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批准的3-4元含氧雜環藥物

2020-12-03 健康一線視頻網

文丨優優

氧雜環是藥物、天然產物中最常見的雜環之一。截止2017年底,美國FDA批准的藥物中有311個藥物分子至少含有一個氧雜環,其中最普遍的是吡喃環,呋喃環,大環內酯,嗎啉和二氧六環。這311個藥物分子共含有389個從三元環至七元環不等的氧雜環,其詳細統計數據如圖1所示:

圖1 藥物分子中的氧雜環統計數據

1.按照環大小進行統計,五元和六元環分別佔46%和38%,三元,七元和四元環分別佔3%,2%和1%。

2.按照芳香性統計,非芳香性環佔絕大部分(89%),而芳香環中有95%是五元環。

3.按照環數量統計,有71%的藥物分子含有一個氧雜環,13%和6%的藥物分子分別含兩個和三個氧雜環,3%的藥物含有超過八個氧雜環。

4.按環的原子組成統計,有64%的氧雜環由多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26%的氧雜環中同時含有氮,硫,硼,甚至是金屬原子。

5.按手性統計,大多數(75%)氧雜環是手性的。

本文筆者主要介紹含三元環和四元環的藥物,包括其作用機制、適應症、狀態及結構。

含環氧乙烷(三元環)的藥物

目前,FDA批准的含有環氧乙烷結構的藥物有13個(表1)。其中,含三取代還氧乙烷的有Eplerenone,trilostane和picrotoxin。二取代的環氧乙烷可以進一步分為三類:1,1-二取代(Carfilzomib和troleandomycin),1,2-反式二取代(natamycin和mupirocin)和1,2-順式二取代(scopolamine,methyl scopolamine,tiotropium,cerulenin 和fosfomycin)。這些藥物大部分源於天然產物,其中Troleandomycin,natamycin,mupirocin,scopolamine和picrotoxin本身就是天然產物,而eplerenone,trilostane,tiotropium和methyl scopolamine屬於天然產物衍生物。

四元氧雜環藥物

氧雜環丁烷具有高極性,同時也是氫鍵的良好受體,這有助於其主體分子的代謝和化學穩定性。近年來,氧雜環丁烷已被證明是偕二甲基和羰基的生物電子等排體。美國FDA批准的藥物中有四種含有氧雜環丁烷:orlistat(奧利司他),Paclitaxel(紫杉醇)以及其兩種衍生物docetaxel(多西他賽)和cabazitaxel(卡巴他賽)。

奧利司他是天然產物lipstatin的半合成衍生物,其結構中含有β-內酯環,是一種胰脂肪酶的不可逆抑制劑,胰脂肪酶是一種分解腸道脂肪的酶。如果沒有這種酶,飲食中的脂肪會被排洩,不會被人體吸收,因此該藥可減少脂肪酸從胃腸道吸收,主要用於治療肥胖症,該藥於1998年批准上市。

紫杉醇是一種用於癌症化療的有絲分裂抑制劑。1967年,Monroe E. Wall和Mansukh C. Wani從太平洋紫杉樹(Taxus brevifolia)的樹皮中分離到該化合物並將其命名為taxol。後來發現樹皮內生真菌合成了紫杉醇。紫杉醇類藥物已被證明可用於治療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等癌症。該藥物家族的構效關係表明,氧雜環丁烷是藥物活性的必要結構。

Docetaxel(多西他賽)於1998年批准上市,作用與紫杉醇相同,為M期周期特異性藥物,促進小管聚合成穩定的微管並抑制其聚解,從而使小管的數量顯著減少,並可破壞微管網狀結構。主要用於治療胃癌, 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子宮內膜癌症, 食道癌, 乳腺癌, 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等癌症。

cabazitaxel(卡巴他賽),由Sanofi-aventis公司研發,於2010年批准上市。Cabazitaxel的抗癌作用機制和特點與多西他賽相似,屬於抗微管類藥物,目前主要作為治療前列腺癌, 激素難治性前列腺癌的二線藥物。

參考資料:

1)藥渡數據

2)From Oxiranes toOligomers: Architectures of U.S. FDA Approved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xygenHeterocycles,J. Med. Chem., 2018.

