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汝康星」!又一位中國科學家「位列星班」

2020-09-03 新華網客戶端

為紀念曾復原「北京人」頭像的古人類學奠基人吳汝康,不久前,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於2010年8月7日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已獲得批准命名為「吳汝康星」。命名儀式將於8月31日在北京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舉辦。

從著名科學大家到藝術家、演藝明星,這些年越來越多為人所熟知的名字「位列星班」,成了閃耀星空的小行星。你知道小行星的命名是怎麼定的嗎?目前又一共有多少小行星得到了命名呢?就此記者採訪了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委員朱進。

小行星由誰來命名

朱進介紹,小行星的命名首先需要由發現者提出對這顆小行星的建議命名申請,包括小行星的永久編號和暫定編號,小行星的發現者和發現時間,準備起的名字以及對提名的簡要說明。

一旦命名獲得批准,這些信息將發布在小行星通報上。「小行星的命名原則上要表達發現者的意志,發現者有比較大的自由空間來給自己發現的小行星命名。」

朱進說,最早的時候,小行星都是用女神的名字來命名的。後來,小行星發現的越來越多,女神的名字不夠用了,就開始放寬到使用男神的名字。再後來又逐漸變為更加寬泛的命名範圍。

需要注意的是,小行星的命名權只有10年有效期,「也就是說,發現者必須在10年之內給他發現的小行星起名字,不然命名權就可能交到其他人手裡。」

小行星命名有哪些要求

朱進介紹,目前,對小行星的命名要求是非常開放的,但依舊要滿足以下幾個要求。

首先,發現者提出的命名不能太長,不能超過16個英文字符。第二,提出的命名最好是一個單詞。不一定是英文的,但應該在某種語言裡能發音。第三,命名不能帶有攻擊性,不能讓某一部分人覺得不舒服。第四,不能和已有的小行星名字,或已有的衛星名字太接近。

此外,涉及政治和軍事的事件或者人物,必須在事件過去100年後或者人物去世100年後,才能用於小行星的命名。不能涉及明顯的商業性。對於不同類型的特殊小行星,還有各種專門的命名要求。

有多少小行星被命名了

朱進介紹,早期,對每個發現者一次提名多少個小行星並沒有限制。然而,隨著望遠鏡巡天技術的不斷發展,每個月都有大量小行星被發現,全部經由審議顯然是不可能的。也有人覺得,並不是每顆小行星都需要被命名。

因此,近年來,對於小行星命名有了一個新的規則:對每一個發現者或每一個發現小組來說,每兩個月只能提出兩顆小行星的命名建議。在這種情況下,發現了大量小行星的大型巡天項目所發現的絕大多數小行星都不可能在10年的有效期內得到發現項目組給出的命名。

截至2020年6月15日,小行星永久編號已經按順序排到了546077號,其中已經被命名的小行星是22129顆,「也就是說,只有4%的滿足命名條件的小行星被命名了。」

