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關閉、線下業績下滑,Everlane等海外零售品牌借天貓國際回血

2020-12-01 中國日報網

疫情下歐美、日韓、東南亞實體零售業受阻,眾多海外品牌成功借跨境電商天貓國際實現業績「突圍」。

今年上半年,海外品牌加速入駐天貓國際。數據顯示,1-5月天貓國際引入新品牌增速同比增長64%;今年618期間,海外品牌成交同比增長43%,超4000個海外品牌同比增長翻倍。

去年8月通過天貓國際正式進入中國的美國環保時尚品牌Everlane,疫情期間當地線下業務受到嚴重影響。

據《福布斯》報導,美國全國性及區域性零售連鎖商有3056家門店進行了清算。3月中旬以來,Everlane關閉了美國全部6家實體門店,開始更多投入於天貓國際跨境線上業務。數據顯示,今年3月-6月,Everlane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同比去年僅開設直郵業務時,實現3位數高速增長。618期間銷售額超過4月和5月的總和。

「天貓國際這一跨境平臺是我們線上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Everlane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品牌中國市場業務2月放緩,國際物流受到影響,但天貓國際與菜鳥給予了很大支持,確保貨品最快送達顧客,「這對我們中國業務免受疫情嚴重影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疫後進口消費需求的增長,以及天貓國際品牌孵化的平臺能力,讓線下受阻的日韓家居、美容、時尚品牌同樣找到了增長突破口。

據韓國統計廳數據,今年2月至5月底,韓國境內疫情危急,線下中小型百貨的銷售額跌幅達到了近五成。依賴國外遊客的韓國免稅店4月銷售額同比減少90%。日本線下零售企業也受疫情嚴重衝擊,日本百貨運營商三越伊勢丹八年來出現首次季度虧損。

位於韓國明洞的Ulike線下門店人流稀少

「疫情期間,人們不敢出門了,線下美容院、實體店、免稅店的銷售量都斷崖式下跌。」韓國美容美體儀品牌Ulike CMO江瀾表示,但天貓國際上的銷售一直沒受影響,疫後宅家美容的興起甚至給品牌帶來了新增長,618期間Ulike的日均銷售達日銷13倍。

曾在韓國免稅店熱賣品牌的本土潮流服飾品牌ADLV(Acme de la vie)去年10月入駐天貓國際,今年3月受疫情影響銷售下滑18%,隨後迅速將天貓國際作為核心渠道,618期間品牌通過直播吸引了2800多萬受眾關注,1萬件庫存5秒鐘售罄了。

日本百貨渠道家居老品牌UONI由利也受到疫情嚴重衝擊,並加大在天貓國際跨境渠道的投入。今年品牌新開了一條生產線備戰天貓國際618,6月1日開賣首日銷售額對比去年雙11當天增長30倍。

日本家居品牌UONI由利新開一條生產線專供天貓國際

出境遊熔斷,國人出境購物的熱情釋放在天貓國際。出境遊必帶的馬來西亞國民拖鞋Fipper疫情下實體店銷售下滑50%,618期間銷售比5月整月增長320%。日本松本清、英國Boots等出國必打卡門店618在天貓國際迎來增長,松本清的碧柔防曬霜等多款明星單品開賣首日銷售超過日本線下門店一周的銷售。

今年以來,天貓國際推出不少新政策助力海外品牌入華,賦能品牌加速成長。2月,天貓國際發布海外商家扶持政策降低商家運營成本;4月,宣布簡化商家入駐流程,成立國際商家孵化中心,通過人群、品類、營銷等運營策略支持,幫助品牌快速成長。

