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髖關節疼痛需警惕 謹防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

2020-11-30 網易

網易體育9月9日報導:

髖關節撞擊,又被稱為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主要是由於股骨和髖臼之間產生了過多的摩擦導致的。會引起髖部疼痛,減小一側或者兩側髖部的機動性,破壞周圍的軟骨。患上該症候群之後,跑步時會引起股骨周圍組織的疼痛,也會引發盂唇撕裂。


臨床上對股骨髖臼狀肌症候群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一是凸輪撞擊。股骨頭的頂部出現骨骼生長過度。二是鉗夾撞擊。在髖臼處有生長過度的骨頭。三是上述兩者兼備。矯形外科醫師阿里·巴傑瓦表示,世界上大約15%的成年人會受到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的影響,其中凸輪撞擊類型在男性群體中比較普遍,女性更多的是鉗夾撞擊。

據了解,這種症狀在年輕人和運動員群體中比較普遍。運動員之所以成為高發群體,可能是由於髖部移動和扭轉運動比較多。運動雖然不被認為是導致該症候群的直接原因,但是它會讓一些潛在的問題惡化,比如運動員的骨骼形狀或者位置會發生異常。如果跑者的髖部比較敏感,當運動過度之後,就可能會遭遇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

該症狀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髖關節、腹股溝、大腿或者臀部區域出現疼痛,可能是鈍痛,但會惡化為劇痛和閃痛。初期,疼痛感不是很強,但很快就會惡化。為了避免臀部疼痛,跑者可能會改變跑姿,從而也會造成其他部位的疼痛。

當確診患上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之後,應該及時治療,防止進一步惡化。治療時,最普遍的選擇就是讓關節得到休息,避免因運動導致更嚴重的疼痛。藥物治療方面,可以考慮布洛芬之類的非甾體抗炎藥物,甾體注射劑也可以使用,具體需要醫生指導。物理療法就是加強周圍的肌肉,比如髖部屈肌、核心等,以便緩解疼痛。

當該症狀影響到了跑者的日常生活,就必須選擇手術治療了。目前,利用關節鏡進行治療的微創手術是比較好的選擇。不過,手術之後需要數周的康復才能逐漸重拾跑步。

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手術之後4-6個月重新開始跑步是比較合適的,89%的職業運動員在手術之後能夠達到之前的競技水平。2007年的一份研究指出,93%的運動員在關節鏡手術之後會選擇繼續從事運動,一年半之後仍有78%的人進行著職業體育。所以,業餘跑者即使在手術之後,只要恢復的好,仍有很大可能繼續進行跑步。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義君 責任編輯:裴晗_NS4733

