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攝影師以黑白人物肖像攝影結合繽紛刺繡

2020-12-05 睿智創藝

對於攝影師而言,簡單的黑白人物肖像照片,要通過鏡頭精準地捕捉到被攝者的面部表情和靈魂精髓,看似人人都會的攝影技巧,但實際上絕非你我想像的那般容易。

巴西攝影師Aline Brant,她擅於拍攝黑白人物相片,在單調的黑白兩色間,能令人看到鮮明光亮的色彩和喜悅,乃至熱情洋溢的生命力感受,而輔助她放大這份欣喜之情的卻是另一種傳統藝術-手工刺繡。 刺繡和攝影,宛若身處彼端水平線的技藝,就一般來講似乎無法扯上關係,但當它們相互結合時,卻擦撞出了意想不到的美麗火花,甚至令靜態的攝像作品活了過來似的。

不管是頑皮的稚齡兒童、懷抱嬰兒的偉大母親,或是白髮蒼蒼的老奶奶,這些各自有著精採故事的人們,都在Aline Brant的黑白鏡頭下顯得格外立體和細緻優雅,不過攝影師並不滿足於僅只於此的創作,如果能夠強化被攝影者的情緒,那又將是如何的一番光景?

Aline Brant採用用「手動」方式為照片作後制,她以繽紛燦爛的紗線為工具,一針一線地替這些作品繡出具流動感色彩線條,令之帶有現實與虛幻之間的詩意氛圍。 她 之所以興起把刺繡融入攝影中的念頭,「一方面是想通過作品向美國作家、詩人、精神分析學家Clarissa Pinkola Estés致敬,另一方面也是想要給平凡的生活增添一些想像力。我不願把自己局限於當一個安分的人,我想用創造的熱情去探索挖掘事物未知的一面。」。

