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EASIN國際義工旅行,ID:easingoer201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最近,紐西蘭的一個小鎮突然火了。
因為它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熄滅街燈三個月。
人們紛紛猜測,為了節能?為了浪漫?還是為了觀測星象?
都不是,小鎮居民做出這個決定,只是為了保護它們......
01
普納凱基是紐西蘭南島西海岸的一個小鎮,它以千層石巖和噴水洞聞名,是頗受旅客歡迎的遊覽區。
而這個小島除了景色,還有一種鳥也特別出名,韋斯特蘭海燕。
紐西蘭南島西海岸是這種珍稀海燕的棲息地,它們會在這裡度過難捱的冬天,到夏季再從這裡出發,飛行1.1萬公裡,穿過太平洋到達南美洲繁育後代。
但普納凱基鎮明亮的街燈,極其容易讓海燕迷失方向。
海燕在夜間飛行時,習慣依賴星星和月亮導航,城市的人工照明不但無法幫助它們辨認道路,反而會干擾它們的判斷,讓它們產生困惑。
而這時它們就會反覆圍著有光亮的地方盤旋,最後甚至停下來,希望搞清楚方向再起飛。
就在這樣盤旋的過程中,許多海燕或撞上障礙物而亡,或在降落以後,在尋找起飛的高地期間,被人類的貓狗咬死。
每年都看到大量的海燕非正常死亡,人們十分痛心。
為此,當地居民成立了「韋斯特蘭海燕保護基金會」,力爭在海燕飛越期間關閉路燈。經過多方努力,這項倡議終於在今年成為現實。
自2020年開始,每年的11月—1月,普納凱基都將在夜晚關閉所有街燈。
同時為了保障行人安全,他們會修整和升級人行道,但也敦促人們在夜間行走時,攜帶手電筒以確保自身安全。
當地居民對這一決定十分贊成,甚至笑稱「我們還可以看到更明亮的夜空。」
這些淳樸的小鎮居民深諳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保護海燕不僅是保護了這些脆弱的生命,更為小鎮保留了這道獨一無二的風景線。
02
或許有人會認為,城市的街燈根本無法對鳥類造成重大影響,這些都是危言聳聽罷了。
但早在1880年,學者Allen J.A就發現海上燈塔照明可引發候鳥撞擊燈塔,而當英國把肯特郡的Dungeness燈塔光源從原先的旋轉射束改為閃光燈後,候鳥的夜間死亡幾乎馬上停止了。
之後多國學者也相繼開展了對燈塔及海上鑽井平臺的障礙照明、作業照明對候鳥遷飛影響的研究,指出光對鳥類的吸引作用與光的強度有關。
因此除了光源特性,從根本上降低燈光數量和強度也是降低鳥類死亡率的途徑之一。
2006年,為了確保煙臺至大連的鐵路輪渡按時通航,工地上加裝了14盞高杆燈,一到晚上便燈火輝煌,將施工現場照得如同白晝。
但正是這些強光,造成數百隻遷徙的候鳥短期致盲,它們把淡藍色的三座工地用房當成了天空,張開翅膀奮力向前,卻不想撞上的竟是鋼筋水泥......
幾百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葬送在人類無意設下的「陷阱」中。
著名的911紀念燈柱也曾引發過類似的慘劇。
911襲擊事件發生後不久,紐約曼哈頓城就豎立起兩個巨大的光束,向遇難者致哀。
在晴朗的夜晚,紐約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光束髮出的藍色亮光。
但美麗壯觀的燈柱在表達對逝者哀思的同時,正在造成嚴重的生態災難。
每年911前後,正是候鳥遷飛的高峰期,紐約光柱導致無數鳥類在遷徙時迷失方向,繞著光柱飛行,最終力竭而亡。
據統計,每年因911紀念燈柱而死亡的鳥類數量多達16萬隻。
紀念燈柱本是為了悼念喪生的生命,卻陰差陽錯導致了更多的死亡,這是所有人都不願看到的。
在科學家的建議下,911紀念光柱已經採取了更加環保的方式:在監測數據下,只要光柱周圍聚集的鳥類數量超過1000隻,燈柱就會暫時關閉20分鐘,讓鳥兒們找到飛行的方向。
燈光會熄滅,但愛的方向永遠存在。
03
研究表明,照明光汙染主要會通過三個方面影響候鳥的遷徙:
①照明光會導致候鳥撞擊建築物
②城市燈光群會擾亂候鳥遷徙磁定向能力
③人工照明擾亂候鳥遷徙途中生物節律,從而威脅候鳥遷徙安全。
候鳥的生物節律包括休憩、覓食、繁殖、求偶等,是影響它們健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體力消耗巨大的遷徙過程中,規律健康的生物節律顯得尤為重要。
而城市的燈光在不知不覺間破壞著候鳥的生物節律,有可能減少它們的睡眠時間,增加夜行性鳥兒的捕食壓力,還會干擾它們對食物的選擇。
這些因素會阻礙候鳥的遷徙,甚至導致它們的死亡。
雖然如普納凱基小鎮一般大規模地集體關閉街燈並不是每一個城市都能做到的,但善良的人們也發起過許多其他的行動來保護候鳥。
每年的5月11日是世界候鳥日,2019年的候鳥日主題就是【保護鳥類:為減塑行動】
研究表明,大約40%的海鳥食用塑料,這導致它們死亡或者造成嚴重的傷害。
塑料在鳥類體內積聚將會阻塞或損壞消化道,給動物帶來一種飽腹的錯覺,這將導致它們最終飢餓而死。
聯合國環境署代理執行主任兼助理秘書長喬伊斯·姆蘇亞表示: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塑料製品不可回收,每年至少有800萬噸的塑料廢物全部流入了海洋和水體。這些塑料最後殘留在鳥類、魚類和浮遊生物的胃裡,以及殘留在我們的土壤和水體中。」
塑料讓世界窒息,也讓鳥類窒息。
而為了保護候鳥及其他野生動物安全地遷徙、生活,國外許多城市還製作了動物路牌,以此警示司機避讓。
紐西蘭2018年生效的《加強動物福利制度法》將虐待動物列入懲處範圍,因故造成野生動物死亡者,更是要受到嚴懲。
就在法律生效當年,凱庫拉碼頭就發生了一起9隻紅嘴鷗被車撞死的事件,肇事司機被判處3個月社區監禁。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最直觀,也是每個人都能參與的保護方式,那就是救助候鳥。
候鳥在遷徙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層層阻礙,常有鳥兒因為各種原因掉隊或受傷,這時救助站對它們而言就是一個最好的容身之所。
有了救助站,鳥兒們就可以得到救治,還能夠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同時也免受天敵猛禽的威脅。
而對我們來說,加入鳥類救助,不僅可以學習鳥類保護知識,更有機會親密接觸這些難得一見的珍稀動物,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你的舉手之勞,或許就能挽救一個瀕危的族群,它們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
1、現在加入「內蒙古義工旅行」,到雙龍大哥的救助站當義工:點擊報名
2、如果你想和雙龍大哥一起為野生動物的放歸出力,卻無法親自到達現場,也可以「10元雲認養內蒙古新巴爾虎右旗救助站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