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西方的雙重流言:5G可以傳播新冠肺炎?

2020-08-28 東城觀星

看到西方盛傳5G傳播新冠肺炎的流言,中國人都笑了。是不是學都白上了,還是義務教育沒有普及啊?

這則流言,在西方國家盛傳,並在英國引發了砸燒5G基站的事件。因此,很多權威部門出來闢謠,試圖告訴人們真相。但是,很多人已經聽不進闢謠的聲音了。有人調查了解到大概三分之一的美國人都開始相信這則流言了。可見流言的威力還是很大的。


其實這則流言,是從一個法國自媒體文章引發的二級流言。一開始是說,5G信號誘發了新冠病毒的產生,後來又謠傳為5G信號傳播新冠病毒。其實兩個說法都是謠言。我們來分別分析一下。

先說第二個謠言,5G傳播病毒。5G信號是通過電磁波傳送的,而新冠病毒是實物,是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的。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為什麼會聯繫在一起呢?可能有人誤把電腦病毒當成生物界的病毒了吧,顯然5G是可以傳播電腦和手機病毒的。但電腦病毒和手機病毒是電腦程式啊,並不是實物。


國外媒體的闢謠照片

這個謠言能夠傳播的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從一開始就反對5G的建設,甚至反對所有無線通訊網絡。有病毒這個藉口,剛好能夠強化自己的理由,拉更多人來反對5G。只有更多人反對5G,他們的目的才能達到。至於他們反對的理由自然是電磁輻射是有害的。國內也有很多人,相信手機通訊基站和路由器信號是有害的,並出面阻止。這是一個道理,能不能傳播新冠肺炎已經不再重要。


工作人員更換被破壞的通訊基站

捎帶腳,暢想一下,電磁波有沒有可能傳播實物病毒呢?答案很明確,眼下不可以。但未來,也許有一天可以實現。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所有物質的質量都可以轉化成能量,如果把新冠病毒的質量轉換為能量,再加上物質結構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傳播出去,接收點接收以後再把能量按著結構信息重組成物質不就可以了嗎?理論上是可行的,現在物理學家也正在研究把能量變成物質的方法。但是,有一點是很明確的,質量轉化成能量,能量再轉化成質量,這個過程做不到100%轉化。尤其是能量轉化成質量這一個環節,會有大量的損失,然後拼裝成實物又需要大量能量。拆解一個東西可能不需要太多能量,但把拆解掉的東西恢復卻需要很多能量,這是熱力學第二定律解釋的。換句話說,想把物質轉化成能量傳輸出去,再轉化回來,需要額外增加很多能量,有可能十倍都不止。更何況,就算有科學道理,也不是近幾十年內能實現的。

再說說原始的謠言,就是法國有人發帖稱,武漢安裝5G基站以後,誘發了新冠病毒。這其實就是某個私人網站為了博眼球拉流量製造出來的謊言。

但是後來,隨著謠言的傳播甚至有人直接找出了無線電信號與其他幾次疫情爆發的關係,比如2009年4G網絡建設與豬流感疫情有關,2003年3G建設與SARS有關,甚至把1918年由西班牙開始爆發的流感也跟無線廣播開播聯繫了起來。

其實,且不說這些關聯從時間上就不合理,就算時間對得上也是對統計理論的歪曲利用。統計科學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但如果不能正確運用統計科學,往往會得到錯誤的結論。尤其是在一件事情有很多影響因素的時候,片面強調某一方面的影響,就是濫用統計科學。比如,義大利人比較長壽,而且義大利人都愛吃義大利麵,就得出結論,義大利麵有利於長壽。這顯然是錯誤的,根本沒有考慮醫療條件、其他飲食、環境、心態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


無線信號導致身體問題的結論,往往都是通過這種不正確的統計學方法獲得的。當然,普通電磁波強度達到一定程度,確實是對生物有害的,這是有實驗證據的。但強度低到我們周邊的電磁波強度的範圍內,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有直接傷害。詳情可以參照本人的另外一篇文章《》。更何況,我們周邊會產生影響的因素還是很多的,如空氣、水、食物、心理環境等。這些因素不排除的情況下,通過調查得出來的相關性,也是打著問號的。

這個流言之所以能在西方國家廣為流傳,很重要的原因是大量自媒體廣泛轉發流言,甚至一些大V、明星、包括醫生博士都加入了進來,這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關於疫情,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請不要輕易編造和傳播!援助武漢的護士賈曉月就因為善意的謊言被推上了熱搜!

