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陰暗扭曲」的輕生心理:死亡和活著,只差了三個「念頭」

2020-12-06 騰訊網

「生存和死亡,只是一秒鐘間的短暫選擇,可它卻決定了你後半生的命運。」

有人曾感慨,相比於死亡,其實活著的人才是最有勇氣的。因為活著就得受苦受難,連受苦受難都不怕,又能怕什麼呢?

據某項調查研究表明,近年來,出現心理疾病,或者輕生自盡的人正在逐漸地增多。甚至可以這麼說,每40秒鐘裡面,就有一個人死於自殺。

說到「輕生」這個話題,其實我們中國人是很忌諱的。因為在我們傳統的「生死觀」看來,能活著,又為何非要選擇去做傻事呢?

在以前,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去活著,「輕生」一詞應該說很少在生活中出現。因為那時候的人,他們找不到輕生的理由。

但是,當時代的步伐來到今天,你會發現,隨著社會節奏的逐漸加快,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人們的心理狀況其實是越來越脆弱了。

就拿近幾個月上新聞的「輕生」事件來說,「輕生」人群往往偏向於學歷較高,也較為年輕的人群。

這種矛盾情況的出現,讓我們對當事人的「心理活動」產生了極大的好奇。為何他們會出現「輕生」的心理呢?他們輕生時又有什麼念頭呢?

也許,死亡和活著,只差了三個「念頭」而已。

心理狀況:萬念俱灰,內心的消極代替了人活下去的希望

有人曾說:「能讓一個人選擇死去的,往往不是外界的壓力,而是內心希望的消散。」

對於人來說,活著就象徵了他有一定的嚮往和追求。

比如說一個學生,他想金榜題名,和別人一較高下;比如說一個白領,他想好好工作,把每個月的貸款還清;比如說一個年輕人,他想成家立業,找人結婚生子......

這一切,不管是生理上的欲望也好,還是心理上的期待也罷,都給人一種要「活下去」的力量支撐,讓人能夠有繼續活下去的勇氣。

但是,倘若這個「支撐」失去了呢?那麼人不僅會少了生存下去的希望,更少了生活上的追求,活得像「行屍走肉」一樣。

當人沒有了朝氣,成為了「行屍走肉」的活死人,那麼他們將感受不到生活的氣息,內心毫無任何的波動可言。

就像那些甘願從高樓跳下去的人,他們能夠放棄家人和金錢,證明他們已然是萬念俱灰,心靈早已蒙上了塵埃,倘若不加制止,那麼人將毫無生機可言。

一棵樹木,倘若它放棄了生存的希望,那麼它不日將成為乾枯的柴木,它們活著,其實跟「死了」沒有任何的區別。

心理狀況:焦躁不安,在猶豫中抉擇著

每個人的內心當中,其實都有頗為嚴重的「選擇恐懼症」。

什麼是「選擇恐懼症」呢?就是內心對於選擇過程及結果的懼怕,以及對於不確定的未來的恐懼。

就好比一個人去買房子,他的錢剛剛能買江景房,但是,這裡卻離地鐵口比較遠。而他的錢,也可以買離地鐵口較近的房子,可他又不想放棄「江景」的舒適風光。

如果選擇了前者,他會覺得,以後出門都不方便了,著實讓人感到不滿意。

但是,如果他選擇了後者,他會覺得,沒有了悠然的風景,再方便的,也會讓內心留下一根刺。

道理是相通的。就好比那些「輕生」的人,他們在死亡和生存的選擇中,內心的猶豫感和選擇感,是頗為強烈的。

因為在他們看來,選擇輕生,對不起家人,更對不起自己。當下和以後的時光完全失去了,著實是一種遺憾。

可是,不選擇「輕生」呢?自己的內心又懼怕未來的境況,因為自己已經撐不下去了,已經沒有了希望了。

所以說,在他們猶豫的時候,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成為壓垮他們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心理狀況:感性思維佔據上風,內心滿是「衝動」

一個人的思維,自然可以分為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

在理性思維的人看來,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不能加入感情的,而需要按照邏輯思維去好好地判別,從而做出最為「正確」的選擇。

而在感性思維的人看來,自己的感受,才是我們生存的根本。所謂「我知故我在。」倘若沒有感知和感情了,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對於那些選擇「輕生」的人來說,他們那時候的思維,大多是感性思維佔據了上風。不是他們的理性思維不存在,而是內心的衝動,讓理性思維倒向了一邊。

我們通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

一個人想要「輕生」,可是,只要他們被談判專家叫了下來,過了幾個小時後,他們就會打消輕生的念頭。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不是「談判專家」的話語和某些人的承諾起了作用,而是人內心的狀況正在發生改變。

