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枚甲骨,刻上了一場穿越3000年的月食
月有食卜骨 天津博物館藏 經過多年發展,甲骨學逐漸成為一門成熟的國際性顯學。其中,月有食卜骨是一件非常珍貴的文物。通過現有釋文解析發現,這件甲骨正反兩面都刻有卜辭。
-
中國歷史上的大地震,從商周甲骨到《詩經》,記錄最早的日全食
殷商武丁時期的一根卜骨,上面的刻辭赫然記載「旬壬申夕,月有食。」這是一次關於月食的記錄,三千年前的月食,是帶有幹支的珍貴天文、曆法資料。這根卜骨由近代甲骨收藏家王襄所收藏,現在館藏於天津博物館。《左傳》記載魯隱公三年的天文現象,「日有食之。」這是一次關於日食的記錄。確切地說,這次日食的發生時間是公元前720年2月22日,而且還是日全食,而且還是全世界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日食記錄。
-
山東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聚先秦文明之精華」
山東,地處齊魯故地,儒家思想發端於此,影響中國文化至今。原始先民在這裡留下了獨特的文化印記,古老的商部族發端於此。臨近海邊,這裡經濟富足,更是歷代王朝封王的富庶封地。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的文明印記。
-
在著名的山東博物館,你知道第一「鎮館之寶」是什麼嗎
山東作為孔孟之鄉,曾見證了無數文明的興盛與衰落,文藝瑰寶、歷史古典乃至人文盛景,興起於斯,流傳於此,山東博物館便是集大成者。現如今,各種省級市級的博物館不在少數,但要說像山東博物館這樣歷史悠久、藏品豐富的,還真是不多見。
-
北京大學塞克勒考古博物館名字很怪,裡面藏品更是了得,比如這些
朱紅色的門窗,青藍色的屋瓦,這座在北大眾多古建築中很是低調的二層小樓,卻收藏了超過一萬件大大小小的珍貴文物——這便是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博物館收藏了不少從舊石器時代到元明清時期的珍貴「寶貝」,類別涵蓋了石器、銅器、甲骨、陶器、瓷器、書畫、碑帖等。藉助考古文博學院深入的研究成果與豐富的合作辦展資源,迄今為止,博物館已舉辦各類展覽近百場,展品中不乏備受矚目的國寶級文物。
-
對話山東博物館郭思克館長:讓文物走出去活起來
收藏:社會捐贈和政府投資徵集兩手抓 郭思克介紹說,山東博物館主要承擔收藏、研究和社會教育三大主要職能,這同時也是國際博物館協會對博物館確定的三個職責。山東博物館新館自2010年11月16日正式向社會開放以來,就把藏品的收藏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
-
山東博物館鎮館之寶:黑暗中的《孫子兵法》、沒有展出的名畫……
山東博物館裡有十大鎮館之寶:紅陶獸形壺這隻豬形的小壺造型萌萌噠,是新石器時代產物,大汶口遺址出土,在2樓6號展廳。甲骨文山東博物館的甲骨文總量居於在全國同類收藏單位前列,其中「鬼方」卜、「鎷」、「虹不隹年」,均為難得一見的稀世珍品。展於2樓7號廳。
-
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使者 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副館長徐廷傑
他放棄了很多單位的高薪聘用,加入到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陣地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位於鄒韓路中段路東的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館藏展品1萬2千件。博物館面積1700平方米,共分上下三層,十幾個系列,二十幾個展廳,有石碑,拓片,字畫,陶器,瓷器,名硯,根藝,紅木、文史文獻,黃河文化,愛國主義,紅色文化等豐富展品,是濱州市首家省級資質非國有博物館,山東省首家文史文獻類博物館,在全省收藏屆享譽盛名,2018年列入國家博物館名錄,成為濱州市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濱州市中小學生紅色傳承基因教育基地,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眾林網紅公益直播基地
-
中國著名博物館之山東博物館簡介與珍貴藏品
山東博物館山東博物館,英文名稱是Shandong Museum,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地誌博物館。館藏歷史文物14萬餘件,以陶瓷器、青銅器、甲骨文、陶文、封泥、璽印、簡牘、漢畫像石、書畫、善本書為主要收藏特色。
-
遠古時期為什麼用它記錄生活?這3個發現告訴你!
遺址中的文字 說起甲骨文,我們已知的是我們公認的中國的古老的文字,距現今已經有3600多年的歷史了,甲骨文其實就是一種刻在甲骨上面的文字,第一次發掘出甲骨文是在河南安陽的殷墟,為此西方的專家也表示認可,或許也是因為這樣,西方的專家才會覺得我們中國的文化就只有3000多年,而絕非是5000年的歷史文明
-
中國沉香文化展亮相山東博物館
原標題:中國沉香文化展亮相山東博物館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 1月8日,《空靈之約——中國沉香文化展》媒體見面會在北京舉行,由山東博物館和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共同主辦。山東博物館館長郭思克、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常務館長黃毅、中國沉香保育委員會主任鄧翀介紹了此次展覽的概況。
-
有趣的甲骨文字「屮」,生僻的文字,但是在甲骨文中卻很有意味!
有的生僻字的筆畫數多達三十幾畫,但是也有的生僻字,只有寥寥幾筆,卻沒有多少人認識。當然,生僻字的存在,肯定是因為使用頻率的過低,而成為了生僻字!但是上溯到這個生僻字剛剛出現的時代,這個生僻字的意思往往都非常地有趣味!比如今天要討論地這個生僻字「屮」。很簡單地一個漢字「屮」,只要看一眼,就會記住她的寫法。而不像其它的生僻字,筆畫繁複的讓人難以記住!
-
為甲骨文字創造新活法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裡當志願者 11月2日,甲骨文的故鄉——河南安陽。 中國文字博物館裡人流湧動,井然有序。 「我今天從手機上看到了習近平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的新聞,第一時間就轉發到了我們文字博物館志願服務群裡。
-
「中華飛天第一硯」等首次亮相山東博物館
「中華飛天第一硯」等首次亮相山東博物館 山東博物館館長郭思克(右)為硯雕大師吳笠谷(左)頒發收藏證書 應妮 攝 中新網4月22日電 由著名硯雕大師吳笠谷設計製作的「中華飛天第一硯」和「中華潛海第一硯」隨著《中華硯文化展》22日在山東博物館首次展出。
-
山東博物館與博山區籤訂合作協議
大眾網·海報新聞淄博5月17日訊(記者 亓超 通訊員 孫晨)5月17日,在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山東博物館與博山區籤訂合作協議。今後,山東博物館將發揮其在社會宣傳教育、文旅宣傳交流、文物保護展示等方面的優勢條件,為博山區文化旅遊資源搭建展示交流平臺,實現山東博物館與博山區文化旅遊資源社會共享。
-
兒童電影《淺藍深藍》獲中國電影博物館收藏
中國首部兒童賀歲電影獲中國電影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