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催化劑為五元雜環「一步加二苯」,合成「芳環-雜芳環-芳環...

2020-12-04 騰訊網

上海師範大學萬穎教授團隊利用Pd基間隙固溶體催化劑實現了均相體系中難以發生的一個新反應:五元雜環化合物高選擇性直接雙芳基化反應。研究成果以「Unleash electron transfer in C-H functionalization by mesoporous carbon supported palladium interstitial catalysts」為題,在線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第一作者為趙小瑞,通訊作者為萬穎教授,通訊單位是上海師範大學。

「芳環-雜芳環-芳環」結構是生物活性分子、藥物和光電材料中的重要結構單元。怎樣的催化劑可以催化這類分子的合成呢?

均相金屬催化劑往往只能對雜環分子的單一位點進行芳基化;傳統的工業多相催化劑(例如Pd/C)更是連雜環分子單芳基化反應都難以發生。

這主要是因為:(1)N或S與金屬的配位作用導致雜環分子定向轉化可控性差;(2)含N或S的雜環結構在Pd表面容易發生強化學吸附,導致催化劑流失或中毒。因此,提高雜環分子定向轉化的選擇性和催化劑穩定性是一個艱巨的挑戰。

萬穎教授課題組在前期研究中發現:(1)介孔炭載Pd基間隙固溶體催化劑可有效調控Pd位點電子結構,有望調節雜環分子的吸附構型和吸附能(ACS Catal. 2017, 7: 2074–2087);(2)利用實驗測量的Pd位點d帶電荷密度,可以線性關聯複雜反應物吸附生成活性絡合物的吸附活化熵(ΔS0*)和轉化頻率(TOF)(Nat. Commun. 2019, 10: 1428)。

在此基礎上,研究者提出,可以基於實驗測量的Pd位點d帶電荷密度,重新設計催化劑,降低強吸附質在Pd位點的吸附能,變革傳統合成路線,構建雜環分子直接雙芳基化新反應(如下圖)。

研究者設計了含C和N的Pd基間隙固溶體催化劑,提高Pd位點d帶電荷密度,並通過多位點電子轉移,構建了吡咯及衍生物C-H鍵直接雙芳基化新反應,提高催化劑活性和選擇性,一步獲得2,5-二苯基吡咯等

這一反應突破了傳統均相催化劑單位點電子轉移一步僅能獲得單芳基產物的限制,為反應物C2/C5位創造了雙親電位點,實現了C-H鍵直接雙功能化反應;同時有效解決了催化劑流失和中毒失活等問題。新的多位點電子轉移精準構建C-C鍵反應路徑,可用於呋喃、噻吩等雜環分子直接雙芳基化反應中,一步獲得2,5-二苯基呋喃、2,5-二苯基噻吩等產物(如下圖)。

這些結果說明,基於多相催化劑表面多位點吸附活化,甚至可以實現均相體系中難以發生的催化過程。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93/nsr/nwaa126

