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跑久坐均可引起梨狀肌症候群 日常預防有妙招

2021-01-15 搜狐網

  北京時間11月10日,梨狀肌症候群,這並不是一個常見的名詞。但是對於廣大健身愛好者來說,如果您感覺到自己的腰臀部出現了疼痛,而且有時候會影響到腿,那麼就需要警惕,您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了。

  梨狀肌起於第2、3、4骶骨前面,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於股骨大轉子後面。雖然體積很小,但是梨狀肌很有力量,對於髖關節的外旋轉起到重要的作用。

  梨狀肌症候群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臀部深處出現鈍痛,保持坐姿的時候疼痛向下可以延伸至腿部,向上可以到達脊柱。這是因為梨狀肌恰好穿過坐骨神經,所以當它收縮或者痙攣的時候,就會壓迫坐骨神經引發疼痛。像跑步之類的重複性運動,能夠讓梨狀肌產生疲勞,壓迫坐骨神經。而長時間的坐著也會引發坐骨神經痛,經常坐辦公室的白領是坐骨神經痛的高發人群。

  專家表示,在預防梨狀肌症候群方面,保持相對肌肉組群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臀部和骨盆的穩定性。在每次抬腿的時候,髖部屈肌和股四頭肌都會收縮,所以由於跑步的原因,它們會繃緊和變短。長時間的坐著會讓這種情況加劇。當髖部屈肌和股四頭肌收縮的時候,它們就會拉拽骨盆前面的部分。如果骨盆前後兩側的肌肉強度出現嚴重失衡,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導致梨狀肌症候群的出現。

  通過日常的鍛鍊也是可以預防梨狀肌症候群的,我們可以採用左腿站立,右腳放在左腿膝蓋上方的姿態,然後完成下蹲動作,雙手放在臀部。保持這個姿勢幾秒鐘之後換另外一條支撐腿。每條腿重複這個動作10次即可。

  當梨狀肌症候群痊癒之後,再重新跑步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在開始跑步之前,應該充分熱身,同時適當減少跑步的距離,降低跑步的強度,等到身體逐漸適應之後然後再緩慢的增加。同時還要儘可能的避開崎嶇不平或者有坡度的路面,特別是不要進行爬山坡跑步。

  (Alse)

http://sports.sohu.com/20151110/n425867983.shtml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體育 Alse http://sports.sohu.com/20151110/n425867983.shtml report 811 北京時間11月10日,梨狀肌症候群,這並不是一個常見的名詞。但是對於廣大健身愛好者來說,如果您感覺到自己的腰臀部出現了疼痛,而且有時候會影響到腿,那麼就需要警惕

