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雕和周凱旋不僅高中同一個班級,而且同一個宿舍,兩個人學習成績在高中階段都很優秀,而且是關係密切的好朋友。周凱旋在上高中的時候,還曾經去謝雕家裡吃過飯。
但是,這樣一對好朋友,在大學畢業後漸漸發生了變化:周凱旋因為沉迷網路遊戲,在西安交大本科畢業後失去了原本擁有的本碩連讀機會,走向社會後找工作也連連失利。而好友謝雕本科畢業後則考入中國科學院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這讓原來情況本與謝雕不相上下的周凱旋心裡很不平衡,2018年6月14日,周凱旋去北京找正在中科院大學讀研究生的謝雕,謝雕在當地一家飯店招待周凱旋時,周凱旋用事前準備好的刀具把謝雕殺死。
周凱旋行兇後很快落網,2019年8月30日,周凱旋經北京市一中院一審判處死刑。2021年1月13日,周凱旋被依法執行死刑。至此,曾經備受輿論關注的中科院研究生謝雕遇害案畫上了一個句號。
不過,這個案件帶給家長朋友們的啟示卻值得牢記:周凱旋從一個成績出眾的學霸,到一個殺害朋友、令人不齒的殺人犯,他心裡扭曲的背後,透露出嚴重的教育問題。周凱旋因為高中階段成績出眾,所以形成了自命不凡的畸形心態,他考入四川大學後不久退學重考,第二年考入西安交大本碩連讀,本來已經相當不錯,但是他卻因為沒有考入之前預想的清華北大而自暴自棄。在大學階段,周凱旋沉迷遊戲,荒廢青春,以至於多門成績掛科,失去了本碩連讀的資格。
一個人貴在量力而行,珍惜擁有,周凱旋明明獲得了令多數人羨慕的西安交大本碩連讀資格,他卻偏偏以自暴自棄顯示自己的「不得志」,這種錯誤行為充分顯示了他心理素質的欠缺和性格弱點。至於他無法容忍昔日好友謝雕考入中科院大學碩士研究生,不惜以殺人洩憤,更加顯示出他心理的病態和狹隘。
周凱旋的悲劇充分表明,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有一個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態。學習成績再好,如果性格有重大缺陷,也難免會釀成人生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