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新冠病毒可以人為製造

2020-12-05 上遊新聞

流言:

近日日本科學家在實驗室成功地實現了新型冠狀肺炎病毒(COVID-2019)的人工合成。這則新聞引發了中外媒體的轉載,也形成了關於「新冠病毒確實來自人為製造」的說法。

真相解讀:

近日,一則關於日本科學家成功實現新冠病毒人工合成的新聞在世界各國媒體圈中都引發了廣泛轉載,也給不明真相的廣大群眾帶來了不小迷惑。我國相關機構不是早就對「新冠病毒系武漢生物實驗室人為製造」的謠言進行了鄭重駁斥,怎麼日本科學家又在實驗室成功地合成出了這種病毒,新冠病毒到底是不是人為製造的呢?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大家釐清這則新聞帶來的種種誤解。

媒體報導截圖,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網

日本科學家搞出了一個怎樣的「大新聞」

本月月初,日本《每日新聞》報導稱,群馬大學病毒工程學專業的神谷亙教授,在實驗室中成功地實現了新型冠狀肺炎病毒(COVID-2019)的人工合成。這一成就將為揭示病毒感染人體的原理以及解讀該病毒的RNA遺傳密碼做出貢獻。

這則新聞立刻引發了中外媒體的轉載,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關於「新冠病毒確實來自人為製造」的誤解。其實,新聞中所稱的「人工合成」雖然聽起來確實是「人為製造」,但這種人工合成和大家設想的「瘋狂科學家在實驗室中造出致命病毒」的場景完全不同。

為什麼這麼說呢?來看看日本科學家是如何人工合成新冠病毒的。

我們都知道病毒是有自己的遺傳序列的,它們靠著遺傳序列實現傳宗接代的目標。病毒感染細胞時,首先附著在細胞表面並伺機進入到細胞內部,然後病毒釋放出DNA或者RNA,二者攜帶著病毒的遺傳序列。新冠病毒是RNA病毒,意味著它們的遺傳物質是RNA。

神谷亙教授的研究團隊正是將之前從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得到的病毒遺傳序列,插入到細菌人工染色體(BAC)中,令病毒在細菌的細胞內部進行複製,從而人工實現了新冠病毒的合成。

RNA結構示意圖,來源:維基百科「RNA」條目

人工合成≠人為製造

RNA是一串複雜的代碼,它不光存儲著細胞的各種遺傳信息,還可以調動細胞內部的很多資源,為其所用。新冠病毒的RNA進入人體細胞後,就會利用細胞中的養分來進行自身的複製,直到細胞不堪重負,破裂並釋放大量病毒。

我們可以把病毒RNA比作一個本領高超的「木匠」,一旦進入細胞,就能四處搜刮材料,打造自己的同類。如果要研究這個「木匠」究竟是怎麼工作的,就必須研究這個「木匠」的各個結構。這個過程經常需要通過改變「木匠」基因組的每個序列,把一些結構進行修改替換,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找到應對防控策略。

而本次大新聞裡面所說的細菌人工染色體,就是這麼一種可以用來對病毒基因組進行改造的技術和平臺。在細胞裡進行基因操作沒有在細菌(主要指的是大腸桿菌)那麼方便,所以科學家就人為的把病毒的基因組想辦法放到了細菌的細胞內,讓他成為細菌遺傳物質(染色體)的一部分,所以這個技術被稱為「細菌」「人工」「染色體」。

之後,科學家就可以相對容易在細菌內對病毒的基因組進行各種改造,可以掐頭去尾,也可以添枝加葉。這個過程只是在基因組層面操作,因為這些病毒是無法在細菌複製增殖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病毒出現。之後還需要把修改過的病毒基因組重新放回細胞內,才能產生出新的修改過的病毒。

這次新聞有些語焉不詳,但是推測是首先基於已有的病毒基因組序列(RNA)合成了相應的DNA(DNA合成技術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了),然後把這段人工合成的DNA序列通過細菌人工染色體技術放到了細菌上。在細菌裡大量生產了這些細菌人工染色體的DNA後,把他們轉入細胞產生了真實的病毒。從而實現了在無原始病毒狀態下的「人工合成新冠病毒」。

因此,這種「人工合成」是建立在已經擁有病毒遺傳序列的基礎之上,整個過程差不多可以比作根據藍圖製造一個機器;而「人為製造」相當於無範本參照和任何藍圖的情況下從無到有「製造」一個機器。這是完全不同的。

構建細菌人工染色體的流程,來源:參考文獻1

人工合成新冠病毒有什麼意義

科學家們為什麼要進行這項工作呢?

