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松霖科技(股票代碼:603992)總投資高達20億的漳州松霖智能家居園工程三期舉行開工儀式,董事長周華松與漳州市領導邵玉龍、劉遠、張琳光、張慧德,長泰縣領導蔡綠璇、葉亞強、曾劍平共同參與活動。據介紹,三期將全面採用全自動化製造流程,配備自動優化系統、自我維護系統和實時監控系統。
「關燈工廠」空降福建漳州,松霖又成家居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廠房漆黑,機器卻有條不紊地運行。這種聽起來難以想像的事情,即將在松霖新工廠上演。
漳州松霖智能家居園三期建成後,將建成全自動車間,打造家居界首家5G+「關燈工廠」。工廠內以熄燈作業為特徵,生產線上用機器人取代工人,通過5G網絡傳輸數據,以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實現對工廠的動態管理,據悉,全面投產後,衛浴、家具、智能家居等品類預計產值可達20億以上。
「關燈工廠」看似是個無人工廠,更是個無憂工廠。實際是將以勞動力投入為主的傳統生產升級為以科技投入為主,讓生產品質從依賴工人熟練度轉變為數據標準管控。在5G+智能的支持下,預計生產效率可大幅度提高,同時有效降低質量缺陷率,達到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的效果。
當前常見的「關燈工廠」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點狀」,用機器人替代工人,第二階段是「線狀」,實現整條生產線自動化,第三階段是「面狀」,整個工廠自動化,在生產、物件、檢測等全程無人化或少人化。而漳州松霖智能家居園三期將跨越過前兩個階段,直接「空降」更為先進的第三階段全自動化,機器與機器之間、機器與人之間及人與人之間的互聯互通,在5G的加持下,生產過程的數據精準高效傳送到後臺,實現準確決策、高效生產。
整個園區不僅包含全自動化產線的「關燈工廠」,並有設計製造研發,專注於智能設備研發和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還有一系列實驗室,專於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及突破性產品研發。據預測,若漳州松霖智能家居園整體實現「關燈工廠」生產模式,年產能將有望成倍增長。
「不碰面生產」的黑科技, 未來工廠大趨勢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勞動力密集型的製造企業遭遇到生產難題,工廠停工、工人隔離、生產線閒置……不少傳統製造業遭受衝擊。
「關燈工廠」無需人工操作或僅需極少人就可運轉的特點正顯現出獨特優勢。比如寶鋼股份的上海寶山基地的「關燈工廠」每條生產線只需2-3名工人流動照看,整個車間還不到10人。小米的「關燈工廠」大部分採用自動化,一個工廠只有100多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工程師,年產能卻達1000萬臺手機。
5G和智能製造帶來的生產線人數減少、自動化生產、產出效率高的特點,不僅提升生產效率,更在特殊時期,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穩健生產的有效平衡。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的趨勢中,把握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就是把握住了企業發展的命脈。「關燈工廠」作為新型智能工廠的代表之一,不畏懼外界因素影響的可靠生產力,更是未來的大趨勢。
「關燈工廠」或將實現終極成本,家裝新物種「松霖·家」借力F2C模式加速騰飛
當前,大多傳統家居品牌都選擇通過經銷商模式觸達消費者,資料顯示,截止2019年年底,金牌廚櫃旗下共有2144家專賣店,其中直營店營收約佔總營收的15%;索菲亞櫃類專賣店達2501家,經銷商渠道的銷售佔比83.86%,直營專賣店渠道銷售僅佔比3.44%;尚品宅配加盟店總數已達2327家,其中自營城市加盟店數量177家;歐派家居經銷門店超7,000家,其中公司直營店33家,營收約佔總營收的3.19%。從價值鏈條上看,定製家居生產成本大多佔比30%~40%,終端加價率普遍在2倍及2倍以上。這種傳統粗放式的經銷商模式讓企業迅速擴大市場份額,但對消費者而言,也意味著層層加價導致終端價格抬高。
而松霖科技旗下的家裝「新物種」品牌――「松霖·家」選擇去經銷商等中間渠道化,消滅「中間商差價」,以自建或參股形式大力發展自有家裝供應鏈體系,旨在通過F2C模式為用戶提供超高性價比的產品。2020年5月全球第一家「松霖·家」直營大店在福建廈門開業,開業當月即接待上千戶家庭體驗,引發家居界熱議,F2C模式取得初步成果。
本次開工的「關燈工廠」可視作 「松霖·家」F2C模式持續深化的重大實踐。已經擁有九大自有生產基地的「松霖·家」憑藉「關燈工廠」全新生產線的實踐與複製,將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壓縮生產成本。對選擇「松霖·家」的消費者而言,在減少了高達50%的中間商差價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得到智能製造帶來的成本紅利,享受真實的終極「性價比」。
「關燈工廠」將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與製造業深度融合,一旦構築起技術壁壘並形成成熟模式,不僅比普通工廠在提質、降本、增效方面得到大大提升,更將有機會在家居賽道上得到搶先發展的機遇。漳州松霖智能家居園的「關燈工廠」是松霖在新型工廠探索中的「試驗田」,當模式成熟之時,有望迅速在其他九大生產基地中複製推廣,進行改造升級,實現製造模式的根本性轉變。可以預見,這將會是擊穿家裝行業的一顆「飛彈」,成為家居行業獨樹一幟的存在。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