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堅硬奇異的物體,中子星相撞後的有趣結果

2020-12-05 科學探討

當恆星在死亡時,會產生一系列有趣的變化。

變化是這樣的,氫聚變為氦,聚變為碳……一直到聚變為鐵元素的時候,聚變所釋放的能量不足以支撐引力的作用,就會突然塌陷。

和太陽差不多質量的恆星在死亡時,最終形成白矮星

比太陽大質量大8~20倍的恆星死亡時,最終形成中子星。

中子星,顧名思義,主要結構形式是中子,實際也就是中子緊挨著緻密排列。

當恆星變為中子星時,體積縮小大概100X1億X1億倍(形象表達)

於是形成了宇宙中最堅硬的物質。其堅硬程度形象點比喻就是一根頭髮絲粗細的中子星物質能吊起幾十個航空母艦(黑洞和暗物質等就不說了,科學理論還沒研究透徹)

如果兩個中子星相撞會是什麼樣的效果呢?

在中子星對撞前期,兩個中子星由於引力相互圍繞旋轉,越接近,旋轉周期會越來越短,速度會越來越快。

最後兩個體積和一個小縣城大小;

重量是地球幾百萬倍;

速度是子彈的上萬倍;

宇宙中最堅硬的兩個中子星

相撞了!

結果有3種,一種比一種有趣。

1、形成黑洞的機率更大一些,經計算機模擬後的結果顯示,在接近相撞的時候會引起中子星的星震,在相撞後其巨大撞擊力對其星球核心增加壓力,導致中子星塌陷形成黑洞。黑洞會吸收所有的能量和物質,並沿著在自轉軸的方向釋放能量巨大的伽馬射線。這樣巨大能量的伽馬射線如果發生在地球的幾百光年內,並且「槍口」對準地球,會抹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相撞後的能量導致中子星碎裂,伴隨著巨大能量的釋放,最終中子星會衰退成大大小小上百萬個類似地球的普通行星、星雲。許多重金屬會在此過程中產生!地球上的金子就是在類似這樣的過程產生的。

3、相撞後的能量不足以破碎中子星的地殼,兩個中子星會以同樣的相撞速度彈開!像兩個彈彈球那樣。也許這是宇宙中最巨大的彈彈球了!

