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8月1日訊 裘先生(化名)最近總是感到左胯部疼痛,自己留意了一下發現只要是屈腿就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所以,像穿襪子的這樣的動作都成了裘先生每天都覺得痛苦的事情。?
口服止疼藥效果不好,裘先生找到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按照醫生建議進行了X片及MR檢查。醫生告訴裘先生,他得了「左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建議做個微創手術。
一聽「撞擊」症候群,還得手術,裘先生急了「什麼撞擊症候群?!俺好好地也沒有被撞,你別糊弄俺做手術!」
接診醫生無可奈何的笑了~
髖關節撞擊症候群是指由於股骨頭和髖臼解剖形態異常,在髖關節運動終末期股骨近端和髖臼邊緣發生異常接觸或碰撞,進而引起盂唇和髖臼邊緣的軟骨損傷。
髖關節撞擊症候群的治療,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對於病變輕微,臨床症狀不重,對日常工作生活影響不大,要求不高的患者,採取保守治療,包括改變生活方式,改變運動方式和口服非甾體消炎藥物。
而對於裘先生這樣病變較重,臨床症狀明顯,影響日常工作生活的,可以考慮手術治療,目前以髖關節鏡微創手術為主。
一番解釋之後,裘先生算是聽明白了,想想自己穿襪子時疼得那個「囧樣兒」,他接受了手術建議。
關節骨科團隊為其實施了「左側關節鏡下盂唇縫合修復術以及股骨頭髖臼成形術」。經過術後一段時間的康復鍛鍊,裘先生恢復良好,屈腿時疼痛感明顯減輕,也終於可能像以前那樣輕鬆穿上襪子了。
髖關節鏡技術是使用關節鏡器械進行檢查和手術的微創技術,關節鏡既是一種微創檢查手段,能夠「眼見為實」的看到損傷,確定損傷部位和損傷程度,同時關節鏡器械可以直達病損部位,實施微創手術修復並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
髖關節撞擊症候群是年輕人髖關節疼痛最常見的原因。多見於年輕人(20-40歲),女性多見,與股骨頭和髖臼的先天發育有關,後天的運動和外傷也可引起病變加重。而裘先生是先天性股骨頭頸交界處異常突出,再加上從事長期蹲起類的日常勞動而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