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從業者被認為是鐵飯碗工資高,天天坐辦公室幫別人管錢,很好找對象的群體。然而,事實告訴我們,並非如此。
近日,專注網際網路人才招聘的拉勾,聯合解決企業費用支出難題的分貝通發布了《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報告在調研了1000多位財務從業者之後,發現了財務從業者在數位化轉型進程中面臨的壓力與機遇。
疫情後,作為最了解企業狀態的財務人來說首當其衝感受到企業營收的壓力。報告指出,有70%的企業出現營收下滑的狀況,超過60%的財務人擔心自己在疫情下失業。
數據來源:《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
在進一步調查了財務從業者面臨的壓力情況後,報告發現,被調研的財務從業者企業ERP系統的部署達到了80%,而有60%以上企業仍舊採用傳統報銷模式。
報銷發票、申報納稅和財務報表的工作消耗了絕大部分財務人的工作時間,對自身職業發展和技能成長很不利,幹掉報銷成為財務人最渴望數位化系統能夠替代的事。
數據來源:《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
所謂人在江湖飄,總會挨幾刀。作為財務人,在企業裡也是最好用的職場「背鍋俠」。
數據來源:《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
那麼財務人的壓力來源具體有哪些?財務數位化轉型對財務群體的生存現狀帶來了哪些影響?是什麼讓他們瞬時崩潰?報告內容讓我們了解到不一樣的財務人。
01
財務人崩潰時刻TOP5
報告顯示,企業中常見的貼票發票報銷等工作給財務人帶來的壓力居然排在第一位!這著實讓人意外。
據說,財務人經常被其他部門提交的錯誤報銷單逼瘋,在核對金額、核驗發票、支付報銷款等工作上,覺得枯燥乏味,且沒有競爭力,更容易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感到焦慮。
數據來源:《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
一家知名製造業的CFO在報告訪談中提到,數位化轉型革新了財務管理,他們採用的分貝通費用支出管控平臺,員工不貼票免墊資無報銷的模式,減少了他們公司財務90%的發票處理量,基本上從「發票報銷」的繁瑣重複工作中解放了出來。
「在財務的數位化轉型中,我們作為管理者,應該去發現和接受更多先進的系統工具,幫助團隊解決問題,從繁瑣重複性的工作中抽身出來,去做更有價值的事。」她還提到。
數據來源:《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
除了發票報銷,財務報表分析、政策調整及對外溝通產生的摩擦緊隨其後,成為財務壓力排行第二和第三位。
報告中提到,在財務報表分析上,日報、月報、季報、年報輪番上陣,每一次報表的背後,財務人都仿佛覺得自己身體被掏空。
02
職業生涯轉型困境
報告發現,疫情導致的危機感使企業主張消減成本、囤積現金並加強成本控制。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推進,數位化轉型升級,對財務人的綜合能力和業務深度了解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數據來源:《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
中年,是每個人都無法繞過的年齡。
70後的壓力更多來自政策的不斷變化和知識的不斷更新,尤其隨著財務數位化轉型的推進,擔憂自己跟不上時代變革,也常迷茫於財務的出路在哪裡。
數據來源:《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
而對於目標清晰的90後而言,底層會計的過剩讓他們更畏懼「同質化」,擔憂自身工作能力提升問題。
90後渴求進入財務一線,還在中級會計師、稅務師、註冊會計師CPA等培訓考證的路上拼殺。
毋庸置疑,80後來到中年轉型的岔路口,日常不僅要與自己的髮際線作鬥爭,職業生涯也面臨轉型困境,向左走,向右走,哪個更有「錢」途?
企業發展帶來的流程、工作方式和理念的轉變,複雜的績效分析,競爭數據,政策研究,風險規避,業務模式評估等,都將對財務高管提出更高的要求。報告訪談中的某知名大廠CFO提到。
他還指出,財務從業者除了考證和工作能力提升外,還需要不斷拓寬職業路徑,關注法律、金融、管理等知識,未來高端財務管理人才,多元化能力、複合型人才將更受歡迎。
03
90後財務人年薪已達50萬,崗位分布大揭秘
報告顯示,95後新生代財務人崛起,90-95年財務人已成為行業絕對主力軍。90後年薪已達50萬。工作崗位更多集中在風控管理、成本控制、精算師和投資經理方向。
數據來源:《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
財務管理領域「內增長」趨勢明顯,垂直晉升概率遠大於其他行業,薪酬越高,崗位的數量越少。因此,公司規模無論大小,薪資結構總是類似於金字塔形,二八定律再次顯現。
從數據來看,財務室裡男女比例接近3:7,年齡在40歲以上的男性多為企業高級管理人才,且工作年限超過10年。
數據來源:《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
會計崗位的從業者佔比超過了40%,而緊隨其後的從業者在性別上出現了分叉,男性審計從業者緊隨其後,女性則是財務會計主管。
數據來源:《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
某知名消費零售行業的CFO在訪談中提到了他對人才的看法:現在人力成本越來越高,迅速崛起的技術、以及數據價值的充分實現,將使底層財務的工作由工具系統或AI替代,90後作為信息技術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將數位化技術運用在財務管理上,更顯精準嫻熟。
他還表示,未來財務組織將向價值判斷演變,基於技術分析,為企業提供數據支撐,成為數據專家也是財務從業者轉型的一個有效路徑。
04
被考證支配的財務人
數據來源:《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
持證上崗的財務人高達92%,考證被認為是財務人職業晉升和發展最有效的方式,報告數據顯示,大部分財務人手握2個以上的資格證書。
作為「本本族」,90後每年在教育培訓上的支出超過其他消費。然而,考了這麼多證書,仍然做不好工作也是大部分財務人的現狀。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過於重視證書的財務人,花更多時間在考證上,反而缺少了實戰經驗的積累。以至於實戰經驗過於薄弱。
報告定向訪談中就有CFO及資深財務專家建議到,財務人還是要基於自己的職業規划去設置需要用到的證書,企業對財務人才的需求還是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
CPA當然還是國內最值得考的證書,證書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證書也是萬萬不能的。隨著財務數位化的轉型,業財融合才是本質。
05
公司財務部已經沒有會計?!
財務屬於強規則領域,業務流程中存在的大量重複工作消耗大量的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且人工操作出錯率高,影響業務質量。
據我們所知,在大家熟知的一些央企中,財務數位化程度都已經非常高。據說有的公司財務部已經沒有了會計!
三井住友的CFO就說過他們的財務部是沒有會計的。
微軟大中華區8000多人的規模,財務工作團隊只有20多人。
中國聯通8000人會計中真正做報表工作的財務只有3人。
國美作為老牌家電巨頭,在2500個財務人中,僅100人就能完成整個集團的核算工作。
數據來源:《2020財務從業者生存現狀報告》
報告數據顯示,80%的企業已經完成了信息化系統的部署。而60%的企業還在採用傳統報銷的模式,大量重複性發票報銷類和報表類工作消耗了財務人的精力和對業務的縱深了解。
也有數據表示,有些高成長企業已經採用了分貝通這樣專業的企業費用支出管理平臺來解決這些問題,在財務數位化程度及為企業帶來的策略和數據支持上已經成為了領先的頭部企業。
在報告的定向訪談中,某知名投資機構CFO也提到,技術驅動的財務變革,將顛覆手工模式時代。作為最重視成本管理的金融行業,我們已經基本完成了財務的數位化部署。
共享服務中心有助於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流程的標準化水平、運營效率和管控能力,並將財務人員從重複化、流程化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更多地參與到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戰略決策和業務支持當中。
責任編輯: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