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資源共享,山東將建博物館聯盟

2020-12-0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

近日,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籌備會在山東博物館一樓會議室召開,山東博物館聯合濟南市博物館等省內十六市博物館以及孔子博物館、山東大學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青州博物館作為發起單位,共同倡議:全省博物館聯合起來,成立「山東省博物館聯盟」。

據了解,山東的博物館雖然目前數量上排在全國第一位,但是高質量發展不夠,尤其是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偏少,打造精品展覽的能力偏弱。另外,山東的各地區博物館發展不平衡,許多縣級地方還沒有建起博物館。這次成立山東省博物館聯盟,就是要統籌全省文化、博物館資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要。同時,還要努力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整合資源,凝心聚力,推動全省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山東博物館鄭同修館長表示,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的初衷和重要性,就是要集全省之力,盤活文物、人力以及財力等相關資源,遴選各地珍貴文物,共同打造精品展覽,同時在人員培訓、展覽交流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做大、做強山東的文博事業。

籌備會上,全票通過了《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章程》,決定以山東博物館為主任單位,濟南市博物館等20家博物館為副主任單位,初步確定了各地會員單位名單。會議上還確定了山東省博物館聯盟大會的召開採用輪值主席制,選擇適當時機,在山東博物館召開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大會。

聯盟成立後,將打造各館際間交流合作的全新平臺,加強展覽交流、人員培訓、文創開發、智慧博物館建設等全方位的合作,凝聚全省文博單位的力量,共同開創山東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嶄新格局,為建設山東文化強省貢獻文博人的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 打造博物館行業「齊魯文化共同體」
    原標題: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 打造博物館行業「齊魯文化共同體」 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9月11日在濟南舉行。該聯盟將探尋博物館在保護、傳承、弘揚齊魯文化中的角色和使命,共同打造博物館行業的「齊魯文化共同體」。
  • 山東省博物館聯盟成立 將加快培育博物館文旅融合品牌
    會議決定由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擔任山東省博物館聯盟主任委員,表決通過了副主任委員、秘書長、副秘書長名單和《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章程》。2019年全省的博物館舉辦各類展覽2800餘個,接待觀眾達到了8200餘萬人次,開展各類活動30000餘次,展覽和社會服務水平顯著提升。&nbsp&nbsp&nbsp&nbsp王磊強調,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的成立,整合全省博物館資源優勢,互取長補短,創建山東博物館品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性、創新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山東省博物館聯盟今日成立!
    會議決定由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擔任山東省博物館聯盟主任委員,表決通過了副主任委員、秘書長、副秘書長名單和《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章程》。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考察時指出:「孔子及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歷史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 山東:氣象局與鐵塔公司加強資源共建共享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彥報導 9月18日,山東省氣象局和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山東鐵塔資源與「智慧氣象」業務融合。  在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參與、開放共享、服務社會」原則的前提下,雙方達成「互信溝通,互利合作,推進共享經濟模式在公共資源領域的應用,加速山東鐵塔資源與『智慧氣象』業務的進一步融合,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的合作目標。同時,雙方及時進行信息溝通和信息交換,加強協同規劃合作力度,推進氣象基礎設施與移動通信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推進試點與示範項目建設。
  • 全國首個經略海洋黨建聯盟在中國(山東)自貿煙臺片區成立
    膠東在線11月28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馬雙軍 徐希水 逄偉)11月28日,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經略海洋黨建聯盟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成立,以此加強管委和企業、管委和科研院所、企業與科研院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聯繫,讓黨旗領航經略海洋、黨建成為看得見的生產力,推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集聚
  • ...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研學教育培訓在...
    11 月 16 日,「2020 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研學教育培訓在山東博物館正式開班。 本次活動由山東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安徽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主辦,由山東省博物館學會、山東省博物館聯盟協辦,山東省博物館學會研學專業委員會、蘇州和雲觀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特別支持
  • 共享兩岸科普資源 廣東科學中心推動粵臺科技交流
    共享兩岸科普資源 廣東科學中心推動粵臺科技交流 2016年08月01日 16:30:2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山東博物館與博山區籤訂合作協議
