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物館對近50件館藏明代服飾啟動數位化保護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山東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保護工作人員正在對一件仿製的文物拍照,進行信息採集。 孫婷婷 攝

中新網濟南7月15日電 (孫婷婷)山東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保護工作啟動儀式15日在山東博物館內舉行。該館將對館藏的近50件明代孔府舊藏服飾進行三維數據和紋理採集,完成服飾建模和紋飾提取工作,填補國內服飾類文物數位化採集的空白,為建設文物數位化採集標準提供樣本。

山東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保護工作人員正在對一件仿製的明代服飾拍照,進行信息採集。 孫婷婷 攝

當日,在山東博物館內,山東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保護項目工作人員宋偉菖正在使用結構光三維掃描儀,對一件仿製的陶器文物進行掃描,採集該文物的尺寸、空間、紋理等數據信息。他介紹說,服飾、瓷器、木雕等不同類型的文物數位化採集主要是通過拍照、掃描等方式,對文物進行全息記錄。「與此前使用傳統測量工具對文物進行測量相比,掃描儀可將誤差控制在10微米以內。」

宋偉菖表示,隨著3D計算機圖形、高解析度渲染、人工智慧、3D列印等技術的出現和日益成熟,先進技術在文物保護過程中逐漸被廣泛應用,有助於文物的預防性保護與修復。「通過信息採集以及後期技術合成,我們將儘可能地還原服飾類文物最初的顏色、款式等形態。」

山東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保護工作啟動儀式15日在山東博物館內舉行。 孫婷婷 攝

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表示,館藏明代服飾三維採集,對服飾類文物後期的研究和展示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是此次文物數位化保護項目的難點和重點。「希望文物服飾信息採集的經驗,可以向全國推廣,同時建立一個行業標準。」

鄭同修稱,基於服飾類文物年代久遠、材質脆弱等特殊因素,在數位化採集過程中,一定要將文物安全放在首位,考慮燈光、採集設備可能會對文物產生的影響。同時,他希望通過一次採集,收集儘可能多的數據,避免重複採集,減少對服飾的移動。

山東博物館副館長盧朝輝介紹說,「山東博物館文物數位化保護項目」按照2018年《國家文物局辦公室關於加強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和數位化保護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進行編制和申報,深入挖掘文物數位化採集工作、文物數字資源管理與利用工作的建設內容,強化珍貴文物的保護、研究和活化利用。

盧朝輝表示,山東博物館2020年將舉辦「明代服飾文化展」,本次啟動文物數位化保護工作也豐富了展覽的素材,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文化資源,進一步提升博物館社會服務水平。(完)