");}

相關焦點

  • 梨狀肌症候群易被誤診 做好4點即可預防
    梨狀肌症候群易被誤診 做好4點即可預防 網易體育6月7日報導:梨狀肌是一塊很小的肌肉,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止於股骨大轉子後面。
  • 梨狀肌症候群是一種怎樣的疾病?該如何防治?
    梨狀肌症候群,通俗點講就是梨狀肌緊張疼痛,刺激坐骨神經造成臀部後側疼痛,大腿後側及小腿後外側疼痛的一種疾病,也可以稱之為一種乾性坐骨神經痛(區別於椎間盤突出症造成的根性坐骨神經痛)。梨狀肌和坐骨神經的位置關係,有的人可能不一樣,一部分人是坐骨神經行走於梨狀肌深面,還有一部分坐骨神經穿過梨狀肌,還有的一部分在深面一部分人在淺面下行,因此,發生梨狀肌症候群概率不一樣。
  • 久坐久站腰腿疼痛?洛陽正骨醫院田江波:小心是梨狀肌症候群
    健康大河南訊:一、什麼是梨狀肌症候群?答:梨狀肌症候群,是指由於梨狀肌損傷後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的以一側臀、腿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病證。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段人群,是臨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見病之一。二、應該怎樣預防梨狀肌症候群?
  • 梨狀肌症候群,好了以後如何如何預防?
    梨狀肌是一個深層外旋肌,當損傷之後,除了可以造成臀部疼痛,還可能會刺激到坐骨神經,誘發腿上的疼痛或者麻木,經常有人把這個問題和L5-s1椎間盤突出混淆,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症狀表現不知道你有沒有坐硬凳子會臀部痛的經歷,喜歡把痛的那邊略微翹起來,或者將手塞到臀部底下,活動起來還好,就是怕坐,長期不處理,進一步發展就會變成腿後側的放射性疼痛或者麻木!
  • 久坐屁股痛(梨狀肌綜合症),最好的鍛鍊方法。
    長期不運動和久坐,會導致一些上班族和學生族出現梨狀肌綜合症,那到底什麼是梨狀肌綜合症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梨狀肌症候群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經痛的常見疾病。一般認為,腓總神經高位分支,自梨狀肌肌束間穿出或坐骨神經從梨狀肌肌腹中穿出。當梨狀肌受到損傷,發生充血、水腫、痙攣、粘連和攣縮時,該肌間隙或該肌上,下孔變狹窄,擠壓其間穿出的神經、血管,因此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和體症稱為梨狀肌損傷症候群。
  • 梨狀肌症候群疼痛緩解按摩放鬆訓練:3個動作緩解久坐臀部疼痛
    今天給大家整理一組關於緩解久坐屁股疼痛的按摩訓練動作,對於久坐的朋友有很大的幫助,我想有很多經常做辦公室的人都有過這種情況吧,就是久坐以後感覺臀部僵硬疼痛感強烈,尤其是久坐以後突然起身,感覺臀部疼痛感非常強烈,嚴重時甚至能延伸到腿部,如果你有過久坐後臀部疼痛的情況,那你就要小心梨狀肌綜合證了,
  • 當心梨狀肌症候群
    本報記者 劉穎豔  少穿高跟鞋 別蹺二郎腿  避免受寒 熱敷可緩解疼痛  張女士最近發覺兩條腿有點不對勁,臀部好像有一根筋扯著,總是疼,連帶著腰部和腿部都不舒服,疼得無法入睡,來到了西安市中醫醫院脊柱外科。經過龔福太主任仔細的檢查,最後確診為梨狀肌症候群。龔福太主任提醒,女性喜歡穿高跟鞋,蹺二郎腿或者受寒,都可能導致梨狀肌症候群。
  • 坐骨神經痛,梨狀肌症候群,推薦四個高效康復動作!
    坐骨神經痛,疼起來真要命,這種帶起來整個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疼痛、發麻的情況,確實非常讓人崩潰,要是光疼,或許還能忍一忍,但一麻,這和神經有關係,整個人都不好了!這個問題和梨狀肌僵硬、緊張密切相關!
  • 梨狀肌症候群發病在臀部,有劇烈疼痛感,有症狀早就醫,避免惡化
    01病症的病因有哪些呢?多數人可能都不知道,下面的幾點多了解(一)總述梨狀肌是髖關節外旋轉肌群的頂部。大約85%的坐骨神經穿過梨狀肌的下邊緣以離開骨盆。各種因素(例如創傷和藥物注射)可能導致坐骨神經在臀部受壓並引起不適。
  • 手麻也許是旋前圓肌症候群!與腕管症候群、神經根型頸椎病有區別
    手腕手肘疼,大多跟這6種病有關,動圖演示如何預防!肌纖維斜向外下,止於橈骨中1/3的外面及後面。兩頭之間有腱弓形成,受正中神經支配。旋前圓肌的作用是使前臂旋前並屈肘。圖片來源:骨科疾病:評估與手法治療前臂近端正中神經實際上是在多重腱性組織內通過,包括旋前圓肌兩頭、肱二頭肌腱膜、指淺屈肌腱弓、掌深肌或橈側腕屈肌起點的腱性組織之間。任何一種能夠使上述軟組織結構改變的因素均可導致正中神經受壓。
