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表示,這顆名為「2020年QG小行星」的太空巖石在南印度洋上空超過了1,830英裡(2950公裡)。
一顆汽車大小的小行星比以往任何一顆小行星都更接近地球,但卻沒有撞到地球。美國宇航局承認:「我們沒有預見到它的到來。」
美國宇航局稱,這顆名為「小行星2020 QG」的隕石於周日在南印度洋上空掠過1830英裡(2950公裡)。
美國航天局表示,如果它確實在撞擊軌道上,它很可能在地球大氣層中解體時變成一個「火球」。
地球上有數以億計的小小行星,但在它們離地球非常近之前,很難被發現。
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主任保羅·喬達斯(Paul Chodas)說:「看到一顆小行星如此近距離地靠近地球,真是太酷了,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地球的引力極大地改變了它的軌道。」該中心位於美國宇航局南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
「我們的計算表明,這顆小行星在經過我們的星球時旋轉了45度左右。」
由於它的體積,2020年QG不太可能對地球造成任何威脅。
然而,直到他僥倖脫險後,專家才意識到這一點。
喬達斯告訴《商業內幕》:「這顆小行星從太陽的方向靠近地球時沒有被發現。我們沒有預見到它的到來。」
它最初是由加利福尼亞州的茲威基瞬變設備拍攝的寬視場照相機圖像中出現的一條長條紋。茲威基瞬變設備是一種機器人望遠鏡,用於掃描天空中彗星和小行星等移動物體。
這張照片是在小行星接近最近點6小時後拍攝的,直徑在3到6米之間,以大約27600英裡每小時(44,400千米每小時)——幾乎每秒8英裡的速度——飛離地球。
每年都有許多非常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但只有少數在撞擊前幾小時在太空中被探測到。
平均而言,2020年QG大小的小行星每年只會近距離地經過這顆行星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