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才開始有記憶?一歲內寶寶的怪行為後有著大奧秘

2021-01-11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寶寶出生了,一家人都很開心,也開始迅速投入到照顧寶寶的工作中。可是隨著寶寶長大,會出現各種各樣讓家長不解的怪行為。比如愛吃手吃玩具,愛扔東西,問一問鄰居家的,也是這樣。其實,這是孩子心理正在發展的一種表現,等到了特定階段,他會表現出特定行為,等這個階段過去了,他的這一行為也就結束了。這些怪行為後的奧秘,就是寶寶的心理髮育特點。一般來說,一歲內的寶寶發育會經歷這幾個階段。

剛出生到三個月,六親不認,只認黑白

寶寶剛出生到三個月之間是不認臉的,甚至連媽媽的臉都看不清。這個時候的寶寶特別隨和,誰抱他都很開心。而且不認彩色只認黑白。這時候做早教,拿一些黑白卡片放在他眼前,給他認一認就好。

三到五個月,知道因果關係

有的家長發現,寶寶這個時候對開燈特別感興趣,家長一按開關,燈亮了,寶寶就使勁瞅啊瞅,顯得特別好奇。這是寶寶在尋找「按開關」和「燈亮了」之間的聯繫。家長重複這些動作,可以幫助寶寶更快地建立因果聯繫,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五到七個月,明白空間關係

有的家長發現孩子到了七個月,特別愛扔東西,給他什麼都往地上扔,還樂呵呵的。不懂的家長會說「這孩子是個磨人精,看我撿得起勁他還笑!」其實寶寶可不是故意為難你,而是他在通過這樣一種方式建立「上和下」的空間關係。「東西從空中掉在地上」,這對大人來說稀鬆平常,但寶寶可是頭一次發現,他們之前認為東西都是在一個平面的。

七到九個月,明白物體恆存

這個時候的寶寶,最喜歡家人跟他玩「躲貓貓」的遊戲,這個成人看來略顯無聊的遊戲卻能把寶寶逗得哈哈大笑。其實,寶寶的心理是這樣的,「咦,媽媽不見了」「咦,媽媽怎麼又出來了,太有趣了!」寶寶之前見不到媽媽,就以為媽媽不存在了,現在明白,即使媽媽目前不在眼前,過會兒還是會回來的,這個發現對寶寶來說可是了不起的進步,家長有空就多跟寶寶玩玩吧!

九到十二個月,擁有短時記憶

之前的寶寶,記憶力只有幾秒,屬於「過眼就忘」。現在寶寶可以記住幾天的事情了。如果家長教給他一個動作,幾天後他會將動作學會並展示給家長看。這讓家長覺得「我娃又變聰明了」。其實這是因為寶寶記憶力增強的緣故。這時家長可以多在寶寶面前做些捲舌、皺眉、擠眼的動作,幾天後寶寶會給你驚喜的。

