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們為紡織品研發了一種塗層,這種塗層不僅能夠自我癒合,而且可以中和有害化學物質。科學家們稱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塗層會被用來製造化學防護服,這種防護服能夠幫助每一個人(不論是軍人還是普通農民)遠離有毒物質的傷害。
科研人員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發的由帶正電和帶負電的聚合物組成的塗層,聚合物看起來就像是魷魚圈牙齒中的蛋白質。把這種塗層放置在安全溶劑的環境,例如水溶劑中,可以在較低的成本下使用簡單的設備生產,適合大規模使用。
工程科學與力學教授Melik C. Demirel:
時裝設計師採用羊毛或者絲綢這樣的天然纖維或蛋白質製成的衣服價格十分昂貴,而且也不能實現自我癒合。為了解決上面的問題,我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方式讓傳統的紡織品實現自愈,因此我們提出了這種塗層技術。
研究人員演示了這種塗料是如何被切成數段後又自行癒合到一起的。他們先用滴管加水使它們癒合在一起,然後在織物整體再進行上一步處理,最後,織物就會變得柔軟而結實。
另外這種被應用的塗層,也可以在其中加入適量的酶。在演示中,他們使用脲酶,把尿素分解成了氨氣和二氧化碳。酶可以被定製用來滿足研究的需要,而且其他的酶可用於匹配所需的化學物質。
可以在酶到達皮膚之前,藉助具有自我癒合功能的封裝酶來降低毒素的傷害。它像被用作殺蟲劑和除草劑的有機磷酸酯一樣,這些物質在通過皮膚被吸收的情況下作用尤其明顯。對於自愈製衣和靶向酶來說,如果被暴露在這些物質下,其作用可能會受到限制。
這種塗層很薄,厚度小於一微米,因此在日常穿著中很難發現它們的蹤影。雖然塗層很薄,但是它們能夠增加材料的強度。這就是首次製作的能自我癒合的紡織品。