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大潮風起,看大大倉如何用創新改變服飾行業?

2021-01-13 倪叔

時光過得總是比想像中要快,兩年半的歲月如彈指一揮間。

兩年半前,馬雲提出了新零售,當時大家尚且還懵懵懂懂,沒倒騰清楚它是啥。而今時今日,燒晚飯前在盒馬下個單,地鐵站裡買杯天使之橙,加班時從辦公室零食貨架上拿兩包泡麵,都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新零售變革悄然滲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跑通模式並持續盈利的範例依然稀缺。全球範圍內,新零售之戰已經打響,誰能拔得頭籌,成為行業大拿?

全球零售轉型升級勢頭正酣

北半球的春天到了,萬物復甦,美國的實體零售業也在積極轉型,尋求暖春。兩年前,實體零售業發展滑坡,僅2017年上半年,美國就關了5000多家實體店。這一現象在今年也沒有好轉,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零售銷售數據環比出現近10年最大降幅,其中百貨公司下滑尤其嚴重。破產浪潮席捲而來,數得出名字的有鞋業零售商Payless ShoeSource、玩具業龍頭玩具反鬥城、百貨公司鼻祖西爾斯。

各公司不得不革新經營策略,在供應鏈和門店管理中引入新技術,在中國,這種革新被稱之為「新零售」。參與這場變革的不乏耳熟能詳的大公司,沃爾瑪在2016年就開始了全渠道轉型,2017年它創造了歷史最佳業績,業績增長的50%都來自於電商。家具零售巨頭宜家在業績下滑壓力下,宣布進軍電商市場,近日有消息稱它即將推出在線銷售平臺。特斯拉則發出官宣,稱未來將大量關閉在世界各地的零售店,轉為在線上進行新車銷售。

相比較美國,中國的新零售嘗試顯得更為大膽,資本湧入後,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進行模式創新的,以辦公室零食貨架最為轟轟烈烈,它們把貨品直接鋪到消費者手邊,但連獲融資後不久,賽道便顯出頹勢。隨後興起了新茶飲品牌紛紛登場,極大地豐富了消費場景。

這還沒完,除了以獨立品牌的形式售貨的,國內還湧現了一批服務商。它們研發出了一鍵試口紅妝效的機器、統計人流的傳感器、幫零售小店提高效率的SaaS管理工具,應有盡有。

這場景,讓人想到《山海經》,裡頭有各色突破人想像的仙草和異獸,而中國的新零售市場則充斥著極為新奇的業態和模式。

真要說起來,可能還有一角缺失——國內服飾類的新零售變革幾近於無!無論是辦公室零食貨架、還是新茶飲、盒馬鮮生,革的都是傳統雜貨店、超市、茶飲店的命,想到服飾領域,卻很難找出新玩家。

而最近,倪叔卻在一家名為:」大大倉「的創新項目上看到了服飾領域新零售變革的曙光。

從倪叔意外獲得的這份內部資料來看:大大倉首先會在江蘇落地,而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正在持續鋪設中。其商業布局主要落地於:三四五線城市的高流量地區,店鋪面積較大,在300㎡~5000㎡左右。

作為國內少數敢於挑戰傳統服飾領域的創新者,大大倉成功地挑起了倪叔對其獨特商業模式的興趣,接下來就讓倪叔嘗試從新零售的角度去詮釋說:它為什麼「夠格」為傳統服飾行業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

新零售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成功?

倪叔覺得,一家「夠格」的新零售企業,得做到降本增效、提升體驗。拋開實績談新零售,無異於耍流氓。

先看中美兩國新零售的發端,無非是三個字,「要活命」。

歐美國家做新零售做得最歡的,是大型的線下零售商,主要從線下往線上走。原因無非是百貨行業發跡早,身家豐厚卻被電商衝擊得七零八落,於是決定奮起直追。它們在零售業有多年資源,卻也難免尾大不掉,變革步伐邁得小。

國內催生新零售的則是線上紅利告罄,阿里為擴張業務要做線下,新的入局者想活得好,也不得不去線下尋覓機會,因此在新零售的海洋裡撲騰的,多是網際網路企業。新企業試錯成本低,美國零售商可能會覺得荒唐的新模式,它們興致勃勃地在闖,思緒飛揚激蕩,變革又快又疾。