圖片來源於賈曉月本人的澄清文章

在此,呼籲大家,不要藉助自己的自媒體力量來製造、傳播謠言,這是違法的行為。希望大家能夠自律,不要等警察叔叔來敲門!

相關焦點

  • 科普:5G傳播新冠病毒?荒唐的謠言被傳播真的是因為老外傻嗎?
    直接看視頻(歡迎關注):5G傳播新冠病毒?這樣的謠言在我們看來,就像一百年前人們相信&34;的言論一樣荒唐。於是,誕生了最近西方眾多5g信號基站被燒的鬧劇。難道是因為他們傻嗎?大家一眼都能識別的謠言是怎麼被傳播的?
  • 復旦大學餘宏傑等在新冠肺炎的傳播動力學
    然而,由人口學特徵、疾病嚴重程度和接觸模式(例如接觸類型與累計接觸時長)等因素綜合驅動的新冠肺炎的傳播機制尚不清楚。此外,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尤其是在缺乏新冠疫苗的情況下,針對個體與群體的幹預措施如何調控新冠肺炎的傳播?如何使幹預措施既能考慮新冠肺炎的傳播動力學特徵,又能最大化降低社會經濟成本?
  • Science|復旦大學餘宏傑課題組在新冠肺炎的傳播動力學與非藥物性...
    餘宏傑課題組前期的研究已闡明新冠肺炎人群易感性的年齡別差異、非藥物性幹預措施實施後人群接觸模式的改變對新冠肺炎傳播的影響,相關文章已於4月初發表在Science(點擊閱讀)。然而,由人口學特徵、疾病嚴重程度和接觸模式(例如接觸類型與累計接觸時長)等因素綜合驅動的新冠肺炎的傳播機制尚不清楚。
  • 新冠肺炎傳播途徑是什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通過什麼傳播
    @央視新聞:【#新冠肺炎傳播途徑含氣溶膠傳播#】今天,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介紹: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 闢謠工作站:2020年食品領域十大流言-中國食品安全網手機版
    摘要:「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近日發布,針對網絡十大流言進行闢謠。 中國科協科學闢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共同發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對十個流言進行闢謠。針對近來公眾對冷鏈食品的擔心,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新冠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不是食源性疾病。
  • 喝茶會導致貧血 柳絮傳播新冠病毒?這些謠言勿信!
    空氣中全是病毒、柳絮和5G能傳播新冠病毒、喝茶會導致貧血,這些是真的嗎?4月「科學」流言榜揭開真相。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復旦大學在新冠肺炎的傳播動力學與非藥物性幹預措施效果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然而,由人口學特徵、疾病嚴重程度和接觸模式(例如接觸類型與累計接觸時長)等因素綜合驅動的新冠肺炎的傳播機制尚不清楚。此外,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尤其是在缺乏新冠疫苗的情況下,針對個體與群體的幹預措施如何調控新冠肺炎的傳播?如何使幹預措施既能考慮新冠肺炎的傳播動力學特徵,又能最大化降低社會經濟成本?回答這些關鍵科學問題,可以明確哪些人群對於控制新冠肺炎的傳播最有效,進而制定、採取並及時調整幹預措施。
  • 習近平國際傳播論述的傳播要素分析
    關鍵詞:國際傳播;傳播要素;傳播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造性的對外傳播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傳播學領域,一個基本的傳播過程由信源、訊息、媒介、信宿及其反饋構成,我們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也可從習總書記關於國際傳播論述中的傳播要素的角度進行分析。
  • 如何看待歐美謠傳「5G 導致新冠病毒傳播」,英國信號塔遭縱火?
    不是英國底層人的智商不行,而是長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刻意宣傳所導致的。儘管這些年來,我們做出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有些人眼中這些東西是不值得一提的。國際社會說到底還是西方主導的,無論是輿論,還是其他領域,他們才是真正的主導力量。對於他們而言,自工業革命以來,二百年來他們都是世界最為先進的國家。
  • 智止流言,別讓你的健康被這些流言「中傷」
    而且,很多流言喜歡從公眾關心的健康安全問題入手,聳人聽聞,製造恐慌。日前,在北京市科協等指導下,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發布了「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榜單裡的流言絕大部分都與健康相關。本版摘取部分健康流言及其真相解讀、套路分析,以正視聽。
  • 「科學流言」豈能一直「流言蜚語」
