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沒有腦袋照樣活,這是為什麼?因為昆蟲在用全身思考和呼吸

2020-12-05 科學信仰

人類文明擠佔了動物的生存空間,但有一種動物幾乎沒受影響,那就是昆蟲。

無論你身處世界的哪個角落,你都能夠發現昆蟲的身影,無論是從數量上來說,還是從種類上來說,昆蟲都是世界之最。而且昆蟲數量和種類的優勢非常明顯,以至於我們根本不需要具體的數據,就可以得出上述的結論。

昆蟲之所以能夠存在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成為地球上最成功的動物,與兩方面的因素是分不開的。其一方面的因素就是昆蟲獨特的身體構造,無論是哺乳動物、兩棲動物、禽類還是魚類,昆蟲與它們都有著明顯的區別。

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這句話在昆蟲的身上可並不適用。

因為首先一點,就是昆蟲並沒有我們通常所認知的那種一坨狀的大腦。如果小的時候你也捕捉過昆蟲,就一定有過親身體會,那就是當我們有意或無意弄掉昆蟲的腦袋後,昆蟲的身體仍然能夠活動,而且只要飼養得當,還能夠活不短的時間,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昆蟲的腦袋裡並沒有那一坨指揮全身的大腦,昆蟲的大腦被稱作神經節,那麼神經節不再腦袋裡,在什麼地方呢?神經節並不僅僅是一個器官,而是遍布於昆蟲全身的,每一個神經節獨立控制著它周圍的身體器官。

無論是呼吸、進食、消化還是肢體的活動,都要受到附近神經節的支配。

舉例而言,昆蟲胸部的神經節就是負責控制昆蟲爬行的,對於有翅膀的昆蟲而言,胸部的神經節還負責指揮飛行工作。總之昆蟲不同的器官都受到附近的神經節獨立支配,所以即使你拿掉了昆蟲的腦袋,也絲毫不會影響到它們身體其它器官的正常運作,昆蟲也自然就不會因此而死亡了。

不過失去了腦袋的昆蟲是無法進食和飲水的,所以最終它們還是會死亡,死亡的原因就是飢餓和失水。昆蟲不僅沒有被稱作大腦的器官,而且也沒有肺。

昆蟲並不是靠肺呼吸的,昆蟲的呼吸系統和它的大腦一樣,也是遍布於全身的。

在昆蟲的身體兩側,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小點,這些小點就是昆蟲的氣門,空氣就是從這裡進入到昆蟲的體內。與這些氣門相連接的是昆蟲體內的氣管,氣管的末端直接連接組織和細胞,所以昆蟲的體內就是一個龐雜的網絡世界。

空氣通過氣門進入到昆蟲體內之後,會通過氣管直接供給給各個組織器官。這種獨特的呼吸系統使得昆蟲對於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產生了一種特殊的依賴。因為如果昆蟲的體型越大,那麼輸送氧氣的器官就越長,而最終能夠到達組織器官的氧氣就越少。

由於這種特性的限制,昆蟲的體型與空氣中的含氧量是息息相關的。

如果空氣中的含氧量較低,那麼體型過大的昆蟲就無法保證所有的組織器官都能夠得到充足的氧氣,所以器官就會壞死衰竭。我們都知道,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翼展能夠達到0.75米的巨脈蜻蜓,而這些巨大的蜻蜓所生活的時代就是距今3億年左右的石炭紀。

