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香港超級火山的親歷者鄧麗君講述發現之旅

2021-01-15 中國網

超級火山的發現者地質師鄧麗君。

8月30日,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公布,在香港東南部發現一座古代「超級火山」,這是首次在中國華南東部發現這類火山。它最後一次爆發是在一億四千萬年前,自此成為死火山。

這座古代超級火山被命名為「糧船灣超級火山」,山體向東傾斜約30度,火山原本的直徑約18公裡。糧船灣破火山口爆發噴出的火山灰估計超過一萬三千億立方米,相當於在整個香港1000多平方公裡陸地面積上覆蓋1.3公裡厚的火山灰。

超級火山爆發後,香港萬宜水庫和果洲群島形成了奇特的六角形巖柱,目前已成為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裡的一道獨特景觀。同時,火山的發現對於研究全球氣候變化、巖土工程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或許還將揭開恐龍滅絕之謎。

9月18日,在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大樓,超級火山的發現者地質師鄧麗君、工程地質師吳國材向本報記者講述了糧船灣超級火山的發現之旅。

測巖齡發現超級火山

作為地質師,鄧麗君長期在香港野外進行地質勘察,對於九龍東的花崗巖再熟悉不過,而位於糧船灣景區、曾多次被遊人評選為「香港十景」之首的六角形火山巖柱,她更是了如指掌。但長時期以來,鄧麗君並沒有發現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

一次偶然的機會,同樣是在野外地質勘察時,她觀察到沙田一帶類似巖漿向上噴發的通道,再結合東面向東傾斜的火山巖和九龍東花崗巖,鄧麗君估計火山巖和花崗巖應該是火山系統下面殘餘的巖漿部分,而糧船灣景區的六角形巖柱應該是火山口噴出的火山灰冷卻後形成的,「這不正是向東傾斜的整個火山系統嗎?」鄧麗君頓時將分散在東西南北相關的巖石系統聯繫起來,拼成火山系統完整圖。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鄧麗君在很長時間內,進行地質調查和填圖的工作,包括巖石測齡、巖石化學分析,最後發現東部的火山巖和九龍東的花崗巖,屬於同一個時代、同一源頭,從而最終確定此前的猜想是正確的。

吳國材介紹,分散的火山系統構成部分的巖石資料,早已在地質調查中存在,但之前並沒系統地聯繫起來,發現了火山系統後,通過分析巖石標本中放射性礦物元素,從而最終確認,火山最後一次爆發於一億四千萬年前,噴發量超過一萬三千億立方米,才得知屬於古代超級火山(爆發出超過約1萬億立方米火山灰的火山)。噴發的火山灰覆蓋在香港1000多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上,厚度超過1.3公裡。

鄧麗君表示,這座古代超級火山稱為糧船灣超級火山,火山原本的直徑約18公裡。而這次最大的發現,是找到火山噴發的源頭,即現時九龍半島和港島北部的大片花崗巖。鄧麗君還表示,目前全球已知有五十餘座超級火山,但極少能完整發現表面的火山巖和底部的巖漿源頭,糧船灣超級火山屬於極少數例外。

超級火山的成分多為矽,火山噴發比普通火山猛烈,同時又因其巨大的噴發量而有別於其他普通火山。更為獨特的是,超級火山噴發後形成破火山口,破火山口的形成是當火山爆發時,數以百立方千米的高矽質巖漿自地殼淺層的巖漿庫湧出,與此同時造成以公裡計的地殼下陷而呈現出盆地地形。而普通火山口多為火山尖口向外拱出。

破火山口和六角形巖柱

那麼破火山口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鄧麗君用注滿粥的大鍋作為比喻。她介紹道,這口大鍋就如破火山口式的火山系統,而大鍋的蓋子相當於地殼覆蓋,鍋裡的粥就如巖漿,而煮粥的火就如地球深處的熱源,熱源主要由地球板塊運動所產生,並且在持續加熱。當粥沸騰時,相當於熱粥中氣泡的巖漿氣泡就開始向蓋子口外冒。

熱源還在持續加熱,蓋子開始出現裂縫,鍋裡的物質就開始向外噴,即成為火山灰。不斷加熱過程中,破碎的蓋子失去了支持,並沉落大鍋裡,而噴溢出來的物質(即火山灰)回落到崩塌的蓋子上。