相關焦點

  • HER2陽性乳腺癌藥物Tucatinib獲FDA批准上市
    對於中位總生存期(OS),Tucatinib組為21.9個月,而對照組僅為17.4個月。基於這一優秀的數據,Tucatinib目前也已經向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申請上市。二.關於"Orbis計劃"FDA指出,此次Tukysa(tucatinib)的上市批准,是"Orbis計劃"框架下首次批准新分子實體(NME)。"
  • 最暢銷5元雜環藥物的主要路線概述
    本文綜述了已在期刊和專利文獻上發表的關於商業化藥物的合成路線。
  • 最新: 唯一一種用於治療新冠的藥物今天被FDA批准.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周四批准Remdesivir治療Covid-19。這是迄今為止第一種、也是唯一一種獲得聯邦政府批准用於治療冠狀病毒的藥物。(6月25日,一名實驗室技術人員在開羅Eva製藥公司的設施中拿著冠狀病毒藥物remdesivir。
  • 執業藥師備考:藥物結構與藥物化學
    藥物的母核結構分類:有機藥物的基本母核大致分為烴環和雜環兩種,完全由碳碳原子環合而成,僅含有碳氫基團的結構,稱為烴環,在碳氫結構基礎的環上含有雜原子,則稱為雜環,何為雜原子?氧、氮、硫即是雜原子,若環上含有這些原子,則組成雜環,而根據烴環與雜環的不同,母核的命名也有所不同。
  • FDA 首次批准基因工程豬可用於食品和醫療
    今天的批准強調了 FDA 在現代化科學流程,優化基於風險方法方面取得的成功,該方法可以推動尖端創新,讓消費者更加放心。」這些豬之所以被稱為 GalSafe 豬,是因為通過 IGA 的方式消除了它們細胞表面的 α-gal 糖(α- 半乳糖)分子,從而可以生產出不含 α-gal 糖的豬肉。α-gal 糖存在於很多哺乳動物中,但在人類中卻不常見。
  • FDA今日加速批准DMD創新療法
    轉自 | 即刻藥聞今天,美國FDA宣布,加速批准日本新藥株式會社(Nippon Shinyaku)子公司NS Pharma開發的Viltepso(viltolarsen)上市,用於治療特定杜氏肌營養不良(DMD)患者。這些患者確認攜帶可以用外顯子53跳躍治療的DMD基因突變。這是FDA批准的第二種針對攜帶該類突變患者的靶向治療藥物。
  • 廣州生物院在疊氮作為胺源合成含氮雜環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朱強研究組在疊氮作為胺源合成含氮雜環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有機前沿》(Org. Chem. Front.  含氮雜環廣泛存在於天然產物、藥物、材料分子中,因而,它們的合成方法一直備受化學家們的關注。
  • 「原發性1型高草酸尿症」首款治療藥物獲FDA批准上市
    「原發性1型高草酸尿症」首款治療藥物獲FDA批准上市
  • FDA批准創新療法 有望治療過度嗜睡
    3月21日,FDA宣布批准Jazz Pharmaceuticals公司開發的Sunosi(solriamfetol)上市,治療與發作性睡病(narcolepsy)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症候群相關的白天過度嗜睡。這是第一款擁有雙重作用機制的創新療法,它有望幫助患者在白天保持清醒。
  • FDA批准的寡核苷酸類藥物及在研反義寡核苷酸類藥物一覽
    福米韋生被FDA批准作為AIDS病人並發的CMV視網膜炎的二線治療藥物,適用於對其他治療措施不能耐受或沒有效果或有禁忌的病人。推薦治療方案為第1個月每15天玻璃體內注射福米韋生330μg,以後每月給藥1次。福米韋生禁用於2~4周內使用西多福韋(Cidofovir)治療的病人,以免增加發生眼內炎的危險性。
  • 吲哚在藥物中的應用