相關焦點

  • 寶寶3歲前是「7秒記憶力的魚」?無稽之談,孩子早就有記憶可言
    每個人都有選擇記憶的方式,可是民間卻盛傳:「娃三歲,無記憶」,多數人回憶不起來3歲之前發生的事情,不過這有些冤枉寶寶們,0~3歲的孩子其實是有記憶的。夢子說:「你這個沒儀式感的爸爸懂什麼,我要給我的寶寶成長留下美好的回憶。」丈夫卻開始哈哈大笑:「3歲前的孩子不記事,你對他啥樣他都記不住,瞎忙活,這小寶寶就跟那7秒記憶的魚一樣,你現在還能記住3歲前的事嗎?」
  • 寶寶一歲以內的變化,不僅只在身體上,有些奧秘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前些天在樓下跟寶媽們聊天,大家都說,孩子長得太快了,總感覺剛生他還是不久前的事,沒想到一轉眼都長這麼大了,看著孩子一天天變高,變重,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就學會了坐,學會了走,學會了說各種話。其實孩子的變化不全是我們肉眼看到的,在一歲之前,寶寶會經歷很多,有很多的進步,不過這些,大部分人都不知道。1.三個月之前,六親不認,眼中只有黑白世界寶寶從出生一直到三個月,他的眼睛只能看到黑白畫面,並且看不清楚任何東西,哪怕是媽媽的臉,所以這個時候,寶寶特別隨和,誰都可以與他親近,不過媽媽們可以給寶寶看些黑白卡片,來刺激寶寶大腦發育。
  • 一歲內寶寶智力發育表:有以下表現,往往暗示你家娃多半是小學霸
    家有孩子,父母都希望他們能聰慧過人,將來能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但其實,寶寶是否聰明,不用等他們長大,在一歲之前就有跡可循。 一歲內有三個表現,往往暗示你家孩子多半是小學霸 1
  • 一歲內寶寶頭圍標準及頭圍測量注意事項
    原標題:一歲內寶寶頭圍標準及頭圍測量注意事項 寶寶出生後頭圍的大小一直備受關注,因為寶寶的頭圍偏大偏小或許都是疾病的信號,寶寶的頭圍都有一個相對標準的正常值,當寶寶的頭圍低於或者高於這個標準時,可能就會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一歲內的寶寶頭圍標準吧
  • 3歲內寶寶不能吃的水果有哪些?
    寶寶不愛喝水,愛喝垃圾飲料,爸媽想著讓他多吃水果,寶寶上火了,出汗多了,來個水果,也算是一種補充手段。首先這個問題範圍比較大,0-3歲之間寶寶飲食安排有很大的差別的。沒有說完全不能吃的食物,只能說不適合的,要謹慎選擇的。所以寶寶什麼樣水果不能吃,最主要我們還是要先考慮寶寶消化系統發育程度。
  • 一歲寶寶真的沒有記憶嗎
    很多家長以為一兩歲的孩子是不會有記憶的,的確,能回憶起一兩歲記憶的人還是比較少的,但真的完全沒有記憶了嗎?實情並非如此,因為記憶並不僅僅包括發生過的事件的具體過程,還包括感覺、情緒等非邏輯或語言工具保存下來的內容。
  • 0-3歲了解寶寶大腦發育規律,結合3大方向培養高智商寶寶
    傑西·勒羅伊·科內拉:《新生兒大腦皮層的發育》一書中寫到:你的孩子在生命中的最初三年處於怎樣的環境,實際上將決定其腦的構造,他所經歷的事物越有意義、越具有連貫性和趣味性,他的腦也就塑造得越精妙。寶寶出生後,大腦就開始飛速發展,出生後的頭三年是寶寶大腦發育的一個高峰期。
  • 寶寶1歲後記憶力非常好,家長抓緊鍛鍊孩子的注意力
    文/可馨育兒寶寶1歲後記憶力非常好,家長抓緊鍛鍊孩子的注意力一、 鍛鍊寶寶的記憶能力寶寶在1周歲之後,他的記憶能力進展相當不錯,而且這個時期正是寶寶記憶力快速發展的時候,父母可以趁著這一關鍵時期進一步的強化寶寶的記憶力,同時還要開始鍛鍊寶寶的注意力。
  • 開發寶寶大腦提升智力,從「負一歲」就可開始
    知道寶寶一切正常後,又開始想像要是寶寶又乖又聰明就太完美了。不要說寶媽貪心,看一看那些每天輔導孩子時聲嘶力竭的家長就知道,寶寶聰明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為了開發寶寶智力,很多家長開始給孩子報早教訓練,其實,如果想最大程度開發寶寶大腦,在孕期就可以開始進行了。
  • 多大的寶寶可以喝可樂?答案你想不到
    過節的時候,全家人都聚在了一起,難免要吃上一桌豐盛的團圓飯,可樂已經成為了各種宴席上的最常見飲品,家中的親友逗孩子玩,餵孩子喝兩口飲料也屬正常,雖然不會出什麼大礙,帶這並不代表著寶寶已經可以喝可樂、雪碧等泡發飲料了,那麼到底多大的孩子才可以喝泡發飲料呢?
  • 寶寶為啥會「丟失」3歲前的記憶?心理學家:或與4個原因有關
    寶寶為啥會「丟失」3歲以前的記憶?心理學家給出答案人們之所以普遍「丟失」了3歲前的記憶,並不是因為時間久我們淡忘了,而是由於人類的「嬰兒期遺忘」所造成的。「嬰兒期遺忘」的概念來自於心理學,指人們還處在嬰兒期時,行為或語言並非是完全有意識的狀態,因此不會形成記憶,只有待大腦發育成熟,心智穩固了,孩子們才能夠將外物進行關聯形成記憶。通常這一時期要維持到孩子3歲之後,這也就是為什麼3歲前的寶寶不記事的主要原因。