當失去熱力後,火山灰在塌陷的破火山口內慢慢冷卻和凝固而形成傾斜的巖柱,而大鍋中剩餘的粥(即巖漿)也開始降溫,慢慢地形成了花崗巖。

此後,經過不斷的風化和侵蝕,火山口成為一個平面,而地殼下陷後逐漸成為一個盆地,至此,破火山口景觀形成。

除了獨特的破火山口,六角形巖柱同樣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鄧麗君表示,巖柱的形成需要具備質地均勻的火山灰、冷卻速度緩慢等條件。當火山灰厚層於破火山口盆地慢慢冷卻和收縮時,引起的拉伸力使火山灰層裂開,裂縫從較冷的表面向火山灰內部較熱的中心拓展,而六角形的形態是釋放這種拉伸力最有效的安排,因而就在破火山口盆地內形成了這種六角形巖柱的獨特景觀。這些巖柱的直徑約有1~2米,而高度甚至可達30米。

是否致恐龍滅絕待考證

鄧麗君介紹,這次研究是在華南東部首次發現古代超級火山。華南東部沿岸地區(即香港至廈門至寧波一帶沿海地區),可能還有眾多相類似但尚未被發現的超級火山,它們在一億八千萬至八千萬年前曾一度活躍,而香港糧船灣破火山口只是其中之一。香港發現古代超級火山,或許可推動對同類地貌的探索。

鄧麗君還介紹說,糧船灣超級火山的爆發,恰巧與華南東部的大型造山期終結時段吻合,這個造山期被稱為「早期燕山運動」。

據了解,燕山期對於中國的東部地質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在此期間,由於鄂霍次克板塊和伊邪那岐板塊先後與歐亞板塊東北部碰撞,不僅造成了包括中國東部在內的大面積地區的褶皺隆起,形成李四光命名的「新華夏構造體系」,而且使歐亞板塊逆時針旋轉了30度,使這一板塊逐漸接近現在的取向。

吳國材解釋說,對糧船灣超級火山的研究,可增加對這一時期造山運動的了解,揭開這一時段華南地區地質形成的原因。

此外,鄧麗君還強調,在約一億四千萬年前,巖漿活動的最後一次活躍時期中,糧船灣超級火山爆發,這一時段橫跨侏羅紀和白堊紀兩個地質時期的邊界,「我們推測,大量超級火山在華南東部沿岸地區大規模噴發,影響了全球的環境,並可能引致海洋四足生物和陸上恐龍在侏羅紀末期大規模滅絕。」但同時,她也補充道,超級火山是否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還需要時間考證。

具備申遺價值

每次火山爆發都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同樣,超級火山的發現,也有益於了解全球環境的變化。鄧麗君介紹說,1991年,菲律賓群島皮亞圖博火山噴發,造成全球氣溫下降了1~2℃,噴發量不到糧船灣超級火山的1/10。而糧船灣超級火山在東南沿海多次爆發,對全球環境有多大影響,這些都有待考究。

這次發現超級火山也產生了相應的效益。鄧麗君介紹,在破火山盆地發現一些相關的變質巖,與其他巖石不同,巖石變質後硬度弱化,會改變工程的穩定性,同時與破火山口系統相關的變質作用也會改變巖石的工程特性。這對斜坡穩定性和地下空間安全措施的設計會有所影響,例如隧道、豎井、巖洞。通過此項發現,可以及時對相關工程進行及時維護與檢修,對減少工程事故有積極作用。

「從地質的角度來看,糧船灣超級火山應該具備了申請世界遺產的價值」,吳國材肯定了超級火山的重要價值,但他也強調,世界遺產還注重生物多樣性、管理水平、科研能力以及教育等多方面,需要考慮的方面非常多。此外,鄧麗君還補充道,申遺應該是整個超級火山系統,但很多地方已發展,不可能把已發展為城區的九龍、香港島也劃入保護區範圍,「操作有難度」。文/圖 廣州日報特派香港記者 李華 通訊員 彭文昌

