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團隊建立中藥重要雜環中間體提純關鍵技術

2020-12-03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記者日前從暨南大學獲悉,該校藥學院孫平華教授團隊針對中藥及天然藥物中雜環活性成分的化學結構和電子排布的特性,遵循工業化生產的習慣,利用多學科的交叉結合,經過十多年的科技攻關,建立了新型藥物重要雜環中間體的提取純化生產技術,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瓶頸和專利壁壘,已成為了藥物雜環研發領域具有一定示範作用的代表性工作。

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也是重要的民族產業。雜環,尤其是氧氮雜環是中藥與天然產物中最常見的活性結構之一,同時也是藥物活性中心的主體。孫平華教授團隊創新和提升了多種雜環中間體的提取分離純化技術,首創多種藥物重要雜環中間體的合成技術,為提高反應收率、降低生產成本、優化生物活性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中藥新型含氮雜環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篩選及中藥活性成分和藥物中間體可視化監測。

上述新研究成果,顯著提高了中藥、天然產物及相關化工原料和中間體的生產和研發效率,為提高反應收率、降低生產成本、優化生物活性、完善質控標準,進而提升產品質量和產量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成果分別在廣州白雲山漢方現代藥業有限公司、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珠海聯邦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進行了應用,解決了多項重要雜環中間體的生產、分離純化以及分析應用關鍵技術難點,為提升雜環中間體的產品質量、生產效能作出了貢獻。近三年銷售額超37億元,利潤超12億元。

以創新和提升提取分離純化技術為例,他們首創了「五步法」結合粗品濃縮-正相矽膠柱柱層析-氯仿/二乙胺梯度洗脫-重結晶的工藝流程從長春花中製備高純度長春地辛;首次採用閃式提取-真空減壓濃縮-陽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納米膜濃縮-噴霧乾燥的工藝路線,實現洋金花總鹼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通過新型工業製備色譜純化方法對長春瑞濱進行純化,得到並鑑定出多種酒石酸長春瑞濱衍生物。這些提取分離純化技術克服了現有提取方法時間長、能耗大、汙染嚴重、成本高的缺陷,有效提高了收率並降低了生產成本,非常適合工業化大生產。

針對中藥複雜體系中,雜環藥物及其中間體的生產與分離分析難題,引入高收率、低能耗、綠色環保的重要雜環中間的生產關鍵技術,根據雜環中間體的結構特點、電子排布以及理化性質特點,採用高值化分離純化技術、優化關鍵中間體的成環反應、創新仿生合成技術路線,這些雜環中間體的合成工藝技術已應用到系列抗菌藥物產品:賽樂林、賽樂欣、阿莫仙、強力阿莫仙、安必仙、他唑仙等生產中。同時珠海聯邦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應用α, β-不飽和內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關鍵技術,成功製備了系列α, β-不飽和內酯(溴代呋喃酮)的原料及中間體,進而獲得候選新藥。

在中藥新型含氮雜環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篩選及中藥活性成分和藥物中間體可視化監測領域,孫平華教授團隊將具有微量、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動化的微陣列晶片技術(Microarray)與高靈敏、高指紋特性、高信噪比、高解析度和檢測速度快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技術聯合,構建了一種能實現中藥和天然產物有效活性成分、藥物反應中間體的高通量多組分快速篩選檢測的微陣列晶片分析方法和平臺,高效準確的為新藥開發提供先導化合物。同時開發出了相應的藥物中間體的SERS微陣列晶片檢測試劑盒,為快速、靈敏、高通量檢測天然產物活性成分提供理論和方法,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在該領域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篩選技術與檢測方法。

記者了解到,該團隊在雜環領域的研究已發表論文67篇,其中SCI論文62篇,含多篇ESI高被引論文,代表性成果在Organic Letters, Analytical Chemistry等學術期刊上發表,並獲授權發明專利15項。同時培養出廣東省傑出青年1名,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3名,廣東省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名,珠江人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名;以及碩士研究生52名、博士研究生8名和高級工程技術人員32名。(通訊員/劉雷)

