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生被殺一案,從2018年6月14日發生至今,倍受人們關注,2019年5月24日在北京一中院第一次開庭,審理持續近4個小時,但沒有宣判。7月24日,法院再次通知受害人家屬來京開庭宣判,而當日被害人謝雕父母來到法院作庭前調解時,謝母暈倒,之後主審官突發身體不適,法庭當日沒能如期宣判。
在謝雕去世的這一年多,謝雕父母表示,殺人者周凱旋在5月底第一次開庭時,眼神裡毫無悔意,毫無愧疚之意,而其家人也從沒有表示過道歉,兒子的死帶走了一家人的所有希望,只希望法院判決周凱旋死刑,立即執行,他們會將宣判書燒給謝雕,告慰他的亡靈。
被害人謝雕是一個怎樣的人?
謝雕出身貧寒,謝雕小學時,父母在鎮上開了個小型石料場,把山上的石灰石打下來,碎成小顆粒拉出去賣,賺了點錢買了大型拖車,後來因安全事故,謝父負全責,賠了個傾家蕩產。
謝雕讀初中時,是家庭條件最差的時候,但是禍不單行,謝雕上高中時,父親謝中華又查出鼻咽癌,但為了上學成績好又刻苦的孩子,其父化療一段時間就又去打工了,這次是給人開大卡車送貨。
2012年,謝雕考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因家庭貧困申請學校助學貸款,大學期間,這孩子省吃儉用,並勤工儉學,上學期間從沒向家人要過錢,還用自己兼職家教的錢給妹妹買東西。
2016年,謝雕以優異的成績本科畢業又考上中科院研究生,2018年被周凱旋殺害前,已有大公司承諾要聘用他,年薪50萬。
在老師和同學眼裡,謝雕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樂觀向上,樂於助人、是一個陽光帥氣又熱情洋溢的大男孩。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青年才俊,全家的希望,有前途、有擔當的孩子卻死於心理扭曲的周同學刀下,到死他也沒想明白,自己真誠相待好友,如何成了報復自己的惡魔!
殺人者周凱旋是個什麼人?
據周凱旋的鄰居和老師回憶,周凱旋小時候是一個雖然話不多,但很懂禮貌的孩子,因學生好一直是鄰居教育孩子的榜樣,其父是高中物理老師,家庭條件相比謝家要好一些。
高中時期,謝雕和周凱旋是高中同班同學,又是室友,兩人關係不錯,謝雕還曾邀請周到自家吃飯,但謝雕母親對周的印象並不佳,說這孩子來家,從進門到吃飯離開,沒有道一聲謝,也沒有打招呼說再見。
2012年,周考入四川大學,因對成績不滿意,認為自己可以考清北,於是復讀一年,第二年又沒到清北線,走的西安交大,本碩連讀,但是因大學期間沉迷遊戲,連續掛科,本科也勉強畢業,碩士根本沒資格攻讀,而此時謝雕考上中科院研究生。
周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考公務員也沒有考上,造成心理扭曲。
周凱旋殺人原因及過程
據周凱旋交待說,謝雕曾經看不起自己,嘲笑諷刺自己,而據知情人透露所謂的諷刺嘲笑他,是因為謝雕曾在網上用一句話勸周別再痴迷遊戲,好好學習。再就是兩年前的同學聚會,同學們在一起玩「狼人殺」遊戲,但遊戲中兩人爭吵了起來,而之後周凱旋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不斷謀劃報復,直到殺害謝雕的前幾天,謝雕給當年聚會的同學發信息說:還記得兩年前的聚會嗎,我要和他把帳算清楚。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所謂的算清楚,而是將其連捅七刀,刀刀致命。
在謝雕心裡,他從沒有覺得周凱旋會如此記恨他,聽周凱旋說,他在北京找到工作了,要來北京找他,謝雕高興地表示要在北京著名的全聚德請昔日的好友吃烤鴨,然而周說不喜歡吃烤鴨,於是又換了一個地方。
約會當天,謝雕學校有事希望改天再聚,而周凱旋表示急切想見到他,於是兩人將約會地點改到學校附近,但兩人見面還不到十分鐘,菜還沒有上來,周毫不猶豫的掏出事先準備好的匕首,向毫無防備的謝的胸口和脖頸刺去,在謝雕驚愕地捂住傷口,站起後退時,周又追上前去連刺幾刀,謝雕俯面朝下倒下,血流如注,當場死亡。
殺了人的周凱旋高舉雙手做出勝利狀,跑出飯店後投案自首。
案件反思:
縱觀整個案件,按正常人的思維,周對謝的恨應該出於嫉妒,自己一手好牌被自己打得稀巴爛,自己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瘋狂的嫉妒比自己混得好的昔日好友,這簡直是喪心病狂。
在第一次開庭期間,周凱旋的律師提供了周有思維性神經症的診斷證明,但是證明也稱周殺人時有行為能力。但是我們要反思的是:是什麼讓一個學校的優等生變成了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而且殺害的還是自己的好友?
小徐老師送過無數屆學生,在高考壓力下,有很多孩子從小就表現出極度的嫉妒心理,而且往往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一方面他們心胸狹隘,受不了打擊,另一方面也見不得同學比他成績好,人緣好等。
兩年前,我們班上經常考第一的一個女孩子,如果偶爾一次她沒有考第一,就對那處超越她的同學表示出明顯的敵意,甚至會找茬說人家的壞話,有一次還將人家的課外書拿去扔了……小徐老師真不敢想像,如果她之後的人生如果走得不順暢,將會如何對待身邊人?
一般心理不健康的人,分為兩類,一類向內的,選擇折磨傷害自己,自暴自棄,不顧家人的感受,甚至走上自殺;另一類是向外的,選擇怨天尤人,發洩不滿,甚至殺人洩憤。然而不管是哪種心理扭曲,都意味著生命教育和底線修養的缺失,而如何教育出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永遠是我們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
但是,在我們的育人方式沒有改變之前,在某些人的戾氣不斷上升情況下,這種人會持續上升,其實這種人我們只要留意就能看出來,還請大家不要把自己當救世主,企圖拯救他,很多時候我們應該遠離有心理疾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