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本航空宇宙探索機構的「隼鳥2號」宇宙飛船在近地小行星Ryugu星上短暫著陸時,科學家們注意到小行星表面有兩種不同顏色的物質。
一種紅,另一種藍。現在,根據對宇宙飛船捕捉到的觀測結果的新分析,科學家們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就像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一樣,Ryugu在其歷史上的某一時刻很接近太陽。
隼鳥2號在2019年2月登陸小行星Ryugu星之前拍攝了這張照片。
這次著陸事件還導致飛船的推進器噴出了一層物質。它擾亂了小行星表面一層類似小行星表面微紅色物質的深色細顆粒物質。這與小行星隕石坑的位置相比較。
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副教授、該研究作者友松·莫羅塔(Tomokatsu Morota)和他的同事稱正是在那個時候,「推進器在著陸後立即升起的紅色、黑色的細顆粒是由太陽能加熱產生的。」
「我們還發現,根據已確定的隕石坑和較紅物質之間的地層關係,這些結果表明,太陽加熱造成的地表變化在短時間內就會發生。「Ryugu」在太陽附近經歷了一次軌道漂移。
這項研究發表在周四的《科學》雜誌上。
科學家們在向一顆近地小行星發射了一顆小炮彈後了解到了什麼
小行星不會就這麼亂跑,直奔太陽而去。它們的運動受行星軌道的控制。
Morota說:「一般來說,近地小行星被認為是通過與木星和土星的軌道共振從小行星主帶運至近地軌道。」「我們認為,當Ryugu從主帶被運送到近地軌道時,它在太陽附近經歷了一次軌道短途旅行。」
位於巴黎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主任、該研究的共同作者派屈克·米歇爾說,一旦「Ryugu」成為一顆近地小行星,這種情況也可能發生。
米歇爾指出道:「當一顆小行星變成近地小行星時,與行星的近距離接觸會擾亂它們的軌道,它們會在與太陽的平均距離上經歷一種隨機行走。」「在Ryugu星的例子中,行星的擾動導致它在某一時刻更接近太陽,然後回到當前的軌道。」
米歇爾補充說,小行星不會經歷典型的進化。它們獨特的軌跡是由行星控制的。
幸運的是,返回地球的樣本包含了來自小行星表面的混合物質——包括小行星向太陽漂移的證據。
樣本中可能包含一些關於Ryugu星歷史的線索,否則很難理解。
最新的圖片顯示,Ryugu是一顆奇特的無塵小行星
米歇爾說:「不幸的是,我們無法通過從這顆小行星目前的軌道開始計算,來追溯它的演化過程,並及時計算出它的時間。」「這對於像Ryugu星這樣的小行星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與行星的距離很近,進化非常混亂。」
這不僅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Ryugu,還有助於他們了解太陽系歷史的其他方面。
Morota說:「這些分子是如何通過太陽加熱而發生化學變化的,這對於了解有機分子的化學演化很重要,因為有機分子可能是被運送到早期地球的。」
自從訪問了Ryugu之後,隼鳥二號已經帶回了大量的數據,以便科學家們在樣本返回地球之前進行研究和分析。
Ryugu是一顆直徑約3000英尺的黑色旋轉的頂部狀小行星。地面上布滿了卵石。而且非常乾燥。
太空飛行器拍攝到的照片顯示,黑暗和粗糙的巖石分布均勻,也有明亮和光滑的巖石。科學家認為,這顆小行星上有兩種物質,因為它可能是由其母星撞擊後殘留的碎石形成的。
美國宇航局計劃從一顆小行星上收集第一個樣本,並找到了它的目標
這些巖石類似於碳質球粒隕石,是原始的隕石。有些巖石含有一種被稱為包裹體的小而有顏色的物質,它可能含有像橄欖石這樣的礦物質。這也在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
研究人員還確定,這顆小行星主要由多孔材料構成。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地球上很少發現富含碳的隕石;我們的大氣層保護它們,使它們分解成碎片。
通過向小行星發射太空飛行器獲得的這類信息,將與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訪問另一顆碳質近地小行星Bennu時收集的數據進行比較。
米歇爾說:「我們通過『隼鳥二號』獲得的所有知識都無法通過地面觀測獲得。」「所以,對小行星的詳細描述絕對需要這些太空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