相關焦點

  • 剛剛,CDE發布《中藥新藥質量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
    中藥新藥質量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 一、概述 中藥新藥的質量研究是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採用各 種技術、方法和手段,通過研究影響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關因素,確定藥品關鍵質量屬性的過程。
  • 農藥中間體行業發展特徵及技術水平分析(附報告目錄)
    (2)三氟甲苯市場供需情況(3)三氟甲苯出口價格分析(4)三氟甲苯市場發展機遇4.1.4 含氟雜環化合物市場分析(1)含氟雜環化合物生產技術水平(2)含氟雜環化合物市場發展現狀(3)含氟雜環化合物競爭格局4.2 含雜環的農藥中間體4.2.1 含雜環的有機磷殺蟲劑的中間體(1)含雜環的有機磷殺蟲劑的中間體生產技術水平(2)含雜環的有機磷殺蟲劑的中間體市場發展現狀
  • 氮雜環化合物實現綠色合成
    次閱讀 作者:楊芳 周偉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2年09月26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日前,南京工業大學工程碩士張敬先的論文《水相中銅催化含氮雜環化合物的
  • 百年暨大賦能|暨大美塑從合作研發到自主生物抗衰核心技術(下)
    2015年,由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批准設立了廣州市工程中心專項項目——「廣州暨大美塑生物與護膚研究中心」,充分肯定了暨大美塑公司的研發實力;暨大美塑公司連續第三年榮獲由中國質量檢驗協會頒發的「全國質量誠信優秀示範企業」榮譽證書。
  • 農藥重要中間體——氯代吡啶發展潛力巨大
    吡啶從結構上看,是含有一個氮雜原子的六元雜環化合物。在應用上,吡啶可以說是一種「橫掃」三藥(農藥、醫藥、獸藥)的重要中間體,不僅市場需求大,而且對推動農化等行業的綠色發展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吡啶類特種精細化學品種類繁多,其中又以氯代吡啶一類為發展潛力很大的高附加值產品。此類產品在農化、日用、醫藥等領域,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 研究人員發現二氧化碳轉化為乙烯的關鍵中間體
    近來,利用可再生電力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合物的電化學轉化(e-chemical)技術受到了廣泛關注。這種綠色技術是以二氧化碳和水作為唯一的原料化學品,代替傳統的化石燃料,採用電化學反應合成各種化合物。電化學二氧化碳轉化可以生產一氧化碳、乙烯等石化工業中增值的重要分子。
  • 暨大美塑TAT品牌創造核心生物抗衰科技的源頭,在這!
    廣東省教育部為更好地鼓勵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它國家重點建設高校到廣東開展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工作,建設創新型廣東,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高等學校為技術依託、產業化為目標的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加速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制定本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認定條件,如下:1.已建立校
  • 暨大「綠動未來」團隊用蚯蚓淨化垃圾獲世界認可
    原標題:暨大「綠動未來」團隊用蚯蚓淨化垃圾獲世界認可  國際在線消息(駐廣州記者 韓希 通訊員 蘇運生 周志釗):以中國區總冠軍身份代表中國參賽的暨南大學創行團隊利用蚯蚓堆肥的方法實現廚餘垃圾資源化循環再利用項目,在2015年南非創行創新公益世界盃賽上進入全球24強,並最終獲得三等獎。
  • M.C.White組《自然》:雜環化合物的選擇性α-C-H鍵氧化甲基化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甲基在生物活性分子中普遍存在,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大學J n Njar arson教授團隊統計的「2018年全球前200位的藥品」,一半以上的藥物分子至少包含一個甲基基團。
  • 醫藥、農藥中間體?什麼是中間體?
    中間體是精細化工產品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類型,其實質是一類「半成品」,是生產某些產品中間的產物,比如要生產一種產品,可以從中間體進行生產,節約成本,從被廣泛用於醫藥、農藥、塗料、染料以及香料的合成。在醫藥領域,中間體是醫藥行業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用於藥品合成工藝過程中的一些化工原料或化工產品,一句話,用來生產原料藥的。而農藥中間體同樣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農用原材料結合在一起的中間介質。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農藥中間體。
