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選科的整體思路分享

2021-01-08 高中生日籤

大家好我是布格,一位醉心研究高中升學的男人,歡迎來到布格的高一選科小白訓練營。

本次訓練營主要是從0開始,講解分析該如何進行選科,希望本課程能對你在選科這件事上有所幫助。

在【第一講:新高考政治解讀】中,布格帶著大家一起分析了新高考改革的各項變動,以及一些改革對選科影響的猜測。

第一講是道開胃菜,讓同學和家長們對新高考改革有個總體思路,這對於接下來的選科,乃至高考之後的志願填報都是幫助很大的。

新高考改革之後,分有「3+3」模式和「3+1+2」模式,但不管是哪一種模式,對於新高一學生和家長都是一個大震蕩。

一個全新的選科模式和選拔模式,特別大學專業要求對應高中選科,這就倒逼高中生從高一開始就必須開始考慮自己三年之後,乃至七年之後想要在哪條職業賽道上奔跑。

其實布格本人倒非常喜歡現在的改革模式,非常契合我們目前的國情。

我們個人的發展一定要緊跟國家發展的步伐,一定要和民族聯繫在一起,這句話可能會覺得有點政治正確,但確實是這樣一回事,只要這樣我們的發展才能走得順暢。

話說回來,今天這節課呢,主要就是跟各位分享關於選科的整體思路該如何走,希望能帶給你不一樣的視角。

01選科常犯的一些小錯誤

首先,在正式講之前我先問三個問題,你們也一定要思考:

第一個問題:下面的選科方式,你目前想到的是選哪一種組合,身邊同學更多選的哪種組合?

「3+3」模式的選科組合
「3+1+2」模式的選科組合

第二個問題:你和你身邊同學的選科依據是什麼?

對於第一個問題:布格老家最好的高中發出通知,每年大概是在高一第一學期倒數第三周,要正式確定選科,布格老家在廣東,選科模式是「3+1+2」模式。

這所學校22屆學生大概是1900人左右,在高一第一次預選科的時候,選擇物理的有1600人,選擇傳統理科方向物理化學生物大概800多人,選擇物理化學政治組合的大概有500多人。

後來正式選科,物理人數稍微降低些,但是也是接近1500左右的,物理化學生物組合有600多人;物理化學政治組合300多人;物理化學地理200多人。

新高考改革政策公布的時候布格就猜測會很多人偏向物理或者傳統理科方向,但沒想到這麼不均勻,去年當時聽到這個結果還挺吃驚的。

從2019年開始接觸了很多高一學生和家長,跟他們溝通中了解到,促使他們這樣選科的原因主要四個方面:

1、專業選擇問題。

現在新高考改革之後,大學專業是要對應高中選科要求,這對於很多學生和家長來說,算是挺不友好的要求吧。

因為很多學生和家長都不知道大學想要讀什麼專業,所以選擇了可選專業面最廣的幾個選科組合。

2、學校資源問題。

布格老家這所學校最優秀的幾個班,他們的班主任非常直接,就叫學生選擇傳統理科方向就行,不然下學期就不能繼續留在最好的幾個班了。

這不能說是老師的錯,因為經過那麼多年的發展,還有學校資源緊缺的問題,這所學校的頂尖老師以及學校的資源都放在了理科班,為了學校升學率著想,之後的資源就會往下面這三個組合上傾斜:「物理+生物+化學」、「物理+生物+地理」、「物理+化學+地理」。

3、跟風和感情。

在2019年布格有位學生,即使自己跟不上物理的學習進度,但還是想堅持選擇物理,主要原因就是她非常喜歡現在班裡的同學。

而他們班也挺團結的,大家感情好,所以就商量著要一起選擇物理,這樣的話在高二高三都還可以在同一個班。

額,團結原來還可以這樣用,中二少年時期很容易熱血上頭,他們想到的不是三年之後,或者7年之後專業的事情,只想著當下我要跟我好友在一起。

4、懶。

這兩年布格有採訪了很多學生,其實不少學生的物理成績很差,選擇物理不僅會影響整體成績,還會影響後續他們學習的心情,但還是很多學生不想選歷史。

原因很簡單,就是懶得背。

不少學生覺得歷史和政治需要背誦的知識點太多了,而物理、化學這兩科只需要理解就行。

這也不能說完全錯,但最大的問題是他們也理解不了物理和化學。

當然,還會很多其他原因,上面提出的這四點是布格經常會遇到的情況。

但無論什麼原因,對於以上的選科情況布格還是挺擔心的,這樣不均勻選科造成不好的影響會有很多。

最後一個問題,如果你在選科感覺懵逼不知道怎樣操作的時候,下面這些幫助你會更加信任哪些?

