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玩圈中,寓意圓滿的圓珠可謂牢牢佔據著霸主地位,不過清一色的圓珠未免太枯燥,太單調了些,很多人還是更喜歡追求新鮮事物,渴望嘗試和改變,因而各種異形珠便應運而生了,這也使得文玩圈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製作手串的珠子都有哪些形制。
圓珠
圓珠是最經典,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珠型。圓珠適合盤玩,製作工藝簡單,成功率高,加工成本較低,因而最為常見。短款以2.0,長款以0.8的最為常見。另外短款還有直徑2.5、1.8、1.5、1.4、1.2的,長款還有0.6、1.0的,可以根據自身體型或喜好,選擇不同尺寸。
桶珠
桶珠在老珠或藏式手串中較為多見,加工起來相對簡單,比較節省原料。
桶珠呈圓柱形,與蘋果圓相似,有長有短,兩端是否打磨,底部是否突起都會呈現不同的視覺感受,是最為豐富的款式,各種規格不一而足。有的桶珠倒角處磨得弧度很大,快接近蘋果圓了,但是只要不是正圓,仍有垂直的部分,就應算作桶珠。
藏式桶珠(蘋果珠)
蘋果珠是兩頭平,中間鼓肚的蘋果的形狀的珠型,矮矮胖胖,很可愛。蘋果珠是汗毛重的玩家的福音,因為,佩戴蘋果珠手串,不夾汗毛。
很多玩家分不清桶珠和蘋果珠,其實,很好分辨的,蘋果珠中間有凸起,沒有桶珠那麼有稜角,上手很明顯就能看出來。
更多的搭配空間使得蘋果珠得到很多人的喜愛,主要規格有6x8(mm),7x9,8x10。
棗珠
棗珠呈長圓形,兩頭尖,跟我們吃的棗很像,寓意幸福、吉祥,紅紅火火。
橄欖珠
狀似橄欖,兩頭比棗珠磨得更尖一些,其它都很相似,是追求個性的文玩人比較喜愛的一款珠型。
藥片珠
藥片珠顧名思義,外形就像人們吃的藥片一樣。這種珠子形制較小,厚度一般不超過5mm,製作起來比較省料,多與其他珠型搭配成串,單獨成串的較少。
算盤珠
該珠型是仿照老式的算盤製作而成的,外觀呈扁圓形,比藥片珠要大上許多,雖然製作起來比較省料,但工藝複雜,也可以通過改制桶珠(改薄)獲得,多用來作片珠或隔珠。
南瓜珠
帶有凹槽,狀似南瓜,因而得名。中國墓葬中已發掘出的最早的瓜珠可以追溯到宋遼時期,不過南瓜這個品種最早是在明朝才傳入中國的,因而可以判斷,南瓜珠雖為古老形制,但卻並非起源於中國。據傳南瓜珠最早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一個叫烏爾的城邦,起初是手藝精湛的匠人為蘇美爾皇室製作的一種珠寶形制,後來受到皇室熱捧,漸漸在平民中開始流行。到了宋遼時期,逐草而居的牧民發現了這項工藝,通過購買或者貿易渠道進入國內,而後一些工匠受到啟發,也開始製造和生產這種珠子。瓜珠就這樣代代相傳,直到今天,仍在文玩圈內擁有一席之地。
竹節珠
竹節珠的形制源於竹節,總體呈圓柱形,兩頭大,中間凹陷,製作工藝較為複雜,但形制優美,不同於圓珠的單一,更像是分割長珠串的節珠,令珠串富有韻律的節奏變化,增加了趣味性。這種珠型從古時候起就相當受人喜愛。
八稜/多稜珠
標準的八稜珠是由八個面積完全相同的面構成的立方體,看上去就像一枚八面骰子。八稜珠的造型源於密宗佛教文化,象徵八種功德,保人平安順遂。由於密宗在古代一直較為貴族化,因而八稜珠在民間並不太流行。唐朝的八稜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用,佛教中也只有高僧才能收藏,寓意事業長久興旺。現代的珠寶匠人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良,使這種塵封已久的珠型廣為流傳。猴頭核桃、紫金鼠、瑪瑙、琉璃、南紅、金銀等材質都可以製成八稜。
米粒珠
外形很像大米,相當於棗珠的縮小版,因小巧可愛,頗受女玩家喜愛。一般可以用來搭配項鍊或鎖骨鏈。
水滴珠
水滴珠又稱心形珠,小巧精緻,造型獨特,比較適合女玩家佩戴。
其他珠型
市面上還有一些蓮花或葫蘆、燈籠的珠型,另外還有方珠,都是為了滿足追求個性的玩家的需求。
雕刻珠
回紋珠:其紋理源自漢字「回」,寓意長長久久,源遠流長,綿延永續。多用來做頂珠或腰珠,也可以單獨製成鎖骨鏈。
龍珠:因表面雕刻龍形紋而得名,是極致雕工的最佳體現,寓意吉祥如意。
雲紋珠,表面雕刻祥雲繚繞,好似蓬萊仙境,祥雲還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在敦煌壁畫中大量出現,自08年奧運會以來,祥雲做為一個傳統的紋飾,又一次火了起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刻著佛像、神獸或佛經的珠子,寓意各不相同。雕刻珠多為機器雕膜,再經人工修型。因工藝不同,導致價格差異較大。雕刻珠的原料大多較為普通,畢竟常言道「好料不雕」、「無綹不雕花」。所以在入手有雕刻的珠子之時,一定要仔細檢查,看是否存在明顯的綹裂和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