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齡段的人比起作品「長什麼樣」,更在意的是作品「是什麼樣」,最近的大部分文字戀愛冒險遊戲比起「文字冒險」,似乎更重視「戀愛」這一要素,而使得最重要的「購買層」提不起購買慾,「受眾層」又買不起,繼而產品「低回報」,續作被迫閹割內容,閹割內容後更是無人購買的循環。
原因三:創作環境差在一篇名為「とあるエロゲシナリオライターの日常(關於某位成人遊戲腳本家的日常)」的文章中,身為從業者的作者就提到了:作品的劇本好壞並不是由腳本家決定,而是由導演決定。如果導演執意說不行,那該腳本無論如何都不會被採用,這也使得大多數腳本家都不能放開自己的想像力,去創作一部有深度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就算被導演改動過的劇本被用戶噴為「糞作」,背鍋的也絕不是導演,而是在製作人員名單最後用醒目字樣寫到的腳本家。
似乎,比起在電腦面前坐上幾個月,挨導演罵的同時還要絞盡腦汁地、去被迫想出一部受眾較小的劇情向作品,還不如直接寫受眾較廣的、更夠充分展現自己才華的輕小說或動畫腳本來得更為乾脆,於是不少成人遊戲腳本家逐漸脫離「成人」這一範圍,另闢蹊徑,作為「輕小說作家」和「動畫腳本家」,活躍與受眾更廣的圈子裡例如丸戶史明就沉迷於《路人女主》的創作中無法自拔、田中羅密歐的輕小說《人類衰退之後》也被老虛花式吹爆、老虛本人也在漫長的創作事業裡找到了名為「布袋戲」的新歡…
他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舒適圈,且名利雙收,便更加不會只將眼光著眼於「成人」這一範圍內,而這樣的腳本家也在逐年增多,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業界藥丸。
結論
在說出結論時,我們先嚴格定義一下幾個詞彙:ADV/AVG遊戲,即為「文字冒險類遊戲」,和Galgame之間的區別在於「是否有戀愛元素」,而「成人遊戲」大部分都是以ADV為主體的劇情向遊戲(當然還有RPG與ACT),而以ADV為主體的成人遊戲也並不完全是以「成人」為主要元素,某些作品比起「成人」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要素去強調其中的「文字冒險」。
例如《人間殘渣》就將「劇情」與「成人」內容完美融合,向大眾輸出了一部劇情與成人內容雙向爆炸的作品。在遊戲中,玩家會不斷遊玩到五花八門的Bad Ending,每次Bad Ending後,在原劇情本不存在選項的地方便會多出一個選項,藉此達到一步步逼近真相的效果,在歷經數個Bad Ending後,玩家才能瀏覽到整個故事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