相關焦點

  • 享受大海裡的平靜與緊繃——臺灣首位水下鯨豚攝影師金磊
    每當觀賞金磊的鯨豚攝影作品,總會有種難以名狀的震憾,如此龐大的鯨豚清楚地擺在眼前,令人好奇,讓人敬畏。這些年他用相機凝住的鯨豚生活的一瞬,留下的卻是臺灣壯闊海洋中神秘但是真實的記錄。回想當初成為臺灣首位鯨豚攝影師,他總是謙虛地說是運氣好,剛好在臺灣沒有人嘗試時便開始了這條路。年輕時在花蓮當替代役開始,主動到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做志工,慢慢對拍攝鯨豚產生興趣開始水上拍攝。「拍久了又不滿足於水上畫面,看著國外媒體精彩的水下照片,就想跳到水下拍攝鯨豚。」
  • 丹麥攝影師Sren Solkr鏡頭下的鳥類遷徙照片,拍出水墨意境
    第一眼看到丹麥攝影師Sren Solkr的「Black Sun」(黑太陽)系列作品時,你或許會疑惑畫面上密密麻麻的黑點究竟是什麼?而原來這是他拍下成群列隊的鳥類飛過沼澤上空的景象,不僅捕捉到極其美麗的瞬間,宛如水墨畫般之景,也深深吸引住眾人的目光。
  • T恤上添加刺繡可以如此好看,這20種手工刺繡圖案,每一款都漂亮
    20種手工刺繡在T恤上的想法花,,星座, 文字, 肖像, 風景畫-用刺繡來裝飾T恤。如何在三角刺繡上刺繡?首先是一些關於如何在三角畫布上刺繡的東西。對於這種刺繡,可以用穩定的刺繡材料來刺繡。例如,它可能是一種水溶性的氟利素:它在刺繡過程中穩定材料,然後用水去除。它也可以是一種簡單的非粘合劑,必須把它從底部帶到一個刺繡的地方,然後修剪多餘的邊緣,這可能是一種非常簡單的非粘合劑,也可以把它放在它的底部,然後再修剪多餘的邊緣。
  • 小學生寫人作文怎樣運用肖像描寫把人物寫活
    二、肖像描寫第一招:肖像描寫要按一定的順序來說,既要突出其肖像中與眾不同的地方,更要體現其性格特點。肖像描寫要想寫得傳神,就一定要突出人物外貌上的特點,而且外貌的特點要能表現個性的特點,如此一來,塑造的人物才更鮮明獨特。
  • 這些為時代作註腳的黑白肖像,是中國攝影最「出圈」的作品【薦書】
    肖全著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為時代作註腳的黑白肖像 本文2020年8月首發於《中國攝影報》 撰文:馬小呆 攝影:肖全(圖片選自《我們這一代》) 自從大學時期開始對攝影感興趣以來
  • Google地圖攝影投稿作品展示
    黑白則進一步打破人們對地形的流俗領會,將地形還原為一種純粹的審美對象,迫使人們的注意力回歸到地形的美學特質上。本組攝影試圖顯現藉助谷歌地圖進行『無用性觀看』的可行性,以通達對地形的真切審美體驗。」項目[A]——Google牌膠片陰翳影藝「對於傳統攝影而言
  • 【名家名作】津門網萬毅「平民人物肖像」攝影作品欣賞
    擷 影 傳 神 神 傳 意 得 ——萬毅「平民人物肖像」賞意 胡國欽 隨著人類科技的疾速發展,我國的攝影事業也呈現出更多元的態勢。
  • 人物肖像攝影怎麼拍?攝影培訓入門技巧_上海攝影培訓
    攝影是當代年輕人喜愛的一門技術,想要成為一名職業攝影師,需要學習專業的攝影知識、技能,而人物肖像攝影是攝影入門階段必不可少的內容,今天尚鏡攝影培訓班就來教大家人物肖像攝影應該怎麼拍。人物肖像攝影首先,在拍攝人物肖像的時候,光線和影調起到重要的作用。
  • 男性肖像藝術攝影圖片9張
    巴西攝影師Pedro Dimitrow拍攝的男性肖像攝影作品一巴西攝影師Pedro Dimitrow拍攝的男性肖像攝影作品二巴西攝影師Pedro Dimitrow拍攝的男性肖像攝影作品三巴西攝影師Pedro Dimitrow拍攝的男性肖像攝影作品四
  • 17世紀荷蘭畫家倫勃朗人物肖像油畫創作作品,荷蘭歷史博物館圖集
    17世紀荷蘭畫家倫勃朗人物肖像油畫創作作品,荷蘭歷史博物館圖集0117世紀荷蘭畫家倫勃朗人物肖像油畫創作作品,荷蘭歷史博物館圖集0217世紀荷蘭畫家倫勃朗人物肖像油畫創作作品,荷蘭歷史博物館圖集0317世紀荷蘭畫家倫勃朗人物肖像油畫創作作品,荷蘭歷史博物館圖集
  • 「蘇州魏瓔珞」用刺繡畫出梵谷的星空,美到窒息
    刺繡, 是一場修行。作為蘇繡之鄉,女子學習刺繡一直是這裡代代相傳的傳統。 而陳英華從小便在各色絲線錦緞中長大,刺繡對於她來說有一種刻在骨血中的親切。 14歲時, 陳英華正式拜母為師,學習刺繡。
  • 好可愛的女孩兒刺繡,刺繡圖案簡單,刺繡針法也簡單
    好可愛的女孩兒刺繡,刺繡圖案簡單,刺繡針法也簡單。之前分享過不少花花草草的刺繡,今天來分享一組可愛的人物刺繡吧。我們平日裡看過的一些漂亮的手繪插畫,還有一些小漫畫,其實都可以拿來做刺繡的。如果你是一位繪畫功底比較好的小夥伴,還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繪畫作品,用刺繡的方式表現出來,別有一番味道呢。