當內心的衝動慢慢地平緩下來時,我們會感覺內心的壓迫感有所減少,甚至頭腦能更理性地思考問題了。

這說明一個原因,那就是感性上的衝動,往往是讓人「輕生」的首要兇手。要知道,比外界壓迫更強大的,是內心的扭曲和心理的逆轉變。

文/舒山有鹿

相關焦點

  • 內心陰暗的人,往往不是面相兇惡,而是擁有這3個「扭曲心理」
    文丨小萌說情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總是通過第一印象來評判一個人是否善良,因此,在深接觸之後,才會發現,其實人多多少少都會和表面上有一些差距。有一種人,就是利用表面上的偽裝,來達到自己內心陰暗的目的。
  • 父母離婚10歲娃產生輕生念頭 心理醫生幫助走出心靈困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曉鵬 日前,因父母離異,讓10歲的小學生曉莉(化名)產生心理障礙,無心學習,一度產生輕生的念頭。日前,她在老師的陪同下,來到李滄區社會心理服務中心,經過3次心理危機幹預,內心重獲陽光。
  • 多數青春期孩子有輕生念頭,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讀懂孩子心
    近年來,中國青春期孩子自殺率一直在上升,許多孩子有著輕生念頭。這是為什麼呢?孩子的內心在想什麼呢?我們又該怎麼幫助孩子?的確隨著孩子長大,我們已經無法"命令"他,也更難揣摩孩子的脾性,不過我們可以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找出原因,來幫助我們讀懂孩子心,幫助孩子減少甚至去除輕生念頭。
  • 心理學:超變態題目,測出你心理陰暗指數!
    心理學:超變態題目,測出你心理陰暗指數!男孩幾乎用盡了所以心思,只為討女孩的歡心,可是有一天,男孩去女孩家裡,無意中看到了體檢報告,於是男孩第二天就自殺了,這是為什麼?
  • 三名初中生相約從18樓跳下,生死之間,到底隱藏了什麼?
    沒過多久,消防武警以及救護車都趕了過來,準備將三名孩子送往醫院。但是查看時,已經沒有任何的生命體徵。中間有知情的人告訴記者,這三名女孩都是初中生,三個孩子是手牽著手從18樓跳下來的。豆媽聽到這樣的消息,竟然是一場準備已久的自殺。心疼不已,悲劇的人生難道都要用生命來結束了嗎?
  • 用正確的態度對待死亡
    死亡,意味著什麼?是結束?是解脫?是懷念?是撕心裂肺?還是劇終人散呢?生離死別,世人無法掌控的事實,我們沒法確定何時的來到這個世界,也無法確定何時會離開這世界。釋放壓力的途徑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承壓狀態差異各異,心理素質的好壞,AQ的高低,所以逃避成為了絕大多數人選擇的途徑。而逃避,最極端莫過於生命的結束。輕生、自殺隨之而為之,在將近絕望的人前,無非這是條很好的出路。因為沒了追求,也沒了懷念,沒了期待,也就沒了想法,一切心如死灰,唯有重生才能夠給予新的生活。放縱自己,吸毒,酗酒,情色等一系列自我放逐的行為。
  • 如何面對死亡的恐懼和悲傷,樹立正確的生死觀?
    許多人在困難和災難面前,恐慌至極,膽小怕事,逃避懦弱。然而當死亡來臨時,他們又不知所措,無法接受,懷著憎恨、恐懼和遺憾離開人世間。沒有好好道別,更沒有好好活著。因為不曾想過死亡,以及對死亡的誤解,他們反而更不懂得什麼是活著。不知死,焉知生?
  • 牛頓小時候就是學霸,卻因為家庭原因導致心理極度陰暗?
    這個人有多牛,可不光是發現了萬有引力,他的出身是非常差的,十歲左右基本上就被家人遺棄了。大半輩子窮困潦倒,但是到後來,他一個平民的身份得到了英王的關注成為了一個公爵!看他的人生歷史,就像是看一個屌絲奮鬥史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死了之後,他的墓志銘會這麼寫,自然和自然的現象隱藏於茫茫黑夜之中,上帝說讓牛頓降生,於是一片光明!
  • 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尊重和熱愛生命
    但是,高校危機幹預機制的建立不能僅僅依靠幾位心理諮詢教師和幾堂心理課。對於心理脆弱的人,別人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友好的動作,也許就能讓他們鼓起足夠的勇氣。來自湖南醴陵的肖敬長期研究心理危機幹預,他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在網上遇到一位女大學生,她的情緒極其糟糕,甚至有輕生的念頭。肖敬好好勸導了她一番,最後主動把手機號碼留給了她,讓她心情不好時給自己發簡訊。
  • 內心陰暗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遇到儘快遠離
    假裝善良和陽光是最常見的情況,正因為此才會有「爆料」一詞的出現,那些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十分懼怕別人識破自己的真面目,因為一旦好形象被識破就會造成難以收場的後果。從而導致人設和形象變得十分重要。要知道,在這個社會上,很多事情遠非我們親眼所見般真實,再大膽一點說,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真相」不過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真相。
