.配方公布是在年代比較特殊的大環境下,當時計劃經濟年代,人都很單純,也為了崇高的榮譽,並且當初張老爺子也是省、縣政協委員,黨和政府給了他親切的關懷,所以當時所說的話、所公布的事情全部都是真的
  • 今天分享在製作滷肉香料配方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以及如何選擇香料
    所以在具體操作時,主香料的選擇首先要以食材來確定:再來說輔助香料,是指在不改變總體風味的條件下,能彌補「主香料」香氣和味道不足的香料,使滷肉的味道更完善,香味和滋味更豐富。作為輔助香料,其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能進一步輔助「主香料」起到去腥除異的作用,二是與「主香料」搭配後所呈現的味道需與滷肉的整體風味一致。
  • 從一份白芷為君料的配方中學習香料的靈動,它可用於所有水煮菜餚
    在常用的香料中,八角、辣椒、花椒、白芷、桂皮都是比較常用的君料,在大多數的配方中,將八角、花椒、辣椒、桂皮作為君料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將白芷作為君料,卻是比較少見。白芷本身帶有苦澀的味道,在正常的應用中,它經常被作為一種去腥香料在使用,而其増香的效用往往是退居其次,而今天說到的這種做法,卻是將白芷作為君料,使用它配置出的香料配方,將之與辣椒麵、花椒麵搭配,做出的麻香醬料,號稱是可以製作任何的水煮菜餚,就算是麻辣小龍蝦,麻香串串也可以使用它。
  • 40種最常見的香料、特性,及經典香料配方,收藏!
    做菜都會使用香料,特別是在滷水、燉肉、火鍋底料中非常常見,然而,對於這些香料很多人對它們的特性卻不太了解。今天簡單的跟大家介紹32種最常見的香料,以及它們的的基本特性和8款經典配方,讓做的美食更美味。川菜中常用到草豆蔻,火鍋底料裡就有草豆蔻,麻辣燙裡也有草豆蔻,醃製泡菜也會用到草豆蔻。500克肉類加草豆蔻2克,50kg滷水加30克草豆蒄。6、香茅草香茅草屬於亞熱帶一種香料,新鮮香茅草香氣比較濃烈常用於海南雞肉飯、烤魚、泰式冬陰功湯及滷水等,讓味道更加的鮮嫩奇香。
  • 桂皮和這些香料搭配使用,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詳解桂皮搭配規律
    個人主頁有詳細拉麵製作教程和配方桂皮的使用規律是這樣的?桂皮,香葉,八角,小茴香經典百搭組合這款桂皮的搭配組合,可以說得上是經典百搭,適合各類食材的製作使用,分別適用於紅油,料油的底油煉製,以及花生,滷蛋,茶葉蛋和各種滷菜的製作等等,都可以用這樣的搭配組合。
  • 學滷水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16種常用香料的作用和用量,都是乾貨
    我們常用的香料是指能夠賦予食材辛、香、麻、辣、苦、甜等典型氣味的可食用香料植物,用於滷水中,作用無外乎三種:1.賦予食材香味,引起食慾,2.壓制或者去除食材本身含有的腥、臭、臊等異味,3.配伍使用形成特有的風味。
  • 滷水中鹽度和香料配方的聯動,以君料、臣料為標尺用好鹽度味飄香
    這兩天的文章講了口味的調和還有香料的預處理,這些基本的功夫和認識,對於系統的學習香料是十分的基礎,基礎的東西往往是比較繁雜的,但是萬事萬物脫離了基礎,那麼很多的事情便如同構築在流沙之上,說崩塌便崩塌了,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下之前的文章。
  • 為什麼要用純天然香料來手工制香?