相關焦點

  • 山東博物館恢復開放13天 已接待觀眾近萬人
    山東博物館恢復開放13天 已接待觀眾近萬人 2020-04-14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話山東博物館郭思克館長:讓文物走出去活起來
    「孔子故鄉 中國山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採風活動9月15日在濟南啟動,文物保護和利用成為備受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活動啟動前夕,山東博物館館長郭思克在接受中國山東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探索讓文物在保護和利用中活起來方面,山東博物館做了諸多有益的嘗試。
  • 信息化發展典型案例| 「魯博手禮」 山東博物館文創智造雲平臺...
    9月29日,30餘件明代服飾文物在泉城濟南展出,這些體系完整、保存完好的傳世成衣實物讓觀眾得以從禮儀文化、織繡技術等角度一瞥歷史上的「大明風華」。展覽現場,著一身明代晚期圓領袍前來參觀的漢服愛好者賈佩馥表示,明代服飾華麗,且設計紋樣非常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可以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
  • 房山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整體三維數位化測繪與保護應用項目啟動
    6月10日,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聯合中國測繪學會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委員會、北京帝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舉辦了新時代文旅融合與數位化保護應用論壇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整體三維數位化測繪與保護應用項目啟動會。
  • 山東濟寧這座明代親王第一陵,曾出土山東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1970年春至1971年,山東省博物館、濟寧市和鄒縣(現鄒城市)考古工作者在有關部門配合下,對這個墓道地宮進行了發掘,專家們是越挖越心驚,這一挖不僅挖出山東省發現最大的地下宮殿,而且是京南江北最大的地下宮殿。後經驗證這是明鹿王墓,堪稱明代親王第一陵。魯王即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朱檀生於洪武三年二月十七日,於同年四月初七日冊封為魯王。
  • 創新式博物館來了!帶你穿越大明風華看錦衣王朝
    12月28日,由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博物館主辦,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資產運營分公司承辦的「錦衣王朝——穿越大明風華歷史文化藝術展」在深圳書城中心城北區正式開幕。本次展覽得到了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中國絲綢博物館和南京市博物總館的大力支持。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古琴絕品,大唐雷威親斫之天風海濤琴!
    流傳至今的唐琴也不足二十張,由大師雷威親手所制的唐代古琴能留存到現在的也不過館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九霄環佩琴,館藏於浙江博物館的彩鳳鳴岐琴,館藏於臺北故宮的春雷琴等寥寥數件,而每一件雷威古琴都堪稱鎮館之寶級別。
  •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聚先秦文明之精華」
    依託如此豐厚的歷史資源,山東博物館所藏文物,包羅萬千,陶器、青銅、竹簡、書畫等等不一而足。,從當時館藏的150餘萬件藏品中,通過層層的評選,最終確定了10件文物作為「鎮館之寶」。其餘的四件,是兩漢、明清的文物。這六件精美的先秦古物,有彩陶、青銅、玉器等等,反映了這裡曾經存在的久遠而古老的文明。一、紅陶獸形壺1959年,出土於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酒器。高21.8、通長22.3、體寬14.5、足高7.9-8.4釐米。屬於大汶口文化。
  • 掃描「多寶閣」把文物「帶回家」,濰坊市博物館通過高科技展示館藏...
    攝影 張馳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5月17日,記者來到濰坊市博物館一樓看到,自2017年開始改造升級的市博物館展陳室如今基本完成改造,正式對外開放,顯得特別「高大上」。市博物館還打造「多寶閣」,運用先進AR系統向市民展示館藏精品文物,讓市民把文物「帶回家」。
  • 中國著名博物館之山東博物館簡介與珍貴藏品
    山東博物館山東博物館,英文名稱是Shandong Museum,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地誌博物館。館藏歷史文物14萬餘件,以陶瓷器、青銅器、甲骨文、陶文、封泥、璽印、簡牘、漢畫像石、書畫、善本書為主要收藏特色。
  • 《中國長城展》墨爾本博物館開幕 展作品120件
    中國僑網消息: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3月22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澳大利亞雪梨動力博物館共同策劃的《中國長城展》在墨爾本博物館隆重開幕。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潘震宙、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梁梳根、墨爾本市市長蘇震西等數百名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 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使者 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副館長徐廷傑
    齊魯大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從古至今,名人輩出,今日記者採訪了一位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愛心公益模範,山東鄒平徐廷傑,出生於1970年,青陽鎮化莊村人,現任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副館長,負責講解,文物保護,修復,教學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產碑刻拓片研發教學基地傳拓老師
  • 山東博物館3件寶貝入選《國家寶藏》第二季!猜猜是啥
    10月9日,《國家寶藏》第二季啟動,山東博物館加入其中,將有三件「國寶」大放光彩,目前這三件寶貝還在「保密」中。該節目第二季繼續由央視和故宮強強聯手,全新加入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東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等八大博物館(院),將繼續講述中國故事、讓國寶活起來。
  • 山東博物館甲骨收藏達10588片 卜骨記錄三百頭牛祭祖場面超越...
    魯網 · 頭條山東博物館甲骨收藏達10588片 卜骨記錄三百頭牛祭祖場面超越西班牙鬥牛士2014-05-15 16:19  來源:魯網T中記者今日從山東博物館召開的「山東博物館藏甲骨保護整理與研究座談會」上獲悉,山東博物館是中國大陸收藏大宗殷墟甲骨文的單位之一,收藏數量10588片,僅次於國家圖書館(34512件)和故宮(22463件)。在此次研究項目中,發現約有10例新見字形以及一批非常珍貴的新材料。
  • 貴州省博物館開館了!這裡有一份觀展攻略請查收
    據介紹,博物館佔地面積106.29畝,建築面積47397平方米,其中各類型展廳共7個,使用面積近9000平方米,與老館展廳相比,新館展廳面積擴大了近3倍。貴州省博新館內部將基本陳列定名為「多彩貴州」,分為「民族貴州」「古生物王國」「歷史貴州」三大主題展館。各展館展示的珍品簡直讓先鋒君大開眼界,許多首次亮相的寶貝,更是讓先鋒君長了見識。話不多說,精彩馬上奉上。
  • (館藏)考古重大發現!
    (館藏)考古重大發現!位於河北邢臺市隆堯縣城西北約9公裡之宣務山上 其中有三個石窟與六群摩崖造像 以千佛堂石室為中心,其東有多心經石室 東南有同聲谷石室,全山共有佛教石刻造像一千餘件
  • 《宋畫全集》又有全新「姐妹篇」,三年後海內外文博機構館藏精品盡...
    全球博物館美術館裡珍藏了多少珍貴的中國宋畫?畫中的極致細節如何?翻開《宋畫全集》,一目了然。從《宋畫全集》始,由浙江大學和浙江省文物局主持開展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編纂、出版工作,自2005年啟動,至今已歷時13年。「大系」規模龐大,卷帙浩繁,共擬編纂出版62卷200餘冊,擬入編紙、絹(含帛、綾)、麻等材質的繪畫作品12250餘件(套)。
  • 鄭同修:從考古大咖到山東博物館掌舵人
    從1984年大學畢業進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工作開始,35年田野考古,鄭同修主持了數十項重要的考古發掘,並以其在秦漢考古、周代考古和大遺址保護等領域的豐碩學術研究成果,成為國內考古界的大家。2019年8月31日,鄭同修正式到山東博物館報到,履新山東博物館館長一職。
  • 直播預告|世界博物館日 一起探秘重慶館藏文物背後的故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8日6時訊(記者 王瑋)今(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作為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重慶擁有著悠悠歷史長河中,各個博物館中的文物背後都有著怎樣的故事?華龍網將聯合「1+41」重慶客戶端集群聯盟推出「穿越千年 感知重慶」探秘博物館聯動直播,帶你一起探秘重慶多個博物館,走近有著千年歷史的館藏文物。
  • 在著名的山東博物館,你知道第一「鎮館之寶」是什麼嗎
    山東作為孔孟之鄉,曾見證了無數文明的興盛與衰落,文藝瑰寶、歷史古典乃至人文盛景,興起於斯,流傳於此,山東博物館便是集大成者。現如今,各種省級市級的博物館不在少數,但要說像山東博物館這樣歷史悠久、藏品豐富的,還真是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