當然是為了進行相關研究,通過細菌人工染色體基因編輯的手段,我們可以修改病毒基因組對應的DNA中的個別基因片段,再通過細菌大量合成出這些編輯後的DNA,然後轉入細胞就可以獲得相應的修改的病毒,從而了解特定基因對於病毒的生理功能。這個過程,雖然也可以在細胞裡完成,但是因為需要對有複製能力的活病毒進行操作,所以安全性和難度都相對較高。而細菌人工染色體技術,則是相對更易於操作也更安全的方案之一(反向遺傳學、假病毒等等也是常用的技術)。

此外,我們還可以將特別的基因導入到病毒基因組中,例如新聞中研究將螢光蛋白的相應基因插入到病毒中,這樣病毒在感染的細胞中就能同時表達螢光,從而給觀察研究帶來便利。

總而言之,所謂的「人工合成」新冠病毒並不意味著人類能夠製造出自然界本身不存在的病毒,而僅僅是依據病毒基因組「藍本」構建了一個病毒研究的平臺。新冠病毒來自於自然界,絕非是實驗室中製造或者逃逸出的病毒。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分析西方的雙重流言:5G可以傳播新冠肺炎?
    看到西方盛傳5G傳播新冠肺炎的流言,中國人都笑了。是不是學都白上了,還是義務教育沒有普及啊?這則流言,在西方國家盛傳,並在英國引發了砸燒5G基站的事件。因此,很多權威部門出來闢謠,試圖告訴人們真相。但是,很多人已經聽不進闢謠的聲音了。
  • 新冠系武漢研究所「人為製造」?港大前僱員再作妖,這次直接封號
    編輯丨青蓮此前,香港大學前僱員閻麗夢在接受福克斯新聞節目《塔克·卡爾森今夜秀》採訪時,多次抹黑中國隱瞞疫情真實情況,造謠新冠病毒是實驗室裡出來的。近日,閻麗夢公開發表了一篇論文,在論文中她稱新冠出自武漢研究所,系「人為製造」。
  • 世衛組織和法專家齊反駁:無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
    原標題:世衛組織和法國專家齊聲反駁: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4 月 16 日,法國病毒學家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在電視節目中發表言論稱,新冠病毒含愛滋病毒(HIV)的核酸序列,有人工操作的痕跡,是實驗室裡人工合成的,並將矛頭指向了武漢病毒所。
  • 香港病毒學家金冬雁:「新冠病毒是人為製造」說法完全是含血噴人
    他還將矛頭指向了武漢病毒所的 P4實驗室,認為新冠病毒是實驗室中被人為造出,最終病毒意外洩漏,導致了後來在人群中的廣泛傳播。蒙塔尼耶的這番言論一出,一些對中國不甚友好、在新冠疫情上急於甩鍋的政客和媒體,似乎感覺到了「來自諾貝爾獎的加持」,迫不及待地歡呼和傳播;但另一方面,學術界對於這一說法的反應可謂「錯愕」,許多學者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並立刻發出了反對聲音。
  • 美國專家福奇:新冠病毒並非實驗室人造,相關爭論是「循環論證」
    當地時間5月4日,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在接受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採訪時表示,美國一些政客最近散布的「新冠病毒來自於武漢實驗室」的陰謀論是不可能的。 福奇在採訪中說,最有力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並不是中國的實驗室人為製造的。
  • 「聰明基因」被確認,未來「愛因斯坦」們可以人為製造?
    很久以前,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種名為「ARHGAP11B」的人類獨有的基因,但對它的作用還不明確,德國科學家使用非人靈長類絨猴模型,通過檢測人類特異性基因「ARHGAP11B」在絨猴胚胎中的表達,發現該基因可以顯著增加絨猴的腦容量和大腦皮層上皺褶的形成
  • 闢謠工作站:2020年食品領域十大流言-中國食品安全網手機版
    摘要:「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近日發布,針對網絡十大流言進行闢謠。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針對近來公眾對冷鏈食品的擔心,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新冠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不是食源性疾病。
  • 2017這十大流言騙人最多
    絕不可能通過幾個問題的回答,就可以測出結果。另有程式設計師研究了左右腦測試的後臺代碼,發現結果是隨機的,更有人在輸入相同的答案測試多次,發現每次的結果都不相同。  █流言:人類謀劃再次登月,但霍金曾警告「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 颳風下雨加速新冠病毒傳播?這些都不可信
    「颳風下雨對新冠病毒傳播有加速作用」、「口服或者注射消毒液能消毒」、「用漂白劑洗水果蔬菜可預防新冠病毒」……近期,有關新冠肺炎病毒的謠言又開始「死灰復燃」,混淆視聽。今天平臺將帶您揭開真相,擊碎謠言。謠言二:在川普自曝服用抗瘧疾藥物羥氯喹預防新冠病毒引發巨大爭議後,美媒又曝出一些美國人為預防新冠的「奇葩」新方法:「用漂白劑洗水果蔬菜。」真相:不可取!
  • 人類能製造出黑洞?理論上可以,霍金解釋:人為製造的壽命很短!
    因為這傢伙可不管你是什麼東西,只要敢靠近它身旁就會立馬被吸進去,這種天體可以說是宇宙的一方霸主了,但是在理論上我們人類也是能造出黑洞的,那就是利用粒子對撞機,而這種設備很多國家都在研製中。但是這樣人為產生的量子黑洞壽命是很短的,霍金也曾經解釋過這種現象,也就是霍金輻射,就是黑洞表面的量子逃逸現象,本來質量就小,所以這種微型黑洞基本上都是產生之後也會瞬間就蒸發掉了,所以說人造黑洞在理論上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 世衛:所有已知證據顯示新冠病毒起源自動物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21日表示,世衛組織目前正在開展新冠肺炎疫情和「虛假信息大流行」兩大鬥爭,就已知證據來看,新冠病毒起源自動物,而不是經實驗室人工幹預或製造出來。所有已知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來自動物,而不是經實驗室人工幹預或製造出來。新冠病毒最有可能來自蝙蝠,但還不清楚是怎麼傳播給人類的,肯定存在中間宿主。世衛組織歡迎各國科研人員尋找新冠病毒來源,世衛組織正以科學為依據參與眾多專家就此展開的調查工作。
