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念頭有一千二百八十兆,一個斷了,無生無滅的境界就現前

2020-12-05 順章0

我們看底下一段,第四段,「丁,暗合道妙,巧入無生」。這是講持名念佛這個法門,它與明心見性相應,雖然還沒到這個程度,但是是一個方向、是一個目標,肯定不錯,就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無生是見性,真正看到一切法沒有生滅,生滅不二。這個法門是善巧方便,讓我們也能契入。

請看經文第十五面第一行,「夫無念與無生遠非凡夫之所能」。無念就無生,這裡頭的意思,我們要是能體會到,有生,有生就有念頭。我們不是這個境界,也沒入這個境界,可是學過《還源觀》的人他懂得,宇宙怎麼來的?萬物怎麼來的?就是念頭來的,念頭一起就現前,念頭沒有了,馬上就沒有。彌勒菩薩講那個念頭,念頭的生滅非常快,一秒鐘有多少個念頭?有一千二百八十兆,有這麼多念頭。他說念念相續,所以好像是有生,如果這個念頭有一個念頭斷了,無生的境界就現前。無生是什麼?無生是常寂光,這裡頭沒有生滅的現象,不生不滅。

惠能大師見到了,你看他那個報告五句話裡頭,第二句說「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他見到了,他證得,五祖衣缽才傳給他,沒傳給神秀,神秀有生滅。「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有生有滅,人家是真的見到無生,所以境界不相同。

這個境界不是凡夫境界,什麼人的境界?大乘教裡常講的「圓教八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始名真得無生法忍」。無生就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什麼?忍是認可,你見到,你一點懷疑也沒有,你證明了。所以忍有認可的意思,有肯定的意思。佛講無生法,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他接受,他肯定。我們聽了這句話,一定會說:釋迦牟尼佛,我看到人生老病死,我看到花開花謝,怎麼會沒有生滅?

我們不懂,真的,真的沒有生滅。這個常識要是稍稍能夠明白一點,去讀《還源觀》,那裡面講得很清楚,但是我們不能證實,八地菩薩見到。我們在《華嚴》上讀到,圓教初住,破無明,證法身,他就見到無念無生,脫離十法界。給諸位說,十法界就是有生有滅。十法界從哪裡來的?阿賴耶變現的。阿賴耶的三細相,現在科學家講得很像,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間只有三樣東西,除這三樣,什麼都沒有。

這三樣是什麼?第一個是能量,第二個是物質,第三個是信息。佛給我們講阿賴耶三細相,第一個是業相,轉相、境界相,業相就是能量,轉相就是信息,境界相就是物質。科學家我們也不能不佩服,他也發現了,但是沒有佛講得那麼清楚。佛說這三個現象從哪來的,他不知道;這三個現象如何變現出宇宙、變現出萬物、變現出我們這個人,科學家說不出來。不容易,能發現這三個東西,這近代科學。

初住菩薩他是把起心動念放下了,不起心不動念,分別執著當然沒有,分別是從起心動念以後才有分別,分別之後才有執著。這個東西統統放下,生實報莊嚴土,沒有到常寂光,可以說證常寂光,沒有契入。為

什麼?他還有無明習氣沒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無明習氣厚薄不一樣,習氣全斷掉了,實報莊嚴土也沒有了,他到哪裡去?他到常寂光去了。常寂光裡頭,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這是真正不可思議的境界,你沒有辦法想像,你也說不出,它真的存在,永恆存在,不生不滅。起不起作用?起作用,眾生有感它就有應,這個感應道交也很難想像。我們年輕學佛法,老師也沒有把這樁事情講清楚,我們對這個事情總是有懷疑,這個懷疑不是懷疑它有問題,在佛法講疑情,總是有疑不能斷。

經過大乘經教長時期的薰習,慢慢領悟了,這個領悟,是悟,是叫解悟,不是證悟;解悟,不懷疑了,有道理,道理也懂了。有理當然有事,有事當然有理,從事上明白了理,從理上也了解了事。為什麼不能證得?起心動念沒放下。分別執著比一般人輕了,一般人為什麼連解悟都有那麼困難?那是分別執著太重,這是障礙你的悟門,不是證悟,解悟,你看解悟都被障礙,何況證悟。

