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精英爸媽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孩子三歲之前,每一位媽媽都把他們視作"易碎品",恨不得用盡所有辦法保護起來。可是成長中的孩子,總是會有磕磕碰碰的可能。尤其是"摔下床"這件事,幾乎是每個寶寶成長必然會經歷的事。
寶寶掉下床,聰明的家長第一時間不是扶,"黃金十秒"了解下
當孩子開始學會爬行的時候,就是他們最鬧騰的時候。床上的這一點活動空間,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探索需求。媽媽們也沒有辦法時時刻刻都盯著孩子,也許只是回個信息的一小段時間,孩子已經從床中間爬到了床邊,一個不注意摔了下去。
看到寶寶摔下床的第一時間,很多媽媽們第一反應就是抱起來,並且安慰孩子不哭。可是每一位媽媽都應該了解一下:聰明的家長,在這時候不是去"扶",而是把握住"黃金十秒。
在這"黃金十秒,家長們要迅速掌握兩個信息:一、孩子有沒有哭;二、孩子的墜落後摔到的是什麼地方。
觀察寶寶有沒有哭,是媽媽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有些孩子摔下床後,可能一時間反應不過來,隔了三四秒才開始哭,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寶寶哭聲嘹亮,反而說明孩子意識清醒,沒有昏厥和感知消失的情況,這時候父母們可以放下一半的心。
下一步,父母們就需要通過寶寶落地的姿勢,觀察孩子傷到了哪裡。有些寶寶是身子先著地,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事情。但如果寶寶是頭部先著地,或者說頭部碰到了地上的玩具,家長們要檢查孩子是否有明顯的外傷,比如說腫脹、流血等。
簡單處理好外傷以後,寶媽們還要注意"內傷"存在的可能,幫孩子活動一下手腳,看看孩子的四肢是否有異常,活動時有沒有哭鬧,這樣做可以排查出有沒有骨折。
再然後就是觀察孩子的狀態,有沒有出現嘔吐、神志不清的情況。如果出現了骨折和昏厥,父母們需要及時撥打120,或者將孩子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在這"黃金十秒"裡,家長們要保持足夠的理智,這樣才能掌握到更多的信息。
如果孩子摔倒後第一時間扶起來,反而會讓家長們的思維被擾亂,如果孩子真的摔出了問題,會耽誤更多的時間。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即使是溫馨的家,也處處充滿了危險。家長們不僅要擔心孩子摔倒受傷,還要擔心孩子誤碰電器或插座,更要擔心孩子會誤食藥品或者細碎玩具。寶寶的探索過程,在爸爸媽媽們看來,幾乎等同於冒險過程。
"黃金十秒"固然重要,但並不是時時刻刻都適用的,媽媽們平時也要注意對孩子的保護。孩子亂爬是出於對環境的探索,也是肢體逐漸強壯的表現,限制孩子的自由雖然能杜絕很多危險事情的發生,但是對孩子來說是舒服,對成長也無益。
寶寶年紀尚小的時候,家長們給床邊裝上護欄,給孩子準備好充足的地面空間,用護欄和地墊劃分出孩子的活動場地。這樣既能讓孩子自由、快樂地玩耍,又不用擔心孩子會自己摔下床,或者往危險的地方爬去。
但是,我們還是建議,媽媽們帶孩子時,要給孩子足夠多的關注。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遊戲,而不是只專注在手機上面。媽媽們高效的陪伴,有助於孩子孩子性格的成長,也可以幫助孩子規避許多危險。
每一位孩子的成長,多多少少都會伴隨一些磕磕碰碰。爸爸媽媽們不是超人,沒有辦法保證,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絕對不會受傷、絕對不會生病。家長們擔心孩子安危的同時,也需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孩子成長的必然性。
如果父母們太過緊張,以擔心孩子受傷的名義,禁止孩子做所有事情。那麼對孩子來說,這種嚴格地管控不是愛,反而是傷害。"黃金十秒"是為了讓父母更好地保護孩子,而不是讓父母更緊密地束縛孩子。
每日話題:你家孩子有沒有摔下床的經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