相關焦點

  • 發現香港超級火山的親歷者講述發現之旅
    8月30日,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公布,在香港東南部發現一座古代「超級火山」,這是首次在中國華南東部發現這類火山。它最後一次爆發是在一億四千萬年前,自此成為死火山。  這座古代超級火山被命名為「糧船灣超級火山」,山體向東傾斜約30度,火山原本的直徑約18公裡。
  • 香港首度發現古代超級火山
    據估計,這座超級火山與近代的破火山口,如菲律賓塔阿爾(Taal)火山和印尼的塔博羅(Tambora)火山、喀拉喀託(Krakatau)火山,屬同一類別,但香港發現的火山口規模更大。這也是首個在香港以至中國東南部發現的古代超級火山。  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30日特別安排專家帶領傳媒前往火山口作實地考察。
  • 香港東南部發現遠古「超級火山」 約1.4億年前爆發
    人民網8月3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消息,原來香港遠古時代位處火山帶,在東南部有一座「超級火山」。土木工程拓展署在西貢對開海域,果洲群島一帶發現一座名為「糧船灣超級火山」,是香港以至中國東南部首次發現的古代超級火山。
  • 香港公布新發現古代超級火山詳資:華南東部首現
    30日公布,在香港東南部發現一座古代「超級火山」,這是首次在華南東部發現這類火山。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師鄧麗君當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超級火山」是指爆發出超過約一萬億立方米火山灰的火山。這次發現的重點是找到了火山源頭。據介紹,這座火山稱為「糧船灣超級火山」,山體向東傾斜約30度,原直徑約18公裡。經過地質年代的洗禮,大部分火山巖已被風化和侵蝕,只剩下殘餘部分。
  • 香港超級火山
    這些火山對深圳地理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有沒有再次噴發的可能?相鄰的香港情況如何?《發現深港》將連續兩期走訪深港火山遺蹟,揭開遠古地球的神秘記憶。    南太平洋的海風迎面而來,湛藍海面如同寶石般透徹。在香港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廣闊的洋面在防浪堤前戛然而止。遊人陶醉於海天一色的壯闊景觀,殊不知腳下這片土地多年前卻是烈焰滔天的超級火山。
  • 探秘香港超級火山 威力是冰島火山3千倍
    近日,日本御嶽山火山的噴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你知道嗎,在一些我們熟知的,看起來太平無事的城市,在它們的下面,就隱藏著一座座超級火山。比如深圳,比如香港。相關閱讀:日本火山猛烈噴發:場面堪比核彈爆炸地質史上,深圳曾發生過大規模火山活動,形成了一些典型火山巖剖面。深圳火山地貌主要分布在大鵬地質公園、梧桐山等。
  • 地貌奇特 港超級火山或有助揭開恐龍滅絕之謎(圖)
    火山發現者、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地質師鄧麗君告訴記者,整個華南東部及香港在一億多年前屬於火山帶。土木工程拓展署在糧船灣進行了多年的地質調查,在2012年確認糧船灣伸延至果洲群島處曾經有一座超級火山,於是將其命名為「糧船灣超級火山」。果洲島六角柱之謎深秋,記者來到香港西貢碼頭。
  • 糧船灣奇特地貌 令香港躋身世界級地質公園城市
    火山發現者、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地質師鄧麗君告訴記者,整個華南東部及香港在一億多年前屬於火山帶。土木工程拓展署在糧船灣進行了多年的地質調查,在2012年確認糧船灣伸延至果洲群島處曾經有一座超級火山,於是將其命名為「糧船灣超級火山」。  果洲島六角柱之謎  深秋,記者來到香港西貢碼頭。
  • 香港也有超級火山
    地質史上,深圳曾發生過大規模火山活動,形成了一些典型火山巖剖面。深圳火山地貌主要分布在大鵬地質公園、梧桐山等。而相鄰的香港,於2012年首次發現一座曾在1.4億年前爆發的超級死火山,它直徑約為20公裡,其獨特地貌演變將幫助科學家了解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移動過程。深圳還有沒有火山?
  • 萬萬想不到,香港竟是一座超級火山,噴發物超1300立方公裡!
