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0日,梨狀肌症候群,這並不是一個常見的名詞。但是對於廣大健身愛好者來說,如果您感覺到自己的腰臀部出現了疼痛,而且有時候會影響到腿,那麼就需要警惕,您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了。
梨狀肌起於第2、3、4骶骨前面,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於股骨大轉子後面。雖然體積很小,但是梨狀肌很有力量,對於髖關節的外旋轉起到重要的作用。
梨狀肌症候群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臀部深處出現鈍痛,保持坐姿的時候疼痛向下可以延伸至腿部,向上可以到達脊柱。這是因為梨狀肌恰好穿過坐骨神經,所以當它收縮或者痙攣的時候,就會壓迫坐骨神經引發疼痛。像跑步之類的重複性運動,能夠讓梨狀肌產生疲勞,壓迫坐骨神經。而長時間的坐著也會引發坐骨神經痛,經常坐辦公室的白領是坐骨神經痛的高發人群。
專家表示,在預防梨狀肌症候群方面,保持相對肌肉組群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臀部和骨盆的穩定性。在每次抬腿的時候,髖部屈肌和股四頭肌都會收縮,所以由於跑步的原因,它們會繃緊和變短。長時間的坐著會讓這種情況加劇。當髖部屈肌和股四頭肌收縮的時候,它們就會拉拽骨盆前面的部分。如果骨盆前後兩側的肌肉強度出現嚴重失衡,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導致梨狀肌症候群的出現。
通過日常的鍛鍊也是可以預防梨狀肌症候群的,我們可以採用左腿站立,右腳放在左腿膝蓋上方的姿態,然後完成下蹲動作,雙手放在臀部。保持這個姿勢幾秒鐘之後換另外一條支撐腿。每條腿重複這個動作10次即可。
當梨狀肌症候群痊癒之後,再重新跑步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在開始跑步之前,應該充分熱身,同時適當減少跑步的距離,降低跑步的強度,等到身體逐漸適應之後然後再緩慢的增加。同時還要儘可能的避開崎嶇不平或者有坡度的路面,特別是不要進行爬山坡跑步。
(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