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船灣奇特地貌 令香港躋身世界級地質公園城市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大概一億四千萬年前,香港東南部曾出現巨大火山爆發。

  大量帶酸性的溶巖,伴隨著熾熱的火山灰,從地底噴出地面,遮天蔽日,覆蓋在香港1000多平方公裡陸地面積上,堆積厚度超過1.3公裡。

  當大面積的火山溶巖慢慢冷卻,並經千萬年的風吹雨打、海侵浪蝕,最終形成了香港果洲群島、糧船灣和西貢一帶的奇特地質面貌,如傾斜的六角柱、彎曲的石牆等等,令香港得以躋身世界級地質公園城市行列,六角形石柱也因之被選為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的圖案標誌,糧船灣景區更是被遊人評選為「香港十景」之首。

  火山發現者、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地質師鄧麗君告訴記者,整個華南東部及香港在一億多年前屬於火山帶。土木工程拓展署在糧船灣進行了多年的地質調查,在2012年確認糧船灣伸延至果洲群島處曾經有一座超級火山,於是將其命名為「糧船灣超級火山」。

  果洲島六角柱之謎

  深秋,記者來到香港西貢碼頭。

  沿碼頭長長的堤壩上,一個個遊艇攤檔前,都張貼著「億萬年火山」或「果洲六角柱」等照片,並以此作招徠。「生記船河」的老闆告訴記者,平時專程到果洲島看六角柱的遊客並不多,因為比較遠。要去,只能租快艇,來回數小時最便宜1800港元。

  記者與朋友合租一快艇起航,約40分鐘後,遠遠便看見北果洲上著名、奇特的六角柱狀火山巖。

  火山巖在這裡呈現一排排豎立著的巨大六角形石柱,長短不一、從1至數米間起伏,每根大柱彷佛經鬼斧神工雕琢,渾然天成,宏偉壯觀。島東面一個叫圓石排的小島,更叫人看得嘖嘖稱奇,無數石柱環繞島的中心一級一級向上排列,形成一座天然的迴旋石梯,蔚為奇觀。

  北果洲是果洲群島主島之一,也是唯一建有碼頭,供人上下的島嶼。因其形狀有如花瓶,故古稱「銀瓶果」和「銀瓶洲」。

  記者從小碼頭登上這個無人荒島,沿石路拾級而上,在銀瓶頭山麓,是一座名為200號的白色燈塔,此燈塔照耀西貢東沿海,故有「東海名珠」之稱。繼續前行,便是銀瓶頸,站在巖石上,看著海水湧進狹長的巨隙,瞬間化作萬道銀光,令人膽顫心驚;而呈現在眼前的,還有被世人驚嘆地冠於各種怪誕名字的石頭與景象:大炮石、月球石、魔鬼崖、棺材石、大白鯊、石頭開花等等。從這些名字,不難想像那些巖石地貌之奇異或恐怖。據悉,由於海岸巖石久經風化侵蝕,曾有旅人踏入六角玄武巖,巖石鬆脫,連人帶石墜谷身亡。

  北果洲山多平地少,島岸四周儘是懸崖。狹長的小島從北往南,僅1公裡,不用半小時就可遊完,但這些奇特的六角形巖柱,是否真是「億萬年前」火山爆發留下的?

  火山爆發就像大鍋煮粥

  在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大樓,火山發現者、土木工程拓展署地質師鄧麗君小姐告訴記者很多有關那場火山,以及六角形巖柱形成等一些鮮為人知的事。

  鄧麗君首先用一個注滿熱粥的大鍋作比喻,給記者講解了火山形成的經過。

  鄧麗君說,大鍋就像破火山口式的火山系統,大鍋的蓋子類似於地殼覆蓋,鍋底下的火猶如地球深處的熱源,鍋裡的粥相當於巖漿,熱粥中氣泡好比是巖漿氣泡。

  熱源主要由地球板塊運動所產生,並且在持續加熱。當粥沸騰時,熱粥中的氣泡(即巖漿氣泡)就開始向蓋子(地殼)口外冒,蓋子開始出現裂縫,鍋裡噴出物質(即火山灰),已破碎的蓋子失去了支持,沉落大鍋裡,而噴溢出來的物質回落到崩塌的蓋子之上。

