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愛的淚珠:聽張克群講解泰姬陵的建築藝術之美

2020-12-08 騰訊網

本文作者:張克群

張克群,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受教於建築學大家梁思成先生。畢業後一直從事建築設計工作。

家學淵源深厚,親友中名人輩出。父親張維,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母親陸士嘉,流體力學家、教育家,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校教授之一。舅公施今墨,北京四大名醫之一。兒子高曉松,音樂製作人。

崇拜伊斯蘭教的莫臥兒帝國統治印度時,各地建造了大量清真寺、陵墓、經學院和城堡。這些建築的形式和規格雖受中亞、波斯的影響,但已具有了獨立的特徵。穹頂有了很大的改進,清真寺、陵墓多以大穹頂為中心作集中式構圖,四角則是體形相似的小穹頂襯託。立面設有尖券的龕,牆體多用紫赭色砂石和白色大理石裝飾。廣泛使用大面積的大理石雕屏和窗花,建築輪廓飽滿,色彩明朗,裝飾華麗,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輝煌的,要數泰姬·瑪哈爾陵了。

圖片攝圖網

泰姬·瑪哈爾陵(又稱泰姬陵)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裡200 多公裡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是莫臥兒王朝第5 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后,來自波斯的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

阿姬曼·芭奴美麗聰慧且多才多藝,沙賈汗封她為"泰姬·瑪哈爾",意思是宮廷的皇冠。她入宮19 年,為皇帝生了14 個孩子後香消玉殞。這位皇帝是個情種,一夜之間白了頭髮。有一種說法認為,本來他還在不遠的地方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形狀相似,然而全黑的陵墓。後因種種原因沒建,可惜了。如果建成了,我是無論如何都要去看看的,這一個已經太美了。可我丈夫嫌印度熱,老是拖著不肯去。

說到這兒,不免要嘮叨幾句印度的宗教了。在印度,大多數人都信著某一個教。信徒最多的是印度教,佔總人口的80 %。這個教是公元前16 世紀雅利安人剛來時創立的。公元8 世紀,阿拉伯帝國入侵印度,於是伊斯蘭教傳入。10 世紀後,北方各王朝多信伊斯蘭教,尤其是莫臥兒王朝。大量的伊斯蘭風格建築就是這會兒留下的。

泰姬陵於1631 年(也有說1632 年的,大約是不同的日曆吧)開始動工,歷時22 年,每天動用2 萬役工。除了匯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築師和工匠,沙賈汗還聘請了中東、伊斯蘭地區的建築師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國庫(共耗費4000 萬盧比),從而導致莫臥兒王朝的衰落。

泰姬陵剛完工不久,奧朗則布(Aurangzeb)弒兄殺弟篡位成功,作為老爸的沙賈汗本人也被囚禁在離泰姬陵不遠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宮內。此後整整8 年的時間,沙賈汗每天只能透過小窗,悽然地遙望著遠處河裡浮動的泰姬陵倒影,後來因長期看這個,沙賈汗的視力惡化,僅借著一顆寶石的折射,來觀看泰姬陵,直至最終憂鬱而死。幸虧還算懂事的後人在沙賈汗死後將他合葬於泰姬陵內他的愛妃泰姬的身旁,讓他不至於太孤單。

圖片攝圖網

泰姬陵整個陵園是一個長方形,長576 米,寬293 米,總面積為17萬平方米。四周被一道紅砂石牆圍繞。正中央是陵寢,在陵寢東西兩側各建有清真寺和答辯廳這兩座式樣相同的建築,兩座建築對稱均衡,左右呼應。陵的四方各有一座尖塔,高達40 米,內有50 層階梯,是專供穆斯林阿訇拾級登高的。大門與陵墓由一條寬闊筆直的用紅石鋪成的甬道相連接,左右兩邊對稱,布局工整。在甬道兩邊是人行道,人行道中間修建了一個"十"字形噴水池。

泰姬陵的建築群總體布局很簡明,陵墓是唯一的構圖中心,它不像胡瑪雍陵那樣居於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於中軸線末端,在前面展開方形的草地,因之讓人有足夠的觀賞距離。

建築群的色彩沉靜明麗,湛藍的天空下,草色青青,襯託著晶瑩潔白的陵墓和高塔,兩側赭紅色的建築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蕩漾在澄澈的水池中,當噴泉飛濺水霧四散時,景象尤其迷人。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著樂生的歡愉氣息。

另一特點是構圖穩重舒展。你看,寬闊的臺基和主體約略成一個方錐形,但四座塔又使輪廓空靈,同青空相穿插滲透。陵寢建築體形極簡練,各部分的幾何形狀明確,沒有含糊不清的東西。它的比例和諧,主要部分之間有大體相近的幾何關係,主次之間大小、高低、粗細也各得其宜。中央的穹頂統率全局,尺度最大;正中凹廊是立面的中心,尺度其次;兩側和抹角斜面上凹廊反襯中央凹廊,尺度第三;四角的共事尺度最小,它們反過來襯託出中央的闊大宏偉。此外,大小凹廊造成的層次進退、光影變化、虛實對照,大小穹頂和高塔造成的活潑的天際輪廓,穹頂和發券柔和的曲線,等等,使陵墓於肅穆的紀念性之外,又具有開朗親切的性格。