而人類通過古氣候研究發現,石炭紀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大約為35%,遠高於現在的21%,所以很多巨型昆蟲都出現在那個時期,而後隨著大氣中氧氣含量的降低,昆蟲的體型也隨之縮小,不過這對於昆蟲而言卻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小體型更加靈活,更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這就是昆蟲能夠成為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的第二個因素。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史前昆蟲那麼龐大,現在的昆蟲卻這麼小?
    引言:如果說世界上哪一類生物的數量最多,那估計不是人類,也不是脊椎動物,而是昆蟲。幾乎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都生存著昆蟲,它們體型普遍都比較小,這也是它們具有旺盛繁殖能力的其中一個原因。為什麼現在的昆蟲「長不大」?史前昆蟲又那麼龐大?其中的原因有三。
  • 為什麼沒有微型哺乳動物和大型昆蟲?
    但是相對於現存的昆蟲,小臭鼩的體積就一點都不顯小。縱觀動物界,哺乳動物的體型和重量往往會大大超過其它動物,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也是哺乳動物——藍鯨!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沒有更微型的哺乳動物,和比較大型的昆蟲呢?
  • 昆蟲 | 怎麼用手機遙控活蟑螂!?
    如果它看見另外的幾隻蟑螂待在一起,而且它們躲的那個地方居然沒有人趕走它們,那麼這隻蟑螂自然會跑過去和它們待在一起。因為那個地方是安全的。蟑螂知道,朋友越多的地方,就是越安全的地方。其實像我們人類這樣複雜的動物,也會有和蟑螂類似的愛湊熱鬧的現象。
  • 為什麼昆蟲沒有鼻子卻嗅覺靈敏?
    大家都知道昆蟲是沒有鼻子的,很多人好奇的是,既然昆蟲沒有鼻子,那麼為什麼他們的嗅覺還很靈敏呢?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的觸角有和鼻子一樣的功能。螞蟻的視力並不好,但是它們的觸角可以擔任起眼睛的角色。螞蟻也不會叫,它們和同伴是怎麼溝通的呢?
  • 把螞蟻腦袋當育兒袋的昆蟲
    憑藉這一手,它們就可以輕易地捕食到小型蛙類,從而上演以小欺大的精彩大戲。當子彈蟻揮舞著大鉗子招搖過市時,只要碰到駝背蠅它們就會面臨死亡的威脅,靠身上攜帶的「毒子彈」也無濟於事,因為微小的駝背蠅有一種專門對付子彈蟻的解毒藥,而子彈蟻的鉗子太大太重,根本不能給小型對手造成任何威脅。最後,「大英雄」子彈蟻就成了小小駝背蠅的「奴隸」:駝背蠅把卵產在這個龐然大物的身上,並把螞蟻腦袋當育兒袋;此後它們的卵便在螞蟻腦袋裡生長,最終導致螞蟻遭到腦袋被吃掉的厄運。
  • 有些人喜歡吃蠕蟲和昆蟲 這是他們的科學原因
    在世界許多地方,昆蟲已成為傳統飲食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絕大多數人厭惡以昆蟲為食。那麼,食用昆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吃昆蟲與吃牛羊肉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科學家認為吃昆蟲從長遠來看更好呢?我們為什麼不吃昆蟲?
  • 昆蟲有腦子嗎?會思考嗎?有不變態的昆蟲嗎?昆蟲都有觸角嗎?
    由於這個原因,昆蟲的頭也許可以切掉,而餘下的身體部分還能行走,做各種事情,直至餓死;儘管昆蟲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是一種自動調節的動物,但是沒有腦還是不能產生行動,而且只有在整個神經系統保持完好的時候,才有可能充分調整功能。目前認為「思考」這種活動只有少數高等哺乳動物才有。
  • 昆蟲為什麼小時候那麼醜?
    圖/文 林繼偉繼續回答昆蟲課堂上同學們(小學五年級)用紙條提出的問題。親愛的同學:你的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因為這個問題大多數人提不出來,我就壓根兒沒想到還有這樣一個問題存在,這也逼得林老師我要思考。不過在回答問題前,我要吐槽一下,你的問題中有兩個「為什麼」,是病句,去掉任何一個,句子都成立,也能表達你的意思。
  • 淘寶上的蒸汽昆蟲家讓300個昆蟲再「活」100年
    「昆蟲死後,它們的身體大多在大自然中腐爛。但如果把它們改造成蒸汽昆蟲,就能再活100年。」「蒸汽朋克昆蟲」是一種用老舊的鐘表機械零件為道具,裝飾成的昆蟲標本。兩年前,當蘇法強第一次在論壇上見到「蒸汽朋克昆蟲」時,就被它迷上了。他甚至辭去了電商客服的工作,專門做了一名蒸汽昆蟲製造師。「給昆蟲穿上鎧甲」是他對這項工作的理解。