  火山灰在塌陷的破火山口內慢慢冷卻和凝固,最終形成傾斜的巖柱,即現在西貢看到的景觀;而大鍋中剩餘的粥(即巖漿)也開始降溫,慢慢地形成了花崗巖,主要分布在港島北部和九龍。

  六角形最能釋放拉伸力

  糧船灣一帶奇特巖石的形成,長期以來一直有爭論。鄧麗君告訴記者,他們也是在今年才最終確認這裡曾出現超級火山爆發,並於8月30日正式對外公布這一發現。

  鄧麗君說,這項發現其實是詳細地質調查工作的「副產品」,大概在2008至2009年間,她和同事對香港的地質進行調查工作,包括巖石放射性測齡、巖石化學分析等工作,居然發現香港東部的巖石和九龍東的花崗巖,屬於同一個時代、同一源頭,於是推斷香港在1億多年前曾經出現超級火山爆發,她估計這座超級火山的上部分為火山巖,由糧船灣伸展至果洲群島,覆蓋西貢東部的大片地方,即是位於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西貢園區內,這些巖石曾經是熾熱的火山灰,填充在巨型的火山盆地(稱為糧船灣破火山口);火山的較深層部分從淺至深由西貢向九龍與香港島延伸,並呈現一個錯綜複雜的巖漿噴發和侵入通道。

  鄧麗君說,在香港島北部和九龍出現的花崗巖,應該是火山系統下面殘餘的巖漿結晶而成,而糧船灣景區的六角形巖柱,則是火山口噴出的火山灰冷卻後形成的。

  那麼,記者在果洲島等地看到的巨大六角形石柱,形狀為什麼會如此獨特?鄧麗君告訴記者,巖柱的形成,需要具備質地均勻的火山灰、厚厚的火山灰層、局限在破火山口盤地內、冷卻速度緩慢等條件。當火山灰厚層在破火山口盆地慢慢冷卻和收縮時,引起的拉伸力使火山灰層裂開,裂縫從較冷的表面向火山灰內部較熱的中心拓展,而六角形的形態是釋放這種拉伸力最有效的安排,因而就在破火山口盆地內形成了這種六角形巖柱的獨特景觀。

  據介紹,在糧船灣、果洲群島和許多糧船灣海周圍的島嶼,六角柱狀火山巖隨處可見,這些巖柱的直徑約有1至2米,而高度甚至可達30米。大多數六角石柱皆略有傾斜,但仔細觀察會發現,石柱某些地點形成一種淺S形的曲線。這是由於在漫長的冷卻過程中,火山盤地局部塌陷,火山灰在沉積時緩慢地蠕動,導致石柱塑性的變形。

  或有助揭開恐龍滅絕之謎

  鄧麗君說,糧船灣超級火山的山體向東傾斜約30度,原本的直徑約18公裡,經過地質年代的洗禮,大部分火山巖已被風化和侵蝕,只剩下殘餘部分。糧船灣破火山口爆發噴出的火山灰估計超過1.3萬億立方米,相當於在香港1000多平方公裡陸地面積上覆蓋1.3公裡厚的火山灰。

  鄧麗君說,這次研究,是在中國華南東部首次發現古代超級火山,華南東部沿岸地區,可能還有眾多相類似但尚未被發現的超級火山。它們在一億八千萬至八千萬年前曾一度活躍,而香港糧船灣破火山口只是其中之一。按照地質學年代來說,超級火山只會偶然爆發。這種規模的火山爆發自人類有記錄的歷史以來從未發生過。超級火山噴發後形成破火山口,破火山口的形成是當火山爆發時,數以百立方千米的高矽質巖漿自地殼淺層的巖漿庫湧出,與此同時造成以公裡計的地殼下陷,而普通火山口多為火山尖口向外拱出。在香港發現古代超級火山,可能推動對同類地貌的探索。

  鄧麗君說,這座超級火山最後一次爆發,是在一億四千萬年前,自那時起已成為死火山。而糧船灣超級火山爆發時,橫跨侏羅紀和白堊紀兩個地質時期的邊界。他們推測,大量超級火山在中國華南東部沿岸地區大規模噴發,影響了全球的環境,並可能引致海洋四足生物和陸上恐龍,在侏羅紀末期大規模滅絕,但超級火山是否是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還需要時間考證。

