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治療的目標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爭取儘可能快地恢復髖關節頭臼同心的解剖關係。其原因為治療越晚,股骨頭和髖臼失去正常關係導致的病理變化越重。
如何早期發現、診斷DDH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髖關節超聲
必然要提出兩個角度,α角和β角,應用二者的不同數值,可應用超聲將髖關節分為Ⅰ、Ⅱ、Ⅲ、Ⅳ型。
當α角≥60度時,符合Ⅰ型髖關節,又按β角≥55度分為Ⅰa型(<55度)、Ⅰb(≥55度)型,均為正常髖關節。
當43度≤α角<60度時,符合Ⅱ型髖關節,再進一步細分。
當50度≤α角<60度時,屬於Ⅱa型髖關節。
當43度≤α角<50度時,屬於Ⅱc型髖關節。
Ⅱb型髖關節呢與Ⅱa型髖關節的區別是按寶寶的年齡劃分的。規定的角度範圍內,年齡小於3月的寶寶,屬於Ⅱa型髖關節,年齡大於3月的寶寶,屬於Ⅱb型髖關節。
Ⅱa型髖關節按發育情況還可以分為Ⅱa(+)、Ⅱa(-)。
Ⅱc型髖關節如果β角≥77度,則稱之為D型髖關節。
在檢查時對髖關節施加壓力,如果Ⅱc型髖關節能達到D型髖關節的標準,鬆開壓力後又恢復Ⅱc型髖關節,Ⅱc不穩定型髖關節;如果檢查時對髖關節施加壓力無明顯變化,則為Ⅱc穩定型髖關節。
可見,Ⅰ型髖關節屬於正常髖關節,Ⅱa(-)型、Ⅱb型、 Ⅱc型均為發育不良的髖關節,D型髖關節為即將發生偏心的髖關節,也就是將要發生脫位的髖關節。因此,Ⅱa(-)型、Ⅱb型、 Ⅱc型、D型髖關節均需要治療。
α角<43度時,達到Ⅲ型、Ⅳ型髖關節的診斷要求,也就是已經發生脫位。唯一的差別是脫位的程度不同,而因為脫位,髖臼頂部軟骨可在壓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發生退變,沒有發生退變時稱為Ⅲa型髖關節,如果發生退變(雖然少見),就稱為Ⅲb型髖關節。
Ⅲ型、Ⅳ型髖關節都是需要治療的。
治療上D型、Ⅲ型、Ⅳ型髖關節(可能需要牽引、內收肌切斷)需要復位,然後維持復位狀態;Ⅱc不穩定型髖關節因不存在脫位,只需要維持復位狀態;不般維持復位的要求為髖關節屈曲90-100度,外展45度,大約維持1月。在經過維持期後,髖關節均成為穩定型髖關節,還需進一步治療使髖關節完全癒合。
大於8歲的患兒,若仍有症狀,需行截骨術,髖關節置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