無論是歐美的大型線下零售商,還是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做新零售都是為了活下去。線下機會少就走線上,線上紅利沒了就挖線下潛力,沒毛病。

說到「活」,話題又繞回來了,回歸商業本質,無非「開源節流」四字,擴大市場,降低成本。降本增效就是要用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在零售界意味著要優化供應鏈,並提高運營效率。提升體驗是因為零售的終端是人,體驗優化才能有消費者粘性,並最終打下更大的市場。

套用在眾人紛紛退出的辦公室零食貨架領域,它從模式來看就有缺陷。將產品鋪到辦公室的確提升了體驗,但拿貨後付款全憑自覺,貨損率居高不下;配送到辦公室也對運營提出了高要求,涉及倉庫調度、人員調配,隱性成本高。所謂降本增效,它失敗了,也無怪乎大熱之後就迎來倒閉潮。

那麼問題來了,服裝業的降本增效,提升體驗該怎麼做?「大大倉」的模式,立得住嗎?

服飾業的新零售探索者:「大大倉」

如對其商業模式進行全盤梳理,「大大倉」也頗有幾分特異之處。

先從供應鏈講,「大大倉」的貨源都來自於阿迪達斯、Nike、Esprit、拉夏貝爾、GAP等知名度較高的品牌近5000個,所有商品都保證是正品。正品保證,性價比極高。

專做品牌庫存產品,因而成本足夠低,對消費者的讓利空間就足夠大,僅憑這一點就能吸引不少想以低價購入品牌服飾的人,這是大大倉降本增效的第一炮。

銷售時間鎖定2天,這意味著門店不需要背任何庫存——零庫存這件事兒,讓資金周轉率大為提高,這是大大倉降本增效的第二炮。

此外,「大大倉」官方介紹,店主有專屬邀請碼,線上和線下顧客資源打通,線下流量可以被導至線上,線上顧客能去門店體驗。線上線下庫存打通,盤點和管理更為便利。這則是第三炮。

服務方面,「大大倉」會自動留存客戶差異化數據,根據門店情況精準匹配貨源,按用戶需求來供貨。新零售中有「C2M」的概念,即根據用戶畫像和用戶需求,對接工廠按需生產。「大大倉」的品牌來源廣,品類多樣,故採用了按需選配的方式。

以服裝為發展基點,「大大倉」還覆蓋到了家居、美妝等品類,未來似乎還將繼續對接各色有清庫存需求的品牌。並以低庫存、高周轉的模式,長期持續地奔跑。脫離超市、便利店、茶飲業態,進行新零售創新的企業著實不多,「大大倉」是其中之一。

從倪叔了解的情況來看,模式還比較穩紮穩打。

馬雲一句新零售,中國萬千新模式齊齊開花,它們形態各異,但同樣經歷著市場的殘酷檢驗。這一兩年間,不靠譜的模式已經逐步淘汰。而再過上兩年,市場格局或許初定,屆時仍能屹立不倒的,才是最終贏家。

而或許在最終的名單之上會有一個名字:大大倉!

帳號介紹倪叔:投資基金合伙人,知名科技自媒體。師從財經作家吳曉波,後網際網路公司7年曆練,2017年鈦媒體&新浪科技年度作者,微信百萬+爆文《每個賈躍亭的心裡都住了一個胡雪巖》作者,2018年作為自媒體代表接受央視採訪。文章多見於:鈦媒體,i黑馬,36kr,界面新聞,獵雲網等50餘家主流科技媒體,歡迎署名轉載,-2002。