  2011年底,他們將有關的科研檔案發往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編制的《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當我們得知該刊物接受刊登有關論文時,特別開心,說明我們的學術成果得到了肯定。」鄧麗君對記者說,論文最後在2012年1月正式刊發。(劉秋偉)

相關焦點

  • 香港地質公園十景初定 擁世界級六角石柱群(圖)
    香港地質公園十景初定 擁世界級六角石柱群(圖) 2008年11月24日 14: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片來源:明報)   中新網11月24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特區政府初步敲定香港地質公園選址為新界東及東北部共10個地點,劃分兩大區,共4000公頃。詳細審視各地點的地貌及交通因素後,決定由滘西洲南部及吊鐘洲取代原先選取的牛尾洲,作為其中一個景區。
  • 地貌奇特 港超級火山或有助揭開恐龍滅絕之謎(圖)
    當大面積的火山溶巖慢慢冷卻,並經千萬年的風吹雨打、海侵浪蝕,最終形成了香港果洲群島、糧船灣和西貢一帶的奇特地質面貌,如傾斜的六角柱、彎曲的石牆等等,令香港得以躋身世界級地質公園城市行列,六角形石柱也因之被選為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的圖案標誌,糧船灣景區更是被遊人評選為「香港十景」之首。
  • 國慶香港行之「探秘超級火山與獨木舟體驗」
    (橫跨侏羅紀和白堊紀兩個地質時期的邊界),由香港西貢區糧船灣延伸至果洲群島一帶,直徑長達18公裡(威力是冰島火山3000倍)。當大面積的火山溶巖慢慢冷卻,並經千萬年的風吹雨打、海侵浪蝕,最終形成了香港果洲群島、糧船灣和西貢一帶的奇特地質面貌,如傾斜的六角柱、彎曲的石牆等等,令香港得以躋身世界級地質公園城市行列,六角形石柱也因之被選為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的圖案標誌,糧船灣景區更是被遊人評選為「香港十景」之首。於2012年確認糧船灣伸延至果洲群島處曾經有一座超級火山,於是將其命名為「糧船灣超級火山」。
  • 香港竟是「住在」火山上,火山噴發物達1.3萬億立方米
    但我們沒有受到影響不代表不存在超級火山,直到2012年,來自香港本地的地質學家在一次偶然的調查中就發現香港竟是「住在」一座火山上,該火山就是糧船灣火山(High Island Supervolcano)。
  • 香港糧船灣破邊洲
    糧船灣原是近岸一大島嶼,在清代中葉則稱作龍舡灣。為建造萬宜水庫,政府築起兩道堤壩將西貢半島與當時的糧船灣洲相連接,後該島改稱糧船灣。糧船灣原有四條村落,分別為糧船灣白臘村、東丫(和沙橋頭)、北丫、及大蛇灣村。
  • 香港超級火山
    地質史上,深圳曾發生過大規模火山活動,形成了一些典型火山巖剖面。深圳火山地貌主要分布在大鵬地質公園、梧桐山等。而相鄰的香港,於2012年首次發現一座曾在1.4億年前爆發的超級死火山,它直徑約為20公裡,其獨特地貌演變將幫助科學家了解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移動過程。
  • 探秘香港超級火山 威力是冰島火山3千倍
    但是你知道嗎,在一些我們熟知的,看起來太平無事的城市,在它們的下面,就隱藏著一座座超級火山。比如深圳,比如香港。相關閱讀:日本火山猛烈噴發:場面堪比核彈爆炸地質史上,深圳曾發生過大規模火山活動,形成了一些典型火山巖剖面。深圳火山地貌主要分布在大鵬地質公園、梧桐山等。
  • 耀州照金丹霞地質公園躋身第六批國家地質公園
    西部網訊(陝廣新聞FM101.8 記者 杜鵬 通訊員 白益軍 朱雲)陝西耀州照金丹霞地質公園,日前躋身第六批國家地質公園。由此成為我省唯一國家級丹霞地質公園。丹霞地貌是一種奇特地貌景觀,它是紅色砂礫巖經過漫長的風化和流水侵蝕,最終所形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奇巖怪石。因在中國廣東省仁化縣丹霞山有典型發育而得名。我國現有600多處丹霞地貌。
  • 地獄之門 - 香港糧船灣、破邊洲、超級火山 一日行山
    糧船灣原是近岸一大島嶼,在清代中葉則稱作龍舡灣。為建造萬宜水庫,政府築起兩道堤壩將西貢半島與當時的糧船灣洲相連接,後該島改稱糧船灣。
  • 香港首度發現古代超級火山
    ,其獨特地貌演變,有助科學家研究地質的移動過程。  據估計,這座超級火山與近代的破火山口,如菲律賓塔阿爾(Taal)火山和印尼的塔博羅(Tambora)火山、喀拉喀託(Krakatau)火山,屬同一類別,但香港發現的火山口規模更大。這也是首個在香港以至中國東南部發現的古代超級火山。  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30日特別安排專家帶領傳媒前往火山口作實地考察。
  • 海口打造一流世界級石山火山群地質公園
    本報4月18日訊(記者臧會彬)日前,海口市人民政府官網公示了《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規劃(2019-2030)》,該規劃已通過專家審查,正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    海口石山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總面積107.8平方公裡,近期規劃建設項目46個,投資估算金額約4.17億元。