    吲哚是一種芳香雜環化合物,其化學結構是由一個苯環與一個吡咯環併合而成,根據併合方式,可分為吲哚和異吲哚兩種結構,本文只介紹吲哚類藥物。以吲哚為結構骨架在藥渡資料庫中進行子結構搜索,得到533條藥物記錄,其中上市藥物112個。
  • 暨大團隊建立中藥重要雜環中間體提純關鍵技術
    南方網訊 記者日前從暨南大學獲悉,該校藥學院孫平華教授團隊針對中藥及天然藥物中雜環活性成分的化學結構和電子排布的特性,遵循工業化生產的習慣,利用多學科的交叉結合,經過十多年的科技攻關,建立了新型藥物重要雜環中間體的提取純化生產技術,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瓶頸和專利壁壘,已成為了藥物雜環研發領域具有一定示範作用的代表性工作
  • FDA批准新法案CGT下首款仿製藥
    今日,FDA宣布批准了Apotex幾個不同劑量的氯化鉀口服液,這是第一個通過「競爭仿製療法」(Competitive Generic Therapy,CGT)資格獲批的仿製藥。CGT這一新的批准途徑旨在加速開發和審批缺乏競爭藥品的仿製藥。
  • 盤點2018年第一季度FDA批准的新分子實體藥物(NMEs)
    新分子實體(New Molecular Entitys)是指在美國從未作為藥品批准或銷售的活性成分,可以是單一成分,也可以是作為組方產品的一部分。此外,有些藥物出於行政目的,也被分為新分子實體,如依據美國公共衛生服務法的351(a)節遞交的生物製品。
  • 多相催化劑為五元雜環「一步加二苯」,合成「芳環-雜芳環-芳環...
    上海師範大學萬穎教授團隊利用Pd基間隙固溶體催化劑實現了均相體系中難以發生的一個新反應:五元雜環化合物高選擇性直接雙芳基化反應 「芳環-雜芳環-芳環」結構是生物活性分子、藥物和光電材料中的重要結構單元。怎樣的催化劑可以催化這類分子的合成呢? 均相金屬催化劑往往只能對雜環分子的單一位點進行芳基化;傳統的工業多相催化劑(例如Pd/C)更是連雜環分子單芳基化反應都難以發生。
  • 發現手性含氮芳香雜環化合物合成新方法
    本報訊 日前,河南大學教授江智勇在可見光不對稱有機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發展光敏劑與手性膦酸協同催化體系,為手性含氮芳香雜環化合物提供新的合成方法
  • FDA|CDER新藥2018年度總結
    不包含不含新活性成分的原始BLA。 *如果NME在其批准周期到期日內仍有更新,PDUFA目標日期標記為已完成。不包含不含新活性成分的原始BLA。 *如果NME在其批准周期到期日內內仍有更新,PDUFA目標日期標記為已完成。
  • 2020年至今,FDA批准的抗腫瘤藥物(實體瘤)一覽
    Niraparib 2020年4月29日,FDA批准了該公司的尼拉帕利(niraparib,Zejula)用於一線含鉑化療完全緩解(CR)或部分緩解(PR)的晚期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成人患者的維持治療,無論BRCA 突變狀態。
  • 盤點:FDA批准的抗體藥物
    盤點:FDA批准的抗體藥物 來源:創藥網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7-02   今日/總瀏覽:1/7450
  • 氮雜環化學合成難題破解
    該校陳弓、何剛團隊首次實現了對具有高「環張力」的苯並氮雜環丁烷類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填補了含氮雜環分子研究的一項重要空白。近日出版的英國《自然·化學》雜誌發表了介紹該成果的論文。  雜環化合物是由碳原子和非碳原子共同組成環狀骨架結構的一類化合物。其中含有氮原子的環碳骨架是許多醫藥、農藥和功能材料分子的核心組成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