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梨狀肌症候群(pyriformis muscle syndrome)是一種坐骨神經在臀部受壓的症候群,最常見於下肢的慢性損傷。患者的疾病特徵很明顯,臨床表現也很獨特。可能會出現「切刀」或「燒傷」髖部疼痛,嚴重的疼痛可能會導致行走困難。醫生將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採取藥物,手術和其他治療方法。
01病症的病因有哪些呢?多數人可能都不知道,下面的幾點多了解
(一)總述
梨狀肌是髖關節外旋轉肌群的頂部。大約85%的坐骨神經穿過梨狀肌的下邊緣以離開骨盆。各種因素(例如創傷和藥物注射)可能導致坐骨神經在臀部受壓並引起不適。
(二)基本原因
1、創傷:臀部出血,粘連和疤痕形成;上髖臼後部骨折移位和過多的愈傷組織可導致坐骨神經在梨狀肌被壓縮。
2、藥物注射:有時,向臀部注射藥物可能會導致梨狀肌變性,纖維攣縮,然後壓迫坐骨神經。
3、慢性勞損
由於坐骨神經離開骨盆時路徑的變化,少數患者會通過梨狀肌。當髖關節向外旋轉時,肌肉的強力收縮會在坐骨神經上造成過大壓力,從而導致對坐骨神經的慢性損傷。
(三)風險因素
研究數據表明,骨盆肌肉可能是由婦科相關疾病引起的。泌尿系統和子宮附件等婦科炎症反應可影響梨狀肌,間接刺激坐骨神經並具有相應的臨床表現。
02患病之後,我們的身體經常出現哪些變化呢?這幾點也許很難避免
(一)概述
梨狀肌症候群患者主要表現為坐骨神經痛,嚴重的臀部疼痛可向下輻射,嚴重時可導致行動不便。此外,在坐骨神經支配的區域內也會出現皮膚感覺。
(二)典型症狀
1、疼痛:疼痛從臀部通過大腿後部輻射到小腿和腳。疼痛很嚴重,表現出「刀割痛」或「灼傷痛」。一些患者可能會陰抽動痛。
2、限制活動:患者行走困難,常有跛行,關節屈伸受限。
3、感覺障礙
由於坐骨神經在梨狀肌處受到壓縮,因此其神經支配的區域(如腿的外側)在觸摸時可能會感到皮膚麻木或感覺模糊。當神經損傷嚴重時,神經支配區域可能會發生感覺喪失。
(三)併發症
1、有些患者的臀部和小腿肌肉可能會萎縮。
2、坐骨神經受壓可能影響其神經支配區域的肌肉功能,患者可能會感到腳後背無力。
03患病之後,做好及時的檢查很重要,及時地確定自己的病情
(一)預期檢查
對於因不適(例如臀部的放射性疼痛和行動不便)而去看醫生的患者,醫生將首先進行常規體格檢查,並建議患者進行成像檢查(例如MRI)以進一步評估實際狀況。
(二)身體檢查
1、醫生要求患者在伸展髖部和膝蓋時進行髖關節的外旋,同時要與患者的腳相對。患者臀部和坐骨神經的疼痛或加重可以幫助診斷疾病。
2、醫生被動地旋轉,屈曲和內收患者的髖關節,引起疼痛或疼痛加重,這也有助於診斷該疾病。
3、醫生按壓梨狀肌,骶髂關節和坐骨結節,患者可能有壓痛。有時在受影響的臀部上可以感覺到臍帶或香腸。
4、有些患者在拉動患肢時可以緩解疼痛。醫生允許患者仰臥放鬆,有時患腳可能會向外旋轉。
(三)影像學考試
1、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作診斷疾病的主要依據。 MRI診斷軟組織病變的能力明顯優於其他成像方法。
2、超聲波
超聲可以在實時成像中動態觀察梨狀肌。超聲可以準確顯示梨狀肌的形態和結構,內部回聲和周圍組織。它可以為確定梨狀肌綜合症的病因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四)其他檢查
1、「4」字試驗
也稱為「盤腿測試」,「髖關節外展和外旋測試」。患者仰臥,一隻腿伸直,另一隻腿彎曲到臀部和膝蓋,將外踝放在直腿的膝蓋上,即兩條腿成「4」字形。醫生用一隻手將健側髂前上棘固定在對側,然後用一隻手按壓彎曲的膝關節使其靠近床表面。正常人的膝蓋很容易觸摸床表面,梨狀肌症候群患者可誘發坐骨神經痛。
2、肌電圖
肌電圖可以反映肌肉收縮和神經傳導信號的變化,幫助醫生判斷神經本身是否正常運作。坐骨神經受壓會造成損害,並且當功能異常時,肌電圖會出現異常變化。
(五)診斷原理
醫生會仔細詢問患者的病史,並可以根據臨床表現(例如臀部的放射痛)並結合體檢和輔助檢查結果(例如MRI和肌電圖)進行診斷。在診斷過程中,醫生將注意識別是否存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等疾病。
(六)鑑別診斷
1、腰椎間盤突出症
梨狀肌症候群很容易與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坐骨神經痛相混淆,但後者通常具有腰痛和腰椎代償性脊柱側彎,腹部壓迫可加重或誘發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損傷的程度與椎間盤突出有關。直腿抬高測試和加固測試為陽性,而「4」測試則為陰性。
2、神經鞘瘤:坐骨神經鞘瘤相對少見。症狀逐漸惡化,與活動或休息無關。病理檢查可以幫助識別。
04患病後的治療,一定要及時,這樣才能夠避免病症的惡化
(一)治療原則
臨床上,對於梨狀肌綜合症患者,非手術治療通常是主要的治療方法,醫生會給患者減輕疼痛,神經營養等藥物。對於保守治療失敗的患者,可以使用手術。
(二)一般治療:在發作期間,患者應避免長時間坐著並保持局部溫暖。
(三)醫學治療
1、止痛藥:對於明顯疼痛的患者,醫生將給予他們的布洛芬和其他藥物以減輕疼痛和減輕受傷部位的炎症。
2、營養神經藥物:醫生給病人服用甲鈷胺,維生素B6等藥物,以達到滋養神經,促進神經修復的目的。
3、肌肉鬆弛劑:諸如鹽酸哌替松的藥物可以緩解肌肉痙攣,減輕疼痛和不適。
4、其他:醫生用拇指沿著梨狀肌的方向施加壓力,以找到疼痛的最重要部分。消毒後,局部使用利多卡因+潑尼松龍注射以減輕疼痛。
(四)手術治療
對於接受過保守治療且症狀沒有明顯改善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通過外科手術切除梨狀肌尖端的肌腱組織,以達到釋放的目的。在外科手術探查過程中,如果有疤痕,肌肉粘連等,可以同時進行治療。
結語:梨狀肌症候群發病在臀部,有劇烈疼痛感,有症狀早就醫,避免惡化。我們平時坐著的時候,如果感覺自己的臀部非常的疼痛,甚至在站立的時候都有疼痛感,那就要及時地檢查一下,可能是我們的身體出問題了,尤其是患上了今天講到的這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