  • 商務肖像攝影作品分享
    商務肖像攝影作品-善於化繁為簡,凸顯人物性格之美,極致用光,使每一位不善表達的職場人在他的鏡頭前都變的煜煜生輝,閃耀光芒。商務肖像攝影作品善於化繁為簡,凸顯人物性格之美,極致用光,使每一位不善表達的職場人在他的鏡頭前都變的煜煜生輝,閃耀光芒。
  • 國內最大規模肖像印藝術展在南陽開幕
    一個名為「文教之光、印記偉績」的黃榮肖像印藝術展10月15日在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的南陽職業學院開幕。該次展覽共展出黃榮先生的中外著名人物肖像印作品600餘幅,為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次專項展出。尤其是在肖像印領域,已成為中國篆刻肖像印印象派表現代表人物。作品參加了上海全國首屆起藝大展、深圳文博會黃榮印像「一帶一路」國家領導人肖像印展、當代中國藝術家作品布拉格十人邀請展、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中國書法美術名家作品展、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黃榮印像」IP藝術作品個人展、賈平凹文學藝術館個人展等多個國內外展出。出版了《黃榮印象》、《刀瘋》等專著。
  • 黃榮肖像印:鬼斧神工,恣意傳神
    後雖工作之故中斷數年,於近年復拾刀筆,以石為憑,以刀為具,研朱弄石,加之有擅呈人物神採之能,兼採並鶩,轉益多師,又問道於海上張銘、杭城張耕源、鵬城鍾國康諸大家,謀新求變,遂於人物肖像印一域有大成。肖像印,可歸肖形印之列。肖形印,上古有之,先秦古璽時有所見,至秦漢更盛,後漸式微,至明清文人篆刻興起,印家偶作肖形印遣懷抒意,然純以人物肖像入印,以清末謝庸、趙仲穆為先鋒,及至近當代來楚生、張耕源、黃榮等,以人物肖像印為發端,兼收並蓄木刻、版畫、素描、像磚、崖鑿諸域,又彰顯筆墨刀意,人物肖像印乃興於世。
  • 方寸之間 變化萬千的女書篆刻與肖像印篆刻
    紅網時刻7月3日訊(記者 湯紅輝)最近,青年學者、藝術家曾凡忠博士已完成漢字、女書篆刻、肖像印篆刻藝術作品近100方,他將於下半年舉辦篆刻作品展,含漢字、女書、生肖、肖像印篆刻近300方。曾凡忠在緊張的工作之餘,致力於中國針灸、剪紙、書法、篆刻、古琴、馬頭琴藝術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與學習。
  • 13國駐華使節會聚蘇州 共同開啟中國刺繡海外之旅
    駐華使節及其夫人正在認真地學習蘇州刺繡技藝。 黃梅 攝   中新網蘇州11月28日電(黃梅)28日,第五屆中國刺繡文化藝術節在「中國刺繡之鄉」蘇州鎮湖舉行。開幕式上,來自俄羅斯、英國、韓國、埃及、匈牙利、伊朗、哈薩克斯坦、土耳其等13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及其夫人會聚鎮湖,共同啟動蘇州鎮湖刺繡「海外行」活動,開啟了中國刺繡的海外之旅。
  • 劉波肖像印社,社長劉波帶你了解—傳神之作肖像印
    別人都是刻文字、刻姓名、刻閒章,他在章上刻各種圖形,刻老虎、刻貓,剛開始是刻簡單圖形,後來開始專門研刻人物肖像。  刻人物肖像比較難,因為圖章面積太小,你想把人的鼻子、眼睛都刻上,而且還得畫,刻完之後印在紙上還得傳神,做到這一點特別不容易,難度非常大。
  • 攝影史筆記丨刻畫人性的肖像攝影
    肖像攝影)要求藝術攝影師們捕捉到同人物自身相似的最佳表情,儘可能展示人物個性,甚至超越了人物外表和身體所能達到的最佳狀態,而這也是藝術攝影師所追求的目標。最終,照片畫面不能失去真實性,同時又能傳達美感、表情和人物性格。——艾伯特·桑茲·索思沃思(Albert Sands Southworth) , 1871年社會背景:攝影從發明之初就同肖像有著緊密的關係,攝影為記錄肖像提供新的載體和媒介,成為肖像繪畫藝術的延伸。
  • 圖志 當歷史人物是彩色的……
    奧黛麗·赫本整理 | 環球人物·新媒體轉自環球人物(微信ID:globalpeople2006)轉載已獲授權1861年,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向公眾展示了人類的第一張彩色照片,在此之前,所有照片都是黑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