相關焦點

  • ...我護航|黃遂柱主任:易被忽視和漏診的髖部疼痛—股骨髖臼撞擊徵
    導視 髖關節疼痛是常見的臨床問題,除了股骨頭壞死、髖關節發育不良、腰椎病變等疾病,多數髖痛起病隱匿,沒有明顯的外傷史,但髖關節疼痛並非只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還有不被人熟知的"股骨髖臼撞擊症"也是髖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
  • 何謂髖關節撞擊症候群
    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時,該院骨關節外科徐海濤副教授診斷發現,李先生右側股骨頭與股骨頸交界處骨質突起,髖臼邊緣骨質增生,被確診為「右髖關節撞擊症候群」。    診斷    容易被忽視和誤診    徐海濤介紹,「髖關節撞擊症候群」 也叫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是因骨發育不良、股骨頭壞死、股骨頭滑脫、髖臼內陷、創傷、手術過度矯正等原因導致的一組髖關節症候群。
  • 髖關節「撞擊」症候群不是「撞」出來的
    魯網8月1日訊 裘先生(化名)最近總是感到左胯部疼痛,自己留意了一下發現只要是屈腿就會出現明顯的疼痛醫生告訴裘先生,他得了「左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建議做個微創手術。  一聽「撞擊」症候群,還得手術,裘先生急了「什麼撞擊症候群?!俺好好地也沒有被撞,你別糊弄俺做手術!」
  • 胯部疼痛:一種不被熟知的跑步傷痛
    一、跑友的胯部疼痛最多見是髖臼撞擊症候群 胯部疼痛其實就是指髖關節疼痛。 多種疾病都可以引起胯部疼痛,對於運動愛好者而言,最常見的是就是髖臼撞擊症候群,又稱為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
  • 髂前下棘與棘下撞擊症候群
    近年來隨著髖股撞擊症候群的定義不斷擴大,目前學界將諸多關節外引起撞擊的因素也列入髖股撞擊症候群的範疇。髂前下棘是股直肌直頭與髂關節囊肌的附著點。各種因素引起的髂前下棘結構變異導致的髂前下棘間隙變小或消失可導致髂前下棘撞擊(SSI)從而引起盂唇撕裂,甚至導致軟骨損傷,從而加快軟骨退變的進程。
  • 髖關節疼痛應該採用冰敷還是熱敷?現在為你揭曉答案
    引起髖關節疼痛的原因,主要分為關節內的原因和關節外的原因。關節內的原因主要有滑膜炎、股骨頭壞死、髖臼撞擊症候群、盂唇損傷以及滑膜炎等等。關節外的原因,主要有關節外的滑囊炎、關節外的肌肉的損傷、肌腱炎以及關節外的一些感染等等。
  • 什麼是髖臼撞擊症?
    中國江西網訊 李洪波 報導:髖臼撞擊症,簡稱FAI,可以採用關節鏡進行微創手術治療,江西省人民醫院已經在2011年開展此類手術。  年輕人出現腹股溝區疼痛、伴有關節彈響或突然出現交鎖症狀,  或勞累、或長距離行走後出現髖部疼痛,特別是有髖關節發育不良家族史的人群,應儘早接受髖關節活動度試驗、髖關節前方撞擊試驗、髖關節恐懼試驗、「蹬自行車」試驗以及其他影像學檢查。
  • 中英文字幕:伽瑪釘治療股骨近端骨折(Femur Fracture Fixation,Stryker Gamma Nail)
    術者在髖關節側方作一小切口以顯露股骨的頂端。如果骨折造成股骨移位,將骨折復位。Inserting the Rod(插入棒)The surgeon creates a channel into the center of the femur. The Gamma Nail is carefully inserted into the femur.
  • 省醫成功完成西南地區首例3D列印髖臼假體人工髖關節翻修術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程曦)4月22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醫院獲悉,省醫19日成功完成了西南地區首例3D列印的個體化定製髖臼假體人工髖關節翻修術。據悉,該手術使患者髖關節置換翻修後的髖臼骨缺損得到精細化及個體化的完美重建,恢復髖關節功能,解決了複雜人工髖關節置換翻修後骨缺損個體化重建的臨床難題。
  • 當心寶寶髖關節有問題
    ,左側多於右側,其包括髖關節脫位、半脫位和髖臼發育不良。,表現為髖關節疼痛、功能障礙、腰背痛等,並最終需要行人工髖關節置換。18月-6歲,該年齡段手法復位難以成功,可以採用手術切開復位,骨盆截骨及股骨近端截骨術等方法,降低頭臼間壓力,糾正過大的股骨頸前傾角和頸幹角,增加髖臼對股骨頭的包容,使得頭臼達到同心圓關係。成年人DDH的治療方案。首先,骨科醫生會第一時間拍骨盆正位X線片,通過這個片子判定DDH的Crowe分型。
  • 中英文字幕:髖關節解剖(Anatomy of the Hip Joint )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它屬於球臼關節,允許下肢在保持身體穩定和平衡的同時進行活動和旋轉。讓我們來仔細看看髖關節各主要部分的解剖。Bones(骨)Two bones meet at the hip joint, the femur and the pelvis.
  • 圖譜-青年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影像學評價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包括廣泛的髖關節異常,從淺髖臼到完全脫臼的「高跨high-riding」髖關節。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診斷可能是顯而易見的,但有時可能是細微的,可能僅僅表現為股骨頭和頸部未被髖臼充分覆蓋。
  • ...我院完成我省首例金屬3D列印三翼髖臼假體全髖關節翻修術
    近日,哈醫大一院骨科一病房3D列印團隊,應用3D列印技術,通過術前列印骨骼模型進行模擬假體安裝,成功為一名70歲,全髖關節置換術後15年,髖臼骨缺損巨大,髖臼上部坐骨、髂骨存在巨大空洞型缺損的患者實施了我省首例金屬3D列印三翼髖臼假體(Triflange)+股骨柄假體髖關節翻修術,為患者更換了一個新的、穩定的髖關節。目前患者已康復出院。
  • 髖臼骨折手術患者創傷性關節炎防治的研究進展
    減輕術後勞動強度  因髖關節特殊的結構和槓桿作用,日常活動時髖關節的最大接觸應力是體重的4~5倍。因此,髖臼骨折後高強度體力勞動對髖關節軟骨面的破壞可能比其他關節更顯著,更容易發生創傷性關節炎。減輕術後勞動強度至關重要。
  • 跑步不遇「跑步膝」,你已經超過90%的跑者
    前言 對於跑友來說,跑步膝這個詞應該一點都不陌生。跑者膝(Runner's Knee),學名髕股關節症候群。是跑者損傷中排名第一位的傷痛,也困擾著無數跑友。
  • 軍醫談導致非凡天才殞命的危險疾病--馬凡症候群
    合併有關節攣縮者稱為先天性蜘蛛指(趾)攣縮,可表現手指、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攣縮,可呈現腋鱗、肘蹬;脊柱側彎、後 凸側彎、個別病例也出現前凸側彎,以原發單曲線最多,右胸最多,其次為左腰,也可表現為雙曲線或多曲線,嚴重脊柱側彎可合併脊柱滑脫,因牽拉馬尾神經而引起疼痛。雞胸、漏鬥胸、自發氣胸、升主動脈擴張引起主動脈閉鎖不全。
  • 常跑久坐均可引起梨狀肌症候群 日常預防有妙招
    北京時間11月10日,梨狀肌症候群,這並不是一個常見的名詞。但是對於廣大健身愛好者來說,如果您感覺到自己的腰臀部出現了疼痛,而且有時候會影響到腿,那麼就需要警惕,您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了。  梨狀肌起於第2、3、4骶骨前面,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於股骨大轉子後面。雖然體積很小,但是梨狀肌很有力量,對於髖關節的外旋轉起到重要的作用。  梨狀肌症候群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臀部深處出現鈍痛,保持坐姿的時候疼痛向下可以延伸至腿部,向上可以到達脊柱。這是因為梨狀肌恰好穿過坐骨神經,所以當它收縮或者痙攣的時候,就會壓迫坐骨神經引發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