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摔下床,媽媽的做法奶奶怒斥「沒人性」,醫生卻說做的對

2020-12-06 熊媽育熊娃

帶過孩子的人都知道,看孩子這件事看似輕鬆,實則責任重大,尤其是在孩子會跑了之後,一不留神就可能作妖,家長必須要時時刻刻盯著孩子。儘管如此,也難免會發生磕磕碰碰,在孩子受到傷害之後,家長應該要正確及時進行處理,否則就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

元寶剛滿一歲,媽媽上班比較忙,於是就讓元寶奶奶來照顧孩子。雖然兩個人在育兒方面有些小矛盾,可是畢竟都是為了孩子好,媽媽也在盡力給婆婆普及科學育兒的知識。

元寶特別喜歡和媽媽在床上玩,兩個人玩遊戲特別瘋狂,正玩得開心呢,元寶一下子踩空了,媽媽趕忙去拉孩子,還是沒有拉住,元寶一下子跌在了地上,孩子哇哇大哭,婆婆匆忙從外面跑進臥室,看到孩子躺在地上大哭,就想把孩子抱起來,還沒有起來,就被兒媳給阻止了。

看到兒媳這麼做,婆婆直接怒斥兒媳沒有人性,還惡狠狠地說,你可真是一個冷血的媽媽。

即使被婆婆怒斥了一番,兒媳仍然沒有生氣,也沒有將孩子抱起來,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觀察的孩子,等到急救人員趕到之後,才將孩子抱起來。

醫生聽完了兒媳的敘述之後,直接對兒媳伸出了大拇指,誇她做的,在一旁的婆婆卻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原來孩子在頭著地之後,不可以貿然移動的,否則很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必須要先觀察幾分鐘,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情況下,往往自己不會訴說病情,必須要家長及時幫助孩子規避危險。

每個人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的,可是一旦發生危險,我們也要有足夠的能力應對。

為了能夠照顧好孩子,家長也要學習一些緊急施救措施。

燙傷孩子被開水燙到之後,不要用牙膏去抹,也不要抹醬油,而是應該要將孩子的患處裸露出來,在皮兒沒有破的情況下,及時抱孩子去涼水下衝洗半個小時。

被食物噎住很多人在孩子被噎住之後,往往會給孩子拍後背,想要讓孩子自己將食物吐出來,這種可能性不大,不如採用海姆立克法,讓孩子俯臥並且使勁拍打孩子的後背,直到將異物排出。

平時帶孩子的時候,尤其應該要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家長可以這麼做。

1.規避周圍的危險

孩子小的時候,往往平衡性差,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會摔倒,一定要為孩子規避周圍的危險,尤其是一些堅硬的牆角桌子角等等,可以在網上購買防撞角粘在牆角處,防止孩子磕碰。

很多孩子特別調皮,看到新奇的事物,往往會想要去摸一摸,因此對於水壺插座等等危險的物品要格外小心,一定要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2.給孩子在家裡造一個小型的活動園

很多家長都是一個人看孩子,平時還需要做點家務,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孩子,那麼可以選擇在家裡為孩子營造一個小型的活動園,用一個柵欄圍起來,裡面放上孩子的玩具,讓孩子在這個安全的範圍內自由活動。