    超級火山是指噴發物超過1000立方公裡的火山,會給地球生命帶來滅絕性的災難。目前地球歷史上已知一共出現過大約60次超級火山爆發,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的黃石火山,已經大規模爆發過三次,一旦再次爆發,將對人類文明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 萬萬想不到,香港竟是一座超級火山,噴發物超1300立方公裡
    目前地球歷史上已知一共出現過大約60次超級火山爆發,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的黃石火山,已經大規模爆發過三次,一旦再次爆發,將對人類文明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然而中國確實有一座超級火山,這就是位於整個香港特別行政區下面的糧船灣超級火山,正是這座火山的噴發,形成了香港目前的地質地貌。當然你不用擔心,這座火山已經在1.4億年前噴發過了,變成了一座死火山,今後也不會再爆發了。
  • 國慶香港行之「探秘超級火山與獨木舟體驗」
    活動區簡介糧船灣超級火山爆發時,約一億四千萬年前
  • 香港竟是「住在」火山上,火山噴發物達1.3萬億立方米
    地球上存在著很多的超級火山,例如印度尼西亞的多巴超級火山、紐西蘭的陶波超級火山,還有一直都很活躍的美國黃石超級火山,它們之所以被歸類為超級火山,是因為這些火山的噴發物都超過了1000立方千米,這也是區別於普通火山的地方。一旦超級火山發生爆發,那麼無論是對環境還是人類文明都是嚴重的打擊。
  • 黃石公園超級火山下發現巨大巖漿庫
    原標題:黃石公園超級火山下發現巨大巖漿庫  新華網華盛頓4月23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下方有一座超級火山。美國猶他大學研究人員23日說,黃石公園下方除了此前已知的一個巖漿庫外,在更深處還掩藏著一個更加巨大的巖漿庫。   這項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
  • 發現華南手斧人群曾親歷大規模地質災害
    通過系統梳理發生在早中更新世之交(~80萬年)的澳亞隕石降落事件和印尼多巴火山噴發事件,研究人員探討了這兩次災害事件對廣西百色盆地先民的潛在影響並提出相關假說。發生在舊石器時代的短期地質災害事件,為研究早期人類與環境的耦合關係提供了重要信息。
  • 美國發現「超」超級火山!威力超黃石火山30倍,火山灰厚4000米
    美國著名的黃石超級火山,是目前地球上最大最危險的火山,大量的研究表明,黃石火山一旦爆發,將造成整個人類文明的巨大災難,和地球生命的空前浩劫。最關鍵的是,黃石火山是一座活火山,而且被認為可能已經超期但卻還沒有爆發,是懸在全人類頭上的一把利劍。
  • 研究人員發現了黃石超級火山最大、最具災難性的噴發
    對黃石超級火山爆發的擔憂不時出現,但一項最新發布的研究表明,該火山實際上可能正在減弱。 本月早些時候發表在《地質學》雜誌上的研究指出,在過去的900萬年裡,黃石超級火山爆發了兩次,其中一次被專家認為是最大、最具災難性的事件。與此同時,新的發現表明,火山的強度正在急劇減弱。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託馬斯·克諾特在一份聲明中說:「因此,黃石火山地區產生超級噴發事件的能力下降了三倍。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下降。」
  • 鄧麗君簡介
    正如臺灣電視公司著名主持人田文促先生所言:鄧麗君的歌老少鹹宜,從懂話的兩歲娃娃到兩百歲的老人都愛聽!鄧麗君在家中排行第四。取名「鄧麗君」乃因為鄧父的同僚提議仿效清代小說《再生緣》中元朝才女孟麗筠,而「筠」與「君」在國語字音雖不相近,但是有邊讀邊時,易誤念為君。所以取名「鄧麗君」。1963年8月,10歲的鄧麗君參加中華電臺的黃梅調歌唱比賽,憑一曲「訪英臺」奪得冠軍。
  • 她是「日本國寶級歌姬」,鄧麗君因她而紅,網友:香港樂壇半邊天
    關於中島美雪,坊間流傳過這樣一段話:三十年前的香港樂壇,要是有人沒翻唱過她的歌,只能說明還不夠紅!為什麼這麼說呢,小編在這裡列舉出幾位翻唱過中島美雪作品的歌手,或許大家就明白了!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雲林縣,祖籍河北省大名縣,中國臺灣歌唱家、日本昭和時代代表性日語女歌手之一。
  • 獨立報:科學家發現超級火山噴發的風險遠超想像
    ,並發現即使沒有外部觸發,火山噴發也是可能的。 一項研究發現,超級火山噴發比普通的火山強大數百倍----我們知道它具有摧毀整個文明的潛力----遠遠超出以前的想像。 科學家們說,通過對美國黃石公園地下的超級火山內的熔巖的分析,他們發現不經外界觸發,火山噴發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