相關焦點

  • 金子的起源很有可能是極少見的中子星相撞
    一項基於太空觀察的研究提出地球上的金子來自罕見的中子星相撞金的原子序數為79,元素符號是Au,是貴金屬中最受歡迎的元素——它的起源可能是外層空間極其罕見的劇烈爆炸,它的閃閃發光顯然從砰地一聲開始。但今年六月的一次觀測給出了這些行書來自某些更奇異的東西的證據:一種密度超高的叫做中子星的物體的相撞。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地球的元素起源於宇宙。我們身體裡的碳和氧,它們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形成。之後,它們在超新星爆炸中散布於整個宇宙間。就像後來的天文學家卡爾·薩幹說的那樣,從字面上來說,我們是星星做的物質這一觀點是對的。
  • 中子星碰撞會產生黑洞?中子星和黑洞都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
    天文學家強調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發現是理解宇宙的重要一步。當時,科學家們認為這一被官方正式歸類為GW170817的重大事件,可能會產生一個黑洞:而一項新的分析結果支持了這一假設。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收集的數據。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探測到引力波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一個世紀前首次預言了引力波在時空中的漣漪。
  • 中子星相撞會產生宇宙最強天體?科學家給出猜想
    如果這兩顆發生碰撞的中子星進行合併,合併後的對象能夠超出臨界限制,則可能產生一個黑洞。但是這個限制是什麼呢?《物理學評論快報》裡的一項新研究著手研究了這個問題。該小組對中子星的合併進行了幾次計算機模擬,發現這個臨界極限,不僅與兩顆恆星總質量有關,還取決於中子星的內部結構,對於後者我們仍未完全了解。
  • 中子星相撞威力太大,還會產生引力波?
    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處女座合作的科學家宣布,發現了第二對在夜間撞擊的中子星。美國天文學會在檀香山召開的會議上發表了這份聲明。研究結果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天體物理雜誌》上。中子星相撞新發現的代號為GW19042的事件,賦予天文學家們充足的精神食糧。但是,儘管嘗試了100多次捕捉與引力波相對應的發光物體——波長範圍從無線電到可見光到X射線和伽瑪射線——天文學家們都終無所獲。
  • 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並非是鑽石鋼鐵而是「核通心粉」
    ,不過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並非是這些而是「核通心粉」。這個核之後可以形成一顆中子星,它能將一到兩個太陽的質量壓縮成大約10千米寬的物體。而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物質密度能夠產生一些相當奇特的現象。最終結果顯示,這種物質驚人的密度使其強度達到鋼鐵的100億倍--使其成為宇宙中目前已知最堅固的材料。  這項研究還有一個有趣的結果是這種核通心粉的不穩定性可能足以引起引力波。
  • 中子星產生的奇異物質,科學家推它將是無敵的
    如果一個物體具有傳染性,能將解觸到的任何東西都轉化為自己的同類,它將是可怕且無敵的。科學家推測,宇宙中就有這樣的物質,它存在於中子星的核心被稱為奇異物質。要想知道奇異物質是什麼?那就要從最基礎的中子星開始說起。
  • 宇宙中最危險的物質—「奇異星星」
    中子星是除了黑洞以外最緻密的物體,在它們的核心中,我們可能會發現最危險的物質的存在——「奇異物質」,一個極端得能讓宇宙改變規則的「奇異物質」,它是夸克物質的一種。要了解什麼是奇異物質,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些基礎知識。什麼是中子星?奇異物質又是如何打破宇宙的規則?
  • 中子星比黑洞更加極端的天體
    ,卻被壓縮成25千米寬的物體。好啦,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它的內部,雖說這些巨型原子核屬於恆星,其實它們也像是有著固態外殼和液態核心的行星,外殼極度堅硬,最外層由超新星爆發殘留的鐵元素構成,被擠壓成晶格結構,電子海洋穿行於其中。
  • 比中子星更加神秘,奇異夸克星真的存在嗎?科學家該如何發現它?
    中子是由夸克組成的,分別是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那麼問題來了:難道宇宙中就沒有一種夸克星嗎?或許,宇宙中就存在這麼一種神秘的天體,介於中子星與黑洞之間,那就是夸克星。但是在宇宙大爆炸或者中子星內部這種恐怖的超高壓、超高溫環境下,夸克有可能會游離出來,這種狀態就叫做夸克湯。而在中子星內部,這種夸克湯就可能形成神秘的夸克星。它看起來和中子星有些相似,但比中子星還要更小。
  • 當黑洞與中子星相撞,中子星會被黑洞吞噬嗎?