相關焦點

  • 「大大倉」全鏈路優化升級 玩轉新零售
    隨著線上流量遭遇天花板,電商市場逐漸飽和,新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已轉移到消費體驗上。3月23日,繼「大大倉」APP上線之後,其首個線下門店也在江蘇常熟開業運營,以雙渠道聯動提升用戶體驗。「大大倉」首個線下門店在江蘇常熟開業連結5000+品牌 打通正品低價貨源自爆出H&M為解決其庫存積壓,不惜直接焚毀還貼著價格標籤的服裝,庫存這一行業痛點一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大大倉」則為品牌方提供整體庫存解決方案,使其能夠快速回籠資金。
  • 大大倉上線 打造專注於品牌特賣的社交電商平臺
    在過去十幾年中,電商行業在國內的發展一直處於上半場,但在移動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正逐漸消失的當下,電商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第四次消費革命下,新零售的「人、貨、場」被重構。社交電商將交易的「場所」發展為「場景」,將生意在「對話框」中做成,也是人和人之間面對面交易的一種回歸。
  • 庫存:服飾零售的終極悖論
    一、服飾零售危機光大證券在今年6月發布的《紡織服裝行業2019年下半年投資策略》中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行業收入增長放緩、淨利潤下滑。統計服飾零售行業分屬於十個子行業的38家公司,行業2018年合計收入1286.95億元,同比增10.76%,2019年一季度合計收入331.66億元,同比增5.55%。
  • 零售察變:服飾時尚品牌的疫後新生存指南
    但從全球範圍看,疫情將對全行業帶來非常深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只有那些具有快速整合、重構、建立相關資源與能力,對環境變換及時、快速應對的品牌才能具備未來新常態的生存力。而在2020年2月起的疫情期間,總部在浙江的某品牌服飾在半數線下門店關閉的情況下,旗下全品牌矩陣、13個大區針對疫情迅速開展組織動員,成立線上營銷團隊,利用微信線上會員專場、秒殺、社群營銷裂變、不同區域輪流直播等線上全渠道營銷以及線下智能「雲倉」,取得遠好於行業平均的銷售業績。
  • 家電零售迎無界時代 掎角之勢或改變
    消費升級帶來利好,更多消費者將一款優質產品作為選購標準,這也形成了「好家電,用多年」的消費理念。所以,電商渠道下沉需要更多先決條件,例如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消費地區網絡環境的提升等多種外部因素。電商線下化成為了京東、天貓等平臺的下一步戰略。京東家電日前發布2018年新戰略,將會聚焦於賦能、渠道、服務和營銷。
  • 一瓶酒春節期間銷售量暴漲58倍,零售行業如何打贏逆境之戰?
    混沌大學組織研究團隊,邀請行業精英,幫你理清零售行業真相、探索發展路徑。潘育新:活下來、闖出去!零售就是把商品及服務賣給個人或社會團體消費者的交易行為。其一,看C端需求。14億人同時在家裡生活和工作,用戶對健康和生活必須品以及虛擬產品的需求大增。傳統線下消費方式的優勢迅速被多元化產品抵消,這些就是零售企業未來的競爭對手。其二,看B端需求。
  • 2017中國零售技術創新獎揭曉
    3月2日的中國零售數位化創新大會全體會議上,「2017中國零售技術創新獎」優秀案例揭曉,獲獎企業代表手捧獎牌,當場亮相。零售業發展日新月異,隨著零售門店趨於飽和,行業的未來發展將主要依靠內部的創新和提升效率,以及外部與顧客建立和強化更穩定的信任關係。
  • 《解碼未來企業——論道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創新與發展之路》報告...
    2020年對於中國零售企業來說壓力重重,增速連年放緩的零售市場、跨界前來的競爭對手、日益挑剔的消費者,以及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導致大多企業可謂步履維艱。但在陰霾之下我們卻也能發現亮點。數位化轉型的先行者用良好的表現凸顯了企業技術強度的重要性。
  • 馬雲「新零售」概念風生水起
    今年以來,智能冰櫃紛紛鑽進各大寫字樓,資本助推下跑馬圈地的擴張速度遠遠超過無人便利店,被視為「新零售黑馬」。  2016年雲棲大會,馬雲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便引發行業廣泛關注,國務院也曾頒布文件,鼓勵零售企業與創新產業跨行聯動。  當下,傳統的便利店不僅要支付高額的房租與人力成本,還要面對網際網路的衝擊,相對傳統零售來說,新零售的市場需求和可行度也十分樂觀。
  • 零售行業價值分析 看這篇就夠了
    原標題:零售行業價值分析,看這篇就夠了   第一章行業概況   零售行業是指提供零售服務的行業。
  • ...秘密』主辦的社交新零售閉門會議,重構社交新零售行業的核心價值!