相關焦點

  • 聞其名號丨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界」的報土境界
    「阿鞞跋致即無生」,「不退」「阿鞞跋致」和「無生」,這三個名詞意思是一樣的。「阿鞞跋致」是梵語音譯,如果翻譯過來就是「不退轉」。這裡說到「無生」,「無生」就是「涅槃」的同義詞,無生無滅本身就是涅槃。如果看這句話,阿鞞跋致就是指無生,我想也不是文句上這麼淺顯,善導大師是要說明不退轉,其實就是證入涅槃的境界,當下即是無生。「無生」是一個理境,一切萬法本來不生,所以稱為「無生」。如果菩薩證悟無生,就叫無生法忍,這個法是無生的,以智慧安忍於諸法無生的實際理況,就稱為無生法忍,這是指菩薩的證悟境界。
  • 一個念頭起,遍虛空法界都能收到
    當我們一個念頭生起,遍法界虛空界都能收到,這是真的,它太快了,光的速度跟它不能相比。我們起心動念很重要,善念惡念一起就有所感,一個善念,說不定那個地方有人平安、幸福,一個惡念一生說不定哪個地方發生災難,阿彌陀佛淨念生成西方極樂世界,雜念造就了今天娑婆世界。
  • 按照華嚴境界,我們都活在全息宇宙的影像裡
    中國佛教有八大宗派,到如今流傳最廣的是禪宗和淨土宗。唐朝時非常興盛的一個宗派叫華嚴宗,其源頭可溯至法順。法順之所以被尊為「華嚴初祖」,在法順所著華嚴五教止觀)中,提出了「五教」之說。第一是「法有我無門」——小乘教。認識自我是空,不知道諸法亦空,「我無」而「法有」,是小乘的止觀方法。
  • 修忍辱有五個層次,這是在逆境中修行,見性成佛
    我們這個心就像野牛一樣,有牛脾氣;修行要調伏這個心,就像是牧牛,初開始,先要拿一根鞭子,只要這條牛不聽話,就是一鞭打下去,這就是伏忍。舉例來說,被人家罵了一句,自己準備要罵回去,剛起了這個念頭,馬上想到:「我現在要修忍辱波羅蜜,不能罵人家。」就把這口氣咽下去了。如果是念佛的人,發現脾氣來了,馬上念一句:「阿彌陀佛!」脾氣就沒有了,透過念佛來調伏我們的心,這就是伏忍。
  • 無生法忍就是一切法不生不滅
    在整個題目當中,實在說每一句都有很深的意義,在整個經題二十個字當中只解釋「楞嚴」兩個字。「楞嚴」,首楞嚴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什麼叫究竟?什麼叫堅固?註解裡面說得很明白。究竟是空的意思,堅固是不空的意思,究竟是講體,堅固是講現象與作用。
  • 無極篇#宇宙可能是從一個響指開始
    #宇宙可能是從一個響指開始或者只是一個念頭—X現代科學家認為,宇宙是由大約138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相繼出現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宇宙起源就像個古老問題:是先有雞呢,還是先有蛋。到底是何物創生宇宙?或許宇宙是夸克相撞、超弦還是奇點膨脹?道德經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常寂光淨土的境界裡面,沒有物質現象,沒有心理現象和自然現象
    自性就是淨宗所說的常寂光淨土,這個境界裡面一切法都不存在,只有一片光明,在這個裡面看不到生滅的現象,看不到物質的現象,也看不到起心動念的現象,乃至於自然現象都看不見,所以叫常寂光。常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這叫常。寂是清淨寂滅,沒有念頭、沒有物質這種生滅的現象。我們知道十法界、六道輪迴都屬於生滅現象,前念滅後念生,頻率之高我們無法想像。
  • 178兆比特每秒!世界最快數據傳輸紀錄被打破 一秒內下完Netflix...
    178兆比特每秒!世界最快數據傳輸紀錄被打破 一秒內下完Netflix所有電影  Winnie Lee • 2020-08-24 10:10:08 來源:前瞻網
  • 《法華經》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一個「中劫」有二十個小劫、二十個中劫就有四百個小劫。小劫的計算是:人壽自十歲起,每過百年增一歲,至八萬四千歲,為增劫之極;人壽又從八萬四千歲起,每過百年減一歲,至十歲為減劫之極。這一增一減,約為一千六百八十萬年,名一小劫。
  • 有意識的生命從何而來?
    人類世界有無數科學家用上萬億的資金打造各種科學探索工具,培養數理化頂極聰慧科學家探索宇宙終極真相,推動了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造福人類,科學發展也給人帶來了自以為是的傲慢,破壞著地球生態環境,戰事頻仍,戕害著人類自己幸福的家園,當代就有大德高僧提醒,科技發展愈精愈妙,天災人禍愈演愈烈。
  • 警惕「無生老母」等邪教「變種」
    日前,據凱風網披露,日本ANN電視臺7月31日報導,日本「奧姆真理教」變種「阿萊夫」在札幌有一處新建的最大據點,在當地頻繁活動並招攬信徒。這引起了日本相關人士和當地居民巨大擔擾,自發組織各種抗議活動。
  • 花開見佛悟無生,是什麼意思?
    現 在 我 要 講 念 阿 彌 陀 佛 有 什 麼 好 處, 阿 彌 陀 的 梵 文 是 Amitabha,本來這個字並沒有包含「佛」的意思在裡面,但是翻 譯成中文以後,變成阿彌陀「佛」,多加一個佛字。Amitabha 的 梵文是無量光的意思,Amitayus 是無量壽。「無量光」是什麼呢?我們常說:「佛光常照」,如果佛光常照, 如果阿彌陀佛有無量光,為什麼我們看不到?
  • 佛教:「邪淫」的果報有多可怕?看完你就知道了!
    人有一定的欲望是人之常情,但一定不要不可克制,「貪心不足蛇吞象」,往往招來災禍。在這一點上,佛教對出家僧人有嚴格的戒律,出家人四大皆空,空什麼?地火水風,通俗來說就是「酒色財氣」,若想六根清淨,必得戒掉這四大惡習,尤其是我們今天提到的這個「色」。俗話說「色字頭上一把刀」,有多少人的災殃都是因色而生?佛教經典《楞嚴經》裡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