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最大網際網路併購案呼之欲出!媒體稱打車公司Grab與Gojek合併...

2020-12-02 華爾街見聞

據彭博社周三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東南亞最大的網約車公司Grab和印尼網約車、本地服務及在線支付平臺Gojek正在進行的關於業務合併方面的談判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如果二者合併,這將是東南亞地區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網際網路併購案。

據上述報導,該地區兩家最有價值的初創公司縮小了意見分歧,儘管協議的某些部分仍需要談判。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說,最後的細節正在由Grab的主要投資者、軟銀集團的孫正義參與,由兩家公司高層共同制定。

合併後的公司架構可能是,Grab聯合創始人陳炳耀(Anthony Tan)將成為合併後公司的執行長,而Gojek高管將以Gojek品牌在印度尼西亞經營新的合併業務。

一位知情人士說,這兩個品牌可能會長期分開經營,但最終旨在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Grab、Gojek和軟銀的代表拒絕置評。彭博報導稱,談判仍在進行中,交易無法達成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此外,該交易將需要監管部門的批准,各國政府可能對該地區兩家領先的打車公司的統一存在反壟斷擔憂。

在過去的幾年中,Grab和Gojek一直在為爭奪在東南亞地區餐飲外賣、行動支付等業務的主導權而激烈競爭。投資者一直在敦促他們整合東南亞各地的力量,以減少現金消耗並創建該地區最強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

Grab的業務遍及八個國家,最近的估值超過140億美元;而Gojek的估值為100億美元,業務遍及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和越南。

在今年年初,兩家公司開始就合併開始談判。

當時,Grab對其主要投資商稱,如果進行合併,Gojek希望雙方各保留50%的股份,但Grab希望獲得更多股份。其他可能產生阻礙的還包括兩家公司的估值以及對合併的監管批准。

Grab一位高管此前曾表示,在合併的第一步,Grab和Gojek可能會考慮擺脫網約車和送餐服務的價格戰,目的是阻止損失。他還指出,雖然官方不承認,但是Ola和優步已經在印度市場做了類似的業務安排,在過去兩年中,他們削減了司機激勵措施並提高了服務價格。

Grab和Gojek股權結構表中的一些投資商對潛在的合併持開放態度,目前兩家公司分割了東南亞地區的投資者生態系統,Visa則是兩家公司股權結構表中唯一的共同投資商。