    複方板藍根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得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就絕對不能運動?不久前,北京市科協等機構發布的「科學流言」榜,回應了相關謠言。近年來,類似榜單每次發布都會引發社會關注,既說明公眾渴望得到權威的科普知識,也折射出一些「科學流言」傳播較廣的現實。(11月30日《人民日報》)  移動互聯時代,信息觸手可及,傳播速度加快。
  • 用科普抵禦「科學流言」
    複方板藍根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得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就絕對不能運動?不久前,北京市科協等機構發布的「科學流言」榜,回應了相關謠言。近年來,類似榜單每次發布都會引發社會關注,既說明公眾渴望得到權威的科普知識,也折射出一些「科學流言」傳播較廣的現實。
  • 英國網友燒掉5G基站,電磁波能傳播病毒,這謠言很科幻很危險
    5G信號塔發射的電磁波傳播病毒是謠言,有人因此燒信號塔是事實。這個謠言很科幻,這個事實很危險。散播謠言的人,和聽信謠言的人,心態都不可思議的失常。這種失常,來源於對新冠肺炎不可控的恐懼。防火焚燒5G信號塔,是恐懼導致的一個先導事件,這個事件說明,人們的心智已亂,這才是最危險的。
  • 一篇文章讓你看透「新冠肺炎」是如何發生、傳播和感染的
    比如愛滋病病毒HIV的常見受體是CD4蛋白,通常在血液裡免疫細胞的表面,所以HIV可以通過血液傳播,而我麼不用擔心它會在空氣中傳播。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受體和SARS一樣,都是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這意味著病毒要感染人類,首先要接觸到有這種酶的細胞完成受體結合。而我們很不巧,恰好有很多這種細胞暴露在空氣中——黏膜。
  • 義大利研究所重大發現,或重塑新冠疫情史,西方媒體集體噤聲
    由於最先發現新冠病毒,在整個疫情期間西方關於對中國的詆毀只增不減,但是最近義大利研究所有個重大發現,西方某些政客臉都被打腫了。據路透社16日報導稱,義大利米蘭國家癌症研究所(INT)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在去年9月就開始在義大利傳播,遠早於武漢出現疫情的時間。在2019年9月-2020年3月,有959名身體健康的志願者參與一項肺癌篩查試驗並留下了血液樣本。
  • 幹細胞可以降低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嗎?學術期刊的大數據分析出來了
    自疫情爆發以來,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潛在益處支持了全球相關臨床試驗的快速啟動。根據外媒6月8日報導,在美國馬裡蘭州正在進行一項幹細胞治療重症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1],共有300例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住院的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患者參與。
  • 病毒的複製傳播與繁衍是怎麼回事?由新冠肺炎談病毒
    就拿當下我們正在抗擊的新冠肺炎來說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體是一種先前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冠狀病毒屬於單股正鏈RNA病毒,既往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6種,此次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屬於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屬於第7種。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同源性達85%以上。」
  • 國際航協評論:關於機艙傳播新冠肺炎病毒研究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業已關注到有關研究,即倫敦飛往河內、波士頓飛往香港、以及在其他航班上,機艙內可能發生病毒二次傳播的相關推論。國際航協曾在「基於醫學證據的可能策略」中提及機艙內傳播事件,旨在幫助航空業竭力保證飛行中的公共衛生安全。
  • 雙重疫情籠罩下的養禽業
    就在我們業內同仁正自估量新冠肺炎疫情對養殖業的直接和間接、短期與中長期負面影響之際,農業農村部於近日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確診,邵陽市雙清區某養殖戶飼養的肉雞發生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養殖戶存欄肉雞7850隻,發病死亡4500隻。
  • 【網絡闢謠】伊維菌素可以治療新冠肺炎
    >仔細分析一下近期澳大利亞的這項研究會發現,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讓實驗室培養皿中的人體細胞感染上新冠病毒,幾小時後,對部分受感染細胞使用伊維菌素,並在24、48和72小時後觀察病毒的生長程度,結果發現伊維菌素是可以減緩新冠病毒在細胞內的增殖速度,有助於細胞更快地將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