  • Rev.上綜述金屬雜環戊二烯
    金屬有機雜環化合物是指一個金屬同時與兩個碳成鍵,例如,金屬雜環戊二烯,含有兩個M-C(sp2)鍵的五員環化合物,可以看作是一個環戊二烯的碳原子被一個金屬所替代。金屬有機雜環化合物在金屬有機化學和有機合成化學中是一類重要的中間體,例如,烯烴複分解反應的機理就經歷一種重要的金屬雜環——金屬雜環丁烯;炔烴三聚反應能高效合成苯衍生物,其反應中經歷金屬雜環戊二烯中間體。
  • 暨大美塑&暨南大學 ▏強強聯合,共同打造兩大人才培養基地
    暨大美塑公司一直將人才培養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與暨南大學強強聯合,打造了兩大人才培養基地,共同培養在生物領域上具有創新性、複合型的高層次科研人才,實現產、學、研的良性互動;為暨大美塑公司生產創新且優質的產品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也為公司成為全球領先基因抗衰解決方案運營商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 暨大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 校長宋獻中:希望更多年輕人回到國內從事...
    來自Science 的報導5月25日,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透露,暨大決定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的所有教授、人員歸國,地、實驗室等繼續從事研究。同時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學者能回國從事科學研究。暨大校長宋獻中:願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25日,暨大校長在一個研討會上透露,將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的所有教授、人員歸國。
  • 嶽陽市宇恆化工有限公司年產3000噸雜環農藥原藥及中間體項目環境...
    一、項目基本情況嶽陽市宇恆化工有限公司擬投資35000萬元建設年產3000噸雜環農藥原藥及中間體項目。項目位於臨湘工業園濱江產業區。建設單位在該公司一期項目旁新徵80畝餘地,生產規模包括年產800噸殺蟲劑項目(年產600噸噻蟲嗪、200噸噻蟲胺),年產1500噸除草劑(年產200噸唑草酮、600噸甲磺草胺、200噸胺唑草酮、200噸丙炔氟草胺、200噸雙氯磺草胺、100噸氯酯磺草胺),年產700噸殺菌劑及中間體(年產200噸啶氧菌酯、500噸二氟甲基吡唑甲酸),主要建設內容為生產車間、倉庫、辦公樓、配電站、汙水處理設施、循環水池等輔助生產和公用工程等
  • 現代分析技術在中藥指紋圖譜研究中的應用(1)
    因此,為實現中藥質量標準現代化並與國際接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下發了中藥指紋圖譜研究要求,首先要求對中藥注射劑進行指紋圖譜研究,並正在抓緊進行指紋圖譜庫的建立工作,以逐步實現中藥材、中成藥質量標準現代化。    中藥指紋圖譜需要結合現代分析技術手段。
  • :金屬雜環戊二烯的合成與反應專題綜述
    ‍‍‍‍金屬有機雜環化合物,特別是過渡金屬有機雜小環化合物(成環原子數小於六),是許多金屬計量或催化有機合成反應中的關鍵中間體
  • 暨大美塑·TAT丨為什麼暨大美塑公司前面能加「暨大」兩字「一」
    建立「示範基地」目的是充分利用高校與科技創新企業的優質資源,共同打造培養創新型、複合型的高層次科研創新人才的示範平臺和開展以產業化為目標的高新科技研發平臺,實現產、學、研的良性互動,為廣東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術支撐。
  • 百年暨大賦能|暨大美塑從合作研發到自主生物抗衰核心技術(上)
    2006年,暨南大學參股成立廣州暨大美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公司聯合高校自主研發出生物抗衰產品,並引進先進美塑技術,在國內創造了美塑類抗衰產品及專業服務體系。2007年,暨大美塑公司獲得廣州市科學技術局授予的「新辦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 有機人名反應——De Kimpe氮雜環丙烷的合成
    De Kimpe氮雜環丙烷的合成(De Kimpe Aziridineid=20200911172832De Kimpe氮雜環丙烷的合成,是指α-氯代亞胺和親核試劑(如,氫負離子通常情況下中間體是很難分離出來的。
  • 長江師範學院研究團隊在系列藥物分子關鍵中間體合成領域取得重大...
    近日,長江師範學院苟銓博士領銜的研究團隊在系列藥物分子關鍵中間體合成領域取得重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C(sp3)H Monoarylation of Methanol Enabled by a Bidentate Auxiliary」為題發表在有機化學引領性國際權威期刊《Organic Le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