(1)網上百度;(2)成績;(3)興趣;(4)同學朋友;(5)老師;(6)家長;(7)志願填報相關專家或者機構;(8)教育局。

毋庸置疑,當然得是教育局吧,政策都是教育局公布的,不信任國家隊還能信任誰啊,是吧。

所以想要選科想要選得好,首先就要熟悉和了解教育局公布的政策,我們先來看一張圖片,這張圖片在【第一講:新高考政治解讀】中也曾有講到的。

從上面圖片,其實我們也可以窺探到國家為什麼要進行新高考改革。

有個很核心的想法,就是想讓更多的高中生認識自我與社會,謀劃學業與職業方向,將學業選擇與未來職業進行強關聯。

從高一開始就要形成三年完整的學業規劃,乃至7年之後的職業規劃,7年之後你想要在哪條賽道上跟人競爭。

相關焦點

  • 爐石傳說:惡魔獵手競技場選卡思路和實戰細節心得分享
    同時作為一個功利逼,從更新第一天就盯著HSREPLAY勝率,發現瞎子始終沒有出過前三,所以選職業時基本有瞎必瞎(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新職業喜歡玩),也打了4-5個12勝。但是另一方面在過程中也看到很多瞎子新手明顯不會選牌和操作,於是想把一些基本的東西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拋磚引玉。
  • 新高考:3+1+2選科問題總讓人燒腦?最強圖解重磅出爐!
    每科滿分均為100分,以等級賦分(據全省選該科的所有考生的名次賦分)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以下以河北省為例,其它省份大同小異:河北省各高中一般在第一學期末就進行選科,選科結果關係孩子將來高考可報那些專業,決定孩子的命運,所有家長要早學習,早打算,早準備。選科的原則和選科的最佳組合。今天先分享我制的課件的圖片版。若大家看不懂,可留言,有時間我也會給大家解答。
  • CS231n 課後作業第二講 : Assignment 2(含代碼實現)| 分享總結
    本文根據AI研習社公開課上的直播視頻內容整理而成,主要介紹CS231n 課後作業第二套Assignment 2的完成思路與重點部分代碼實現。如果你還沒開始聽CS231n,可直接點擊課程連結觀看回放視頻。王煦中,CS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自然語言處理與深度學習。知乎專欄喵神大人的深度工坊(http://t.cn/RTc9wfy)作者,日語及ACGN愛好者。
  • 想要報考師範專業,新高考下怎麼選科更有優勢?看看班主任怎麼說
    想要報考師範專業,新高考下怎麼選科更有優勢?看看班主任怎麼說 那麼在新高考模式下,學生的選科和報考專業是有一定聯繫的,比如說學生想要報考醫學專業或者是醫學類院校,那麼很多的專業都是要求學生必須要選考物理的,甚至有些醫學院校的醫學類專業,要求學生必須要選考物化生3科。
  • 新高考選科你選的哪幾科?物理+化學+地理這個組合怎麼樣?
    新高考選科你選的哪幾科?物理+化學+地理這個組合怎麼樣?可以報考哪些專業?一起來看詳細內容! 「物化地」選科組合 專業覆蓋率:95.84% (數據測算來源於部分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考生選考數據,供參考) 科目關聯度:地理又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物化地的組合方式背誦內容較少,符合理科學習「少背誦、多理解」的特點,該組合的學習科目之間關聯度較高。
  • 想當醫生,新高考如何選科?兩種選科模式對待物理的態度千差萬別
    今天一位山東家長諮詢選科問題,夫妻倆都是醫院工作人員,想讓孩子以後學醫,可是目前物理實在不擅長,如果選科物理,會很拉分,擔心去不了更好的學校了,問高考科代表怎麼辦?其實,這位家長應該很慶幸,畢竟在山東,為什麼這麼說呢?
  • 整體規劃藝術人類學研究思路
    整體規劃藝術人類學研究思路 2015年11月25日 08:3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杰 字號 內容摘要:近年來,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藝術人類學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而構建本土化的藝術人類學研究理論話語體系成為藝術人類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 高考3+1+2選科分析(遼寧省為例)
    隨著越來越多省份開始採用3+1+2高考模式,選科也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那我們來討論下如何選科及不同選科帶來的影響。所以如果家長或者孩子有對未來的較明確規劃,一定要留意普通高校招生的選科要求三、對於沒有明確方向及喜好的同學,我們從就業來分析選擇了物理,相當於選擇了理科,選擇了歷史,相當於選擇了文科,雖然現在後兩學科可以改變整體學科性質,但是大方向是不變的,選擇物理的好處就是可選的專業和院校多,選擇歷史是院校少
  • 7省新高考選科統計出爐!學科難度係數爆冷
    高一上學期即將結束,很多家長希望小德能夠多分享一些選科方面的數據和內容指導。本文,小德梳理了新高考省份選科數據對選科中的方法及問題,後期將對各省份新高考選科數據進行詳細解讀,大家可持續保持關注。  多年以來,中國實行的高考政策普遍是3+X模式,即3大學科:數學、英語、語文,X則指的是理科或者文科。