  • 第1個科學家站出來了,昆蟲學家聲稱火星上發現了活昆蟲!理由是否...
    這位科學家在昆蟲學會議上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雖然對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眾說紛紜,但是,羅姆斯是第1個站出來稱火星上有活的生命的嚴肅科學家。 相比之下,地球的大氣層由78.1%的氮、20.9%的氧、0.9%的氬以及0.1%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構成。 昆蟲和脊椎動物的呼吸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脊椎動物有肺,但是昆蟲沒有肺,昆蟲完全依靠於氣管進行呼吸,而且昆蟲的血液是不能攜帶氧氣的。
  • 為什麼青蛙只吃活的昆蟲?死的它們看不見?看完漲知識了!
    青蛙是我們生活當中常見的動物之一,作為莊稼的好幫手,青蛙平時的受關注度也是非常的高,有些人在仔細觀察了青蛙之後,發現青蛙平時只是一些活的昆蟲,將死的昆蟲扔在青蛙的眼前,它們連看都看不見,為什麼青蛙只吃活的昆蟲死的卻又看不見呢,看完之後長知識了。
  • 昆蟲恐懼症:對昆蟲的恐懼
    昆蟲恐懼症是一種最常見的特殊恐懼症。恐懼症是壓倒性的,會引起嚴重的焦慮。這和簡單地不喜歡昆蟲或是在一個人匆匆經過的時候被嚇到是不同的。對一些人來說,焦慮會使他們喪失能力,並幹擾他們的日常活動。昆蟲恐懼症的症狀是什麼?與對昆蟲的恐懼或厭惡不同,昆蟲恐懼症患者對昆蟲有一種非理性的恐懼。患有恐懼症的成年人通常理解害怕沒有實際危險的東西是不合理的。
  • 昆蟲總動員?男子用蟲泡藥酒遭「反擊」,被蜇傷昏迷全身爬滿蠍子
    據看看新聞9月15日報導,前兩天江蘇泗陽男子倒在地上一動不動,身上和周圍大約有20隻蠍子和土鱉蟲,附近交警急忙將昆蟲驅散,並撥打120。據了解,原來這個男子每天都會在菜市擺攤,通過收集昆蟲,然後專門售賣用昆蟲泡的藥酒。沒成想在浸泡藥酒的過程中出現失誤,遭蠍子和昆蟲「反擊」蜇傷昏迷。目前正在進一步治療中,已經脫離危險。
  • 地球上的動物中為什麼昆蟲的種類最多?
      夏天昆蟲幾乎遍及每一個角落,從天空到地下,從陸地到水中。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地球上的生物中,為什麼就昆蟲的種類最多呢?  地球上的動物中,為什麼昆蟲的種類最多  首先是昆蟲體形一般都比較小,現生昆蟲最大的也不過30多釐米。
  • 為什麼昆蟲的壽命那麼短,而白蟻后的壽命卻那麼長?
    你看到了哪些昆蟲?一隻蒼蠅坐在你的電腦屏幕上,一隻蚊子在你耳邊嗡嗡叫,甚至是不是咬你兩口。就在你快要睡著的時候,一隻蝴蝶在外面的花園裡飛來飛去,或者一隻螞蟻叼著一隻死飛蛾的屍體回家?我們周圍看到的大多數昆蟲壽命都很短。幾小時,幾天,這就是大多數昆蟲存活的時間。我們沒有注意到它們的消亡,因為它們很快就會被一群新的物種所取代。
  • 上海光源BL13W線站首次揭示昆蟲呼吸時氣囊的各向異性收縮特性
    昆蟲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佔據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的一半以上。如此眾多的種類卻擁有類似的呼吸系統結構:由外胚層內陷形成的管狀氣管系統。昆蟲通過這一管狀系統直接將氧氣輸送給需氧組織、器官或細胞。根據所處位置不同,管狀系統可以細分為:氣管(遍布全身的管狀結構)、氣門(氣管在身體兩側的開口)和氣囊(氣管的膨大部分)。
  • 沒有身體的昆蟲還能到處爬動?是靠頑強的意志力?令人細思極恐
    自然界中總是有各種各樣神奇的現象發生,這不,一隻沒有肚子的昆蟲,竟然還能來回爬動,這令人細思極恐!到底是它生存意志堅強,還是因為它被寄生蟲寄生且控制了呢?倘若它是被寄生的話,那寄生蟲究竟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控制這隻昆蟲軀體來回爬動的呢?
  • 蜻蜓是昆蟲嗎?
    蜻蜓別稱丁丁、螞螂、負勞等,為蜻科和蜓科的通稱,包括人們熟悉的蜻蜓、豆娘等,可在空中飛行捕捉害蟲,其幼蟲稱為稚蟲,完全水生,形態與習性與成蟲完全不同,而且不同種類的稚蟲形態差異極大,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蜻蜓是不是昆蟲吧!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 昆蟲為什麼不會因為趨光性而飛向太陽?
    一般來說趨光性的昆蟲大多數都是夜間活動(這應該是白天活動天敵太多的緣故),而夜間不言而喻地球上是收不到太陽光的;就算有那些不怕死的白天趨光性的昆蟲,白天也有其他的光源。另外,我們現在所理解的趨光性,其實是生物的一種本能:億萬年來,夜晚活動的昆蟲都是靠月光和星光來導航。因為是極遠光源,光到了地面可以看成平行光,能作為參照來做直線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