  • 經典動漫角色100歲時的情形,湯姆傑瑞和諧共處,天線寶寶成怪獸
    經典動漫角色100歲時的情形,湯姆傑瑞和諧共處,天線寶寶成怪獸。在我們漫迷的童年記憶中,有著很多經典的動漫。伴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漫迷逐漸成長,已經很少有時間再去看這些經典的作品。然而 當我們漫迷回過頭再去回想這些作品的時候,發現這些作品中經典角色依舊是原來的模樣,那麼各位漫迷有沒有想過,當這些經典角色到100歲時,他們的情形會是什麼樣的?
  • 寶寶開始學走路,有些問題你必須知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在10個月到1歲半左右開始學走路都屬於正常,因為有的寶寶運動功能的發育可能比以上規律稍早些或稍晚些,所以,家長不必過於糾結孩子到底從多大開始學步。但是大部分專家認為寶寶不要過早地學走路。因為嬰兒時期的生理特點,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容易變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
  • 3歲前寶寶的記憶力發展四特點
    據研究表明:寶寶出生後兩三天就有一定的記憶能力。儘管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的記憶能力會獲得自然的發展,但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能有效挖掘寶寶的記憶潛力。特點一:3歲前寶寶的記憶富有情緒色彩,特別容易記住那些使他們愉快或令他們悲傷、氣憤的事情或情景,以及其他引起他們情緒反應的事物。在聽故事、兒歌時,寶寶往往特別容易記住最有感情的那些句子,比如《小鴨子遊泳》這首詩,寶寶聽後首先記住的是「小鴨子搖啊搖,撲通一聲跳下河」,詩句中「搖啊搖」、「撲通一聲」等語言形象生動,能引起寶寶情緒上的反應。
  • 寶寶一出生就有雙眼皮嗎?多大能變過來
    在每個人的上眼皮和眼睛之間,都有一塊掌管著上眼皮的細小肌肉,名字叫做「 提上瞼肌 」。它一開始工作,我們的眼睛就睜開了。有些人提上瞼肌很發達,所以雙眼皮很明顯,那些「提上瞼肌」不是很發達的寶寶,就成了單眼皮,但有的寶寶隨著生長發育,「提上瞼肌」會發生變化,眼皮會由單變雙。寶寶剛出生許多都看不出是雙眼皮,大多數寶寶長到幾個月後才慢慢出雙眼皮。
  • 寶寶多大才能認出媽媽?揭秘:不同月齡寶寶的視力發育水平
    放不下的手機和iPad,不只是大人才有的習慣,電子設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身邊一切都有滿分好奇的寶寶們,自然用起來也輕車熟路。2011年的一項調查顯示,5歲以下的幼兒中,超過50%的孩子會使用滑鼠或手機玩遊戲(這個項目要是放在今天再統計,恐怕比例更高)。
  • 0-1歲寶寶玩具如何選擇?0-1歲寶寶玩具大推薦
    原標題:0-1歲寶寶玩具如何選擇?0-1歲寶寶玩具大推薦 0-1歲寶寶玩具大推薦 琳琅滿目的玩具,哪一款才是真正適合周歲以內的寶寶玩耍呢?雖然孩子沒有選擇,給什麼玩什麼。
  • 寶寶出現這32個「怪現象」,原來不是生病!爸媽一定要知道
    寶寶在出生後一周內體重都會有正常的生理性下降,一 般在出生後2-4天,寶寶體重可以下降6%-9%,最多不超過10%,一般在10天左右恢復至出生體重,也有的晚至第三周才恢復到出生體重,但這並不影響以後的發育,父母不用過於緊張。一旦體重恢復,隨著月齡及哺乳量的增加,體重會迅速增加,一般每天可增30克以上。
  • 喚醒寶寶天賦最強歌單,你收藏了沒?
    寶寶出生後,腦部神經正好發育到感受聲音的階段。從孕晚期到3歲,是寶寶接受音樂刺激的黃金時間,爸爸媽媽真的害怕錯過!那麼問題來了,有哪些好音樂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寶寶的潛能、發現隱藏的「小神童」呢?左右腦分工理論最早由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裡博士提出,他因此榮獲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寶寶吃奶的8大「迷惑行為「,原因+解決辦法都有!
    粉哥導讀: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有很多事情令人費解,尤其是吃奶這件事,關係到寶寶的生長發育,寶寶吃得好不好一直牽動著父母的心。比如,吃著吃著就睡著了、一邊吃一邊玩、厭奶挨餓……一系列喝奶「迷惑行為"讓不少家長摸不著頭腦,又很無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寶寶的這些行為在傳遞什麼信息?筆者整理了以下8大吃奶「迷惑行為」,快看看你家寶寶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