  • 打底襪要選什麼顏色?搭什麼鞋子才好看?6個思路給你靈感
    冬天的衣服相對寬大厚重,藉助一雙「打底襪」來露出纖細修長的腿部線條,可以瞬間讓整體搭配「減負不少」,氣質輕盈又優雅。但打底襪要選什麼顏色呢?搭配什麼鞋子呢?如果搭配不好也會影響腿型的線條感。那怎麼搭配才好看?今天微醬就和大家分享6個簡單的思路,希望對你也有啟發和幫助。
  • 新高考模式下,怎樣選科更容易上985,政治成為「必選」科目?
    結合對未來的規劃選科無論是從參加高考還是上大學,最終都是為了大學畢業後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所以一開始的學習也就決定了未來的就業和生活,所以高一新生在選科的時候也應該考慮自己對未來的規劃。從大學專業角度講根據全國多所大學提供的不同專業更傾向於哪些科目的數據上來看,不同專業都會在科目上有自己的傾向。比如醫學類專業對於首選科目大多是沒有要求的,只有少數要求必須選擇物理,那麼如果高中時期選擇了物理就會在大學選專業上比別人多了一點選擇專業的機會。
  • 「3+1+2」選科人數暴驚天秘密:新高考選科難出天際,最受歡迎的竟是...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選考數據並給出一些單科學習及選科的建議,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參考。
  • 孩子高一選科,是選物理化學生物最佳組合好,還是物理化學地理?
    物理+化學+生物堪稱是「最佳組合」,它是原來的理科選科內容,物理+化學+地理相當於新高考下「3+1+2」模式的選科,物理+化學這兩科孩子選擇了,說明了孩子的計算能力及理解能力都非常不錯的,並且孩子還有一定的實驗動手能力,結合報考專業及未來發展方向,花小妹比較支持選擇物理+化學+生物組合,主要有三點原因!
  • 等級賦分、選科組合!山東新高考變化大,填好志願先掌握這些規則
    打破文理科報考後,有些考生和家長對成績構成和等級賦分規則還缺乏科學系統的認識,對新的志願填報規則下該如何科學填報志願缺乏科學理性的思路和方法。對此魯教君邀請新高考填報志願專家老師就等級賦分的緣由、科學性以及對志願填報的影響進項簡要的分析。
  • 新高考選科,選了化學、政治後會怎麼樣?
    今天有學生諮詢:馬上就要選科了,我想知道化學政治會怎麼樣,會不會很難學?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作為高中教師,最近一直在回答關於新高考選科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如下。在3+1+2模式下,如果選擇化學和政治,那這個模式基本上就是物化政了。
  • 2017-2020六門選考數據大對比:這樣選科更容易上985!
    2.政史的大學報考專業限制多,選考存在感整體較弱,低分段考生最是偏愛這兩科。3.地生天然制度優勢過於顯著,成選考「大眾情人"。但地理存在的隱藏難點太拉分,需謹慎加練。許多2019年對選科不加限制的專業到2020年改為了必選物理,物理專業的覆蓋面是六門學科當中最廣的,高達92%,而且其中相當多一部分的專業是必選物理一門。根據上海教育考試院老師的建議,選考物理的同學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選物理的優勢,通過合理的專業選擇減少競爭。04.
  • 史上最全新高考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
    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 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提前了解,避開這些坑! 三、新高考選科模式 目前已經啟動新高考的地區選科模式主要分為這兩種,分別是3+3模式和3+1+2模式。
  • 《寶可夢劍盾》針對對戰首發破格龍頭地鼠特點分析 打法思路分享
    小編今天就分享一些思路,希望對各位玩家有所幫助,快來看一看吧! 試試首... 在《寶可夢劍盾》遊戲中,在遇到對戰首發上破格屬性的龍頭地鼠的時候,相信很家都感到頭疼,那麼這種對戰首發有沒有什麼好的破解方法呢?
  • 新高考模式 學生如何科學選科
    高一學生選科在即,究竟如何科學選科?或者說高一學生在選擇科目時,有哪些因素、原則可以參考呢?昨天,記者聯繫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職業生涯規劃辦公室主任邵明、高中部主任李朝強,二位老師給出了他們的建議。  選科 高一學生入學就需考慮的問題  二位老師介紹,高考「3+1+2」模式,第一個「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第二個「1」是從物理、歷史兩個學科中選擇一個作為必考科目,第三個「2」是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中任意選擇兩門科目作為選考科目,納入高考錄取的等級考試科目,將由考生自主選擇,不再是文綜和理綜的固定科目組合。
  • 新高考改革,應該如何科學選科?新高考選科測評系統來助力!
    2020年是北京實施新高考的第一年,比如:新的選科模式、新的錄取模式等,面對這些變化,很多家長和高中學生還是處於迷茫狀態,這時,小編提醒各位考生及家長一定要注意: 選科的4個關鍵點/Attentio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