  • 發現香港超級火山的親歷者講述發現之旅
    糧船灣破火山口爆發噴出的火山灰估計超過一萬三千億立方米,相當於在整個香港1000多平方公裡陸地面積上覆蓋1.3公裡厚的火山灰。  超級火山爆發後,香港萬宜水庫和果洲群島形成了奇特的六角形巖柱,目前已成為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裡的一道獨特景觀。同時,火山的發現對於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巖土工程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或許還將揭開恐龍滅絕之謎。
  • 發現香港超級火山的親歷者鄧麗君講述發現之旅
    糧船灣破火山口爆發噴出的火山灰估計超過一萬三千億立方米,相當於在整個香港1000多平方公裡陸地面積上覆蓋1.3公裡厚的火山灰。超級火山爆發後,香港萬宜水庫和果洲群島形成了奇特的六角形巖柱,目前已成為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裡的一道獨特景觀。同時,火山的發現對於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巖土工程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或許還將揭開恐龍滅絕之謎。
  •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依託四大優勢 申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
    經原國土資源部組織的專家評價,公園內主要地質遺蹟有75處,其中世界級地質遺蹟點1 處:彩色丘陵(七彩屏);國家級地質遺蹟點5 處:彩色丘陵(流雲帶),白色拱形巖丘(大扇貝)、砂巖窗欞宮殿構造(高車王宮)、城堡(盧浮魅影)、石柱(陰陽柱);省級及以下地質遺蹟點69處。  ―――地質遺蹟景觀價值優勢。
  • 又一地質公園朝「世界級」邁進
    省政府近日批覆,同意推薦興義國家地質公園申報第十批世界地質公園。厲害了我的貴州,又朝「世界級」邁進!  那麼興義國家地質公園在哪裡?什麼樣?為啥能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帶你了解一下——  首先,景區夠大、夠多。
  • 五年一躍世界級!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揭碑
    五年一躍世界級!>作為繼敦煌世界地質公園之後的甘肅省第二家世界地質公園,9月25日,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揭碑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張掖分院揭牌儀式在甘肅省張掖市舉行。
  • 大自然奇特景觀--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組圖]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地貌景觀一角。中國網圖片庫 李曉峰攝影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省萬裡鄉,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
  • 浙江同意建立溫州洞頭海島省級地質公園,海蝕地貌景觀突出
    近日,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同意:建立溫州市洞頭區洞頭海島省級地質公園。公園將在2020年12月底前揭碑開園,正式成為「省級地質公園」。洞頭海島省級地質公園位於浙江省沿海島嶼群的南部,溫州灣東部海域,隸屬溫州市洞頭區。
  •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中國8大地貌,令人驚嘆的世界級美景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領略中國8大地貌,見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欣賞那些令人驚嘆的世界級美景吧。中國最美火山地貌——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群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地處小興安嶺山地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總面積為1060平方公裡,園區主要地質遺蹟有:14座孤峰狀火山、11座盾形火山和8座巖渣錐火山,以及800多平方公裡的熔巖臺地。
  • 香港的塔斯曼尼亞—果洲群島!
    具體位置,就是香港的西貢,所以,這就是世界地質公園的由來。火山的噴發,讓香港擁有許多美麗的小島。今天說的,就是地質公園的一個神秘群島,叫做果洲群島,這裡有著「巨人之路」,「塔斯曼尼亞」,「海上桂林」等各種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