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現在不都有A、B、C、D嗎?那B級車、D級車,這實際上是汽車的分級,最初是大眾創造的,但是大眾在它後面並沒有繼續使用,但是其他國家已經習慣了這種用法。這就像一個師傅,教你一門手藝,自己從江湖中退出,去養花、養鳥,做其他事情去了。
ABCD是對汽車的評級。最重要的分級標準是軸距。A、B、C、D,它是根據汽車的外部尺寸、內部空間、軸距、排量等參數來劃分的,最重要的標準是軸距。軸距是指汽車前兩個車輪之間的距離,連接一個橫杆,稱為前軸,後軸位於後軸。
軸距越大,水平越高,乘坐體驗越好一般來說,軸距越大,這也意味著空間越大,乘坐體驗越好。就像家裡的床,1米6,1米8,2米,越長,床越大,你睡得越舒服,就可以隨便打滾。
一般來說,A類軸距在2.5米至2.7米之間,B類軸距在2.7米至2.9米之間,C類軸距在2.8米至3米之間,D類軸距在3米以上。為了便於大家理解,以大眾車型為例:速騰A級,邁騰、帕薩特B級,上海大眾的輝昂C級,最貴的輝騰D級。通俗地說,級別越高,汽車越長,越大,越貴,越豪華。所以,我們中國人喜歡買大的,顯得高雅,這不是不合理的。
A級也分為A0和A00。然後,與B、C、D這三個層次相比,A層次也做了進一步的細分:A0層次、A00層次。
例如本田思域和奇瑞QQ,這兩款車都屬於A級,但兩款車的尺寸明顯不同。這就像一張數學試卷,被稱為選擇題,也可以分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一樣。A00級軸距一般為2米至2.3米,汽車長度一般4米以內,排量在1.0左右。例如,當小編年輕的時候,小編會經常看到奧託,QQ,比亞迪F0,都屬於A00級。然後,A0水平稍大一點,軸距為2.3米至2.5米,汽車長度為4米至4.3米,排量在1.0米至1.5之間。這個A0類由POLO,這種類型。
分級僅供參考,市場上仍有一些跨級別車型。剛才提到的分類,雖然它指的是特定的界限,但並不是一個嚴格的標準。就像珍珠奶茶,就真的是珍珠加奶茶嗎?但這也不是嚴格的行業標準,即使老闆在裡面加了椰果、芋頭,他也會說是珍珠奶茶,對嗎?現在這個市場,有很多「跨層次」的表現,它仍然習慣於原來的層次。
例如,新寶馬3系長軸距版本,其軸距為2米961,這已經是C級車的標準。但他說我是B級車,你看我這B級車大嗎?它比任何其他B級車都大。
排量方面更是「僅供參考」了。例如,寶馬7系配有2.0T發動機,這不符合D級「排量大於3.0」的標準,但它說,我是一輛大汽車,我是一輛D級汽車,都是自己說了算的。
這就像這次考試一直是全校第一個的人,這次考試英語成績不是很好,但是其他科目的成績仍然很好,並不影響他所在學校的第一優勢。
汽車分類標準的歷史。ABCD級源於大眾的發展戰略,知道ABCD評級是如何劃分的,也很有趣。

1973年,第一代高爾夫和第一代帕薩特誕生,平臺代碼分別是A1和B1。熟悉的桑塔納實際上是帕薩特的第二代,代號為B2。大眾A、B類車就這樣誕生了,簡單方便好記,集團開始推廣,然後就有了C類、D類,這就來了。隨著大眾和上海汽車在1984年的合作,這種車型的分類自然會流向我國,並被廣泛使用,因為當時,上海大眾的汽車遍布全國。
雖然大眾自己創造了級別分類 但是大眾沒有沿用這種分級,而是採用了新的平臺策略。到了20世紀90年代,大眾自己已經開始使用更具體的代號PQ和PL,到了2012年,大眾已經引入了MQB、MLB、一代又一代的新平臺戰略。參考大眾中國官方網站的汽車分類,分類是緊湊,中型,高端,它沒有用ABCD這個分類。
中國也有自己的汽車分類標準。除了大眾創造的ABCD級,事實上,很少有人知道我們也有自己的汽車分類標準。參照1988年實施的國家標準「GB-941789」,裡面把汽車分為微型轎車、普通轎車、中級轎車、中高級轎車、高級轎車,其分類依據排量大小。國家標準於2001年廢除,現在根據「汽車和拖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進行分類。
分類標準也已經和軸距、排量沒多大關係了,根據門的數量、座位的數量、汽車的具體特徵,如是否有敞篷車、發動機放在前面還是放在後面,正是通過這一點來區分,更科學一點。總的來說ABCD的分類雖然不是一個硬性的標準,但已經被大眾接受成為一個更好的記憶方法了,可以讓汽車有一個相對簡單的分類,方便我們記憶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