    大眾網·海報新聞淄博5月17日訊(記者 亓超 通訊員 孫晨)5月17日,在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山東博物館與博山區籤訂合作協議。今後,山東博物館將發揮其在社會宣傳教育、文旅宣傳交流、文物保護展示等方面的優勢條件,為博山區文化旅遊資源搭建展示交流平臺,實現山東博物館與博山區文化旅遊資源社會共享。
  • 西南博物館聯盟2020年年會暨「區域博物館創新發展」學術交流活動...
    隨著聯盟陣容的不斷壯大,聯盟不僅要始終堅守「合作交流、資源共享、取長補短、共謀發展」的宗旨,堅持「自願、互惠、平等、獨立、不排它、提供便利」的原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謀劃西南博物館聯盟「十四五」期間的發展,充分發揮平臺的紐帶和引導作用,策劃更多展示西南地區文化和民族風情的大型原創展覽,探索推進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堅持「展教並重」,策劃適合中小學生的專題展覽和「研學遊」、「博物館課程
  • 對話山東博物館郭思克館長:讓文物走出去活起來
    今年正值山東博物館建館60周年之際,作為山東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地誌博物館,山東博物館肩負著展示山東地區璀璨的古代文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普及自然科普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任,是展示齊魯文明的重要窗口。
  • 匯聚區域資源,實現共享共進 智學網推動青島教育信息化交流
    9月18日,孫睿名校長工作室啟動儀式在青島實驗高中成功舉行,青島實驗高中、即墨區第一中學、青島第十七中學、城陽區第三高級中學、膠州市第二中學、膠州市第三中學、平度第一中學、平度經濟開發區高中等各校校長,共同參觀了智學網和青島實驗高中聯合建立的「大數據個性化學習服務中心」,直觀感受了人工智慧技術與教學資源的深度融合
  • 山東博物館對近50件館藏明代服飾啟動數位化保護
    該館將對館藏的近50件明代孔府舊藏服飾進行三維數據和紋理採集,完成服飾建模和紋飾提取工作,填補國內服飾類文物數位化採集的空白,為建設文物數位化採集標準提供樣本。山東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保護工作人員正在對一件仿製的明代服飾拍照,進行信息採集。
  • 北京發揮優質資源輻射帶動作用——加速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北京積極發揮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穩步推進區域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隨著越來越多的優質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資源在京津冀大地上落地開花,愈加緊密的協同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從2019年初項目立項到如今熱火朝天的建設,檀軍蕾見證了「三校」拔地而起的全過程。
  • 濟寧市汶上縣:佛教文物啟程赴山東博物館展覽
    原標題:汶上佛教文物啟程赴山東博物館展覽  6月3日上午9時,搭載著寶相寺珍貴佛教文物的車隊,在工作人員和武裝警察的護送下緩緩駛出汶上,正式啟程奔赴山東博物館,開始為期3個月的對外文物交流。來自齊魯電視臺、濟南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的記者全程進行了拍攝,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 趙宏:用共享經濟思維 推動商業航天領域發展
    人民網記者於凱 攝會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航天海鷹衛星運營事業部科技委副總師趙宏分享了前沿報告,探討了如何共建共享生態發展,共創商業航天產業繁榮的議題。趙宏首先介紹了商業航天領域在新時代的特徵。他表示,如今的時代,科技的迭代日新月異,各種新的共享經濟和創新業態層出不窮。如何搶佔科技制高點是關鍵。要通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才能夠推動商業航天行穩致遠。
  • 核聚能源谷共享新動能,中電建能源谷運營中心盛大開放
    中電建能源谷被列為2020年山東省重大項目,該項目響應國家「新舊動能項轉換」號召,符合濟南十大千億產業名錄中的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業。 「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以核能產業為金名片,秉持「產業價值重構,科技轉型升級」願景,以智慧、生態園區環境為基礎,智慧型產業為特色,將通過融合「產業、企業、功能、服務、環境」五大生態系統,構建第五代全生態智慧產業園區。
  • 中國首家海洋文化教育聯盟成立
    圖為海洋文化教育聯盟成立現場。史軼夫 攝中新網哈爾濱9月18日電(金聲 記者 史軼夫)由哈爾濱工程大學牽頭,聯合涉海高校、海洋科研院所、海洋類文博館、科普館、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共同發起的海洋文化教育聯盟於18日在哈爾濱成立。
  • 膠東文旅聯盟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統一宣傳口號打造「膠東有禮」
    青島市旅遊協會代表五市文旅協會匯報了下一步協會間合作計劃,將在五市文化和旅遊合作聯盟的框架下,合力推動文旅企業交流互動,實現資源共享、客源互換、協同發展。相關項目承辦方對2020首屆膠東「海洋童玩季」、「膠東有禮」文創品牌形象設計等項目進行了匯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朱鐵一出席並致辭,朱局長對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文旅前期各項工作中取得成效予以肯定,對各市文旅局做出的支持表示感謝。
  • 鄭同修:從考古大咖到山東博物館掌舵人
    2019年8月31日,鄭同修正式到山東博物館報到,履新山東博物館館長一職。從考古大咖到省博掌舵人,華麗轉身的背後,是鄭同修對考古、文物、歷史刻入生命的熱愛。考古學和博物館學有相通之處——都是與文物打交道,但兩者又有著本質的不同:考古的基本職能是發掘、研究文物,博物館的基本職能是宣傳和教育。在鄭同修眼裡,考古更為單純,博物館作為面向社會的窗口,則涉及面更廣,「通過一座博物館,愛上一座城,愛上山東大地。這是我們博物館人應該努力的方向」。
  • 華南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共享平臺落戶南海
    10月10日,華南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共享平臺籤約活動在南海舉行,這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最領先的華南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共享平臺。該平臺由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與江蘇集萃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集萃藥康公司」)共建,旨在全力打造廣東省遺傳工程小鼠疾病模型戰略性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