  • 智止流言,別讓你的健康被這些流言「中傷」
    而且,很多流言喜歡從公眾關心的健康安全問題入手,聳人聽聞,製造恐慌。日前,在北京市科協等指導下,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發布了「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榜單裡的流言絕大部分都與健康相關。本版摘取部分健康流言及其真相解讀、套路分析,以正視聽。
  •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答
    接種疫苗後,一方面絕大部分人可以獲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過有序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斷新冠肺炎的流行。03、新冠病毒疫苗怎麼打,去哪兒打?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都是在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批准的接種單位進行。通常情況下,接種單位設在轄區的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或者綜合醫院。
  • 五眼聯盟:新冠病毒是自然產生,非實驗室製造
    當前,全世界正面臨著新冠肺炎的侵襲,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疫情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8日6時30分,美國累計確診1252911例,死亡75447例。與前一日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29492例,新增死亡病例2635例。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 剝去流言的"科學"外衣
    左右腦年齡測試不可信   流言一:左右腦年齡能測出來。   「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微信朋友圈,因為左腦負責語言等抽象思維、右腦負責圖像等形象思維,根據測試可以得出左右腦的「年齡」。   真相——   「左右腦年齡測試」流行於網絡。曾有程式設計師研究了左右腦測試的後臺代碼,發現結果是隨機的。
  • ...對新冠病毒疫苗方面的積極消息有所反映,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可能...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澳元明年一季度末目標上看0.75;三菱東京日聯銀行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疫苗消息積極,市場風險情緒得以提升,澳元前景出現改善,預計2021年一季度末目標上看0.7500,三季度未目標上看0.7700;11月匯價飆升,對新冠病毒疫苗方面的積極消息有所反映,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可能較預期更早實現推廣,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已經加大全球經濟增長的積極前景
  • 每月科學流言榜6月榜發布 這些流言你中招沒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6月29日發布6月榜,共9條流言上榜。流言1:霍金警告人類不要登月,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 每月科學流言榜6月榜發布 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沒
    原標題: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沒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昨天發布6月榜,共9條流言上榜。   流言1:霍金警告人類不要登月,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 科普|人類細胞中哪些受體可以幫助新冠病毒侵入人體?
    《科學》雜誌近期刊登了兩個研究團隊的研究報告,他們都發現新冠宿主細胞上有一種叫作神經菌毛素-1(NRP1)的受體,它和ACE2受體一樣會與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相結合,輔助病毒侵入宿主細胞  兩項獨立研究顯示,除了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2),人類細胞上可能還有一種受體可以幫助新冠病毒侵入人體。
  • 新冠病毒疫苗怎麼打?權威指南來了
    一方面我國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對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髮病後,有的人還會發展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種疫苗後,一方面絕大部分人可以獲得免疫力;另一方面,通過有序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斷新冠肺炎的流行。 03新冠病毒疫苗怎麼打,去哪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