  • 11個小動作,完美預防跑步膝蓋傷病!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兩種最常見的跑步傷病,以及一些簡單實用的預防小妙招。雖然有研究表明,擁有規律慢跑習慣的人群比一般人群更不容易在膝蓋上出毛病,但實際上還是有不少跑者被困在了膝蓋的問題上,也就是傳說中的「跑步膝」。它到底是什麼東西?該怎麼預防? 髕股關節症候群——這個聽起來不明覺厲的名詞,其實就是「跑步膝」的學名,屬於過度使用症候群。拋開複雜的學術解釋,我們不妨直接來了解一下它的典型症狀都有哪些。
  • 常吃的海鮮被查出毒素超標!可引發食物中毒,如何預防有妙招
    常吃的海鮮被查出毒素超標!可引發食物中毒,如何預防有妙招 2020-07-11 0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避免久站久坐 預防下肢靜脈曲張
    近幾年,王先生下肢靜脈曲張的範圍越來越大,久坐久站後腿沉、腿脹嚴重,小腿皮膚出現浮腫、色素沉著,夜間時有瘙癢。之後,他趕到河北省中醫院就診。馬雲龍為王先生進行了彩超檢查,對下肢靜脈病情進行細緻評估,制定了射頻消融微創治療手術方案。術後,王先生走路時下肢輕快,沉脹完全消失。
  • 「熊貓臉」徵
    「熊貓臉」徵是指除紅核外的中腦頂蓋高信號構成「眼睛」,側面的黑質網狀部的正常信號構成「耳朵」,上丘低信號構成「嘴巴」,從而構成所謂的「大熊貓臉」
  • 久站和久坐,哪個會更傷身體?醫生這次終於說出了真相
    保持長時間不動:中醫認識到」久坐傷肉」,久坐不動會引起氣血不暢,長時間久坐缺少運動會使肌肉鬆弛,下肢會出現明顯浮腫,重則還會導致肌肉僵硬引發肌肉萎縮等情況。建議常坐辦公室的人,久坐1個小時就站起身活動5分鐘左右。
  • 第三大運動障礙疾病——肌張力障礙,致殘率高並可嚴重影響患者
    肌張力障礙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肌張力障礙多為散發,少數有家族史,呈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或X染色體連鎖遺傳。繼發性(症狀性)肌張力障礙則往往存在累及新紋狀體、舊紋狀體、丘腦、藍斑、腦幹網狀結構等處的病變,均可引發肌張力障礙的症狀出現,如肝豆狀核變性、核黃疸、神經節苷脂沉積症、蒼白球黑質色素變性、進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痺、雙側基底節鈣化、甲狀旁腺功能低下、中毒、腦血管病變、腦外傷、腦炎、腦裂畸形、藥物誘發等。
  • 纖維肌痛症候群難以治癒,慢性全身性疼痛十分困擾,還需對症治療
    導語:纖維肌痛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病,全世界發病率在2.7%左右,女性患病更普遍且年齡主要分布在30歲以上,大約1/3的患者在進行日常活動方面存在困難。纖維肌痛症候群患者因為身心上的種種不適求診於不同科別,常常未能在相對的疼痛位置找出具體的器質性變化,高發的併發症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據報導,在美國出現併發症的纖維肌痛症候群患者增加了2-7倍。
  • 嘴唇乾裂是什麼原因 預防小妙招
    因為天氣的就是這麼的乾燥啊,那麼引起我們嘴唇乾裂有什麼原因呢?我們要如何預防?嘴唇乾裂吃些什麼好呢?一起來看看吧。嘴唇乾裂是什麼原因經常舔嘴唇嘴唇乾燥不舒服,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舔唇,結果卻往往越舔越幹,越幹越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甚至舔得口唇周圍皮膚粗糙變厚,甚至嘴唇腫脹,形成醫學上的「舌舔皮炎」。
  • 如何預防肌少症?肌肉流失的剋星HMB「駕到」
    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嚴重,老年人肌少症也越來越得到關注。老年肌肉減少症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見,大致從40歲起,骨骼肌就開始衰老,數量和質量平均每年降低8%左右,到了70歲以上下降速度加快,降低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影響健康。據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保健三科副主任胡松介紹,生活中,久坐不動、不當飲食都會引發肌少症。「老年人一旦發生肌少症,其基礎代謝率就會降低,很容易出現肥胖等代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