庭院的布局同樣頗具匠心。陵園分為兩個庭院:前院古樹參天,奇花異草芳香撲鼻,開闊而幽雅;後面的庭院佔地面積最大,十字形的寬闊水道交匯於方形的噴水池。噴水池中一排排的噴嘴,噴出的水柱交叉錯落,如遊龍戲珠。後院的主體建築,就是陵墓。陵墓的基座為一塊高7 米,長、寬各95 米的正方形大理石。象徵智慧之門的拱形大門上,刻著《古蘭經》。中央墓室放著泰姬和沙賈汗的兩具石棺,寶石閃爍。

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上下左右工整對稱,邊長近60 米,中央圓頂高62 米,令人嘆為觀止。四周有四座高塔,塔與塔之間聳立著鑲滿35 種不同類型寶石的墓碑。陵園大門也用紅砂石砌建,大約兩層高,門頂的背面各有11 個典型的白色圓錐形小塔。大門一直通往沙賈汗和愛妃的墓室,室中央則擺放著石棺,莊嚴肅穆。

這個偉大的建築告訴了世人:誰說沒有永恆的愛情?請看泰姬陵。

-

END

文:張克群

圖:《外國古建築小講》插圖、

網絡圖片(侵刪)

§

§

相關焦點

  • 泰姬陵的愛情:國王每7天去給亡妻獻次花,晚年卻被兒子囚禁至死
    泰姬陵為何被稱為永恆的愛情之淚?建築之美難掩愛情之傷!泰戈爾有首詩這樣寫道:「沙賈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財富和榮耀,都會隨光陰流逝只有這一顆愛的淚珠——泰姬陵,在歲月長河的流淌裡,光彩奪目,永遠,永遠。」
  • 泰姬陵被泰戈爾稱為「掛在永恆時間面頰上的一顆晶瑩的淚珠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泰姬陵被泰戈爾稱為「掛在永恆時間面頰上的一顆晶瑩的淚珠。」,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被譽為「完美建築」。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蹟」。這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
  • 印度旅行推薦,印度秘境小眾之-阿格拉
    16世紀到18世紀初,阿格拉曾兩度作為統治印度長達數百年的莫沃爾帝國的首都如果沒有泰姬陵沒有人會知道阿格拉永恆的淚珠 象徵純真的愛情泰姬陵一定要穿紗麗拍次照片阿格拉紅堡阿格拉古堡建築是印度--伊斯蘭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 泰姬陵的建築之美
    每當天空晴朗,萬裡無雲的時候,水池中就會映出白玉般的泰姬陵倒影,就像有兩座泰姬陵互相輝映,如果仔細觀察,清澈、平靜的水面上,泰姬陵的倒影猶如一幅戴著王冠的少女頭像,真是美妙極了。泰姬陵,一個因愛而生的美妙地方。在很多人眼裡,泰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詞。去印度旅行,必然要去看看她。
  • 泰姬陵背後的悲劇:泰姬19年連生14個孩子,精力耗盡死在了產床上
    因為泰姬陵的美,每年都可以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往參觀。而泰姬陵背後的故事,更讓人感到唏噓,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所寫得那樣:「沙賈汗,你知道,生命和青春,財富和榮耀,都會隨光陰流逝……只有這一顆淚珠——泰姬陵,在歲月長河的流淌裡,光彩奪目,永遠,永遠。」
  • 代表印度標誌性建築的泰姬陵怎麼了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都擁有自己的地標性建築,例如美國的白宮,法國的艾菲爾鐵塔,英國的大笨鐘,泰國的佛教寺廟,印度的泰姬瑪哈陵等。如今這些都成了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今天我們將討論泰姬陵,它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的「奇觀」。
  • 在阿格拉欣賞瑰麗的藝術時,雖有「泰姬陵倒影」,但也體會到憂傷
    阿格拉堡的主要建築材料是紅砂巖,故又名「紅堡」,與德裡紅堡的另一個地方同名,但阿格拉堡的規模和奢華遠遠超過德裡紅堡。這座城堡融合了傳統的印度建築、濃厚的伊斯蘭教和歐洲基督教。亞穆納河橫跨阿格拉市,城堡建在河邊,面對著泰姬陵。城堡的大門由紅砂巖製成,兩邊各有一對半圓形堡壘。在大門上,豎起了兩座警衛室。
  • 泰姬陵的背後故事
    如果說北京長城給人的感覺是雄偉壯麗、氣勢如虹,那麼印度泰姬陵則處處散發著清雅脫塵、亭亭玉立的雋美之氣。泰姬陵是印度文化與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結合,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擁有處女座無法挑剔的完美對稱式設計,被譽為世上「最完美建築」。
  • 「印度的珍珠」泰姬陵建成時,沙賈汗並沒有獎賞伊薩,反而下令將其...