3.避免讓孩子在高處玩耍

孩子越是小,越是對高處的東西好奇,很喜歡去高的地方。可是,為了安全起見,家長應該要避免讓孩子在高處玩耍。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能夠照看好孩子,但是往往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會發生危險,因此,要避免讓孩子去高處玩耍。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生第一天,爸爸問哪裡可以熱奶?醫生怒斥:有沒有常識!
    寶寶出生後,新手爸媽們難免手忙腳亂,有些生產前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的父母尚且如此,就更別說哪些一點準備工作沒做的了。但即便再忙亂,也要懂得基本的常識,下面這位爸爸,就因為沒有常識而被醫生怒斥。
  • 寶寶掉下床,聰明的家長第一時間不是抱起,而是把握「黃金十秒」
    文|精英爸媽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孩子三歲之前,每一位媽媽都把他們視作"易碎品",恨不得用盡所有辦法保護起來。可是成長中的孩子,總是會有磕磕碰碰的可能。尤其是"摔下床"這件事,幾乎是每個寶寶成長必然會經歷的事。
  • 寶寶睡覺黑白顛倒?兒科醫生建議媽媽這樣做
    她說,月子期間,由於婆婆回老家照顧懷孕的小姑子,自家媽媽又在醫院照料生病的奶奶。自己和老公每晚輪流照顧小寶。兩人從沒在晚上12點之前睡過覺,有時凌晨2點困得上下眼皮打架,奈何寶寶自己一個人興致勃勃地自顧自的睜著雙眼看著天花板咬著胖嘟嘟的小手,時不時的發出哼哼的聲音,伴隨著哭鬧聲。
  • 寶寶光腳有必要管嗎?兒科醫生的解釋很全面,媽媽別瞎操心了
    「文/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相信帶過娃的媽媽,都有一個同樣的疑問:為什麼孩子總喜歡打著赤腳走路呢?有些媽媽擔心,孩子光腳會引起感冒,常常「威逼利誘」孩子穿上襪子。可孩子似乎偏要跟媽媽們對著幹,一趁父母不注意就把襪子給脫了,為此,家裡常常上演「你穿我脫」的家庭大戰。
  • 5歲女孩誤食乾燥劑,奶奶的處理方式,醫生稱讚有文化
    有時候孩子會把各種沒見過的東西塞進嘴裡嘗嘗味道,有時也會導致誤食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甚至引發致命的傷害。朵朵的爸爸媽媽已經復工,可是幼兒園還沒開學,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的夫妻倆,把朵朵託付給了朵朵的奶奶,朵朵的奶奶比較年輕,平時也喜歡閱讀一些育兒文章,所以育兒方式跟年輕父母並沒有太大的衝突,因此,朵朵的父母放心地把孩子託付給了孩子的奶奶,朵朵奶奶也十分疼愛朵朵,給她買了很多零食。
  • 產婦哭訴「月子沒坐完就回奶」,得知原因,醫生怒斥無知
    ,就會義無反顧地去做。如今已經有27歲的張雲,剛剛生完第1胎,對於坐月子的注意事項幾乎一無所知,除了聽信過來人的意見,最相信的就是自己的婆婆了。不過這借鑑來的經驗,最終結果卻是讓張雲悔不當初。但沒想到,月子都還沒有坐完,張雲就已經回奶了,經常餓得女兒哇哇大哭。
  • 1歲半的寶寶腸壞死,醫生勸告:奶粉要會衝,3種輔食少碰
    前幾天兒科診室來了個令人影響深刻的的病人,一位媽媽帶著1歲多的寶寶過來檢查,說是寶寶最近輔食總是會吐,還有發燒的跡象。醫院馬上安排給孩子檢查,經過化驗,發現孩子的腸胃已經壞死,基本的運化能力都喪失了,寶媽抱著孩子哭個不停。
  • 5歲孫女誤食乾燥劑,奶奶急中生智救娃,兒科醫生:太正確了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奶奶給小孫女買了一大包零食,但是由於奶奶的一時疏忽,5歲的小孫女不小心誤食了零食袋裡的乾燥劑,她很好奇,便扯開袋子吃了。等到奶奶再次走到孩子身邊時,才發現孩子吞進肚子裡的正是乾燥劑,奶奶嚇壞了,趕緊一把搶過來扔了,讓孩子把嘴裡沒咽下去的吐出來,拿了瓶牛奶二話沒說便給孩子灌進肚子裡,帶孩子去醫院。醫生檢查了一下小女孩身體,說:你這做法太正確了,堪比教科書啊!奶奶聽到後,才鬆了一口氣,幸虧小孫女沒事,不然要後悔死了。
  • 寶寶多大斷奶好?並非6個月或1歲,兒科醫生:餵到這時候會更好
    持續餵養好處多網上就「寶寶多大斷奶」曾做過相關調查,發現多數寶寶斷奶的時間都集中在半歲到2歲之間。其中9-12個月、1歲到2歲斷奶的寶寶更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個月前,建議給寶寶純母乳餵養;6個月到1歲之間,可以採用母乳搭配固體食物的餵養方式;如果條件允許,比如媽媽能夠全職在家帶娃,也可以將母乳餵養延長至2歲及以上。換而言之,寶寶多大斷母乳好?並沒有固定的標準,具體什麼時候斷奶得看寶寶喝母乳的意願。
  • 快一歲寶寶高燒40度,醫生:捂熱綜合症!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冷
    爺爺奶奶把孩子抱進來的時候,孩子滿頭大汗,臉上還長了痱子,一量體溫40度。醫生大概數了一下:外面有一層包被,兩件羽絨服,一件羽絨背心,加上裡面的內衣大概有8件。原來爺爺奶奶怕孩子著涼生病,所以裡三層外三層地給孩子穿上了8件衣服。結果孩子是暖和了,但是因為太暖和,導致出現了捂熱症候群,也叫蒙被缺氧症候群。