    ---------新玩法、新模式、新思維、用藝術賦能品牌,讓你的事業向陽綻放!2020年年終將至,疫情還未完全終結,但有一部分行業卻已走向終結。而你,還在等待機會嗎?在2021年,那些勢必會引來一次前所未有的反彈行業,你覺得會是你嗎?機會其實早就被那些嗅覺敏銳的人虎視眈眈,萬億市場的廝殺,你不謀劃全局,就要坐等出局,佔領市場,就是瓜分萬億。
  • 新零售行業集體陷入焦慮,超級物種如何破局?
    新零售行業分析師王利陽曾表示,超級物種、盒馬鮮生等新零售項目,當初都是相關方們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捧」出來的明星項目,多少都有點網紅的體質。商業模型存瓶頸?有業內人士認為,超級物種的接連閉店可能與永輝內部的「兄弟鬩牆」有關。有媒體報導稱,去年6月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曾在股東交流大會上表示:「對於超級物種,我和CEO張軒寧有分歧。
  • 新零售第一步:從改變便利店店長的「拍腦袋」決策開始
    「飛速擴張中,新零售行業的競爭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公司開始遇到問題」,見福便利店董事長張利在8月2日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店長在整個零售體系中是個靈魂性的角色,但我發現,實際工作中他們的核心能力往往得不到發揮。「為什麼銷售上不去?為什麼庫存突然少了?
  • 數字零售,新零售的新大陸
    以數字賦能為代表,通過深度改變零售行業的上下遊,從而對網際網路時代被遺忘的部分進行梳理和改造,數字零售的玩家看到的是一個更加真實且充滿想像力的新世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數字零售儼然已經成為後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大陸。01 數字零售,充滿現象力的新大陸以電商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模式之所以開始失去效力,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對於產業改造的束手無策。
  • 優衣庫的新零售試驗場
    2019年,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敗走中國,ZARA關店數量創新高……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服裝行業雪上加霜,連耐克、阿迪達斯,各種奢侈大牌,開始裁員、緊縮線下業務。線下真的不行了麼?按照統計數據,我國零售業線下佔比80%以上,服裝零售業線下銷售這塊巨大的市場,很難憑空消失。
  • 新零售並非簡單賦能,網際網路家裝如何浴火重生?
    毋庸置疑的是,新家裝將會顛覆我們對於家裝行業的認知,並將會真正改變人們在家裝行業當中會遭遇到的痛點和難題。那麼,新零售究竟要如何與家裝行業進行融合才能夠真正達成這樣一個目標呢?新零售不止是賦能,更多的是要與家裝行業實現深度融合。
  • 零售行業水逆,網易嚴選如何屏蔽雜音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在大周期相對遇冷,社會零售整體中樞持續下移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成績,那麼嚴選是如何屏蔽外界的幹擾和質疑,保持清醒的節奏穩步前行,就更值得研究。一、變:零售洗牌下的網易嚴選芝麻開花,節節攀升。用來形容近年零售行業的增長和創新十分恰當,然而進入2019年,零售行業似乎整體水逆。
  • 銀行零售業務專題報告:我國銀行零售業轉型風起
    從零售負債端同比增速來看,以國有行、農商行為代表的零售業務佔比高的 銀行零售負債端增速近年走低;股份行負債規模擴張增速在行業整體較快, 城商行負債擴張能力分化,整體來看,股份行、城商行告別了 2013 年前零 售負債保持大幅增長的趨勢,多數銀行經歷2014-2015的低增速甚至負增長, 目前保持相對快的增速。
  • 清晰思維框架:提升新零售效率的關鍵點
    一、人是目的,而非工具新零售的第一認知,應是回歸人性。與很多行業相比,零售行業由於其天然的終端屬性,積累了不少的數據,ERP等信息化系統早已在中大型零售終端實現。即便是終端小門店,現在也有大批的SaaS軟體服務商,寧願用免費的方式為其服務。但為什麼大多數企業仍然難以做到數據驅動?
  • 深度解碼新零售,彩虹碼引爆2018中國零售數位化創新大會分論壇
    3月20日下午,由我查查承辦的「彩虹碼賦能新零售」主題專場講座在深圳重磅開講,為CCFA主辦的2018中國零售數位化創新大會拉開了帷幕。解碼新零售變革的核心:效率和體驗在會上,我查查總裁曹維發表了「彩虹碼賦能新零售的創新與實踐」的主題演講,她指出從傳統零售發展到網絡零售,再到如今的新零售,零售行業的發展都是圍繞著效率提升的主題。如今新零售變革的核心是通過數位化的手段,來提升零售運營效率及消費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