(本文圖片由天貓國際授權我網發布)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上交所重啟現場模式業績說明會 玲瓏輪胎「線下+線上」直面投資者
    10月27日下午,玲瓏輪胎三季報業績說明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這是疫情發生後上交所首次重啟現場模式的說明會。玲瓏輪胎董事長王鋒攜財務總監、董秘等公司高管,通過「線下+線上」新模式積極與投資者互動交流。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黑五 商家線上「回血」
    數十億美元的交易正在向線上遷移,疫情加速了這種趨勢的發生。」根據Adobe的數據,在線銷售在感恩節當天也創下了紀錄,增長了21.5%,達到51億美元。該公司分析了美國排名前100位在線零售商中80家網站的交易情況,並發現在線購物中有近一半的銷售額來自智慧型手機終端。今年另一個新的現象是通過「線上點擊,線下取貨」方式的銷售大幅增長了52%。
  • 13個本土服飾品牌業績亮了 他們都是誰?
    據調查,2017年100家百貨商品零售額同增2.8%,其中服裝零售額同增4.3%,零售額增速及增速的同比均高於整體零售,結束了此前長達五年的增速下滑態勢。今天,贏商網為大家盤點13家中國本土服飾品牌2017年的業績,並分析了它們去年在改革上做了哪些變化,以及它們2018年的發展策略與目標。
  • 13個本土服飾品牌業績亮了 他們都做了哪些變化?
    據調查,2017年100家百貨商品零售額同增2.8%,其中服裝零售額同增4.3%,零售額增速及增速的同比均高於整體零售,結束了此前長達五年的增速下滑態勢。  今天,贏商網為大家盤點13家中國本土服飾品牌2017年的業績,並分析了它們去年在改革上做了哪些變化,以及它們2018年的發展策略與目標。
  • 第玖生活分享:線下實體店發展趨勢?實體店如何轉線上運營?
    線下實體店怎樣轉線上運營?今年實體行業的發展趨向?伴隨著2020年電子商務法的落地式,促使原本錯亂不堪入目的電子商務還是進入了規範性時期,這也給了如今的實體店一絲喘氣之機了。儘管不清楚零售業能否邁入春季,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現階段看來實體店的確邁入了一個轉暖的機會了,這是為什麼呢?非常簡單,由於如今新零售早已是變成了一種行業趨勢了!
  • 三品牌撤出中國線下市場 外資快時尚欲覽線上風光
    1月8日,一則消息悄然登上熱搜,被眾多中國服飾品牌視為標杆的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的「三姐妹」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即將關閉所有中國門店。也就是說,Inditex在中國將只剩下Zara一枝獨秀。是否屬實?1月8日-10日,國際商報記者連續走訪了「傳聞撤店」的三個品牌北京門店。
  • 業績增長乏力 國內戶外品牌如何向國際品牌看齊
    牧高笛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秘王潘祺對此解釋:「目前公司營收以外銷業務為主,今年匯率波動產生的匯兌損失是影響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同時公司從年初起推進國內銷售渠道優化,關閉或轉移了銷售不理想的渠道網點。」探路者受主營品牌增長乏力影響,探路者的淨利潤已經連續13個季度下滑。
  • 外系品牌退?本土品牌/門店進?
    如與伊蒂之屋同屬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的另一「模範型」的單品牌店——悅詩風吟,在2019年關閉40家虧損門店後,於今年4月份宣布,2020年計劃再關閉至少90家在中國的虧損門店。另一方面,雖然愛茉莉太平洋在線上仍保持著高速增長,但囿於疫情,線下渠道銷售也出現了雙位數下滑的事實情況。
  • 品牌Zero零度完善體驗式零售渠道 布局大城市實體店
    如今,消費者的關注度正逐步轉移到品牌體驗和售後服務。由於消費者對於品牌的需求逐步提升到情感上的滿意,消費市場情況也正逐步向追求性價比以及滿足消費者情感需求的市場轉變。Zero零度(需求面積:60-120平方米)正是基於這種考量,未雨綢繆,在線上市場全網鋪開,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精心布局線下實體店市場。
  • 優衣庫的新零售試驗場
