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物館館長郭思克(右)為硯雕大師吳笠谷(左)頒發收藏證書 應妮 攝
中新網4月22日電 由著名硯雕大師吳笠谷設計製作的「中華飛天第一硯」和「中華潛海第一硯」隨著《中華硯文化展》22日在山東博物館首次展出。
此次舉辦的中華硯文化展覽,是山東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展出硯臺種類最全、數量最多的一次硯文化展覽。
展覽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硯臺春秋」通過展出歷代硯臺,展示硯臺的輝煌歷史;第二部分「現代精品硯」展出由現代制硯大師製作的精品硯臺,其中由當代硯雕大師吳笠谷製作,曾搭載神州九號飛船遨遊太空,隨蛟龍號深潛5200多米的「中華飛天硯」和「中華蛟龍硯」是首次在濟南展出;第三部分「現代名人硯」展示名流收藏和使用過的硯臺;第四部分「魯硯精品」展示魯硯各硯種代表作品。
「中華飛天硯」和「中華蛟龍硯」展櫃前人頭攢動,觀眾爭相一睹硯史上首方遨遊太空和暢遊大海的硯臺。
這兩方硯臺均為聚硯齋出品,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會長劉紅軍將軍親筆題寫硯銘。「中華飛天第一硯」長9釐米、厚5毫米,硯面雕成象耳寶瓶形,寓意「太平有象」;一對瓶耳之間刻有「聚硯齋」三字;硯池刻紅山文化「中華第一龍」造型,硯背刻「敦煌飛天」圖案。
「中華潛海第一硯」蛟龍硯整體設計為「四水回歸」。硯邊淺刻水波紋,象徵現今四大洋。硯額刻篆書「聚硯齋」三字。硯背浮雕蛟龍戲珠,靈珠為天然石品活眼巧作,象徵「蛟龍號」的遠洋海試是為了探求採擷海洋科學這顆璀璨的明珠。
展覽開幕式上,山東博物館館長郭思克給「中華飛天第一硯」、「中華潛海第一硯」的作者吳笠谷頒發收藏證書。這兩方硯臺的紀念版將永久收藏在山東博物館。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5月3日,免費對觀眾開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