  • 柳州一高三學生在江濱公園不幸身亡,此前曾流露輕生念頭
    民警和醫務人員接報趕來,經檢查確認男子已不幸身亡。早上8時許,記者趕到江濱公園。只見江濱大舞臺旁的停車場裡停著3輛警車,西側的一片區域被警戒繩圍起,值守的輔警勸導過往遊人繞道。記者看到,警戒繩圍起的區域內,一名男青年的遺體平躺在地,警方法醫技術人員正在進行現場勘查。旁邊就是一棵大樹,粗壯的樹杈向一側伸出。
  • 女子跳樓輕生被消防員用高壓水槍射回,網友:這波操作我服氣!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現代人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首當其衝的就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少年輕人不堪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生活或者情感上受到挫折就容易想不開,年輕人自殺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這也就造成了不少消防隊員在營救輕生者的傷亡事故,不少消防員救人因公殉職,想活著的沒能活下來,想死的卻活了下來,最近一例消防員救人的案例可以說是大快人心
  • 華晨宇被曝曾有輕生念頭,努力適應了娛樂圈,但獨自生活太孤單
    明星在檯面上和私下的狀態到底如何總是惹人津津樂道,才奪下《歌手》的「歌王」,看起來比七年前出道時開朗不少的華晨宇卻被好友張歆藝自揭其內心十分孤獨,甚至有過輕生念頭。5月1日晚播出的某綜藝中,張歆藝還不經意爆料,華晨宇甚至曾經和她透露過輕生念頭,而她認為這與長期獨自生活很相關。
  • 中科院研究生謝雕案兇手被執行死刑:遠離心理扭曲的人!
    周凱旋這樣的心理扭曲變態狂死一萬次也無法消解謝雕家人的痛苦!周凱旋謀劃殺害謝雕的一個細節讓我不寒而慄:因為知道殺人後就要被抓,以後吃不著了,所以一開始周凱旋選擇自己喜歡的餐廳味千拉麵作為行兇地點。他要最後吃一次。後來因為謝雕馬上要去外地,他等不及了,所以才改到謝雕學校附近的餐廳。極度地自私、變態,心理扭曲,毫無人性!
  • 中科院研究生被殺始末:一句關心話引仇恨,心理扭曲之人有多可怕
    在老師和同學眼裡,謝雕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樂觀向上,樂於助人、是一個陽光帥氣又熱情洋溢的大男孩。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青年才俊,全家的希望,有前途、有擔當的孩子卻死於心理扭曲的周同學刀下,到死他也沒想明白,自己真誠相待好友,如何成了報復自己的惡魔!殺人者周凱旋是個什麼人?
  • 心理學:與愛人共處,不要小瞧了對方的陰暗「心理」
    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執行董事兼經理,創始人:專欄結合個體、微行為、社會、發展、情緒以及性格等一系列的心理學內容,同時附加方式和技巧,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認知另一半內心醜陋的一面,認知兩性情感的本質,幫助男性、女性朋友解析情侶
  • 一個從小被父親性侵過而心理扭曲的孩子,看他怎麼戰勝心魔
    但童年的慘痛經歷扭曲了他的心理,父親的性虐待,坐視不管的母親,這一切都伴隨到他成年,恐懼,輕生,家庭破裂.折磨著他早已堅持不下去的心靈.但當事情一點一點好轉,他再次堅強改過自新.卷福的演技在這部劇裡完全釋放,正因為的他的表演,到達了9.1分的高評.
  • 工作壓力大少女欲輕生 民警接力開導打開心結
    3日,廖姓女子經過民警10小時的細心規勸和開導,終於打開了心結,在父母的陪伴下,安全回到黃梅家中。3日凌晨2時,一女子報警自稱要跳樓輕生。武漢東新警方步行街警務站民警伍漢松迅速出警,趕到轄區事發地某小區。在頂樓天台邊緣處,一名身著粉紅色睡襖的青年女子見民警過來,情緒很激動。伍漢松上前溝通勸解,一個小時後,該青年女子情緒逐漸平復放棄了輕生念頭,在民警的攙扶下走下天台。
  • 23歲女女主播因整容失敗,兩次選擇輕生,最終從18樓跳下死亡!
    我們都知道想當一名主播,除非你有高顏值,或者有自己獨特的才藝等可以吸引粉絲的關注,如果真的想步入主播這個行業,但是自身條件並不是很良好的情況下,很餓多主播都會整容來解決這些問題,而主播整容基本上會出現在女主播身上,在近日有位女主播因為整容失敗後,而輕生,直接跳樓自殺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心理學:人類心理中最陰暗的一面,死亡本能
    心理學是關於人類心理的研究,這樣的話,就不可避免的接觸到人性中的陰暗面。關於人性陰暗面的研究有很多,但是,最有話題性和爭議性的卻還是100年前,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提出的「死亡本能」一說。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人性中的死亡本能,也許看過以後,很多問題你都會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