相關焦點

  • 太空再添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小行星——吳汝康星
    浩瀚太空再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為銘記中國體質人類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奠基者、世界「今人類學」開創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汝康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 又一位中國科學家「位列星班」!夜空中還有這些閃亮的「中國星」
    為紀念曾復原「北京人」頭像的古人類學奠基人吳汝康,不久前,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於2010年8月7日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已獲得批准命名為「吳汝康星
  • 又一位中國科學家「位列星班」!夜空中還有這些閃亮的「中國星」
    為紀念曾復原「北京人」頭像的古人類學奠基人吳汝康,不久前,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於2010年8月7日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已獲得批准命名為「吳汝康星
  • 致敬中國科學家!「吳汝康星」命名儀式舉行 小行星上還保存著一些重要信息
    致敬中國科學家!「吳汝康星」上還保存著一些重要信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汝康是中國體質人類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奠基者,他從人類體質入手研究人類的進化過程,增加了人類對自身的認識,為我國古人類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學家命名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學家命名!】8月31日上午,「吳汝康星」命名儀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舉行。吳汝康(1916-2006)是研究中國出土人類化石的第一位中國體質人類學家。為了紀念吳汝康院士卓越的學術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 「吳汝康星」閃耀星空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學家命名
    為了紀念吳汝康院士卓越的學術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學家命名!吳汝康的一生
    來源標題: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學家命名!「吳汝康星」命名儀式舉行 吳汝康(1916-2006)是研究中國出土人類化石的第一位中國體質人類學家,是我國最重要的中國古人類學家。
  • 中國古人類學奠基者獲命名小行星「吳汝康星」閃耀太空
    「吳汝康星」命名儀式上舉行頒送銅匾證書儀式。 孫自法 攝「吳汝康星」命名儀式上舉行頒送銅匾證書儀式。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浩瀚太空再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為銘記中國體質人類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奠基者、世界「今人類學」開創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汝康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學家命名!「吳汝康星」命名儀式舉行
    為了紀念吳汝康院士卓越的學術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 國際小行星委員會命名一顆小行星為「吳汝康星」
    吳汝康星國際命名公報及相關賀信賀電。 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 吳汝康星國際命名公報及相關賀信賀電。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為紀念古人類學家吳汝康院士,國際小行星委員會已將國際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 紀念中國科學家,317452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新浪科技訊 8月31日消息 為了紀念吳汝康院士卓越的學術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2020年8月31日(吳汝康院士逝世14周年紀念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何梁何利基金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主辦,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協辦的「吳汝康星」命名儀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舉行。吳汝康(1916-2006),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中國體質人類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奠基者,提出建立「今人類學」。
  • 紀念中國科學家,317452 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 「吳汝康星」
    8 月 31 日消息 為了紀念吳汝康院士卓越的學術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 317452 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 「吳汝康星」。2020 年 8 月 31 日(吳汝康院士逝世 14 周年紀念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何梁何利基金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主辦,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協辦的 「吳汝康星」命名儀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舉行。吳汝康(1916-2006),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中國體質人類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奠基者,提出建立 「今人類學」。
  • 天上多了一顆「吳汝康星」,10年前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8 月 31 日,浩瀚的天空中多了一顆 " 中國星 " —— " 吳汝康星 "。這一命名是為了紀念已故中國體質人類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奠基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汝康。
  • 「吳汝康星」命名儀式在周口店遺址舉行
    8月31日,為進一步傳承老一輩科學家創新科技、報國為民的初心和使命,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的家國情懷和科學精神,由何梁何利基金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主辦,房山區人民政府、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協辦的「吳汝康星
  • 「吳汝康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
    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8月31日,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何梁何利基金會主辦,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協辦的「吳汝康星」命名儀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舉行。為紀念中科院院士吳汝康卓越的學術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 夜空中又多了一顆「中國星」,「吳汝康星」命名儀式今天舉行
    為了紀念吳汝康院士卓越的學術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今天上午,「吳汝康星」命名儀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舉行。不過,因為地球也在繞著太陽高速公轉,所以我們在星空中看到「吳汝康星」只是在緩慢移動。趙海斌表示,小行星上保存了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原始訊息,對探索太陽系的起源與演化有重要意義。小行星的發現和研究豐富了人們對宇宙和太陽系天體結構的認識、推進了天體力學的發展。因此,「吳汝康星」將在未來小行星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記者了解到,1916年2月19日,吳汝康出生於江蘇省武進縣。
  • 今天起,天上多了一顆「吳汝康星」
    2020年8月31日是中國體質人類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奠基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汝康逝世14周年紀念日,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何梁何利基金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主辦,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協辦的「吳汝康星
  • 今天起,天上多了一顆「吳汝康星」
    作者:邱晨輝  2020年8月31日是中國體質人類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奠基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汝康逝世14周年紀念日,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何梁何利基金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主辦,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協辦的「吳汝康星」命名儀式在北京舉行。
  • 天上多了顆「吳汝康星」
    為了紀念吳汝康院士卓越的學術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今天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何梁何利基金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主辦的「吳汝康星」命名儀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舉行。茫茫宇宙,繁星燦爛,小行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比大行星小的天體,大多集中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繞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