    2017年,電商模式徹底爆發,對傳統業態形成巨大衝擊,服裝行業銷售額開始不斷下滑,實體店「關門潮」勢不可擋。據統計,美特斯邦威2016-2019年內關店超過1600家,虧損超過4億元;女裝第一品牌拉夏貝爾,高峰期店鋪曾達9000多家,3年間市值縮水93%,關店超4391家。
  • LED照明零售市場現狀及未來出路分析
    做零售需要多種渠道帶動業績  陝西西安市宏達照明總經理陳燕  隨著消費習慣的不斷改變、網際網路的興盛,網購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因而燈具零售業績面臨下滑之趨勢,店面越來越多地成為產品展示區與體驗區。我們今年主要的零售生意來自於與家裝設計師合作、新建小區推廣和「線上推廣、線下體驗」。通過多種宣傳推廣模式,我們整體零售業績與去年相比增長20%。對於今年燈具零售來說,可以用「慘澹」來形容。進店顧客相比往年同期明顯減少,而且成交率偏低,主要因為西安燈具市場,供給遠大於需求。LED時代改變了傳統照明時代的款式相對單一問題,個性化需求在終端市場不斷走俏。
  • 小紅書實體店開業 為何巨頭紛紛回歸線下?
    近日,小紅書把線上社區搬到了線下,其首個線下店鋪「RED HOME」在上海黃金商圈靜安大悅城正式開業,並涵蓋了家居區、美妝區、服飾區、明星區、櫥窗區、水吧區6大區域,打造出多元化沉浸式場景。如今,新零售當道,巨頭們紛紛回歸加碼實體商業,曾經專注在線上市場的品牌們開始走向線下,掘金實體店。線上線下的融合是否成為新的趨勢?又將對市場格局帶來怎樣的改變?
  • 線上線下結合模式將成家居電商發展主流
    11日當天,家居建材分會場成交金額超過12億,導致傳統實體店銷售業績下滑。 據自天貓的**終數字顯示,全友家居旗艦店11月11日當天單店成交額突破億元大關,位列天貓商城當日銷售排行榜第三名。而顧家家居也成功突破6000萬元,林氏木業、酷漫居等緊隨其後。
  • 玩轉社交新零售,佰潤魔力Show線上線下齊發力
    從傳統線下到電商,再到社交新零售,國民消費轉型升級促使了市場渠道的變化,國內外許多知名品牌紛紛開始布局,借勢移動網際網路及國家大力推動的5G趨勢,將經營模式逐漸轉變到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營銷一體化的社交新零售模式。
  • 新零售大潮風起,看大大倉如何用創新改變服飾行業?
    全球零售轉型升級勢頭正酣北半球的春天到了,萬物復甦,美國的實體零售業也在積極轉型,尋求暖春。兩年前,實體零售業發展滑坡,僅2017年上半年,美國就關了5000多家實體店。這一現象在今年也沒有好轉,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零售銷售數據環比出現近10年最大降幅,其中百貨公司下滑尤其嚴重。
  • 運動品牌收縮陣線 美津濃關閉在華虧損門店
    面對零售業績下滑,日本最大運動品牌——美津濃不得不關閉在中國的虧損門店。  對於此次整合,美津濃方面表示,這是在中國發展策略部署的一部分。「我們主要把提高坪效(單位面積銷售額)作為一項很重要的考核指標,精簡店鋪,把無效或坪效過低的店鋪(淘汰)是必然的。」
  • 這家中國人非常熟悉的服裝品牌垮了
    截至2019年,真維斯在中國20個省份開了2000多家連鎖店,但是,裁員6000多人、關店1300多家、業績下滑65%,就是2013年以來真維斯的真實寫照……不斷下滑的業績、接連不止的虧損,把這個昔日的巨頭推下了倒閉的深淵!
  • 虛假宣傳、業績下滑、品牌老化 椰樹集團的危機才剛開始
    對海南椰樹而言,虛假宣傳引發的質疑只是危機的開始,在業績下滑、品牌老化的壓力下,曾經的植物蛋白飲料霸主該去往何處?新版廣告涉嫌內容低俗、虛假宣傳作為飲料界的國民品牌,椰樹椰汁近年來沉迷於在廣告營銷中狂打」擦邊球」,引發巨大爭議之後也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 SK-II母公司中國銷售大幅下滑;江南布衣小程序日均GMV破100萬
    去年8月,該品牌宣布與諮詢公司LifeStyle Logistics達成合作將進軍中國市場,在上海、北京和香港開設實體店的同時也會入駐天貓開設品牌旗艦店。 在凱特王妃等名人的帶動下,Zimmermann迅速風靡全球,是淘寶上最常被模仿的品牌之一。
  • 紅蜻蜓淨利降49% 依賴線下業績停滯不前
    長江商報在財報梳理中發現,2014年以來,紅蜻蜓營收三連降,同時又經歷上市之後業績兩連降,直到2017年有所緩解,但2018年再度出現業績下滑,淨利潤同比減少48.61%,成為上市以來淨利潤下滑幅度之最。    此前,紅蜻蜓曾寄希望於跨界投資來改善業績狀況,但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