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鷓鴣蛋 貴過仨雞蛋
「鷓鴣」這兩個字,也許有許多人不認識,但在巨野縣卻是一個平常的字眼,在這裡,不少村民家養殖鷓鴣,吃上了鷓鴣肉、鷓鴣蛋,還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發了鷓鴣財,這跟當地致富能手——程廣設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走進巨野縣遠東鷓鴣良種培育基地,4000多隻鷓鴣種鳥和30餘萬隻鷓鴣雛鳥在籠子裡嘰嘰喳喳、活蹦亂跳。總經理程廣設難掩滿心的歡喜:「我們的養殖基地鷓鴣年產蛋量在40萬枚,按照最低市場價格1.5元1枚計算,效益在60萬元。此外,還有鷓鴣苗和商品鷓鴣的收入。」
據《本草綱目》記載,鷓鴣不僅有食用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含有被稱為腦黃金的「牛磺酸」。程廣設經過進一步了解,發現鷓鴣養殖的市場前景很廣闊,國內、國際市場需求量大,於是便大膽嘗試,走上了鷓鴣養殖培育之路。
「這是南方一種野鳥,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強,一年防疫5-6次,基本上養殖不出問題。」程廣設告訴記者,鷓鴣體型小,食量也非常少,一天也就一毛錢的成本。而鷓鴣蛋的市場卻非常廣闊,基本上屬於供不應求狀態。「鷓鴣蛋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比普通家禽高出很多,因此很受市場歡迎,主要出口香港、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程廣設介紹說,鷓鴣屬早成鳥,雛鷓鴣出殼絨毛幹後,即可走動,尋食,飲水甚至鬥架。鷓鴣喜溫暖乾燥的環境,所以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場址的選擇和舍內的溫溼度。鷓鴣飼養設備簡單,投資費用低,易於飼養和管理,適宜於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飼養。
而由於鷓鴣抗病能力強、易養殖、效益高,吸引了不少村民加入養殖行業。「我從去年9月份開始養殖鷓鴣,現在每天能產600多枚蛋,收入1000多元錢。」養殖戶陳愛華告訴記者,除去每天200多元的飼料費用,鷓鴣每天能給她帶來七八百元的淨收益。
「在我們的帶動下,周邊養殖戶從最初的幾十家,發展到現在的300餘家。」程廣設告訴記者,公司還免費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兩位專業技術人員隨叫隨到。「我昨天剛進了鷓鴣幼苗,今天技術員就來了,養殖起來心裡也有底了。」養殖戶宗月紅頗有感觸地告訴記者,養殖路上有人帶著跑,致富少不了。
記者 祝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