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壹圖網)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 數位化能為便利店帶來什麼改變?8月7日,一位來自見福便利店的店長鄭藝輝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數位化改變了他一直以來「拍腦袋」決策的工作方式。
鄭藝輝2011年加入廈門見福連鎖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見福」),現任廈門市思明區一家見福便利店的店長。他所在的企業,是福建規模較大的便利店品牌,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見福的門店增長率高達46%。鄭藝輝表示,一直以來,自己經營決策絕大部分依賴於經驗,這也是店長崗位的普遍現象。
「飛速擴張中,新零售行業的競爭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公司開始遇到問題」,見福便利店董事長張利在8月2日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店長在整個零售體系中是個靈魂性的角色,但我發現,實際工作中他們的核心能力往往得不到發揮。
「為什麼銷售上不去?為什麼庫存突然少了?雖然店長可以從後臺收集便利店的經營數據,但人工收集數據粗糙,最後決策往往用猜的方式,尤其出現意外情況,我們很難在第一時間知道發生了什麼」,鄭藝輝稱。
張利稱,根據這個職業的要求,店長工作精力應該兩成是看數據,八成是管理,而現實往往是,一半時間在看數據,一半在做管理,而一直以來,數據是店長自己從後臺收集的,往往對管理決策的支撐效果很弱。他認為,店長作為零售系統的核心,這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整個公司的發展效率。
當下新零售不斷倡導把人、貨、場進行數位化改造,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對店長傳統的工作方式進行革新,成為零售企業一種新的嘗試。為解決店長的「拍腦袋決策」問題,2018年,張利開始尋求將見福的一千多家便利店進行數位化改造,並與杭州觀遠數據有限公司(下稱「觀遠數據」)達成合作。
觀遠數據是一家成立於2016年的大數據及智能分析解決方案提供商,為連鎖零售、購物中心以及泛網際網路行業提供數位化轉型服務。8月2日,觀遠數據創始人兼CEO蘇春園對經濟觀察網表示,企業為見福提供了觀遠智能分析2.0產品,從應用平臺、分析平臺和大數據平臺三個層面多維度提升企業的數據分析能力,以求幫助店長做更科學的決策分析。
蘇春園表示,工業時代極大放大了我們的體力,而在智能時代,因為算法,因為充沛的數據,我們的腦力開始能夠得到極大放大。
鄭藝輝表示,此前當業務數據不支持,店長做決策往往用猜的方式,而現在,有了數據支持,可以用看的方式,包括每日營業額、各產品庫存及佔比情況、月度目標完成進度,這些平日裡需要店長觀察和猜測的數據,都會顯示在一個手機app裡。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曾投資見福便利店和觀遠數據,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投資合伙人蘇凱認為,零售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應該有節奏有計劃的部署,大致可以分為四步:第一步是看得見,也就是至少知道整體的營銷數據;第二步是看得懂,知道這些數據意味著什麼,目前哪些環節做得好,哪些出現了問題;第三步就是有辦法,知道問題之後如何解決;第四步是有模型,也就是中臺建設,把原來說不清楚的東西讓系統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