相關焦點

  • 溶劑DMSO化身催化劑助力北大焦寧團隊高效實現芳環氯代反應,登上Natute子刊
    >(很常見的有機溶劑吧),NCS作為氯源的芳環的高效氯帶反應。作者對催化劑進行了比較,最終結論是在DMSO的作用下產率最高。圖片來源:Nature Catalysis考察完複雜的活性分子和多肽類化合物後,作者接著考察了普通雜環化合物和普通芳環化合物的底物普適性。同樣,底物普適性,官能團兼容性都非常出色,產率最高可達到99%。
  • 「科普」多相催化氫化反應在藥物合成中的應用
    雌性激素藥雌酮(Estrone)中間體的合成。2)芳香環的多相催化氫化:苯為難於氫化的芳烴,芳稠環(如萘、蒽、菲)的氫化活性大於苯環。取代苯(如苯酚、苯胺)的活性也大於苯,在乙酸中用鉑作催化劑時,取代基的活性為ArOh>ArNh2>ArCOOh>ArCh3。
  • 廣州生物院在疊氮作為胺源合成含氮雜環研究中取得進展
    然而,這一合成策略往往需要當量的甚至過量的氧化劑,或使用預先活化的胺源,如氮氯化物、氮氧化物等。以疊氮為胺源的C-H鍵的胺化反應,因為不需要外加氧化劑和反應的副產物為氮氣等優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將C-H鍵疊氮化或者胺化反應串聯到反應中,提出了一種從外界的疊氮引進氮源來構建雜環的新思路。
  • 呋喃合成方法及藥物中的應用
    呋喃(oxole),是最簡單的含氧五元雜環化合物,具芳環性質,可發生滷化、硝化、磺化等親電取代反應,主要用於有機合成或用作溶劑
  • 苯胺合成的光化學脫氫策略
    對於芳基滷化物而言,富電子芳環很容易通過親電取代反應製備對位取代的芳基滷化物,但是要想製備鄰位或者間位取代的產物則相對困難,往往需要多步反應;缺電子芳環很容易製備間位取代產物,但是製備鄰位或對位產物則很困難。對於芳基硼酸的合成,現在最流行的方法是Ir催化的碳氫鍵硼化反應,該反應的選擇性主要源於位阻效應,所以往往得到對位取代產物,而要想得到鄰位硼酸酯,往往需要特定的導向基團。
  • CCS Chemistry | 一鍋兩步電化學脫氫增環,高效構築中環內醯胺
    近年來增環反應策略如Beckmann重排、Schmidt重排、分子內親核加成串聯反應被證明是十分有用的路徑,較大地擴寬了合成中環內醯胺的適用範圍。然而這些方法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大多數增環反應需要多步額外的步驟來合成增環反應的原料,或者只適用於合成其中的幾種,不具備廣泛適用性。因此從廉價易得的原料出發,發展無額外化學氧化劑的增環反應,來實現更廣的底物適用性和持續性發展是亟需解決的。
  • 天津大學陳於藍課題組在氮雜稠環類分子的合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導讀Bischler−Napieralski關環反應是藥物化學中合成氮雜環分子的一類高效反應。雖然該反應從發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其應用範圍主要局限在藥物中間體及天然產物的合成上,將其用於合成發光氮雜稠環共軛分子及其聚合物的研究還少有文獻報導。近年來,陳於藍課題組以這一反應為關鍵步驟,在氮雜稠環類分子的設計、合成與響應特性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 陳於藍課題組在氮雜稠環類分子的合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本站訊 Bischler−Napieralski關環反應是藥物化學中合成氮雜環分子的一類高效反應。雖然該反應從發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其應用範圍主要局限在藥物中間體及天然產物的合成上,將其用於合成發光氮雜稠環共軛分子及其聚合物的研究還少有文獻報導。近年來,陳於藍課題組以這一反應為關鍵步驟,在氮雜稠環類分子的設計、合成與響應特性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
  • 最暢銷5元雜環藥物的主要路線概述
    由於潛在結構的數量眾多,我們只關注含有五元雜環的藥物,為了針對最具代表性的化學實體,所討論的例子是從近年來最暢銷的200種藥物中挑選出來的。過去幾十年有機化學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各種化學方法被開發出來,在化學領域也誕生了眾多諾貝爾化學獎,例如偶聯反應,不對稱催化反應,酶的定向演化等領域。全世界的合成化學家們利用各種化學合成手段設計合成出豐富多彩的化合物。
  • :金屬雜環戊二烯的合成與反應專題綜述
    ‍‍‍‍金屬有機雜環化合物,特別是過渡金屬有機雜小環化合物(成環原子數小於六),是許多金屬計量或催化有機合成反應中的關鍵中間體
  • 氮雜環化合物實現綠色合成
    次閱讀 作者:楊芳 周偉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2年09月26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日前,南京工業大學工程碩士張敬先的論文《水相中銅催化含氮雜環化合物的
  • FDA批准的3-4元含氧雜環藥物
    文丨優優氧雜環是藥物、天然產物中最常見的雜環之一。截止2017年底,美國FDA批准的藥物中有311個藥物分子至少含有一個氧雜環,其中最普遍的是吡喃環,呋喃環,大環內酯,嗎啉和二氧六環。
  • 百年DMAP終於迭代出最強的催化劑了
    N,N-二甲氨基吡啶,通常簡稱為DMAP,這是一種超強親核的醯化催化劑,是有機合成中最廣泛使用的一種催化劑,比如:1,催化醯化反應,能夠在較溫和的條件下,催化大位阻,低活性的羥基化合物(如醇/酚類等)的醯化反應,一般反應速度較快,收率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