  • 5歲孩子檢測視力1.0,醫生卻說「一年後可能會近視」
    雖然,孩子的視力問題一直是爸爸媽媽的關注重點,但對於視力保護,許多家長仍存在很多誤區。0-6歲,別揮霍孩子的「遠視儲備」最近看到一則新聞,一位家長帶5歲的孩子去檢查視力,結果顯示孩子視力1.0。家長本來很高興,可沒想到醫生卻說:「要多注意,孩子可能一年後會近視。」為什麼會這樣?原來,醫生是根據孩子眼睛的「遠視儲備」消失來判斷的。其實,視力和屈光狀態是不成比例的。視力1.0時,孩子的屈光狀態可能是50度近視,可能是50度遠視,所以視光醫生更重視屈光狀態,根據它來診斷孩子是否會近視。
  • 2歲寶寶吞下乾燥劑,罪魁禍首是奶奶撒的一個謊,家長別再騙孩子
    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沒多久,很多東西都沒見過,而小寶寶的好奇心又很強,所以遇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總是想要研究一番,有些小寶寶喜歡用嘴去探索世界,不管什麼東西,都喜歡放在嘴裡「啃」。
  • 五歲寶寶身上淤青沒退掉反而顏色變深,聽到大家的議論媽媽心疼的...
    五歲男孩然然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一次媽媽帶他去遊泳館練習遊泳時,然然的媽媽不經意的發現,很多與兒子同齡的孩子身上,都是乾乾淨淨的什麼也沒有,但兒子從生下來時,屁股上和後背留下的淤青好像一點也沒減少,有的淤青顏色反而更加深了。
  • 3歲孫女誤吃整包幹燥劑,奶奶60秒反應救了娃,醫生:比我高超
    3歲孫女誤食乾燥劑,奶奶這一舉動,讓醫生豎大拇指點讚 桐桐今年3歲了,爸爸媽媽常年外出務工,桐桐平時就和奶奶一起生活。3歲的孩子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桐桐平時在家就喜歡翻箱倒櫃,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玩玩那個,還特別喜歡撿東西放進嘴裡。
  • 4歲女娃誤食乾燥劑,奶奶緊急處理方法得當,醫生:老太太有文化
    是關於她同事寶貝女兒的,表姐的同事女兒叫甜甜,甜甜今年四歲了,上周父母出差,帶甜甜的事情就交給了奶奶,老太太特別寵愛這小孫女,偷偷買了很多平常甜甜在家不能輕易吃的零食,想讓甜甜過一把零食癮。面對各式新奇的零食,甜甜的好奇心特別重,一天吃一樣。上周三中午的時候,老太太在廚房準備午餐。可沒過一會兒,老太太就聽到在客廳裡看動畫片的甜甜哭了起來,便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兒去查看。
  • 2歲男孩咬碎體溫計,吞下了水銀,媽媽的明智做法連醫生都點讚!
    擔心的這件事又真實發生了,2歲男孩咬碎體溫計,吞下了水銀... 央視網報導,湖南張家界一個2歲的男孩咬碎了水銀體溫計,媽媽幫他掏出玻璃渣,漱口後,立即將他送到醫院。醫生立即給孩子拍片子,發現水銀停留在胃裡面。醫生讓孩子住院觀察,日常進行輸液護理。又讓孩子多喝牛奶,促進水銀排出。
  • 2歲沒媽男孩,寒冬天裡光著腳丫走路,奶奶:他做夢都想媽媽!
    孩子的奶奶年紀大了,平日還要出去撿廢品掙錢,還要打理家務、照顧孩子;奶奶看著正在喝奶粉的男孩,很擔心自己以後不在了,孫子又該怎麼辦呢?雖然,孩子的母親杳無音訊,從來沒有回來看過孩子;但是,孩子再小,內心也是十分渴望見到那個拋下自己獨自一人離開的母親。奶奶告訴網友,自己這個小孫子,每天晚上做夢都會夢到自己的媽媽,還總是哭著喊:媽媽你快回來啊,我好想你啊!
  • 寶寶頭摔出一個鼓包,會傷到腦子嗎?要不要做CT?
    沒有什麼比摔到頭更讓媽媽膽戰心驚了,看見孩子頭摔出個坑,摔出個紅腫的包,真是腿都要嚇軟。畢竟頭裡面的事,看不見摸不著。孩子的頭骨又薄又軟又脆,像個瓷盤子一樣脆弱,磕硬東西上能不擔心?腦子也很敏感,嫩嫩的像坨豆腐腦,稍微晃一晃都擔心碎,更不要提這麼突然劇烈的震蕩了。
  • 孩子咬破體溫計,奶奶一個下意識的做法,降低了孩子的危險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碰到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每到這個時候,做父母的甚是擔憂。尤其是有一些突發狀況的時候,父母更是心急如焚,有時候大人的一些下意識做法,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風險。王先生的女兒今年2歲了,由於平時工作忙,都是奶奶帶孩子。
  • 3歲小孩誤食乾燥劑,幸虧奶奶急救到位,這種「危險物」家家有
    3歲小孩誤食乾燥劑,幸虧奶奶急救到位朋友家的孩子小偉今年3歲了,本來應該上幼兒園的年紀,但因為近期幼兒園、學校都延遲開學,小偉上學的事情只能往後拖一拖。爸媽上班沒時間照顧,小偉只能先拜託奶奶看管一陣。前天奶奶正在廚房做飯,忽然聽到小偉哇哇大哭,還有使勁在吐東西的「呸呸」聲。奶奶從廚房趕出來,發現原本放在茶几上的石灰乾燥劑被小偉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