相關焦點

  • 東南亞打車平臺Grab獲滴滴軟銀20億投資 估值超60億美元
    (原標題:東南亞打車平臺Grab獲滴滴軟銀20億投資 估值超60億美元)
  • 戴爾拿下科技界最大併購案
    戴爾拿下科技界最大併購案 戴爾公司CEO Michael Dell在EMC World大會上表示,戴爾公司將與EMC合併,之後並將更名為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ies),而這比交易也將是近期科技行業最大規模的併購案。
  • 兩家全球排名前20的藥企要合併?業若成真將誕生史上最大醫藥併購案!
    來源:國際金融報阿斯利康與吉利德的營收規模在全球製藥公司排名均在前20。若以2019年收入計算,雙方合併將創造一家年收入超468億美元的新公司,有望躋身全球藥企營收排名前5。6月8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英國製藥巨頭阿斯利康(Astra Zeneca)正與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就可能的合併事宜進行接觸。但目前雙方公司還尚未作出決定,也沒有開始正式談判。
  • 網際網路公司Sea申請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東南亞「騰訊」向網際網路
    就在新加坡銀行業推進對科技公司開放之前,香港也邁出了相似的腳步,螞蟻金服及騰訊等其他中國公司的子公司獲得了牌照。螞蟻金服也已申請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與 騰 訊 合 作騰訊控股是Sea最大的外部股東。2010年,騰訊首次投資的Sea公司。
  • 科技史上最大併購案,戴爾600億完成收購EMC
    去年10月,戴爾醞釀了一起科技史上最大併購案戴爾已經宣布,公司完成了600億美元收購EMC的併購協議,合併後的公司名變更為戴爾科技( Dell Technologies),不過,總部將設在EMC所在的麻薩諸塞州霍普金頓,而業務重心也將變更為雲服務和存儲領域。戴爾公司董事會主席麥可·戴爾表示,隨著企業計算市場轉向新技術和雲服務,傳統伺服器和存儲硬體市場將會進行重組。
  • ...越南網際網路公司VCCorp打造新社交媒體網絡 Lotus,或挑戰Facebook
    微軟已故創始人保羅·艾倫創辦的風投公司 Vulcan Capital 進軍東南亞,將為當地創業公司投資1億美元。據 e27 報導,該筆資金將主要投給東南亞,特別是印尼、越南和新加坡的,種子輪、A 輪和 B 輪融資的創業公司。
  • 傳吉利德要被阿斯利康併購,醫藥史上最大併購案要來了?
    如果兩者決定合併,這將是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超過去年百時美施貴寶 (NYSE:BMY)和新基製藥740億美元的合併案。然而,消息一出,立馬引發了外界的質疑。阿斯利康併購吉利德,可能性究竟有多大?併購傳聞背後,吉利德的壓力阿斯利康和吉利德眼下都致力於新冠防治方案的研發。
  • 從基因泰克、賽諾根到艾爾建,盤點醫藥巨頭十大併購案
    商業史上,醫藥巨頭歷來是併購案的王者。據統計,在短短20年中,近60家公司通過併購成為全球10大製藥公司。盤點醫藥行業歷史上10大經典併購案,可以看出,輝瑞通過對華納-蘭伯特、惠氏、法瑪西亞的收購,坐穩了全球第一製藥公司的位置。而羅氏等巨頭通過對基因泰克(Genentech)、賽諾根製藥(Seragon Pharmaceuticals)等的併購增持了自己的競爭能力,重塑了行業版圖。
  • 盤點:歷史上醫藥巨頭十大併購案,輝瑞獨佔三單
    商業史上,醫藥巨頭歷來是併購案的王者。據統計,在短短20年中,近60家公司通過併購成為全球10大製藥公司。盤點醫藥行業歷史上10大經典併購案,可以看出,輝瑞通過對華納-蘭伯特、惠氏、法瑪西亞的收購,坐穩了全球第一製藥公司的位置。
  • 谷歌用AlphaGo教育網際網路公司:告訴你什麼叫格局
    然而事實證明,谷歌不只是「會玩」而已,在大量網際網路公司仍然囿於新款大屏手機的研發時,谷歌已經將視線投向了一個更大的生態格局,從前幾年的智能穿戴到智能家居,再到現在的虛擬實境以及AlphaGo這種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AI系統,旨在顛覆未來人類生活方式的谷歌,儼然成了「黑科技」的代名詞。
  • 鈦媒體與《商業價值》合併:做中國的BI
    多日之前就開始在江湖流傳的某科技網絡媒體和某財經傳統媒體的合併消息,在近日得到證實。一方為由前財經財新資深記者趙何娟創辦不到兩年的鈦媒體,一方則為《商業價值》這本在科技商業圈內頗受好評的雜誌所屬的傳媒公司。
  • 騰訊:2015年中國打車軟體市場調查報告
    「補貼時代」的網際網路用戶是幸福的,若能搶到產品紅包、新手返利券或者特惠活動,打車、叫外賣、看電影,甚至打包洗衣服的開支都能降低。  隨著網際網路「用戶為王,流量為王」的思想不斷被強化,當網際網路產品殺入到傳統行業時,補貼通常是改變用戶習慣的一個「法寶」。這背後的O2O服務產品訴求,當然是利用「補貼」來吸引用戶,以此改變傳統的消費生活方式。
  • 美國媒體:湯姆森巨資併購路透集團意欲何為?
    美國媒體認為,湯姆森此舉的目的是要將金融數據做大做強。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5月15日文章:對湯姆森來說,併購路透社是拓展賺錢的服務性業務的新舉措。  理察·哈林頓也許不會分擔你的痛苦。但是,作為加拿大新聞和數據公司湯姆森的總經理,哈林頓無疑想要拿你的痛苦賺錢。  路透集團15日同意以大約172億美元的價格被湯姆森收購。
  • Grab 的股東都有誰?
    6500萬美金在五年前的東南亞已經是一筆巨款,至此,Grab 已經遠遠地把本土競爭對手甩在了後面。 5、D輪,軟銀,2.5億美金 依舊是2014年。12月份,軟銀宣布向 Grab 注資2.5億美金,打破了東南亞創業公司的歷史融資記錄。
  • 東南亞的獨角獸企業 到底有多少?
    近年來,獨角獸企業在不斷誕生,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是其幕後的重要推手,而優質的獨角獸企業,也已經成為了網際網路巨頭生態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東南亞地區,由於網際網路水平整體相對落後,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企業發展周期長。所以定義東南亞獨角獸,可能10年時間不那麼重要,但10億的估值必須要有。
  • 科技界最大併購案塵埃落定:戴爾4000億元收購EMC
    據《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報導,戴爾今天宣布,已完成對數據存儲公司EMC的600億美元收購交易。這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科技公司併購交易。合併後的新公司將命名為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ies),旨在成為面向企業的一站式信息技術銷售平臺。
  • 東南亞電商公司Sea成功登陸紐交所 市值63億美元
    對於企業發展戰略有著全球視野和中國網際網路市場發展的深刻認識,Sea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大業務版圖,現在Sea已經成為東南亞最大的C2C平臺。凱旋創投這筆投資回報預期至少 10 倍。此次Sea上市將給投資方帶來可觀收益,最主要受益方將是騰訊控股公司。騰訊是Sea的最大股東,多次追投,到上市前騰訊的持股比例達到了39.7%。李曉東旗下公司Blue Dolphins Venture持股15%,自己本身持股20%。另外,Sea首席技術官GangYe持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