    由殿堂、鐘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被譽為"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
  • 世界上最完美的建築,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被譽為「印度明珠」
    印度最著名的建築是泰姬陵,它是印度的象徵,也是印度歷史上最傑出的建築之一。它和中國的長城一樣,既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它有「完美建築」和「印度明珠」的美譽。即使你沒有去過印度,你也會經常在電視或網絡上看到泰姬陵的照片。
  • 泰姬陵—印度世界級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Agra)的城東南,亞穆納河南側,距印度首都新德裡200多公裡。泰姬陵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泰姬陵被譽為「完美建築」,又稱為「印度的珍珠」。它和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萬裡長城、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羅馬的大鬥獸場、亞歷山大墓和索菲亞大教堂被稱為世界七大建築奇蹟。它由殿堂、鐘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泰姬陵被廣泛認為是「印度穆斯林藝術的珍寶和世界遺產中被廣泛讚美的傑作之一」。
  • 印度最有名的建築,是世界奇蹟之一,被稱為完美建築
    其實這個國家是有著非常悠久歷史的一個國家,與我們國家是一樣的,當地是有很多有名的建築的。在印度最有代表性的也是他們國家的標誌性建築物就是泰姬陵。這也是他們國家歷史上非常傑出的建築物之一,該建築物就像是我國的長城一樣,是世界的奇蹟之一。人們都稱這座建築為完美的建築或者是印度的明珠。即使是沒有去過這個國度,也應該是在網絡上看到過這裡的照片。
  • 2015印度遊記之三 - 阿格拉·泰姬陵
    泰姬陵門票750盧比,是這一趟旅程走下來最貴的一張票。說到印度景點的門票價格,當地人和外國人的價格差大得驚人。就拿泰姬陵來說吧,當地人只收20盧比,沒錯,連750的零頭不到。眾所周知,他偏愛大理石,為妻子修建了全大理石的泰姬陵。他拆掉了阿克巴時期的幾座建築,用大理石建築取而代之。在沙賈汗生命的最後時期,他被篡位的兒子奧朗則布囚禁在阿格拉堡,每天只能眺望遠處的泰姬陵,最終在此去世。
  • 泰姬陵感人的愛情故事,你知道嗎?
    一六二七年,庫拉姆經過一場血戰繼承王位,成為了莫臥兒王朝的第五位君王,給自己取名沙賈汗,意為世界之王。阿姬曼也因此得到宮中最高頭銜。阿姬曼長得十分美麗,善於琴棋書畫,又溫柔動人,更難得的是她有很高的遠見,可以幫皇帝分擔朝政,深受沙賈汗的寵愛。雖然沙賈汗後宮佳麗三千,但唯獨寵愛她一人,並正式冊封她為「泰姬」,譽為「王宮之冠」。
  • 泰姬陵最初是作為陵墓建造的,它象徵著永恆的愛,值得一遊!
    一座由愛建造的紀念碑 - 這是莫臥兒皇帝沙賈汗在建造這座結構以容納他年輕的妻子穆塔茲瑪哈爾的墳墓時想要提醒全世界的遺產。這是泰姬陵在世界範圍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個最知名的印度地標並不代表領導力,權力或財富 - 相反,它象徵著永恆的愛。
  • 成都引力▏潮流生活,融合建築藝術之美
    而地標性建築,當之無愧的成為城市這本書的封面。從安順廊橋,川大鐘樓,塔子山九天樓,到如今新潮時尚的太古裡網紅打卡地,成都的包容與開放、潮流與厚重,都是它一直保持活力的制勝法寶。而九方亦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加入這座時尚之都。
  • 泰姬陵:印度建築史上奇蹟的誕生,皆因為一個深情的男人
    今天我跟大夥聊的景點是被稱為世界七大建築奇蹟之一的名勝,泰姬陵。進入正題之前,咱先給大家糾正個常識性錯誤。我身邊有不少人一聽泰姬陵的名字,就以為他肯定是泰國的什麼景點?泰姬肯定是泰國哪個妃子的陵墓,這樣一聽的確有那麼點道理,但是真相可不是他們想的那樣。其實泰姬二字不過是音譯而言,翻譯過來就是皇冠的意思和什麼?泰國王妃沒半毛錢關係。
  • 譽為印度明珠的建築,因愛情而生,堪稱世界最美建築
    世界上有很多宏偉的建築,不同建築的閃光點也不同,你知道因為愛情而生的建築嗎?在印度就有著這樣的一個景點,他叫做泰姬陵,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他的存在,他在印度知名度很高,和我國的長城一樣,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築,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印度的這一所完美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