    無論純天然香料是辛是辣,是苦是酸,哪怕是臭的(麝香、龍涎均是臭味),一切都是真實存在,而不是假象。 我們華夏先民用純天然香料打造了實用而又唯美的生活空間,同時也編織了信仰方面的精神空間。 北宋的丁謂在《天香傳》一文中寫道:「香之為用從上古矣。
  • 山奈,一種擁有多種神通的香料,明白用途和料性才知道它不簡單
    山奈這種香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沙姜,沙姜和我們傳統常用的生薑,在味覺上有些像是,但是它的辛感並沒有生薑那麼強,而香氣則是要超過生薑。山奈在去腥效果上並沒有生薑明顯,同時它的滲透推力也沒有生薑,所以兩者其實並不能相互替代。
  • 武漢正威中醫門診首次公開自用泡酒料配方 豪華配伍實屬罕見
    實驗表明:當中藥材放入酒中時,藥材的有效成份能瞬間釋放50%,15-30天即可完全釋放,而且可以快速溶解於酒中,這是其它任何溶劑都難以匹敵的。因著酒的特殊性,藥借酒力、酒助藥勢而充分發揮其效力,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中藥的療效。
  • 肉蔻,香料中提升鮮度和口感的魔法師,自主配方不可缺少的力量
    這兩天小鳴分別說了白蔻和草蔻,作為常用的四種豆蔻香料中,兩種比較常用的豆蔻,小鳴簡單的從兩者的料性出發,向剛接觸香料不久的朋友們簡單的介紹了它們的特性,已經它們作為香料在滷水中的一些簡單的應用,如果您對上述的兩種豆蔻有興趣,您可以關注下小鳴,翻閱下之前的文章。
  • 老配方1:內部資料上的滷牛肉,香料13種,是否咱尋找的秘方
    這幾天陸續分享了一些老菜譜上的配方,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其實這是有原因的,過去的很多老菜譜,裡面的工藝環節都寫得很詳細,恰恰彌補了現在的一些配方重調料而輕操作的不足,讓大家在學習的時候更容易入手。其實我在去年的時候寫過一個老手藝老配方的專題,當時也很讓大家喜歡,很多朋友從中也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技術,做出了自己的爆款,因為幾十年前的東西,沒有很多浮華,而更注重實用。
  • 這種茄科植物的果實和多種麻辣配方香料很合拍,弄清料性用途不少
    今天主角,它作為一種香料出香在一些香料配方之中是近些年的事情,但是對於它的應用範圍並不廣泛,只在少數的麻辣配方之中會出現它的身影,它便是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苦丁茄的果實。對於這種果實,主要有茄香、苦丁香、天茄、天山巔等稱謂,原產地在於南美洲的巴西、秘魯等國家,被我們臺灣省引進種植之後傳到西北省份,而後被較為廣泛的種植。苦丁茄果最初被作為一種中藥使用,隨著近些年麻香口味菜餚盛行之後,它因為本身料性可以較好地融入麻辣的香料配方之中,而開始被一些朋友當成一種香料使用。
  • 它身掛絨毛形如幼鼠,在香料複合配方之中用途玄妙
    在眾多香料之中,有一種香料它外披絨毛,身形如幼鼠,在眾多香料之中它是少數幾種具有特殊功效的種類,在古籍之中曾有記載「辛夷,外掛絨毛,身形若鼠,在眾物之中有秉老鼠上下輕竄之性,而使眾者內惰流轉而行。」,到了近代科學快速發展,人們也終於可更為直觀的證實一些事情,香料之中存在著惰性香氣和活性香氣被證實,這才明白古人所言並非虛幻。辛夷最初進入香料行當之中,其實正是因為它這種特殊的效果,在最初版本的十三香配方之中,辛夷便位列其中,而起主要負責的便是調動香料之中惰性香氣,讓香氣更好的發揮,可是的後來的十三香之中,因為覺得辛夷味道過於淡薄,而被後者移除。
  • 為什麼同樣的配方效果沒有別人好?會做草果的預處理才算懂香料!
    對此英雄哥承認的確有很多這樣做的人存在,但正是這些所謂的「行業秘密」其實影響和敗壞了滷菜的名聲,比如:行業內很多人製作滷菜時原料從來不焯水,任由血汙和滷湯混合;行業內很多人製作滷菜時給鵝、鴨等原料脫毛時都是用的松香;行業內很多師傅在做滷菜時上色是用的人工色素檸檬黃+日落紅;行業內很多人在做滷菜時為了增香濫用各種增香膏和添加劑;這樣做的最終結果就是顧客不明所以照買不誤,可是作為滷菜從業者的我們卻從來不敢讓家人和小孩去食用自己的滷味產品
  • 13種常見香料怎麼用?一次性告訴你!還有滷料配方,滷啥都香
    做滷製食品的香料您又了解多少?香料的種類繁多,可不是隨便搭配,隨便抓一把就可以的,不同的香料用量也不同。有的要放多點,有的只能用幾顆,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13種常用的香料,還給大家分享一款滷水配方,大家想吃什麼就滷什麼,趕快收藏起來吧。梔子梔子分為黃梔子和紅梔子兩種。
  • 最全燒烤香料配方大結集,火鍋底料,五香粉,僅發一次,值得收藏
    最全的燒烤香料配方大結集,僅發一次!需要的可以收藏一下。1、五香粉香料配方。因為五香粉裡面所需要的配料是不一樣的,所以它是有很多種不同口味的和不同名稱的小材料混合製成的,比如麻辣粉,鮮辣粉等。它是家庭烹飪佐料裡面不可缺少的一味調味品。
  • 為什麼香料配方很好,卻做不出好效果,這一步您可否關注過?
    今天還是繼續再說說香料的事,最近很多新手朋友總問到一個問題:感覺配方不錯,為什麼我做出來就不行!這個首先涉及到一個基本功的問題,是一個踏實學習,日積月累的過程,另外有些重要的環節也必須了解,比如說我上篇文章所說,購買香料時甚至具體到香料產地,以期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香辛料的品質。
  • 我國最古老的茴香,它不像八角般高光卻是香料團隊中的多面好手
    小茴香時常與孜然和蒔蘿混淆,而且這種混淆並非民間使用所特有,就連《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蒔蘿別名小茴香」的字句,可見這種混淆是十分常見的。其實蒔蘿和小茴香還是比較容易從氣味上區分的,小茴香的味道偏向於八角,卻比八角清新,而蒔蘿的味道雖然也同樣清新,但是它的味道偏向於和葛縷子相似。兩者的出香速度都不算快,但是蒔蘿的後勁上明顯要弱於小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