    當黑洞與中子星相撞,中子星會被黑洞吞噬嗎?中子星跟黑洞的大名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那麼如果中子星跟黑洞接觸到一起會產生什麼現象呢?中子星跟黑洞相比,如果按從體型上來說的話,90%的中子星都比黑洞大。如果按體積算的話,99.99%的黑洞都比中子星大,後來有天文學家通過大量的計算和分析更精確的得出黑洞的最大質量是500億倍太陽的質量,最小質量也是太陽的4.2倍。而中子星的最大質量是太陽質量的4.2倍,最小的質量是0.4倍太陽質量,而黑洞的硬度和密度是中子星的億兆的立方倍,所以說對於黑洞來說的話中子星只是虛胖而已。
  • 宇宙中最穩定、堅固、完美物質
    10秒後質子、電子、中子開始形成,再經過大約30萬年的冷卻隨著宇宙中的溫度與壓力逐漸變低,質子、中子、電子開始互相結合,形成了氫、氦、鋰等幾種輕元素,其中主要是氫,氫和氦的總量佔據了宇宙初始元素的98%。
  • 宇宙最堅硬的物質,比鋼鐵硬100億倍,一小塊頂一座珠峰!
    導語:宇宙最堅硬的物質,比鋼鐵硬100億倍,一小塊頂一座珠峰!地球上普遍存在的而又強度很高的物質莫過於鋼材了,建築等各種日常用品,無不用到這種現代工業冶煉出來的強大物質。除此之外,地球上硬度很高的物質倒不少,例如金剛石、石英、天然剛玉等,但是你知道嗎,宇宙中有一種物質,它強度比鋼還要強100億倍,它就是一種叫做核麵食的物質,核麵食可能是宇宙中最強的物質,也有可能是超新星之後唯一能在恆星中存活下來的物質。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對此進行了實驗,他們利用大型計算機系統進行模擬實驗,以測試核麵食的強度。
  • 明確區分黑洞和中子星,宇宙X射線或透露出黑洞視界的顯著特徵
    它們源自對大約20個黑洞和中子星的多次X射線觀測數據。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黑洞(紅色符號)和中子星(藍色符號)幾乎完全分離,從而確定了黑洞的存在。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黑洞是一種沒有堅硬表面的奇異宇宙天體。
  • 誕生於巨大恆星死亡之時的 「中子星」到底有多大?
    北京時間 10 月 15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中子星大概是宇宙中最奇特的天體之一。它們誕生於巨大恆星死亡之時,既擁有極強的引力,又有著極高的溫度和密度,遠遠超過我們在實驗室中創造出的任何物質。儘管我們認識中子星已有大半個世紀了,但天體物理學家仍不清楚它們究竟有多大。
  • 誕生於巨大恆星死亡之時的「中子星」到底有多大?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中子星大概是宇宙中最奇特的天體之一。「兩顆中子星合併時,在合併之前會噴發出大量物質,這與它們相撞後會形成什麼天體有關。」馬克斯·普拉克引力物理研究所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妮·M·布朗(Stephanie M。 Brown)指出。根據噴射出的物質釋放出的光線、引力波特徵、以及核物理計算結果,布朗和合作研究者們計算出的半徑與其它獨立測算結果均一致。由於中子星太過複雜,我們必須掌握大量數據才行。
  • 硬度是鋼100億倍,密度10億噸/cm^3,中子星仍然擋不住中微子
    這篇文章有兩個看似不相干的標題:標題1:硬度是鋼100億倍,密度10億噸/cm^3,中子星仍然擋不住中微子標題2:股水流相撞水花四濺!2束光線相交可彼此穿越?不一定!回顧一下牛頓運動第一定律: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燃燒盡,潰縮形成的最緻密的天體。整個中子星全部是密密壘疊排列的中子,可以看成是一個全部由中子構成的巨大的原子核。太陽的直徑是139萬公裡,變成中子星,臨界半徑是3公裡。
  • 一個黑洞與不該存在的東西相撞
    由西北大學天體物理學家維奇·卡洛格拉(Vicky Kalogera)共同撰寫的新論文背後的科學家說,較小的天體可能是黑洞或中子星,後者是爆炸恆星的超級密集殘餘物。一個2.6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將是有記錄以來最小的黑洞(已知最小的黑洞是5個太陽質量),而質量相同的中子星將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顆黑洞(最重的中子星是2.3到2.4個太陽質量)。
  • 宇宙中最緊密的天體,科學家:中子星讓人無法想像
    人類的科技在浩瀚無垠的宇宙面前就像是大海之中的一滴水,絲毫的不起眼,對於宇宙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因為宇宙是沒有邊界的,至少目前人類還沒有發現宇宙的邊界是在哪裡。雖然說宇宙是沒有邊際的,但是宇宙之中的物體是有著邊界的,不是無限的。
  • 宇宙中最堅硬的物質,比鑽石硬100億倍,一小塊頂一座珠峰!
    宇宙中最堅硬的物質,比鑽石硬100億倍,一小塊頂一座珠峰!望眼全球在日常生活中,建築物方面我們認為鋼材是強度最高的建材,它無處不在為我們的世界增添了太多便利!鑽石想必大家都十分喜歡,無論男女,典雅、高貴、愛情的象徵,愛與不愛送個鑽石試試。
  • 白矮星●中子星●夸克星●小黑洞
    其外殼蒸發剝離,核心遺骸變成中子星。中子星質量約為0.7~0.75個太陽質量。超新星爆炸氣浪產生碳氮氧(CNO),是地球碳基生命的源泉,事件發生在46億年前。而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銀河系裡中子星的總數至少應該在20萬顆↑。中子星引力坍縮已經強大到:不僅壓垮了原子結構,甚至壓垮了原子核結構。並且把帶正電的質子和帶負電的電子,簡併壓縮成不帶電的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